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语

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年5月  

出版社:

广西民族出版社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语 PDF格式下载



  从来没有完整地读过论语。这两天有闲,通读一遍,拍岸叫绝。
  
  一些感想
  
  1. 儒家思想和学说可谓在中国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很多警句,成语经常挂在嘴边,只不过不知道出自孔老夫子之口而已。
  
  2. 二千五百年以前的人就有如此思想境界与修为,今人自问,在思想上这两千五百年有了哪些重大的突破?
  
  3. 孔老夫子被尊为圣人,是非常理所应当的。亘古的文字,至今闪耀着智慧与德行的光辉。
  
  4. 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也是太过正常。
  
  做些摘录
  
  关于学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关于君子处世修身之道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不器。”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关于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关于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关于乐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关于观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关于自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学生评论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关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其它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论语不是用来死记的,而是用来领悟的,其中对话,多数情景本不可考证,其言论,没有情境也一样可以读出。
  
  初读论语时,是课本上的句子,再度论语时,是一本书籍,初读无味,再读心动。
  
  只求一言入心的颤动,忘却它驳杂散乱的章节。


  鉴于好奇,我将孔子的《论语》看了一遍,论语言简意赅,阐述了很多在现代都不过时的箴言,古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样说来也是很有道理的,一部薄薄的论语,涵盖了诸多方面,当然其中包括孔子尊崇周代礼制的主张,自己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还有包括君子的要求和志向品德,君子修身的方式,识人的方法,朋友的定义,中庸的含义,孝顺父母长辈的真正做法等等,孔子所教授的内容广播深沉,具有内涵而于现今也很有意义,我摘了一些供自己品鉴:
   “关于识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关于修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多问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德不孤,必有邻
     朋友数,斯疏矣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之,失言。知者不 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众恶之,必察之;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孙,远之则怨。
  虽然论语是一部不错的著作,但有些方面也突显出了他的局限性,由于他的时代,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就有很强的愚民思想:“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点在现在也是不适时宜的。
  但《论语》的确是一部伟大,恢弘的制作,这是任何人都不可磨灭的光芒。我们要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骨子里比较喜欢老庄。儒家的东西,批判的接受。老庄的东西,不是不想批,是不好批,看就看不懂了,怎么批呢。
  这本论语,我花了一天时间批了一下,因为大多以前读过,所以很快能批完。这次重读感觉很不一样,为什么自己以前没有这些想法呢,真是奇怪。当时老师教授的论语,我居然全盘接受了。如果当时在课堂上,我把这些想法讲出来,会不会是大逆不道?今天我要说,当年教我论语的那些老师,真是不咋样,你们都不会读论语。看我来批。
  1.1:原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无知,不发怒,不是君子吗?)
  我批:面对别人的无知,不怒,是君子。看来那些整天骂学生无知而发怒的老师是算不上君子了。既然你们都做不到君子,又来教什么君子之言呢?
  我再批:人知,而故意装不知,君子该不该愠呢?
  再如:无知的人,如文革中批斗的人,理直气壮打人骂人的人,他们没感觉到自己的愚蠢,旁边的君子看到后,任凭他们打他们骂,不仅袖手,还不动色,这算君子了?这样看来,当时大家都是君子了,为了自保,都是不愠的。我说文革中这些人怎么都不会反抗,原来都在做君子呢。
  再批:有人说我不该这么片面的理解,因为孔子说话都是有其语境的。好,那孔子说这话的语境你知道吗,那些推崇孔子的人的理解难道就不片面。既然我们无法得知孔子当时的语境,你又凭什么说我不该呢。
  其实呢,我说这些话也有我的语境,我对论语的理解也是凭着我的语境。这才是为我所用。因为孔子当时的语境已无从知晓,而我的语境可知。木木然去求孔子的语境而不可得。不如实实在以我之境来理解。这才是论语对我的价值。
  
  想不到一开头就把论语批成这样,我这不是故意找茬,不信你去老子身上找找看,没那么好找的。孔子很多话其实是很好玩的,论语其实很好玩的,孔子是个有趣的人,从不把话说死,见一个学生说一个人的话,从没一样的话。你说好也好,是因材施教。说不好那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都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可是他的学生没有能超过他的。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不是因为自己伟大,而是因为教出了伟大的学生,那才是伟大的教育家。学生靠老师出名算什么伟大。
  好,接着讲论语,我说过是批判接受,批的地方一定大批。赞的地方一定大赞。
  1.2: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我批:孝悌而犯上者,鲜吗?比如中国的官员,都很孝悌的,把妻子儿女送到国外,但他们不做乱了吗。本文主要说孝悌是人的根本,孝悌,血缘关系也,对血缘关系者孝悌算什么孝悌?能对非血缘关系的人孝悌,那才是人之本。所以我不同意这段话,或者有子没把话说清,后人又木木然的去理解。
  原文: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我批:上,当然是不能犯的,否则怎么升官呢。乱肯定还是要做的,否则怎么发财呢。请有子来现代看看,不犯上而作乱者,比比皆是。
  
  1.3: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我批:要看对谁巧言令色,对巧言令色者巧言,如何?
   舍生取义,为了义身都可以舍。为了仁,巧言令色一下又能怎么样呢。
  这样批下去,怎么得了,随便再挑几个便算了。
  1.15: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我批:这里的贫,是衣食住行上的贫。如果是智慧上的贫,还乐不乐?
   明知物质上贫,而故意乐,这种逻辑很混乱。好像穷了还要高兴。肯定不会是因为贫穷还要高兴着,如果高兴,肯定是有其它原因,比如看到一本好书,太乐了,哪里还会在意身外的贫与不贫呢。所以这里的贫而乐,不是因为贫而乐。恰恰是因为富而乐,富是灵魂上的富。所谓安贫乐道,应该是乐道安贫才对,先有乐道,贫不贫就无安无不安了。
  孔子的很多话,一个蠢人看了是要上当的,为什么,因为不用思考。孔子的话很少能引起真正的思考,就是一个好好先生。老子庄子,一定要自己思,才有答案。孔子的话,看上去都对,实际上很少有用(有用的部分很有用),看的时候嗯嗯点头,做的时候照样不理孔子,因为根本就没看进去,因为根本就没思考过。老子庄子呢,看不明白,不愿思考,被人误解了。其实孔子也一直被人误解。
   2.3:原文: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我批:前者是肉体上的控制,后者是思想上的控制。
   民国,对肉体上的摧残。文革,对灵魂上的摧残。
  不举了,太长了。我笔记上记了十二页,这只是其中的一页。都举出,饭都不用吃了。
  孔子有些话很有道理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不就是在说我嘛。
  


  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有价值的?孔夫子的论语对第二个问题做出了他的回答,正心诚意的生活在现实世界,不去寻求任何怪力乱神在精神上的支撑,此诚大勇者。这份在现世世界寻求价值、寻求超验的选择,影响国人2000年,至今仍有余韵。虽然近世饱经非难,然正心诚意,推己及人,克己复礼以求仁的方式居于君臣父子五轮图中央,一心去做一个大写的人,这种精神,还是很难打动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中国人太会讲“礼”,于是到处都充斥着形式主义;中国人重“义”轻“利”,所以到处都是见不得光的交易;中国人都觉得自己该是个圣人,于是到处都是思想上口嘴上的圣人,背地里都在看厚黑学。
  最喜欢论语里面的两句:
  吾与典也
  七十而从心所欲
  
  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视自己,正视灵魂的“黑暗面”,这是为人之前提。这也是我从论语那里得来的教训。


