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

刘介民 编译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刘介民 编译  

页数:

321  

内容概要

  《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1979-2009):John J. Deeney(李达三)、刘介民往来的书札》不只是我与李达三的书札记录,还涉及很多大陆、港台、外国学者。本书是中国比较文学从起步到发展、繁荣的一个历史见证,是那段历史、事件、人物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学者们的通讯都是在探讨学术,交流信息,内容涉及当时在中国比较文学界的一些主要问题的探讨和一些主要人员往返内地和香港,这些人员包括去世的和健在的人。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中国学者从事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  《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1979-2009):John J. Deeney(李达三)、刘介民往来的书札》收录了John Deeney与刘介民从1982-2009年间来往书信,按照时间先后次序排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学者、精英走向世界,与国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真实记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1979-2009):John J. Deeney(李达三)、刘介民往来的书札》为中国比较文学复兴期和比较文学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作者简介

  刘介民,1980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方文艺理沦专业研究生。1981年至1995年任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1985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岭南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三年。1995年至今任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学理论、方法沦、比较涛学、古代文论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方法论》、《中国比较诗学》、《太极诗学》、《国学基础导论》、《类同研究的在发现》、《道家文化与太极涛学》、《从民间文学到比较文学》《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等专著。编著有《中外比较文学研究》(5卷本,与John Deeney合作)等书;编译著有《中西比较文学理论》(英文)、《比较文学译文选》(日文)等书。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一前言二第一部分(1982—1986)01.刘介民致李达三(1982年10月17日)02.李达三致刘介民(1982年10月31日)03.刘介民致李达三(1983年2月18日)附:美国耶鲁大学傅汉斯的来信(1982年7月10日)附:美国刘若愚来信(1982年9月23日)附:日本伊藤正文教授的来信(1983年6月5日)04.李达三致刘介民(1983年7月14日)05.刘介民致李达三(1984年5月8日)06.刘介民致李达三(1984年7月6日)07.李达三致刘介民(1984年9月15日)08.李达三致刘介民(1984年10月26日)09.刘介民致李达三(1985年2月14日)10.李达三致刘介民(1985年3月18日)11.李达三致刘介民(1985年4月29日)12.刘介民致李达三(1985年8月25日附:日本国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长成田龙雄的来信(1984年11月)附:日本关西大学北冈正子的来信(1984年11月18日)13.李达三致刘介民(1985年10月26日)14.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1月18日)15.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2月12日)16.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4月10日)17.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6月13日)18.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7月23日)附:乐黛云给李达三的信(1986年2月1日)19.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9月8日)20.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10月1日)21.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10月6日)22.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10月13日)23.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10月17日)附:佛克马给卢康华的信(1985年5月7日)24.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10月23日)25.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10月25日)26.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11月7日)27.刘介民致李达三(1986年11月25日)28.李达三致刘介民(1986年12月3日)第二部分(1987—1989)29.刘介民致李达三(1987年1月2日)附:《比较文学方法论》中英文目录30.刘介民致李达三(1987年1月10日)……第三部分(1990—1992)第四部分(1993—2009)附录刘介民主要学术成果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见证中国比较文学30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