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奴
2006-9
重庆出版社
苏童
220
无
很高兴《碧奴》能与世界各国读者见面!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已在中国流传了二千年,神话流传的方式是从民间到民间,我的这次“重述”应该是这故事的又一次流传,也还是从民间到民间,但幸运的是已经跨出国门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神话是飞翔的现实,沉重的现实飞翔起来,也许仍然沉重。但人们藉此短暂地脱离现实,却是一次愉快的解脱,我们都需要这种解脱。 最瑰丽最奔放的想象力往往来自民间。我写这部书,很大程度上是在重温一种来自民间的情感生活,这种情感生活的结晶,在我看来恰好形成一种民间哲学,我的写作过程也是探讨这种民间哲学的过程。 人类所有的狂想都是遵循其情感方式的,自由、平等和公正,在生活之中,也在生活之外,神话教会我们一种特别的思维:在生活之中,尽情地跳到生活之外,我们的生存因此便也获得了一种奇异的理由。在神话的创造者那里,世界呈现出一种简洁而温暖的线条,人的生死来去有率性而粗陋的答案,因此所有严酷冷峻的现实问题都可以得到快捷的解决。 在“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里,一个女子的眼泪最后哭倒了长城,与其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乐观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女子以眼泪结束了她漫长的寻夫之旅,不如说她用眼泪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人的困境。 如何说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永远是横在写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孟姜女,我对孟姜女的认识其实也是对一个性别的认识,对一颗纯朴的心的认识,对一种久违的情感的认识,我对孟姜女命运的认识其实是对苦难和生存的认识。孟姜女的故事是传奇,但也许那不是一个底层女子的传奇,而是属于一个阶级的传奇。 我去过长城,也到过孟姜女庙,但我没见过孟姜女。谁见过她呢?在小说中,我试图递给那女子一根绳子,让那绳子穿越二千年时空,让那女子牵着我走,我和她一样,我也要到长城去!
《碧奴》讲述在古老的中国传说中,孟姜女是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徒步千里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当时,皇帝为了阻止外敌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壮年去修建长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经埋骨于长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时,她放声大哭,以至于天地变色、长城为之而崩塌。在《碧奴》中,苏童带我们回到了遥远的古代,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重现了一幕幕令人目眩神迷而又精心动魄的精彩场景——为了生存而练就九种哭法、送寒衣前为自己举行葬礼、装女巫吓走顽童、被当作刺客示众街头、众青蛙共赴长城……小说中,碧奴的坚韧与忠贞击退了世俗的阴谋、人性的丑恶,这个在权势压迫下的底层女子以自己的痴情、善良在沧桑乱世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传奇。小说中,眼泪之河正如人心之向背,以一种哀而不怨的方式尽情倾诉并无坚不摧。而碧奴,一个最卑微的生命唤醒了千千万万同样卑微的生命,组成空前悲壮的青蛙之河,掀开了宏图霸业下的累累白骨,在神话似的经历中,隐藏着无数个卑微生命最真实最强烈的愿望——幸福的家庭、安宁的日子,舍此并无他图。在当今文学创作已经与市场和点击率完全画上了等号时,苏童敢在此时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一个坚持信念、心怀理想的故事再一次放在我们面前,恐怕,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苏童,男,1963年生。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伤心的舞蹈》、《妇女乐园》、《红粉》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城北地带》等。小说《米》《红粉》先后被搬上银幕,《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妇女生活》改编为电影《茉莉花开》后,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奖。现任江苏作协副主席,为中国当代文学先锋代表作家之一,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各多种文字。