   论语哪儿都好,就一点不好,众弟子记录孔老师的很多话没有上下文,只有一个个的句子,很容易断章取义。比如,我以前以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是骂人的,然后我就想了,像孔老师这样的人怎么会骂人呢,前一段时间我搞清楚了,因为在其他同学白天学习的时候宰予大白天不学习睡觉,孔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宰予身体有疾白天睡觉,只能在其他时间学习,正如朽木是不堪雕刻的,不能强求朽木像好木材一样雕刻,一个人的身体条件如此,怎么能强求他和其他人一样呢?这才是有教无类,但直到现在,百度百科里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批评的意思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大成之作,通过语录体的形式,系统地阐释了儒家一整套的思想。南怀瑾先生说论语二十章结构严谨,不无逻辑,我深表赞同。我常觉得论语好比是一本传记,通过孔子这个主角和其他配角的一些对话,故事,经历,使我们能感性地认识孔门的思想。倘若按照宋儒的注解把原本生动活泼,故事化趣味化的论语给分割开来,教条化了,那就是大错特错,因为论语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哲学体系。
   论语所代表的儒家哲学体系包涵了历史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处世哲学等等,无所不包十分庞杂却又浑然天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哲学体系的最佳阐释。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礼。礼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礼指的是具体的个人的行为规范,广义的礼指的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以礼的外在规范约束人的本性,通过学习,实践,追求礼的实际内涵,这个过程就是修身养性的过程,修养的初级境界是德,最高境界是道(即仁,也是指至善)。可见,礼是儒家的一种修身成仁的工具,其最高内涵和仁、道都是相通的。儒家思想体系的完备由此可见。因此,孔子才说“吾道一以贯之”。
  几千年来,论语中的原则影响着中国历史,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论语的精神内涵早已写入历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大到国家政治,天地和谐,小到个人修养,安身立命,都离不开论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吾窃以为孔子的学说中最光辉的是道德哲学和教育学。孔子提倡的忠孝,诚敬,恭信,仁义,知耻,中庸 ,成为跨越时间,空间的道德准则,成为我们做学问,修身养性,处理家庭、交友,为人处世的推崇之道。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懂得了论语,就懂得了中国人的人情世故,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了解了别人,不仅知道怎么做人,还知道怎么做事。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育和机会教育模式也成为万事师表。
   孔子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可怜的。他复兴文化的高远志向在那个礼崩乐坏的黑暗时代里注定难以实现,而这正是他一生悲剧的根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他最终选择离开政治权力的中心。孔子的隐不是隔靴搔痒附会清高,不是遁隐山林不问世事,而是开坛讲学教化人心,延续中华文化的命脉。失意后的孔子“卷而怀之”,“不怨天不尤人”,他“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愠不恼,转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是儒家的务实主义,也是孔子的大仁。孔子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此。生前失意的孔子死后又被封建专制制度利用,最初的政治理想被随意扭曲。新文化运动时,“孔家店”要被打倒;文革期间,“孔老二”被全国人民批判,在家乡曲阜,孔子的祠堂,坟茔遭到严重破坏,暴骨鞭尸,挫骨扬灰。我想,假使孔子活在当时,面对莫须有的污蔑,也百口难辩吧!孔子的生前身后如此可怜,“大成至圣先师”的虚名对于他又有何意义?
  纵然如此,孔门自成体系的哲学理论在历史上还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自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社会主流。落入近现代,儒家思想虽屡遭污蔑和不理性批判,但放眼今日,21世纪的中国越来越呼唤儒家的传统道德来重塑国民价值观。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口号借着经济崛起的奇迹越发热了起来。一个民族,真正的复兴不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强大,而是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而文化的崛起靠的不该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该是“八荣八耻”价值观,而应该是儒家代表的民族的道德精神。重塑儒家的道统地位,理性对待儒家思想,让儒家精神与政治分离,还其本来面貌,这是文化复兴的重中之重。
  我们与传统文化错失已久,如何兴灭继绝,这是时代的课题,更是吾辈当仁不让的责任。“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后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明”,让我们在先贤的光芒下越行越远。
  


  为什么没阅读选项...................................
  ..........................................
  ............................


   陈忠实的《白鹿原》里,有一位朱先生,每天都要晨诵,有一天早晨,总督派了两位差人送一份十万火急的手谕,三次请求皆被拒绝,连差官的愤怒都不屑一顾,无论怎样请求都只说:我在晨诵。
   可惜王全安的电影里不光没有这一段,连朱先生这个人都给删掉了。
  
   书中,陈忠实这样形容朱先生的举动:
   “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覆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己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朱先生诵读圣贤书时,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同进入仙界。”
   绝妙之笔!
  
   他用“生命的需要”来形容诵读,何其贴切。然而我没有朱先生时时咀嚼的勇气,正如最爱的音乐不舍总听,最好吃的食物不舍总吃,再信任它的魅力,也不舍得读之又读。也许是我自知还没有那种“有一回新的体味和领悟”的能力,所以我总携之,在最需要的时候翻开,然而叹而又叹,叹圣,叹圣叹。
  
   《论语》,伴我无数春秋,孔子讲“小人侮圣人语”,我曾是小人,所幸如今能不与之为伍,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也仍不能至。但爱经始于丘,因为他总能给我宽慰,劝导,解脱甚至感动。人总说世事不顺回归老庄,然也?非也,消极避世而已,入我浊世之中,大半不甘清静无为,故唯儒能抚我心。
  
   一遍又一遍,却仍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天气愈发寒冷了,怕是诵读也要成为我生命的需要了。


  机缘巧合,最近手头在审的书稿就与论语有关。以此为契机,索性写一篇《论语取名》,与前文成一系列。
  《诗经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93422/
  《楚辞取名》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62460/
  写取名文章的发端,纯粹为好玩,我确也有些恋古,写得不亦乐乎。不过自朋友认真相问取名事宜,我顿觉诚惶诚恐。取名之事,旁人代劳总不太好罢,建议倒是可以提些的。
  粗略说,取名重在字意、字音、字形。名字寄托美好希冀,主要由字意体现;而当注意的是,有时两个意义很好的字相连,却被谐音所毁,还要注意开口音闭口音、平仄的运用,以求顺口;字形主要是笔画适中,尽量少用生僻字。
  汉字传承自上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的名字都取自古籍。当然,很多人想的是:最好要有个说头。这就看你参照哪本书的说头了。宜选个人喜欢的典籍,莫盲从。《论语》是儒家经典,两千多年来影响至深,我写此篇,盖因循“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
  
  本文采用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分章法,每章加标号,方便检索。如:学而1·1即学而第一篇第一章。忙里偷闲,每日写几笔,陆续添加。
  =======================================================
  ○素绘。《八佾3·8》“绘事后素”。绘事后素,意为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素”是白底,“绘”是绘画。此名暗含人生哲学,人之初都是一张白纸,看你如何画出赏心悦目的画卷了。
  ○从周。《八佾3·14》“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从周”本意是孔子说:“我主张周朝的(礼制)。”也可联系上下文理解,如《为政2·14》“君子周而不比”。此处“周”意为团结。
  ○纯如。《八佾3·23》“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这几个“×如”意思都还可以。例如写南京大屠杀书稿的已故作家张纯如。
  ○贯之。《里仁4·15》“吾道一以贯之”。成语“一以贯之”即源于此,取始终如一之意,贵在持之以恒。例如日本平安王朝诗人纪贯之。
  ○敏学。《公冶长5·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是孔子向子贡解释卫国大夫孔圉的谥号“文”的由来。话说笔者前上司的女儿就叫这个名字……
  ○斯可。《公冶长5·20》“再,斯可矣”。整章是说鲁国大夫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三思而后行”),对此孔子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再,斯可矣”)。
  ○斐然。《公冶长5·22》“斐然成章”。有文采的样子。
  ○文彬。《雍也6·1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仁静。《雍也6·23》“知者动,仁者静”。此句紧接名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之后。
  ○弘毅。《泰伯8·7》“士不可以不弘毅”。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焕文。《泰伯8·19》“焕乎其有文章”。焕,光明之貌。
  ○致美。《泰伯8·21》“致美乎黻冕”。谓极其华美。
  ○卓尔。《子罕9·11》“如有所立卓尔”。成语“卓尔不群”,谓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如斯。《子罕9·17》“逝者如斯夫”。如斯,意为“像这样”。譬如林语堂的大女儿,名叫林如斯。(林语堂有三女,长女林如斯,次女林太乙,小女林相如,名字各有千秋。)
  ○思远。《子罕9·31》“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怡如。《乡党10·4》“怡怡如也”。怡然自得貌。
  ○时哉。《乡党10·27》“山梁雌雉,时哉时哉”。时哉,译作“得其时”。
  ○明远。《颜渊12·6》“……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明、远,谓看得明白、看得远。


  了解中国的生存法则,非《论语》莫属,
  孔夫子以极其显现的语言事例告诫这中国的这点为人处事的心得
  每次读都有新的启发 我们还有很多的践行空间
  2500年来 世界变了很多 但是处世的本质没有变 好多事情我都尽量做到了夫子所希望的结果 但是方法之类的东西没有完全按照夫子所言
  后来发现 虽然殊途同归 但真的是走了很多弯路——不论是现实中还是思想上。
  多多践行论语 与君共勉之
  


  (一)论语初析——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何言学而第一?何谓学之本意?向者典籍,开篇总论也。今学而为首,必总儒术也。修身者,儒义之本,试问论语之本者何?
  人之所谓,东西异甚,西之谓,物之本也,然东者,尚气也。斯人非凡俗之躯,赋之以法道,寓之以节操。人之谓,有三纲五常为束,有礼义廉耻之分,为人者毕其生而致仁,此之所以人仁共韵也。
  《论语》置“学而”为首,此乃通礼达仁之径,其实为“学而时习之”。古之学习者,分饰两词,欲之为何,分而求其意也。《广雅》解:学,识也;习,践也。观今之授业,僻深生溢。视古鉴今,方知学须融通于世,践于行。此乃学者之法门不二也。通其意,修其正,达其善,使之置于贯通,此为“学而”以至悦乎。
  
  (二)从吾所好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或感于“邦有道,贫且贱,耻焉”,遂人之所求无外乎“富贵”也,然富贵者,天命也,非求而得之。
  富不可求,实则不愿,而非不能。子之时代,礼崩乐坏,富贵通达左于仁,固从无所好,系子之勇与德也,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至于“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盖子之求富无背于子之所好也。六艺诸匠,无贵贱之分,若能从其所好,虽执鞭之士亦乐于其中矣。若能以此富贵,何乐不为?然若二者舍其一,弃富贵而从吾所好也。
  至于今者,吾所择者为“善”与“至善”,而非是非焉。诚,富贵可达其善,然富贵者,外物耳。唯从吾所好,近而至于至善也。或重利、位、财、权,终其生而获之,然逝者如斯,善者仅为一瞬。故何以弃己之所好,背己之所愿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故人之生于世者,先立己,后立业。而于众人,敬己之所欲,从己之所欲,非满焉。择己之道,则获其气而拒其否。轻者远矣。
  从吾所好者,不奢其无益之物,亦不耗其生之时,从心之所欲,毕其生而求其愿。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诚乃待人之本。若诚者非出于其本心,而曲己之所欲,徒图其利,虽德隆望尊者,达其恭、宽、信、敏、惠,然背其本心,故伪善耳。敬而不爱,虽获其功,福其众,众人怜之,然非其福。
  颠簸劳碌者,华而不实,徒追其功,学而不思,非善也。子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同为劳其力,费其心于己所欲者,何如?
  生而为人,须有所好。清张岱尝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天真气也。”
  子亦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其身。虽无仁者用之,然子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虽颠沛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仍从其所欲,故其乐之。吾览《论语》亦能识子之忠与乐也。反之,人失其本心,虽身居要职,腰缠万贯,惶惶不可终日矣。
  “智者知人,仁者爱人”,此所谓处世之极也,吾生而先识己,后识人。若轻己之所想,何以知人之所求?知己爱己者,富其心,善其身,故而知人之痛,亦能怜之。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为《论语》之美好者,夫子宿愿未尽,喟然曰:“人生如斯,亦可知足常乐耳。”故从吾所好,处于乱世而明其本心,遂寻其位矣。
  
