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

宋俊华 宋俊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宋俊华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

宋俊华  

页数:

45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分为前言、上编、下编和结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书的选题缘由和价值、前人研究概述和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上编五章,考察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阐述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本质、起源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中的不同表现,揭示中国历代戏剧服饰与生活服饰的关系;下编四章,分析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四个审美特征,即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生;结论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中的三个关系问题:除了正文的文字叙述外,文章另附大量的服饰图片和表格,以期形象和定量地展示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面貌。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几点解释 上编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史考述第一章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源流 第一节 戏剧服饰的本质 第二节 汉前表演服饰 第三节 汉唐戏剧服饰 第四节 小结第二章 宋金戏剧服饰 第一节 宋金杂剧的演出 第二节 宋金杂剧的服饰名目 第三节 宋金杂剧的服饰穿戴类型 第四节 南戏的演出及服饰 第五节 小结第三章 元明杂剧服饰 第一节 元明杂剧的演出 第二节 元明杂剧的服饰名目 第三节 元明杂剧的服饰穿戴类型 第四节 元明杂剧服饰与舞蹈服饰的关系 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明清传奇服饰 第一节 明清传奇的演出 第二节 明清传奇的服饰名目 第三节 明清传奇的服饰穿戴类型 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清代宫廷大戏服饰 第一节 大戏的编纂和演出 第二节 大戏的服饰名目 第三节 大戏的服饰穿戴类型 第四节 小结 下编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特征分析第六章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程式性 第一节 程式性的纵向表现 第二节 程式性的横向表现 第三节 程式性的理由 第四节 程式性的稳定与变化第七章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符号性 第一节 符号性的表现 第二节 符号性的来源 第三节 小结第八章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可舞性 第一节 可舞性的表现(一) 第二节 可舞性的表现(二) 第三节 可舞性的原因 第四节 小结第九章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装饰性 第一节 装饰性的表现 第二节 装饰性的原因 第三节 小结结论 一、宫廷演剧服饰与民间演剧服饰的关系 二、戏剧服饰与生活常服的关系 三、戏剧服饰研究与戏剧文学研究的关系参考文献附录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论文(著)索引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资料附表说明 附表1 唐代“九部乐”和“十部乐”的乐舞服饰 附表2 宋代宫廷队舞服饰 附表3 宋金文物中的杂剧服饰 附表4 元代宫廷队舞服饰 附表5 《元刊杂剧三十种》剧本中的服饰 附表6 元代戏剧文物中的杂剧服饰 附表7 明代《脉钞本》“穿关”中的服饰名目 附表8 《脉钞本》“穿关”中的服饰颜色 附表9 《脉钞本》“穿关”中的仙怪服饰(共118套) 附表10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武将戎服(共64套) 附表11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文职官吏服饰(共33套) 附表12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女性服饰(共32套) 附表13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衙内服饰(共4套) 附表14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员外服饰(共6套) 附表15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儒士服饰(共8套) 附表16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兵卒、探子服饰(共13套) 附表17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乡民、市民服饰(共55套) 附表18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工商服饰(共8套) 附表19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僧道服饰(共17套) 附表20 《脉钞本》“穿关”中的世俗囚犯服饰(共8套) 附表21 《全明杂剧》剧本中的戏剧服饰 附表22 明代部分传奇剧本中的戏剧服饰 附表23 清宫大戏《劝善金科》剧本中的服饰名目 附表24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俗将戎装(共21套) 附表25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神将戎装(共41套) 附表26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文神服饰(共104套) 附表27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世俗文官服饰(共32套) 附表28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鬼魂服饰(共78套) 附表29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世俗平民服饰(共52套) 附表30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世俗女性服饰(共19套) 附表31 《劝善金科》剧本中的世俗兵卒、差役服饰(共21套) 附表32 清宫大戏《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世俗文官服饰(共18套) 附表33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世俗武将戎装(共26套) 附表34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世俗侍卫、兵卒、杂役服饰(共22套) 附表35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世俗女性服饰(共11套) 附表36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世俗庶民服饰(共9套) 附表37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仙怪帝王、文官服饰(共92套) 附表38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仙怪兵将服饰(共63套) 附表39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普通仙怪服饰(共30套) 附表40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魂灵服饰(共15套) 附表41 《封神天榜》剧本中的仙凡僧道服饰(共39套) 附表42 清代《审音鉴古录》中的戏剧服饰后记

章节摘录

  可见折上巾与银线燃丝带原为戏装,因僖宗提倡,便由戏台流人社会。皇帝爱慕戏装并且效法,盖因戏装可以恣意华瞻动人也。此材料既反映了唐代戏装名目繁多、追求新奇的特点,又反映了优人创造的唐代戏装对社会着装风气的影响。  总之,唐代戏剧无论是科白戏还是歌舞戏,戏装的穿戴多因剧情而设,但也表现出了崇尚新奇的特点和程式化、符号化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小结  尽管宋代以前的戏剧文献保留下来的很少,但仍有许多戏剧学者对这一时期的戏剧现象进行过探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这一时期戏剧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从戏剧服饰角度看,唐以前确实是中国古代戏剧起源和形成自己特色的关键时期。汉前表演服饰是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孕育期,汉唐戏剧服饰是中国戏剧服饰的萌芽期,尽管当时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完整体系尚未建立,但后世戏剧服饰的某些特征如程式性、装饰性和符号性等都已出现。后世戏剧服饰正是在唐以前戏剧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最终促使了中国戏剧服饰完备体系的形成。  ……


编辑推荐

宋俊华编著的《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分为前言、上编、下编和结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书的选题缘由和价值、前人研究概述和本书所要达到的目的;上编五章,考察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阐述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本质、起源和在不同时代、不同剧种中的不同表现,揭示中国历代戏剧服饰与生活服饰的关系;下编四章,分析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四个审美特征,即程式性、符号性、可舞性和装饰『生;结论主要探讨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中的三个关系问题:除了正文的文字叙述外,文章另附大量的服饰图片和表格,以期形象和定量地展示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的历史面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