《碧奴》开头,故事发生在一个乱世的小山村里。国王的叔叔信桃君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在他去世的时候,当地有几百村民哭红了眼,为他送葬。这引起了国王的强烈不满,他怀疑这些村民是借此发泄对自己的不满,于是,他将所有哭红了眼的村民都杀掉了。这个可怕的灾难使得当地人不敢再用眼睛哭泣,而学会了用头发、乳房来哭泣,碧奴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来到了我们的视线之中。 这就说到了桃村的碧奴。碧奴灿烂如花,一张清秀端庄的脸,眼泪注定会积聚在那双乌黑的大眼睛里,幸而她有一头浓密的长发,她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女儿梳了个双凤鬟,教她把眼泪藏在头发里,可是母亲死得早,传授的秘方也就半途而废,碧奴的少女时代是用头发哭泣的,可是哭得不加掩饰,她的头发整天湿漉漉的,双凤鬟也梳得七扭八歪,走过别人面前时,人们觉得是一朵雨云从身前过去了,一些水珠子会随风飘到别人的脸上,谁都知道那是碧奴的泪,他们厌烦地掸去脸上的水珠,说,碧奴哪来这么多的泪?谁都在受苦,就她流那么多泪,泪从头发里出来,头发天天又酸又臭的,怎么也梳不好的,看她以后怎么找得到好夫家! 说碧奴的泪比别人多,那是偏见,可桃村那么多女孩,碧奴的哭泣方法确实是有点愚笨,她不如别的女孩聪明,也就学不会更聪明的哭泣方法,所以别的女孩子后来嫁了商人、地主,再不济也嫁了木工或铁匠,只有碧奴嫁了孤儿岂梁,得到的所有财产就是岂梁这个人,还有九棵桑树……
苏童自评 我去过长城,也到过孟姜女庙,但我没见过孟姜女。谁见过她呢?在小说中,我试图递给那女子一根绳子,让那绳子穿越二千年时空,让那女子牵着我走,我和她一样,我也要到长城去———苏 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孟姜女,我对孟姜女的认识其实也是对一个性别的认识,对一颗纯朴的心的认识,对一种久违的情感的认识,我对孟姜女命运的认识其实是对苦难和生存的认识,孟姜女的故事是传奇,但也许那不是一个底层女子的传奇,是属于一个阶级的传奇———苏 童 苏童讲述快乐孟姜女 书评人:赵明宇?全球出版项目“重述神话”中惟一一本来自中国的图书——作家苏童重述“孟姜女哭长城”的作品《碧奴》下月将问世。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5个国家和地区买下这本书的版权,如果在全球销量好,将会有更多中国作家加盟这一出版项目。????16个国家地区将发行??重庆出版社是“重述神话”项目在中国大陆的惟一参与机构。据该社企划人员陈乾坤透露,即将出版的《碧奴——关于孟姜女的传说》受到活动组委会的关注,目前已有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还有更多的国家也在关注着这本书。??8月底,重庆出版社将为该书在北京举行盛大的全球首发仪式,算上中国,届时至少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一起分享中国传说带给读者的阅读乐趣。????讲述乐观的“孟姜女”??“(桃村的)碧奴灿烂如花,一张清秀端庄的脸,眼泪注定会积聚在那双乌黑的大眼睛里。幸而她有一头浓密的长发,她母亲活着的时候给女儿梳了个双凤鬟,教她把眼泪藏在头发里……”这就是小说《碧奴》的开始,苏童自认为这部作品是他最好的长篇小说。??在小说中,苏童将主人公的名字由孟姜女改为碧奴,之所以这样处理,他表示,孟姜女本来就不是一个名字,大约是姜家大闺女的意思。“我得给我的女主角取个名字,不希望通篇充斥大众符号。而‘碧奴’这个名字,我觉得很漂亮,很美。”他强调说,自己在创作中,没有颠覆孟姜女的故事道理的。“我的所谓‘重述’是再来一次民间创造,无从颠覆,也不需要颠覆。”??在该书的前言中,苏童这样阐释了自己对“孟姜女哭长城”的理解。“在故事里,一个女子的眼泪最后哭倒了长城,与其说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乐观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女子以眼泪结束了她漫长的寻夫之旅,不如说她用眼泪解决了一个巨大的人的困境。”
《碧奴》“重述神话”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全球包括英、美、中、法、德、日、韩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参与的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欧洲媒体将其称之为“国际出版界的一大奇迹。”到目前为止,已加盟的丛书作者包括诺贝尔奖、布克奖获得者及畅销书作家,如大江健三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齐诺瓦·阿切比、若泽·萨拉马戈、托妮·莫里森、翁贝托·艾科、中国作家苏童等。 重庆出版社是“重述神话”项目在中国大陆的惟一参与机构。《碧奴——关于孟姜女的传说》即为中国著名作家苏童所书写的“重述神话——中国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