  (三)修身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此之谓为人之道,递进之。同窗而读者,非志同道合者;志同道合者,非受其利守其心者;守其心者,亦非则其善者。
   人之所成,难避其变与离者。始入世时,可与人之共学,然久而见其心,遂知其未可与之同道;虽与之同道,然未能持之以恒。余者遂为挚友,虽少焉,能与之交。然权衡事务,仍不可与之共享,此所谓未可与权之理。
   故生而为人,须独处于世,此亦为自修矣。
   孤者亦为自修者 ,明其未可与权之理,遂为择其天道人情者而为之。
  
   《论语》之于余之示者,众矣,亦为吾之所求矣。
  
  
  
  
  
  
  
  
  
  2012.5
  


  凡欲活而为人复知汉字者,皆宜细读孔仲尼之言,必能自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孔仲尼,知活也,尤知活人也。此余所以折服于其言而乐时习之也。


  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在《论语》里,关于朋友交往的对话就有几十处。
  
  《论语》开篇就有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孔子是十分看重友谊的,纯粹的友谊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所以他告诉弟子们如果有朋友来拜访应该非常高兴的。孔子认为,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多的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孔子对于精神价值的重视,远远超过了物质价值。“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朋友送的礼物就算是车跟马只要不是家里面祭祀祖先使用过的祭肉,孔子不会作揖拜谢。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祭拜祖先的时候,想到孔子。你把他当做你家族的朋友,上告祖先说我有一个朋友,叫做孔丘。那么这对孔子来说意义非凡,它代表一种精神价值。
  
  当然,朋友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共鸣,还可以满足我们工具性的需求。“工具性”的说法很不好听,但却是现实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将工具需要和情感需要完完全全剥离开来。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关照,一点一滴往往最能透出友情的珍贵,这种关照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关照,当然也包括了物质上的关照。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子贡问何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这两段话是结交朋友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交织并存的最好体现。朋友有时也是良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当我们要实现某种崇高的价值或理想时,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帮助更是不可缺少的,于是我们就要有意去结交。就其交友的目的来说是工具性的,就其内容而言是高尚的。
  
  《论语》有关结交朋友之标准的论述很有意思,其中既有对朋友的要求,又有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的地方,看上去还有矛盾之处。到底该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论语》中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想法的。例如子夏之门人问交友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张)这里面子夏和子张的观点就发生了冲突。子夏偏重结交利己者,能有助自己德性等方面的人才与之结交;子张则是三教九流来者不拒,认为这才是贤者的风范。当然,孔子三千门徒,有分歧是必然的,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但有些标准却是孔子对弟子的谆谆教诲,是被孔门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孔子认为,交友必须交优秀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可能最令人所诟病的就是孔子认为要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有道而正。但不能忽视的是,如果人人都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那么就会人人都交不到朋友,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但就其具体要求来说,我们要同正直的人、信实的人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不同谄媚的人、背后毁谤的人和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没有问题的。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这是孔子教育弟子和世人们结交朋友一定要守住的道德底线。“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些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孔子一生努力实践“仁”,在交友方面也渗入了他的这一标准。直、谅和多闻分别从立身、对人和学识三个方面对选择朋友提出了一个简明而又完备的要求。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孔子中庸的思想在交友上也有很重要体现。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这与孔子所说的“益者三友”在表面看是有矛盾的,其实仔细想来,这正是孔子的中庸哲学,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再怎么认同,两个人总还是不同的个体。自己给过了忠告,自己进行了善劝,对于自己而言,这样就够了,遑论他人听或不听。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里仁)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疏远也就不远了。其实从朋友间的交往来看,稍微疏远一点给双方都留出了余地,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我们要尽可能地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相交,值得思考的一点是,这非常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实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因为我们既要结交激进者,也要结交保守者,优势互补,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偏执。
  
  同样,在交友中,不仅仅要求对方要如何如何,自己更是要努力提高修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没有“信”根本不能交往,何来朋友。在交往中,我们自己要做到的第一点便是“信”。另外,除了前文所说对友的标准外,自己更重要的是恪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准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严于律己;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宽以待人。只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才能做到“德不孤,必有邻”。
  
  有时候,在《论语》中,朋友的概念和范围变得极为庞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我成为他的朋友?同样,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孔子的一生是比较孤独的,他没有什么朋友能够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苦闷。我想原因就如同孔子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一样,都太过于理想化,对于芸芸众生而言,真正有这种理想化人格的人少之又少。正是这种“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局面,让孔子在世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及,让孔子在仕途上举步维艰。唯一可能是孔子知己的人也许就是颜回了。《论语》中关于颜回的对话,孔子大部分都是以非常赞许的口吻。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将颜回认为是如同自己一样“发愤忘食”的人;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将颜回认为如同自己一样忠实的践行 “仁”的标准的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将颜回认为如同自己一样“乐以忘忧”的人;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将颜回看成与自己一样通权达变的人;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孔子将颜回看成与自己一样学无止境的人。
  
  由上可以看出,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自己的翻版,自己所有的抱负、学说与主张,都在颜回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天”以外,最知道自己也许的就是颜回了。和这样一个学生在一起,孔子应该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但孔子并没有过明显的表达,甚至还嫌不足,“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可能是因为颜回太像自己了,孔子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并发展自己的学说。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在颜回死后,孔子才意识到失去颜回意味着什么,叹息道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并对学生说我不为颜回哭为谁哭?孔子也许觉得颜回之死就意味着自己的理想人格之死,就意味着镜中的自己之死,再也没有人可以像颜回那样勾起孔子的共鸣了。这其实很像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孔子于颜回,亦师亦友;颜回于孔子,精神共鸣。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不管孔子如何,我们都要牢记他的这一教诲,在求学的路上,结交一两个知己,认识一大群朋友!
  


  《论语》是一本记录哲理和智慧的书。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重建价值观是社会的事,也是个人的事。
  
  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主要教益,这些观点可以和自己的现实相契合,更重要的是,它们也与所受的教育和已有的认知不相冲突。
  
  对名:患其不能,求可为知。(以自己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对利:富而可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义为基础)
  
  对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自己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对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爱人为原则)
  
  学习:不思则惘,多思无益,不耻下问,知者不惑。(以问思为基础)
  
  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问思为基础)
  
  知行:言寡尤,行寡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以爱人为原则)
  
  仁义: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以爱人为原则)
  
  孝礼:事父母几谏;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爱人为原则)
  
  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乐群为原则)
  
  环境:里仁为美,友直,友谅,友多闻。(以有益自己为原则)
  
  快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以幸福为原则)
  
  辩证: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有益自己为原则)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现今女权主义抬头,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便立时变成了女权精英批判者们群起而攻之的绝好靶子,看看,这就是你们中国男人歧视咱女性的最初起源。一时间,群情激愤,凶狠异常,热闹非凡。但各位姐姐们阿姨们姑奶奶们,且听如月影说两句话,你们把这罪过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却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
  
  这位孔老先生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此为论语课的小结。教材为《论语》。
  
  一学期,论语里的句子我们是分主题挑着学的,因此对于论语的把握并没有很细致条理和透彻,随便写下小感,算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吧。
  
  记得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选这门课的理由,当时我说了两个方面。如今,一个学期的课就要结束了,我便从这两个方面谈谈这一学期,我学《论语》的收获。
  我第一个要在这门课上寻求的的是一种生活和做人的底限,尤其是道德底限。
  
  我承认,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是没有信仰的一代。没有信仰,常常就没有依托,内心空虚迷茫,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追求的是什么。同样的,我也承认,国家倡导的共产主义的信仰我实在达不到那个高度,反倒是老师上课那个ppt说的,幸福课,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寒暑,只要过得幸福快乐,就心满意足了。可是追求幸福往往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必须落实到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其实说白了,追求幸福,我认为,就是使我们的合理的欲望得到满足。
  
