第一图书网

先秦两汉语言学史略

吴辛丑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2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吴辛丑  

页数:

1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先秦两汉语言学史略》创造了中国语言学史的断代研究模式。作者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语言学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论述,其中反映了作者多年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一、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任务二、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历史分期三、中国古代语言学的特点四、关于中国古代语言学的性质问题五、学习、研究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态度和方法六、近四十年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研究简况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语言文字研究一、语言研究的兴起二、先秦语言研究的特点三、先秦训诂的内容与方式四、对语言问题的探索五、有关造字者的传说六、语言文字的规范与统七、字词汇编——字典的萌芽第三章 汉代语言研究概说一、“小学”的成立二、汉代语言学兴盛的原因二、汉代语言研究的特点四、汉代语言研究的方式五、汉代语言研究的方法第四章 《尔雅》一、《尔雅》的作者和成书年代问题二、《尔雅》的体例和内容三、《尔雅》的贡献四、《尔雅》的缺陷第五章 《方言》一、《方言》的成书二、《方言》的训释方式三、《方言》中的几个术语四、《方言》的贡献与不足第六章 《说文解宇》一、许慎的生平二、《说文解字》的撰著三、《说文解字》的体例四、《说文解字》中的同意字与转注字五、《说文解字》的成就与局限第七章 《释名》一、《释名》的作者问题二、《释名》声训的评价问题三、《释名》的训释条例四、“声训”与“因声求义”辨析五、《释名》的开创性贡献第八章 汉代注释学要略一、注释学与训诂学二、汉代注释学的特点……附录一 汉语虚词词典的先河——《助语辞》附录二《马氏文通》的“字无定类”说再认识附录三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讲授提纲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说文解字》的产生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创立。《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解析字形、探求本义的文字学著作,它所创立的部首分类法,所阐释的“六书”理论,以及对字形结构的解说,都是对文字学的重大贡献。有人把以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文字学称为古文字学,而把以《说文解字》为中心的文字学称为文献文字学,是有一定道理的。以《说文解字》为中心的文献文字学以“六书”为理论武器,以小篆为古字根本,讲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注重推求经典文献中字词的本义和古义,进而达到通经明义的目的。在甲骨文、金文未发现之前,《说文解字》所保存的小篆形体是一份最完整系统的古文字资料,是文字学得以成立的根基;在甲骨文、金文发现之后,小篆又是楷书和甲金文之间的桥梁,而《说文解字》则是释读古文字的阶梯,成为研究古文字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第二,《说文解字》为汉语字典编纂树立了楷模。《说文解字》所创立的部首分类和检索方法,虽然历代有所损益,但根本原则未变,基本部首未变,直到现在仍是一种主要的汉语字典排检方法。《说文解字》对疑难字用“读若”注音,在当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后来的字典或用读若,或用反切,或用直音,对字音都给予了重视,应该说是《说文解字》开了一个好头。《说文解字》说解中另一值得称道的做法,是引用了不少古籍例句作为字义的印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先秦两汉语言学史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