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2007-9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友章 主编
952
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适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适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和中西医结合中、高级技术资格考试的需要。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使中西医优势互补,共同为保障我国人民健康作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指导思想,是根据我国既有传统的中医学,又有西医学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温家宝总理最近题词:“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在国家领导人的倡导和中西医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0年的研究与实践,中西医结合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要有更大发展,关键是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开设了中医专业本科的中西医结合方向课程。200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标志着中西医结合的高等教育开始走向规范。目前中西医结合培养模式深受社会欢迎,说明将中西医结合正式纳入高等本科教育体系有其重要意义。
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适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适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和中西医结合中、高级技术资格考试的需要。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
第二节 呼吸系统生理
第三节 中医肺的功用
第四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概要
第五节 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概要
第二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三章 气管与支气管炎(附:支气管扩张症)
第四章 肺炎
第五章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第六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八章 呼吸衰竭
第九章 肺结核(附:胸腔积液)
第十章 自发性气胸
第十一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十二章 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三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循环系统解剖
第二节 循环系统生理
第三节 中医心的功用
第四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概要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概要
第二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稳定型心绞痛
第三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第四节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第三章 原发性高血压
第四章 心脏瓣膜病
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第二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三节 主动脉瓣狭窄
第四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第五章 心力衰竭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第六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七章 心律失常
第八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九章 原发性心肌病
第十章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一章 周围血管病
第一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第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消化系统的功能特点
第三节 中医脾胃肝胆的功用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概要
第五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概要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
第三章 胃炎
第一节 急性胃炎
第二节 慢性胃炎
第四章 消化性溃疡
第五章 肠结核与结核性腹膜炎
第六章 溃疡性结肠炎
第七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八章 肠易激综合征
第九章 慢性腹泻
第十章 慢性肝炎
第十一章 肝硬化
第十二章 急性胰腺炎
第十三章 上消化道出血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肿瘤
第一节 食管癌
第二节 胃癌
第三节 原发性肝癌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泌尿系统解剖
第二节 泌尿系统生理
第三节 常见临床表现
第四节 常用检查方法
第五节 常用治疗方法
第六节 中医对肾脏病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肾病综合征
第五节 iga肾病
第六节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章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第四章 间质性肾炎
第一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二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第五章 尿路感染
第六章 尿路结石
第七章 肾小管性酸中毒
第八章 肾动脉硬化症
第九章 急性肾衰竭
第十章 慢性肾衰竭
第六篇 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人体内分泌系统结构、功能特点
第二节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特点
第三节 内分泌代谢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章 糖尿病
第三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四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五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六章 痛风
第七章 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
第七篇 风湿性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功能
第二节 风湿性疾病分类
第三节 常见临床表现
第四节 常用检查方法
第五节 常用治疗方法
第六节 中医对风湿病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章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四章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五章 强直性脊柱炎
第六章 骨质疏松症
第八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血液系统解剖
第二节 血液系统生理
第三节 造血与调控
第四节 血液病常见症状与体征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第六节 造血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
第七节 中医对血液病的认识
第二章 缺铁性贫血
第三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四章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第五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六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七章 白血病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
第二节 慢性白血病
第八章 淋巴瘤
第九章 多发性骨髓瘤
第十章 过敏性紫癜
第十一章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二章 血栓性疾病
第九篇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三节 脑梗死
第四节 脑出血
第五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三章 颅内感染性疾病
第四章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第五章 癫痫
第六章 重症肌无力
第七章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方剂索引
参考文献
【临床表现】一、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以男性多见。多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受寒、醉酒、全身麻醉等诱因。往往突然发病,先为寒战,继而高热,体温达39-41℃,多为稽留热。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可放射至肩、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易误诊为急腹症。患者呈急性病容,口角或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严重者可有气急,紫绀。有败血症者,皮肤和黏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累及脑膜时可有颈抵抗。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发病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肺实变时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哕音。重症可伴有肠胀气。严重感染可伴发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神经症状,如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须密切观察,积极救治。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起病急骤,高热与寒战反复,且热度波动很大,呼吸急促,胸痛,大量脓性痰,或带血丝,或呈粉红色乳状,严重者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院内感染者通常起病较隐匿。典型病例在病程早期即可出现紫绀、全身衰竭等全身体征,而肺部体征尚不明显;当有大片支气管肺炎或脓肿形成时可听到湿哕音。3.克雷白杆菌肺炎常继发于年老体弱或慢性肺部疾病者,以上叶病变多见。起病突然,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出现寒战、高热、咳嗽、咯痰、体温多波动于39℃上下,伴呼吸困难、发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临床表现类似重症肺炎球菌肺炎。痰液常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为此类肺炎的特征性改变,但临床并不多见。也有病人咳铁锈色痰或痰带血丝,或伴明显咯血,有些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少数早期即发生虚脱。慢性患者少见,表现为咳嗽、咯痰,病情反复,病程久。并发症可有单个或多发性脓肿。病变累及胸膜和心包可引起渗出性或脓性积液,并能导致败血症,甚者全身衰竭,休克,病死率高。
《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同类教材里面内容最全、最详细的版本。慢慢学习一下。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感觉书的质量不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