  须知,第一,并不是任何方式去满足欲望都是可取的。第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第二点在讲第二个课上收获的时候我再重点谈,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满足欲望的途径,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自己是要分清的。如此,我们便要有个道德底限的问题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弓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前半句,孔子告诉我们一种安贫乐道的理想,在那个年代,君子是常一般不会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一直以来就很喜欢儒家所称道的“安贫乐道”的思想,还常常幻想着能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虽然在现实社会是不可能的,但每当出游或者爬山的时候,如果所到的地方很僻静,我都会静静去感悟那份心灵的宁静和隐世的超脱。后半句,他告诉我们了一个如今仍可以试用的道德底限:在这个崇尚金钱和享乐的年代,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如果说前半句我还只是向往那种超脱世俗的飘逸,因为我并不可能过着那么清贫的生活,道理很简单,我的追求是幸福,是身心利益最大化条件下,欲望的满足,而不是过度的压抑欲望。我不可能在夏天汗流浃背的时候还不选择开空调,也不可能有柔软的大床可以买到的时候却睡硬梆梆的小床,也许君子看来这都是小事,但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并不小,而且很重要。有时候,我很看重生活质量,而且有捷径的时候,便不想吃太多苦。然而,后半句我却十分赞同:不义之财,绝对不取。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我们不能去损害他人的利益,这不公平。如果违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惭愧和羞耻的意识。这就应该是从小的道德培养和家庭教育中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养成这种意识,而翻阅《论语》后你会发现,五千年的道德底限在这里找到了根基。《论语》,就是一本厚厚的道德底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便是一个人在面对金钱和物质利益方面的底限,是道德底限的一种。同理的道德底限在论语中数不胜数,需要我们一一去品味,去深思,去践行。
  
  我第二个要在这门课上收获的是性格完善,即个人修养的提升。
  这不得不提到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它不是出自论语,却与论语里许多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我也希望能达到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的境界,即
  
  1我希望自己的内心可以变得更加宁静,深邃。对人能更包容,体谅。处事可以更谨言,慎行。性格可以变的谦和,坚忍。
  2 最重要的是,对于欲望,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学会平衡自己的心境,学会舍弃与放下,学会珍惜和乐观。
  
  内心的宁静和深邃,要想达到其实并不难,只消找到心灵宁静处那片净土。读诗词,听曲子,甚至从一个人身上,我都能有所感悟。我喜欢古文的韵脚,喜爱古风的曲调,喜欢如玉般温润,沁人心脾的君子。在论语里,我一样能寻到。让我来数一数那些让我愉悦的文字精灵,那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那句“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那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那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每一句话,都能有着深深的感动。
  
  对人能更包容,体谅。处事可以更谨言,慎行。性格可以变的谦和,坚忍。这三个方面,我觉得可以放在一起说,便是提升自己的修养。熟读论语后会发现,孔子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一直是这样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这是修身养性所必须认同和理解的,在现实社会仍具意义。但是我希望本人出发的动机不是息事宁人,而是提升自己,是心甘情愿这么做的,而不是被迫。同样的,自己心里要有一个天平,一个底限。忍无可忍,便无须再忍。这个底限我记得孔子也有提到一个,便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甚欣赏。
  
  关于欲望的问题,又回到当初第一个话题里所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突然想起老师最后一节课所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老师的理解我甚赞同,大致是说,君子一般心胸宽广,不计较微小的利益,对于那些易得易失的东西,也不会可以去追逐,所以他不会患得患失。这就谈到了与欲望相对应的一个话题:知足。这一点我体会比较深刻。我是个懒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在这方面是个比较消极和被动的人,但我做事情认真,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做就要做到最好,是个强有力的执行者。所以大家常常佩服我的淡定,又觉得我有实力,自然人缘也很好。渐渐的我发现,类似名利的东西,去追,往往付出了不会有等量的回报,所以患得患失,因为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然而放自然,得不到不会太伤感,因为不曾费心,得到了,只会是惊喜。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不会在意自己应得到的东西,该是自己的,该去努力的,自然会竭尽全力,因为许多追逐,可以归为是人的本能。
  
  但我不承认我是没有欲望的人,我的欲望表现在,我是个性情中人,常常把感情,看得太重。对于感情,我很敏感,常常患得患失,还不怎么愿意说出来,有时候还会觉得是一种月夜读诗经的闷骚境界,很美好。但更多时候,是担心,忧郁,伤感和彷徨。也许,我应该尝试把感情放淡。因为我根本做不到坦荡荡,而是常戚戚。从此便喜欢上了一句话叫情深不寿,因为:过犹不及。所以,我在学着平衡自己的心境,做到内心坦荡,不是死死地抓住,而是乐观地珍惜。
  
  关于个人修养,虽然还有待提升。但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我相信我会不断进步。
  
  这便是我选四书的两个收获了,如此这般理清思路,总结出来,突然有一种开通和满足之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大概就是此理罢。
  


   论语是国学经典,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孔子先生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深深地渗入了中华文化的根基。说来惭愧,借着这次公共选修课,才从高中之后再一次接触了论语,细读之下,发现论语20篇,不足两万字,写的实在是很好。
   论语中的很多道理,都是我们生活中所熟知,但是能身体力行的人却并不多的。这不由让我想起了佛家鸟窠禅师的故事。说白居易当杭州太守的时候听说了鸟窠禅师,特意去他住的地方拜访。其中有段对话如下:
   曰:佛法大意如何?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师曰:三岁童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居易颔叹,数从问道。
   我想,像佛教一样,每一部经典,每一种思想,它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深,一定是它抓住了人性的某种弱点,从长远来看,人是很没有记性的一种动物。论语讲的主要是两部分,做人和治学,但是做人和治学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积累,知识可以通过媒介传承积淀,但是对于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即使是有关于做人的知识,他也要自己亲身的实践与体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与进步。而从另外一个方面,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与控制往往并不像科学知识那么客观和理性,或者说,要想干点实事儿并能有所成就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什么是自己的性子,就是人性的一些弱点,自私,贪婪,欲望,懒惰。孔子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克服弱点,终有所成。因为人性的弱点是永恒的,所以论语二十篇,虽经千年岁月,却仍历久弥新。要克服这些本性,走向克己复礼,走向仁义礼智则必须要付出一些努力,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我常想,论语中的很多话说的多好呀。就说几句我们从小听,觉得毫无新意的话吧“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说的都太有道理了,可是我就是做不好。这就回到了开头的那个故事中了,三岁童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可是我们为什么行不得呢?就是因为人的自私,贪婪,懒惰,还有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俗人脑子里面不清楚。
   春秋战国,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各路高人都在力图提出一套治国平天下的办法。孔子他老人家提出的这套方法,就是在人人都能遵守儒家的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人类可以进入美好的大同世界,大家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大家都能过的开开心心。可惜的是他的那个前提却屡屡被人打破,因为他的办法所依赖的是人的觉悟,没有一个硬性的条条框框来约束,结果可能是遵守规范的人利益受损,不守规范的人占了便宜。举个例子,就像生物入侵里面所讲的道理一样,澳大利亚本来是没有兔子的,结果一个欧洲人带了兔子过去,因为没有天敌,兔子很快成灾,大片草原良田被毁。同样,如果大家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不仅大家都不吃亏,而且又节约了成本,可是这时候如果突然来个外国人,他不信孔子那一套,为了利益为了钱,大行偷盗之事,这时没有防范之心的人们就遭殃了,这个外国人就能得到很多的利益。如果这样的外国人多了,而又得不到惩罚,孔子老先生的这套体系就散架了。
   而事实上,由于人性中得自私,欲望,像那个外国人一样不听孔子那一套的人还多着呢,要不然孔子周游列国怎么没一个人使用他得主张?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和小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发动战争,不惜大兴土木,不惜施行暴政。
   而其实,整体来看,孔老先生的办法是成本最低,损失最小,公平性最好,而大家又都能开开心心过日子的办法。但是这种理想状况就是很难达到,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就像两个杀手,为了抢一堆珠宝而狭路相逢,互相拿着枪指着对方,大家谁都不开枪,平分珠宝,总体而言,损失最小,也最公平,然而每个人的欲望和自私都会迫使这个人考虑开枪,甚至当双方约定好同时把枪放下的时候有个人违约而把另外一个人打死。这种博弈,可能有一部分人能够信守条约,平分珠宝,也肯定会有一部分人为了利益背信弃义,不择手段,这是在制度和方法上很难约束的事情。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似乎是存在着最优解,然而每每因为人心的贪婪与自私,把那条路给毁了。
   孔子先生的这套学说,从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不过从现在看来,孔老先生欠缺了对于人性某些方面的考量,把整个事儿想得太美好了。另外一点与之相关的是,孔子先生考虑问题是从大家的角度考虑,虽然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可是谁来代表大家的利益呢?古时候又没有投票这个说法,于是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于是就“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谁官儿大,谁代表的人多就谁说了算,并且可能会形成一套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行动纲领。这套标准,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官大,辈分大,跟这个人的思想水平,办事能力似乎并没有直接关系,这样,就把事情引向了错误的方向,于是就有了愚忠,愚孝,不管对不对,臣子就得听皇帝的,儿子就得听老子的,中国历史上无数的悲剧,都是从这里酝酿产生的。这种标准,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们个性的发展,限制了新思想的萌芽与生长,甚至把人变成了非人。所以中国人总体来说,有点奴性思想,个性不鲜明,因循守旧。当然,这些不是孔老先生本意,跟汉代之后统治者为了自己目的引申发挥很有关系。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凡事都有两面性,孔子思想很多地方是很好的,只不过它把人们带入了它的体系里面,而这套体系却无法“日三省吾身”,就算有人反省了,他也没有力量去改变多少,只好由着这套体系恶性发展,直到五四运动一场翻天覆地的冲击。
  总体来说,论语里面讲的多数道理都是很朴素的真理。孔老先生能够一眼望穿了几千年,望穿了人的心底,给我们提了很多我们今天仍然受益不浅的教诲,不得不令人敬佩!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我们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但也有的人,宽以待己,严于律人。
  这两种论断,都有上下其手之蕴意。
  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孔子这句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老夫子:有没有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孔子回答说:“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事,就别强求别人做。”
  这句话,没有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也没有把别人抬得很高。
  而是很平等的将二者平等处之。既公允又真诚。
  
