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足浴术
2008-8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光瑞 著
140
无
古时候的中医,习惯称为“国医”或“大国手”,其知识面较为广泛,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本行中内、外、妇、儿、伤各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从种药、采药、制药、用药,膏、丹、丸、散无所不会,无所不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而刘光瑞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名中医,学识渊博,跨行业知识丰富,医术在全国闻名,并在世界各地培养大量弟子,所以由他所著《中国民间足浴术》,更是顺理成章之事。该书博学常用,特色建树不少,让人获益非浅。 我认识刘光瑞先生,是从他研制的“足仙乐”浴足产品开始,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第二届老年博览会上,该产品荣获金奖。本着孝敬老人、关爱亲人的角度,用“足仙乐”试一试的想法,我给家人使用了该产品,殊不知用后效果十分理想,因而我对足浴产品产生了好感,进而对足浴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古人日“人老足先衰”这一点不假,人体到了虚弱的时候,浴足可缓解虚损;人体受到寒湿入侵的时候,浴足可解表祛寒;人体到了年老体弱的时候,浴足能让人延年益寿。
《中国民间足浴术》分为三章,主要在足浴的理论上、技法的创新上、足浴的广泛性上加以介绍,对提高针灸、推拿人员和浴足技师的水平有直接帮助。民间足浴术的形成年代较早,甲骨文中的浴字的创立确定可以看出这一点,经过上千年的中医经络理论的发展,临床中草药浴足治病的实践,以及民间浴足养生习俗的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足浴文化和足浴养生理论体系及操作技巧,成为大众的极好养生方法。
刘光瑞,中医副研究员,幼年随父习医,擅长中医药民间绝技的研究。发明创新获世界大奖4项,国内科技奖、发明奖28项。热爱中医药文化,创办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拥有数万册古籍医书,获重庆市“十大藏书家”称号,创新专利数十项,获重庆市“十大发明”称号,医术独特、医风淳朴,获重庆市“名中医”称号。历任四川省基层卫生协会委员、重庆神农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重庆科普作协理事等职。
第一章 足源求真一、足浴之源1.历代药浴民俗拾零2.足部按摩、点穴源流管窥3.足浴历史沿革探微二、足浴之道三、足浴之理四、足之辨(一)足肤辨1.肤热与肤寒2.肤痒与肤痛3.肤癣与肤疹4.肤疮与肤裂5.肤肿与肤瘘(二)足穴辨1.足趾穴与足痛点2.足掌穴与掌痛点3.足跟穴与跟痛点4.足背穴与足背痛5.足踝穴与踝痛点(三)足病辨1.望足形与摸凉热2.望足背与知酸麻3.望足底与按痛胀4.望足趾与掐隐痛5.望趾甲与看络色(四)足技辨1.先后之辨2.快慢之辨3.深浅之辨4.力度之辨5.刚柔之辨(五)足方辨1.解毒杀虫方2.清热排毒方3.润肤强骨方4.降压解疲方5.追风活血方五、足之灵(一)足浴养神1.休闲2.宁静3.少思(二)足浴宁志1.催眠2.半睡3.沉思(三)足浴调心1.灵开2.灵悟3.灵升(四)足浴通窍1.穴到意到2.痛感神感3.筋舒络舒(五)足浴怡情1.情趣2.情缘3.情操第二章 足脉发挥一、足之图(一)足穴图1.足太阳膀胱经穴(8穴)2.足阳明胃经(5穴)3.足少阳胆经(5穴)4.足太阴脾经(9穴)5.足少阴肾经(9穴)6.足厥阴肝经(3穴)(二)足骨图1.跗骨2.跖骨3.趾骨4.足关节(三)足筋图1.足腕筋经2.足掌筋经3.足趾筋经(四)足肌图1.浅层肌2.深层肌(五)足反射图二、足之浴(一)物理浴1.热水足浴2.冷水足浴3.温泉足浴4.冷热足浴(二)鲜品浴第三章 足技实录后记
一、足浴之源 我国在数千年前,人们就习惯于沐浴,浴字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就是人在盆中洗澡的形象,周围水滴四溅,表示人在洗澡的意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浴,洒身也。从水,谷声。”今日的浴字,就是沿用了这种写法。 早在3000多年前,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对“浴”、“沐”、“澡”、“洗”、“盥”这些象形字的内在含义的解释。“浴”为洗澡,“沐”是洗头洗脸,“洗”、“盥”是洗手洗脚的意思。 1.历代药浴民俗拾零 北宋唐慎微著《证类本草》中,就有药汤淋洗治疗中暑的记述。而《太平圣惠方》中记述洗浴方剂163首,针对的疾病和保健范围也比较广。宋代《圣济总录》中亦有熏、洗、浴方40余首,并详细记述了“治外者,由外以通内,膏熨蒸浴……藉以气达是也……” 明代,药浴疗法的普及推广,首推浴足疗法的广泛运用,在成书于明代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类书《普济方》中,就收载药浴熏洗方剂百余种,而明代李时珍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也一收载药浴方剂达数百种,可以外洗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在清代名医吴师机的医著《理瀹骈文》中,详细地记载了药浴疗法的基础理论、作用机理、辨证论治、药物配伍、使用方法及主治功效、禁忌事项等,并收录外治药浴方剂800余首,提出“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并反复强调“虽治在外,无殊治内”的核心思想。 《礼记?内则》载“头有创则沐,身有病则浴”的治疗方法,可见药浴在古代就开始用来治疗疾病。从上世纪70年代在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就记载有药浴之方,其中外治法有敷贴法、烟熏、蒸汽熏、熨法、砭法、灸法、按摩法、角法(火罐法)等而药浴之法占有很大篇幅。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