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旅游规划的艺术

于希贤 重庆
出版时间:

2006-1  

出版社:

重庆  

作者:

于希贤  

页数:

30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旅游业发展之路与如何展现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息息相关。建筑物是旅游景观要素之一。中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建筑风格。从单体建筑群团组合到整体的城市布局,以及园林、庙宇的选址和建造,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其中都蕴藏着东方文明的诗性艺术。这些诗性艺术之根莫不与地方文脉有关。  规划建造有生命活力的旅游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旅游景观也是各地区、各民族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是生活在这一区域中的人们文明抱负的真切表现。一项杰出的旅游规划,一个杰出的旅游景区的诞生,必然反映了一种杰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旅游景观的结构、形态和面貌,受不同时期哲学、宗教和科学态度的影响,它也受到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作者简介

  于希贤,196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地理系,1981年获北京大学地理系硕士学位。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文史馆员,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理事和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地理学史,方志学,历史气候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担任昆明等十几座城市旅游规划的项目主持人。1985-1987年参加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和申报工作,成果获国家建设部科学进步一等奖。2001年,乘坐潜水器下潜到抚仙湖底,实地考察水底古城。

书籍目录

代序 全球化与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21世纪中国旅游业应当走什么道路上编 地方文脉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地位第一章 旅游规划中的“地方文脉”概念第一节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绩业健康发展的先导第二节 什么是“地方文脉”第三节 地方文脉原理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第二章 中国古代景观规划天纵圣哲的历史渊源第一节 中国古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悠久历史第二节 “四象”人居环境的布建传统第三节 九宫八卦的景观设计思想第四节 牛河梁考古发现的景观规划设计第三章 中西规划设计思想的异同第一节 东方文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规划设计思想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第三节 中西规划思想的根本差异及互补第四节 两种科学文化传统 两种规划审美理念 中编 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地方文脉原理第四章 《周易》是文脉理论的基础第一节 《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第二节 《周易》的理论意义和发展历史第三节 《周易》的含义和特点第四节 《周易》的原理——象、数、义、理第五节 《周易》与中国古代的景观规划设计第五章 大地活体的文化生态系统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于生命的认识第二节 后圣荀况的“灵魂阶梯”论第三节 中国古代天、地、生、人系统的整体有机循环观第六章 “上应天星”的建筑选址与景观设计第一节 人的心性与天感应相通第二节 山川州城“上应天星”第三节 “法天象地”的人文景观设计第四节 人与天地合德 四时有序相应第五节 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第六节 “上应天星”的景观规划设计……


编辑推荐

  旅游业发展之路与如何展现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息息相关。建筑物是旅游景观要素之一。中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因地制宜、因材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建筑风格。从单体建筑群团组合到整体的城市布局,以及园林、庙宇的选址和建造,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其中都蕴藏着东方文明的诗性艺术。这些诗性艺术之根莫不与地方文脉有关。  规划建造有生命活力的旅游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旅游景观也是各地区、各民族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志,是生活在这一区域中的人们文明抱负的真切表现。一项杰出的旅游规划,一个杰出的旅游景区的诞生,必然反映了一种杰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旅游景观的结构、形态和面貌,受不同时期哲学、宗教和科学态度的影响,它也受到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旅游规划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太棒了,感谢作者,感谢亚马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