  孔子为鲁臣、游列国十数载、退而著述。
  穷毕生之力探索为人之道,一直以自己的行动为弟子表率。
  想起孔子居卫见南子的那段轶事,孔子急于向弟子子路申辩。
  世人很多都笑孔子的迂腐,更有人猜测孔子的虚伪。
  我却独独要赞扬他的自辩。孔子是在迫切证明自身的清白。
  这个清白,是孔子要求弟子对行为的足戒,所以自己也要足戒。
  不让别人做的事,自己也不做。
  
  生活中,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
  没有必要去将这种行为无止境的神圣化。我们不是在神国生活。
  我们的行为,其实是在构成一种信的契约,和对未知的保障。
  等待我们陷于陌路之时,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想让别人做的事,自己也要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别人做。
  不让别人做的事,自己也不要做。
  想让别人做的事,自己也要去做。
  这无关乎善良,也无关乎神圣,更超越了个体的爱憎。
  这是一种契约理念,一种我们已经丢失了很久的信仰。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国对民有信,民方对国尽忠。
  国失信于民,民定弃国而去。
  国与民在太多资源的占有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和透明。
  国若不以民利为利,行失信于民之举,则民除绝于国外,安有其它选乎。
  故:民与国的对立,是弱者对强者的悲怆抗争。
  宁死,亦不愿久居失信之国。
  
  信,是一种决然而趋的选择。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许下了诺言。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因为立下了盟约。
  古代中国士人讲究“一诺千金”,其实是在捍卫自身的信。
  那是一种甚至可以凌于生命之上的价值。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能尽随人意。
  思与行,总会有偏差。
  所以,不要轻易许诺,一经许诺,便要掷地有声,践行以成。
  对于那些信口承诺、信誓旦旦之徒,且一笑罢了。
  在这清冷的世界,把期望降至最低,践行方能持久。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个人的声音是何等的微弱。
  在时光的长河里,一个人的身影是何等的渺小。
  经历荣辱,或有得失,急于彰显,或欲申辩。
  静心想来,似乎无所值。
  天体运转,四时交替,百物生死。
  每个人值得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成就一段较为清晰的轨迹。
  倘若这段轨迹幸为他人前行于指引,则不枉人生一世。
  除此践行之外,还有什么需要说的呢?
  必经荣枯,又何必喜哀于色。
  存在于当下,奔腾于未来。
  即脚踏大地获取生机,又翱翔天空追寻理想。“神于天,圣于地”。
  凝聚内心传导出来的浩然之气。
  
  在现实中践行理想,拱卫神圣的信仰。
  即使或有得失,亦有所值。
  既如此,予欲无言,天何言哉。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成书于战国初期,集中地反映孔子的思想。
   《论语》一书中,充满着哲学,诠释人生的真理,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达就是“爱人”,即对人的尊重及同情心。“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从中我们可以将“仁”读成真诚。
   孔子所在的时代,社会开始礼坏乐崩,也即社会规范瓦解,作为一般老百姓开始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以这么说,作恶的人升官发财,而行善的人却得不到赞同,这样对那些百姓是无法接受的,于是礼坏乐崩。孔子在乱世之中寻寻觅觅,渴望找到一条出路,于是他决定要将古代礼乐开展出一条新的、充满生气的路,于是他便寻找“道”。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便是儒家之真谛。
   经常有人问,孔子究竟是主张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我觉得孔子从来不觉得“人性本善”,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足以表明。那么孔子主张“人性本恶”?不然,孔子觉得每个人都有体现良心的一面。许多人认为良心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其实良心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做了坏事,人们常说:“这人良心丢了。”良心无所谓丢与得,得看他有没有体现出来。汶川地震之前,我们一些前辈评价80后、90后自私,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为别人想的很少。汶川地震发生,这些被批评的年轻人,他们的良心体现得淋漓尽致,出钱出力,许多主要抗震救灾工作都是他们干的。良心是由内而发,出资最真诚的内心深处,绝不是表面的东西。儒家的力量是来引发我们良心持续体现。
   儒家的良心,是对善的要求,或许你会发问,“善”并不是儒家的特色,许多宗教都有善行,毋庸置疑,这是对的,但你必须认清一点,儒家之道所说的良心,与宗教不同。佛家有生死轮回,有上辈子下辈子,有因有果,人们受其思想影响,于是行善积德,这样信佛的人自然会去做好事,这是自我的,这样的善,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与儒家不同。要是不相信宗教的人,就不用行善了吗?杀人放火小事一桩?这可会天下大乱!儒家之善,是要求保持良心,完善自身修养,追求人身的卓越,超越自我,不需要有利益,因为做修养使自己的事!我想,只要每个人,由内而发去真诚的做好每一件事,真诚待人,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样的生活会非常愉快,这便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我认为,并不是具备人体特征便是人。因为没有修养不能成个人。没有修养的人与一般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人就是要向着光明,追求文明!
   论语中,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人。”即使满口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种人得势是不多的,那么他对我们有何启发,是不是我们生活中要板着脸;严肃的去做每一件事,这种人是不受欢迎的,那么论语过时了?不!我们现在要做到“巧言令色”同时保持真诚!
   有一次,颜渊、季路和孔子师生三人在谈志向,季路问老师:“你的志向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要是他没有问,或许,我们现在都不知道孔子的志向是什么。那么,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回答得太好了。真正的哲学是面向全人类的,这也许是人类最高的品行修养。世界上并没有人做到,但孔子的提出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让我们去努力追求,超越自我,这是人类的大同。
   论语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关于交友,关于养身……
   论语中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希望大家多关注国学。对一些著作多一些见解,让我们共同提高自身的修养。
  
  


  圣王人格与圣人政治
   ——儒家的至高理想与现实矛盾
  
  
  引 言
  
  近读某报,见易中天先生所写有关孔子一文,才知该报专辟一栏,就传统文化之优劣行呐喊争鸣。如今社会唯物盛事,渴文化狂欢,诚如百家之际,稷下之学,专家学者多如牛毛,然各持已见, 沙石珠玑,掺杂混淆,明辨是非者,方可见云泥之别也,吾本布衣小民,无名之辈,非学界泰斗,央视名嘴,却不自量力,概以华厦子孙自居,想对先人敬一份孝心。吾十余年来,闲暇品释《史记》,虽难晓太史公的微言大义,却也颇有心得,此文也可谓对《春秋》、《史记》的一点体认。晚清以来,鸦片之祸,外夷凌华,激进者不免妄自菲薄,崇强者不免弃祖归洋,复古与崇今之争,沿袭至今。圣人不争不辩,体道者顺其自然,吾非圣非道,不过根生于这块土地上的小民而已。据高者振臂呼众,为众者体验实行,敢以此文,舒一布衣之情,若有不当,敬请海涵。
  
  
  一、圣王人格与圣人政治
  
  所谓圣王人格,我们很难给出确切的定义,中国古人很少象希腊哲人那样,对一个“名”给以抽象的文字概念,中国古人对事物的认知既不从概念出发又不会去抽象脱离“实”的概念,因为“名可名,非常名”,一个概念化的名就是刻舟求剑的认知,就远离了实,成了无血无肉的僵尸,这正是中国古代思想与希腊哲学的最大区别,烛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合和之美。因此,我们首先确定出的一个认知原则便是:不要从僵死的概念角度出发去认知中国古代事物或思想。
  关于圣王人格的描述体现在太史公所写的“五帝本纪”和散见在孔子所言述的上古“圣王”故事中,孔子所言大多散佚,论语中只有几处提及到尧、舜、禹,至于《春秋》,正是孔子借用古代圣王的故事去劝诫后来诸侯帝王的,却没有流传下来。因此,太史公的五帝本纪便是我们认知圣王人格的基准了。在太史公看来,这五帝便是圣王人格的化身,是圣王人格的治世体现。我们且不论附会在这五帝身上的神异性——譬如所谓黄帝“生而神灵”之类,从这些半神话、半传说又内涵真实的五帝故事中,我们或许可窥知“圣王人格”的元素。我个人认为,五帝中的舜最可体现“圣王人格”——在诸大臣推荐舜为尧的禅让人之后,尧首先考验舜能否以身作则,于是将自己的二个女儿嫁给了舜,又让自己的儿子给舜当邻居,以观察舜能否“和人”。结果舜这个“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之人,不仅能“顺适不失子道,兄弟慈孝”。“能和以孝,不致奸”,而且实现了“耕者让畔,渔者让居”。他所住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连尧妻的二女都成了甚守妇道的人妻。最终舜“宾于四门”时,“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这就是古人或儒家所言的“修身,治家,平天下”。由此可言,“和人”是圣王人格的近身要素。为考验舜,尧将舜“空投”到山林大泽中,舜却在“暴风雷雨”中所行不迷。在这样的考验后,尧才对舜刮目相看,“尧以为圣”,将舜视为“圣人”,才将帝位禅让给了舜。
  简而言之,舜的故事体现了圣王人格的主要要义。所谓“圣”是指通达天地之人,舜的入于森林大泽而不迷,就是此意;所谓“王”,是能“修身,治家、平天下”之人,这样的王者能和人、致人,而和人、致人的根本在于大公无私、克已为人,也可以称为爱人,这就是“仁”。与天地通可谓为“德”;与人爱和可谓为“仁”。“德”达天地,“仁”及庶众,便是“圣王”。太史公在描述五帝时,突出的便是五帝的这种“圣王人格”。譬如黄帝,他有很多的伟大功业,这些功业是他“法天则地”而得。传说中黄帝定甲子为正朔,便是与天地运行相合的体现。中国人向来以天道为第一,人伦为第二,圣王便是通天达地,德行合于大道;又能致和万民,敦序人伦者也。
  太史公所写的这些由五帝身上体现的“圣王人格”,也散见在其后的一些王者身上,比较突出的是殷商的开国之君成汤。成汤有次去山中巡游,看到一“四面张网”准备让所有的鸟“尽入我网”之人,成汤便让人去掉了三面网,祈祝说:“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因此人们说成汤达到了“恩及于兽”的至德。其它诸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故事,都反映了“五帝”的德合天地,大公无私的“圣王”品质。此不一一赘述。
  
  或许有人会问:五帝真的这样么?这些是真正的史实么?我想这是学者无聊的范畴,不是诸如孔子、太史公这种追求至高理想的人格品味。晚清以来学者们所犯下的错误就是不懂道德与史实、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譬如曾堪称那时代文化先锋的顾颉刚先生,在他的《上古史讲义》中便对三皇五帝的故事大加挞斥,认为都是些荒诞不稽之说。然而,当这些人沾沾自喜于摧毁了“孔家店”,一扫“千年遗毒”之后,他们没有想到我们还有什么追求可言,没有想到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本质和文化体质,当那些无比美好的精神元素被抛入到垃圾筒后,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中的每一个人、人格的无所依冀。晚清以来,西化东渐,我们很多人宁可信希腊的神,而不信中国的帝,宁可信基督教的奇迹故事,却斥责三皇五帝的荒诞不经。我只能说他们并没有认真思考,或者甚至也没有真真正正去读过论语,更甭说史记。太史公在五帝本纪的总结中如此而言:“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太史公表达的很明确,他是借五帝“尤雅”的故事以树帝王人格的典范,这是价值的基石,也是评价的坐标系。正如基督教中的“上帝”和“圣徒保罗”的故事一样,是用来做规范和准则的,也正如我们曾经拿雷锋作品德的典范,现在又拿比尔•盖茨作奇迹的典范一样,也正如西方将“希腊文明”推崇为“古典”相同,都不是追究所谓的事实,而是为人、人生、人类、人格推出可参照的美好典范而已。这是理想与信仰,不是现实。
  至于“圣人政治”,便是让有“圣王人格”之人来治世经邦济民的政治。这又是中国古人的天真理想和美好愿望。在中国古人所推崇的圣人政治中,除要求为王者要有上述品德之外,一个具体的制度表现便是“禅让制”。无论孔子还是司马迁,都不认为“将相有种”,不接受帝王的血缘传承,只认可“圣人”之间的禅让。而这种制度到“三代”(夏商周)时便烟消云散了。三代之后更是僭越枉行,奸谗具轨。国家成帝王私家,王权凌驾一切,权力异化成渔肉百姓的工具。这正是激发孔子、太史公重述古史,追崇圣王的动因。也许有的人因此会说,这是“封建制度”不可克服的弊端,拿来参照的便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这又是一种误解,且不说古希腊政治是典型的“民众政治”而非真正的“民主政治”,有一个自古及今的通理便是: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会有权力异化的人性存在,无论古今,也无论中外。希罗多德曾在《历史》一书中借波斯王大流士之事探讨过所谓王权专制、民主政治、贵族寡头政治的优劣,结合的是民族习惯与历史传承;亚里士多德也有过相关论及。简而言之,中国政治有其自身的发育成长史,有这个民族的自身特色,正如我们的胃更合中餐而非西餐一样,我们要有一种自信和自尊去坦然面对自己的民族史和文化特点,而不是在简单的近代性对比中妄自菲薄。制度仅仅是外在化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人心。只要人心诚正,一切制度都可达及天道人伦;只要人心奸伪,一切制度都流于形式,成为权力的粉饰而已。重归人心,才是圣人政治的真谛。
  二、孔子的人生解读
  
  正如认知古代史一样,我们只有从此情此景出发,才能感受人性的真髓;认知孔子,也要从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孔子一学的历史演变出发,才能洞察孔子与儒学的关系,而并非将孔子简单视作儒家的代表,在他头上罩上一圈圣人的光环,那又是一种浅薄的误读。
  孔子的一生既可谓轰轰烈烈的一生,也可谓空怅落寞的一生。从一出生始,孔子身上就兼有了悲剧与光荣的双重色彩。孔子的父亲本有妻室,还生了个“孔老大”,但这位孔纥又娶了孔子的母亲为妻。当时孔子母亲年刚开笄,为少女芳龄;孔子的父亲却年界花甲,这个婚姻既没得世俗礼法的承认——孔纥被认为是违“规”;又未得孔家的承认,一直到孔子长大,孔家一直拒绝承认这门亲事。简而言之,孔子的出生有不伦不类之意,正如太史公所写,为“野合”之产物。孔子删诗把《关睢》放在诗首,一生感叹天作之合的爱情美,恐怕同他的这种出身有关。更不幸的是,孔子童年之时便失去了父亲,从此母子相依为命,吃尽了孤儿寡母的苦衷。我们可以想象,出身的不明不白,不受孔门接受的孤儿寡母,在乡俗之中受尽了白眼,虽说当时周礼废驰,民风尚有古代的纯朴,但乡党邻里的轻蔑胜过了同情。不得已,颜氏(孔母)带着自己的小儿子由乡下搬到鲁都城去了。虽说如此,社会上仍然不接受这对孤零在外的母子,颜氏靠自己的勤劳抚养着孔子,过着衣食仅饱的生活;孔子却不能象其它的孩子童那样,享尽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生活。大概一出门就受那些少年嘲笑的缘故,孔子便只好自娱自乐了——这个孩子与其它的孩子不同,他喜欢的不是掷石子、捉鱼鸟,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摆上祭桌,陈上泥作的俎豆一类礼器,对着这些玩艺儿磕头行礼。这又可能同孔母的教育有关:颜氏以自己能嫁给孔纥为骄傲,因为这孔纥是个没落的世家,他的上祖可推溯至宋,是宋的宗室之后。颜氏常以这种早已入土的显贵世家的出身去教育孔子,使孔子对自己的血缘、出身有了一种光荣感。孔子的从小好礼,其后主张正名,正是同他的这种出身和暗淡的生活相关。少年孔子便渴求一种自我认定,希望得到孔门正统和社会的承认,既便披着那根本看不见的光荣的外衣,也让他兴奋不已。这是他最初追求礼、名的动力,在内心的深层次中,孔子的双重没落,让他产生了对自己的出身又恨又爱的复杂情感。因为自己是宋的宗室之后,血缘上便可追承殷商,殷商为西周所灭,孔子便对西周文化发生了大爱:在自我否定和肯定之中,将胜者视为合理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趋向。虽说孔子认为西周的礼是损益夏、商而来,但对周礼的情有独钟显示出孔子没落子孙的情爱恩仇。由这个角度而言,孔子既不属崇古薄今者,也不可谓为殷的忠孝之子。孔子身上反映出的倒是激愤的背叛——在追求自我肯定中的自我否定。
  在生活的贫苦和磨砺中,少年孔子便有了坚忍执着的性格,他的好学不倦与知书达礼也开始崭露头角。少年时孔子最为出名的一件事是“哭衢葬母”。这是孔子为求正名的一次壮举,也是孔子示孝于父母的一种情愫,还是孔子致礼于实践的一次尝试。当孔子的母亲终于葬在孔纥的墓旁时,孔子和他的母亲都得到了一种悲剧化的认同,从此孔子可以按孔门正宗子弟的身份在社会上混迹了。这一年孔子大概是十三岁,尚不及弱冠,然而孔子自己却以“士”自居了。然而,刚想出道的孔子又遭遇到当头一棒:孔子还在丧期时,鲁大夫季孙氏招待乡里士人,孔子自认为士,便穿着丧服前去赴宴,结果被阳虎粗暴地骂了出来,这对孔子是一次极大的打击,却没有影响孔子的大志——反而激发了孔子求达于世的决心。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孔子在母亲死后到他稍有名气可以自养之前,孔子靠什么为生,这段“历史”空白却可能是悟解孔子成一代儒圣的重要阶段。这一由少年到青年的“孔子时期”,孔子恐是以“儒者”的身份混迹乡里的。所谓“儒者”是当时破落文化人的一种不入流的职业。他们读过书,知些礼,便常在乡间为人办些红白之事,以此得一口饭吃。孔子当然与那些小儒有别,最重要的是他有大志。为求大志,孔子谦虚不已,不耻下问,除民间儒师之外,孔子每当季氏家中有祭庆等大典时,必定去凑热闹,学官礼, 事无巨细去求问主持礼仪之人,以致让人厌烦。就这样,孔子以乡儒的身份靠自学努力,终于学通了“六艺”——鲁为周公之后,在伯禽去就国时,便得了格外的恩典,允许鲁用周礼,因此在周所分封的诸国中,鲁里唯一得以传承周礼的诸侯国。孔子能成为周礼大儒,当然得益于他从小生长在这个“礼仪之邦”。
  孔子第一次显身出名,是在他十七岁时。这年,鲁大夫孟釐子死,他在临死前嘱咐自己的两个儿子去拜孔子为师,说孔子为“圣人之后”。当孟釐子的二子懿子和南宫敬叔遵父旨拜师孔子后,孔子才得到了些许的承认,日子也略微好过一些了。等到南宫敬叔推荐孔子去周后,因孔子与老子相见,孔子的声名大显,“弟子稍益进焉”。由此可知,孔子这时的谋生道路从为人主持婚丧嫁娶而变为教徒为业了。但直到三十岁之前,孔子仍然是默默无闻的,“贫且贱”,只在鲁作过极小的官员。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发生内乱,孔子率徒弟们去了齐国。这是孔子首次周游列国,寻求出仕宏志之道。这次游历时间不长,其后孔子又回到鲁国。一直到五十岁,孔子没有得鲁君的任用,仍然是个民间的教书匠。孔子最辉煌的政治生涯是五十岁后才开始的,鲁定公任孔子为中都宰,后又提升为司空、大司寇,经齐鲁夹谷之会,孔子大出风头,于是迎来了他的政治顶峰。孔子五十六岁时,由鲁的大司寇行摄相事。但好景不长,齐国因担心孔子执政会强鲁而弱齐,便用了美人计离间了孔子与鲁定公。孔子由此遭轻视,不得不落落寡欢再次离鲁出游,这一走就是十四年。孔子背井离乡,带着故国乡情,东奔西走,尝尽了人世悲凉。这就是孔子所谓由知天命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坷坎了。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抱着一腔志向,自以为有匡世救民的良知贤能,却处处碰壁,得不到执政者的认同和信任。既便在深知他为人的鲁国,鲁定公任命他为大司寇,那也不过是一个随时可取消的官职,并没有给孔子封地和爵职,孔子仍然不过民间士人,无法充任“大夫”的行列。而只有“大夫”这样的爵职,才是真正的正统认可。孔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这种认可,这是一生追求“正名”的孔子最悲哀的事了。
  孔子在这一次晚年南辕北辙的游历或更确切地说自我流放中,再一次体尝了人世的沧桑与悲凉,除了遑遑如丧家之犬,多次疲于奔命外,还遭受诸如隐者小民的奚落讥讽。在这一晚年人生中,孔子有过怀疑、失望,有过动摇、乃至绝望,但他在内心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理想,把持着自己的操守,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给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陈蔡绝粮——当那些曾经宣誓旦旦、不过为求功利的门徒纷纷离去之后,孔子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悲凉与绝望,甚至怀疑到自己的追求是不是真的正确,难道“吾道非也”?于是召来自己最亲信得意的三个门徒子路、子贡、颜回相问,只有颜回给了他肯定的答案,让他最终坚定了自己。这种场面的无奈与悲壮,不免让人泪匡。当易中天先生无关自己人生痛痒去指责孔子时,是否感受到孔子这种坚贞不屈、持节守义的人格呢?
  孔子的晚年正如夕阳西下,在惨淡的紫血色中同样令人心痛不已。回鲁后,孔子本指望借冉有、子贡的光可以介入政治,可人们已把他视为老而无用的废物了。对孔子晚年打击很大的是儿子孔鲤的死和爱徒颜回的死,当得知颜回的死讯后,孔子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连声说:“天丧我也!”在孔子的爱徒中,只有颜回可谓既是孔子的徒弟,又是孔子的知已。因此颜回的死被孔子视为自己将死的前兆,恰巧此时叔孙氏的车夫鉏商在狩猎时捕获了麟,这更加重了孔子天将丧已的悲剧心态。当子路的死讯传来后,孔子最后的支柱坍塌了。子路是最早伴随孔子的徒弟,虽才学粗浅,却坦率直诚,孔子将子路视为自己的孩子一般。这时的孔子,身边已没有相陪伴的门徒了,孤独凄凉的孔子每天眼巴巴盼望着自己先前的门徒来看望他,有一天,正当他在家门前扶杖遥盼之际,子贡终于来了。孔子对子贡说:“赐,汝来何其晚也。”就在此前一天晚上,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两柱之间,知道死期已至,他担心临死前再也看不到自己如亲人般的门徒了。七天后,孔老夫子就在这晚年的凄冷悲凉中告别了人世。
  晚年的孤寂并没有让孔子一味消沉于愤懑不平之中,相反,政治上的不得意和门徒们的各奔前程,反给了孔子独自沉思的悠然时光,就在这晚年的余音中,孔子仍矢志不渝。除了删诗编书之外,孔子做了一件自认为可留名千古的大事,那就是编撰春秋:“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孔子写春秋并非为了记载那些史事,而是借史事明圣王之德,善恶是非,以此去邪扶正,去奸除恶。正如太史公所言: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最终将自己的一腔志向,化做春秋笔迹,以此惊醒后人,匡世济民。这又是何等的伟大呢!
  由孔子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于的春秋时代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志向和人生践行是多重因素所决定的。少年时代的孤苦人生,使孔子产生了博爱心地;青年时期的涉世艰难,所面对的王权失威、社会失范、奸伪枉行、纷争不断又让孔子产生了出世立志的政治报负。对周礼、古代文化精华的汲取把握,又给孔子以道合人伦的理念。这一切,都是由孔子人生经历的切实感受出发而自觉形成的。对于孔子,我们应该继承的便是他的那种仁德之爱;他的那种既便百遭挫折也不动摇的矢志不渝;他的那种“我不与谁与”的社会责任感;他的那种不受利诱的操守;那种不耻不问、好学不倦的孜孜以求……这些才是孔老夫子真正的道髓。
  三、孔子的历史解读:孔子与儒学之演变
  
  后人对孔子的认知,大多离弃了孔子本人,而是由其后尤当孔子成“孔圣人”、以及儒学成为正统所进行的解读,这是一种历史解读,与孔子及孔子的真实人生相距甚远。对孔子的历史解读便是儒学的不断演变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孔子成了一个标签,不再是一个真实而普通的活生生的人。
  孔子可谓为儒家的奠基人,他老人家一死,儒家传承便有门派了,譬如子贡和子思便对孔子有不同的解释。儒家的第二人堪称孟子,从血脉上说,孟子师承子思,算是孔门嫡传。但孟子的“儒”与孔子的“儒”已有不同,譬如孟子对君臣父子便有一种革命性的反叛,而对于外在的礼大有不屑之意。孟子更强调内心的仁,强调圣人的心地,这也同战国时社会更加失伦相关。一般学者认为,孟子对孔子儒的发展,是加入了“性”,这种“心性”儒既是一种对仁的本质回归,又是对外在形式的批判和否定。就孟子本人而言,太史公在述及他时曾说“子罕言利”,这反衬出孟子言利的鄙俗。孟子之后,儒家正传的第三人算是荀子,到荀子之时,功利之风更盛,荀子更多一种讥世讽人的尖酸气,他对孔儒的诠释更多引经据典的论证,以此排斥其它学说。但荀子总结了儒、墨、道三家的利弊,同时融合了三家所长,因此可谓是战国末期儒学的一位集大成者。因此有学者说荀子对孔儒的发展增加了“天”—— 五帝轮回、三代循环,都是天命所定。这似乎把荀子最痛恨的驺衍给借鉴进去了,由此我们也可知董仲舒可谓是荀子的嫡传。孟、荀二子各有对儒的发展,与孔子不同,这两位战国人士身上不免沾染了时代风气,主张中不免功利色彩,这是儒家学说最初的功利化倾向。
  应该说直至战国,统治者虽仍表面上遵崇周礼那一套,儒家却并没有因此成为“正统思想”。由孔子到荀子,儒学仍属民间思想,可谓百家之言,流派之一,也并没有太突出的地位,有时甚至不若墨、道更得待见。一直到荀子之时,儒家或儒学并没有真正形成。众人皆知秦始皇焚书坑儒之事,但秦始皇针对的不过是愚儒和愚儒的乱言,从体质上说,秦始皇当然也遵循君臣之道,主张忠孝节义。因此,春秋战国至秦,把儒家独立并与实际割裂开来的认知都是不恰当的。我们只能说官方或政治的“儒”与民间的“儒”有所不同,孔子至荀子代表着民间一脉对儒道的传承。
  儒家成为固定化概念以及儒学的真正形成、儒家一脉由民间思想转变为“正统思想”、由私学一跃而成制度化构成,是同老董同志密切相关的。汉武之前,汉在体质上仍沿袭旧制,君臣父子同样不同动摇,但在统治理念上却遵崇黄老,主张无为而治。吕太后、窦太后便是崇信黄老的典型。这同汉初于战乱之后、社会仍动荡不安、各种力量还纷争不断相关。到汉武之时,一统之象得以确立,开始考虑长治久安的问题了,董仲舒便应运而生。老董在儒家的仁、礼内核之外,包裹进阴阳五行等杂家之说,把帝王传承正统化的同时天意化,这既合了天道论,又合了人伦观。就这样,董氏儒学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正统思想”,自汉以来千年流滥,使儒家和儒学从民间到官方构筑了中华文化的正统本体,这中间虽几经兴衰,儒家的正统地位却没有再坠落过。
  儒家或儒学的正统化、政治化、制度化最典型的体现便是科举进仕——汉时便有明经入仕的路数了。到了隋唐,科举制度化,经科是科举入仕“文举”之途,儒学便成了当官必学的“经典”。晚汉以来佛教的传入,对儒学构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儒、道、佛的互相交融,又丰富了儒学的体能,使儒学更多了包容之势。无论兴佛灭佛、崇道灭道,儒的正统地位都未受太大影响,这便是由中国“封建王朝”根深蒂固的本源所决定的。唐时,儒受佛、道两家的冲击和掺杂,大有散盘飞流的架式,于是乎韩愈主张起“古文运动”,企图清本溯源,复古归典。因此,在董仲舒的掺合之后,儒学第一次面临了重新厘清的必要。
  在韩愈的复古之后,儒家学者开始重新思考,这种思考在宋时又形成了儒学的盘整,这便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借用佛家的逻辑或“道理”,对儒学进行了新的诠释,企图将制度化的外在与人心的内在相统一,将儒学相对混乱的思想构筑成体系化、完备化的学说,于是完成了“新儒学”的再生。程朱理学正如基督教的新约一样,成了其后正统思想,一直到明清成了制度化的构筑——宋以后,王朝的科举考试,四书、五经均以朱子所释为正统。然而,朱子的“格物致理”不仅未达及真理,反而让理学成为一件华美的衣服,变成了粉饰和约束。物极必返,陆学和王学开始以“心学”去反击理学,陆王之学也可谓复古与归心之学,这其中似乎融合了佛家的一点精髓。由宋以来,儒家或儒学便又泾渭出理学和心学的两脉来。但这属于儒家的内争,并未影响和动摇儒学之经典与正统地位。由汉至宋明,儒学实现了“与时俱进”,得到了时代性诠释和补充。但无论“理”、“心”,都属衍生之物,与儒的真正本源和质髓都有些流远了。这正如一条河流:当它滚滚向前之时,不断有新的小溪与旁流加入或溢出,但洋洋之水中已难见初泉的清澈明朗了。
  有清一代,又有过复古复兴之风,但更多体现在考证、考据上,这是一种借方法论旁敲侧击的路数,是清时汉族学人在满人统治下的变相求索。这种复古运动不仅限于儒家经典,也涵盖了一切百家之言,因此促成了文化复燃的同时,也冲击到根本。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仍以儒家为道统,却日益僵化。而民间思想的活跃,在丰富人文精神的同时,也造成了对正统的怀疑。考证和考据到晚期便走向了不信的考疑了。晚清鸦片战争以来,又由考疑走向了彻底否定,近代中国由此偏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本,求强心切,反应过激,精神上不免失去了重心。
  由孔子与儒学的历史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学由民间思想跃变成政治准则,便成了统治者的思想工具,由此越发功利化了。科举考试和其后的八股文便是儒学的极至功利体现,也是儒学走歪至斜不可避免成为千年遗腐的必然。这种偏离便是内在与外在、人心与功利的参差所致。作为孔子以及孔老夫子所主张的儒,是以仁为内礼为外、仁为体礼为用的儒。其根本与要义是“仁”的内核,由仁出发体现了礼用,由礼的约束回归到仁的本心。譬如仁所包涵的是平等、自由、爱人、克已、忠孝勇义这些由心的情愫;礼则是等级、秩序、规范、准则、谦恭俭让这些外在的要约。两者的结合,会合和人伦,通达天地,实现大同,这者孔子儒的归源和本质。然而后世儒学除了把神仙鬼怪加进去了之外,更在外在形式上下功夫,这就出现了舍本逐未的商利之气。因此,晚世学者无论从理学、心学、气学上怎样下功夫,都不过是未为而已,也只有心学的知行合一还算回归些本体。究其弊本,便是儒学的正统化、政治化,当儒学成为权力的工具时,必然会功利化的。只有从儒的本源出发,只有认知到儒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才能真正认清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什么是千华遗腐吧!
  
  四、信仰与传承:精神依冀与主体价值
  
  如今的时代是文化异常昌盛,精神又极度苍白的时代。对金钱、物质的过度追求,反催生了人们内心的精神饥渴。再加上世事无常,传统失信,人们乃至有些饥不择食之感。有信仰是好事,一个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如同失控的马车,整个社会会处于失信状态,如若沙聚之邦。信仰是人类必须的精神依冀。一个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信什么呢?我身边的一些知识精英包括一些大学生,如今热衷于信奉洋教。我个人觉得,他们不是真信,未免有强势崇拜之嫌。中国人为什么不信仰自己的东西呢?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民族怎么有自尊呢?没有自尊又如何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呢!并不是中国文化中没有可信奉之物,相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具生命力,也最具可信性。十九世纪以来,伴随西方强大,西方的主流价值主宰了世界。然而近现代社会导致的自然与人性的破毁,已到绝望之境。重新反思近现代的人类生存,为人类未来提供精神出路,恐怕只有最合天道人伦的中国文化才是一种选择吧!重塑主体价值是当下最急迫的大事!
  


   转自http://qian-qi.com/archives/238
  
   说实话,我对《论语》的刻板印象并不好:零散的只言片语,初读者无法很快在脑海中建立严密的自闭逻辑体系;甚至有些时候,我会直觉地感到有些部分是不自洽的,需要靠自己去加以主观的判断。即便是背语文版教材《论语选读》的时候,作者刻意将同属的言论归纳至一课或几课内,我还是感到许多言论十分突兀,无因无果,难以接受。但当我写下「论语」这两个字的时候,分明又感觉到了无力承受的千年积淀的历史重量。
  
   如同我这种不了解儒家,不了解孔子的人,未曾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感悟的人,往往会觉得,一个拥有「万世师表」圣名之人已超过人的范围;孔子被神化,变成了一个干枯的符号,变成家家户户墙上挂的、门上裱的孔子像,变成课本上日日需要背诵的「子曰」。仿佛只要说出他的名字,任何不值一提的小事都能套上一圈光环。这个到处碰壁的理论家,恐怕自己都没有想过会在千百年后得到这样的尊荣。有人说:「一个由政治的需要而提倡的所谓正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怀疑它的价值的。 」或许这是因为董仲舒在「独尊儒术」的时候对儒术进行的一些改造,是为了朝廷的统治,为了政治的需要;但我难以接受这个因此就否定儒学的观点。教材《论语选读》的前言说得很明白:「既要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又要分清「原生」的孔子与后人「改装」的孔子,还孔子以本来面目。」
  
   我能感受的到,在「永不复返的人类童年时期」,孔子是那么一个真诚如孩子、充满魅力的活生生的人。在古代,在落后的物质生活中,人们的精神是那样的丰富。一个陌生的人遇到另一个陌生的人的态度,在自然里,在本真中,是符合孔子宣扬的「忠恕」和「仁」的观念的。他所倡导的道德观和一些广为人知的言论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没有他,我们照样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但是仅仅知晓是永远不够的,他也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些大道理似乎人人都懂,实践起来却总是会遇到主观意念和客观言论的阻挠。孔子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
  
   面对这个世界,他站出来,倡导的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得不说是天真。后世虽然拜孔子为「万世师表」,却没有多少君王会忠实地按照他的原意去经营自己的天下。尽管如此,孔子的人格理想并没有被轻贱,在当今社会的道德和价值标尺重重围绕下,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我们所向往。
  
   无论现今的人如何推崇或批评孔子,或是他的思想被政客们如何的百般蹂躏,不可否认的是,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思想已经作为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心灵中,体现在人们的举止行为中。但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思维的改变,在数千年不断拉大的历史差距下,孔子的思想被淡化似乎是必然趋势。
  
   1959年,BBC采访伯特兰·罗素时所问的最后一个问题:「假定这段录像,将被我们后人看到,如同死海古卷一般,在一千年后被人看见,您觉得有什么该对他们那一代人说的呢?有关您的一生,以及一生的感悟。」他回答了两点。第一点有关智慧:「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第二点有关道德:「爱是明智的,恨是愚蠢的。在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我们必须学会容忍彼此。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总会有人说出我们不想听的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生存。而假如我们想要共存,而非共亡,我们就必须学会这种宽容和忍让。因为它们对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存续,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如此。即便只有五十年的跨度,社会差异已如此巨大;何况是一千年这样足够改变世界的跨度。
  
   只希望一千年后人们谈论孔子时,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受教了!!原来朽木不可雕也是这个意思……


恩,论语里有不少这样没有上下文的句子,听话绝对不能脱离语境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学的不少东西都被断章取义了……


所以,反洗脑的过程艰难且长


慢慢来吧~~我在看你转的100游西藏那帖子


你要好好长经验


本来搭车穷游就有危险几率,赌不起,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对啊,这种人的心里真的是坏透了,丧心病狂,不要理想化


就是~~~~


非常感谢,正在为取名范畴,正好参考下,请继续下去,加油。


少了点儿吧?


哈哈,最近忙的焦头烂额,悲观估计要烂尾了= =


不错,勾起古文学习的兴趣


赞一个~^^


从诗经、楚辞一路看过来,千万不要烂尾啊。。。。。


很好,让名字变得特别而又意味。


期待下文。。。


赞一个哦~希望夏莲有空还会来填完~O(∩_∩)O哈哈~


"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作者一路好贴,期待完结版。赞!


我能不能抄你的这篇交作业……


拿走~反正作业这个东西 一个人做完大家写嘛。哈哈哈
不过……你不要传到网上哦
不然我们老师万一一高兴上网搜一下 该以为是我抄的了。。。


你别是我们学校的吧……


应该不至于 我在江苏。。


安全……


没有看过《史记》的这一部分,倘若真如你所说,我们到真是误解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建议你写一篇文章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如果有理有据绝对是一篇好文章!


大公无私、克已为人,也可以称为爱人,这就是“仁”。
===============
我不同意。孔子也不是这么说的吧


孔子的原话就是爱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