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旧梦如花

晓航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1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晓航  

页数:

26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程宇在一次偶然的车祸中丧失了大部分记忆,在极其艰难的恢复过程中,他的记忆逐渐苏醒。他不断回忆起一段又一段的往事,并且想起自己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之间的飘荡以及当年与兄弟、情人、朋友们的种种纠葛。他一直希望能回到车祸发生的时刻,想看看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恢复是有限的,他始终无法到达那个精确的点。因此他最终决定通过时光出口,真正的重返过去以揭示真相,找出至爱者消失之谜。而此时,他却被一个戏剧治疗师巧妙地阻止了……

作者简介

晓航,著名作家,智性写作的代表,王小波自由主义文学衣钵的后继者。理科硕士,搞过科研,当过电台主持人,现从事贸易工作,其理工科背景和科学哲学创作方法令人惊奇。除了写小说,还喜欢足球、象棋、音乐、绘画和啤酒,在追求自由与美女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
  1996年开始业余创作,主要作品有《有谁为我哭泣》、《当兄弟已成往事》、《当情人已成往事》、《当鱼水落花已成往事》、《师兄的透镜》、《送你一棵凤凰树》、《努力忘记的日落时分》、《有关云的早晨》等。出版有长篇小说《穿过无尽的流水》和小说集《有谁为我哭泣》、《送你一棵凤凰树》、《一起去水城》。曾先后获2004年度《人民文学》奖、2004-2006年《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2007年鲁迅文学奖。

书籍目录

作品相关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章节摘录

  清晨,天地之间阴阴的。  雾还没有散去,悬浮在河的上面,把天与水接得紧紧的。  在这条河上,我见过这种雾,很多次和它不期而遇,它经常是浓浓的,不声不响地浸入墨绿的河水。这一景象常给我这样一个断言的机会:河是一棵树,而雾是它不经意的花。  这种花的开放,遮盖了树的本身。就像我们吃到植物的某一部分,一般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断定是果实,可实际上我们品尝的也许是植物的另一部分,比如根,比如茎。  水很凉,用沁人心脾来说也不过分。不过我习惯了,在它之中浮动的时候,我一般把内心的温度降到和它一样。水静静地流过我的头发、手指,毫无障碍地和我体内的那条河流交谈,在这个时候我往往想起历史,也许我就是历史中一声呜咽的犬吠。  离入水地点已经很远了,城市的嘈杂像水草一样一晃即逝。浓重的雾给我一种异常私密性的感觉,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体会河流那种无声的安抚。  是的,几乎没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产生特殊的兴趣,在与河流的交谈中我极为自我,我不愿其他的事情打断我们无声的对话。确实在某一天,有一条无人的小船从我身边漂过,它孤独的情调暂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从河水中抬起头看了它一眼,仅仅一眼。那是在与河流的谈话中偶尔的停顿,就好比一枝花伸出窗外,一个丽人在秋天忽然露齿一笑,那种生活中刹那欢欣所拥有的令人疑惑的力量使我不得不驻足观看。  渐渐地,雾开始慢慢散去,太阳柔和地照在河面上。我顺着河水自由自在地往下游漂去。这一去向其实代表了我内心的某种渴望——离开城市,离开人群,回到我曾经拥有,现在却无法明了的地方。  我上了岸,在离密林不远的深深的草丛中躺了下来。青草几乎遮盖了我,阳光透过它们斑驳地洒在我身上。青草比明天还要高大,我又想起某些莫名其妙的话。这些话最近总是在我的脑际盘桓,它们似乎在昭示也许某个期限就要来临,我还能在这些青草中躺多久呢?  下午,我醒了。  在浑浑噩噩之间,我记得是梦中的一种声音吵醒了我。我侧耳在现实世界中听听,没有什么特殊的声音,只有不远处河流的轻声细语。  看样子真是梦中的事情:在梦中,我似乎碰到一个面目模糊的女子,她语气哀伤,偶尔哭泣。我们谈了很久,她赤着脚在草地上慢慢地走着,有一种十足的过去的气息。在我最后一次向她提问吋,她把子指竖在嘴唇上,作出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然后扑通一声跳入河中,鱼一般潜入那深沉的墨绿当中。  我确定,就是那扑通的声音,让我睁开了眼。这声音十分普通,对我却似乎意味深长。我最近想起来的事情越来越多,但都非常散乱,有些完全没有规则。我曾经尽量回忆梦境,以期它能给我某些启示,但是我渐渐发现这是一个不着边际的办法,因为梦中的情景有些曾经出现在现实中,而有些则在现实中毫无根据,因此那些景象的指向就十分混乱,就好像我本来需要一个指南针,确实而认真地指出某个前进的方向,但是我得到的却是一个钟表,它虽然提示给我另外更有意义的信息,可是那个不断走动的指针几乎无所不指,因此它就给我不了任何方向。  目前,我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状况。我整天无所事事,每天就在家里,像穴居动物一样静静待着。因为没什么事,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阳台上,我能拿着望远镜看着窗外涌动的人群与车流接连许多个小时。  每天定时来的是一个做小时工的大姐,她帮我打扫房间,做午饭和晚饭。这是我每天唯一能够与人交流的时刻,于是我尽量和她聊天。但是大姐和我对于世界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因此我们共同的话题很少,所以往往是我们谈完一些我认为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之后,当我再想问一些别的事情时,她就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我就只好再次返回来,把刚才谈过的话题再谈一遍,就好像我真是兴趣盎然一样。  第二个定期来的是社区医院的护士小王。她胖胖的很和气,手脚非常利索。她到来的目的是给我做常规检查。她长得很一般,但是有一股青春的气息。为了使自己过得有点意义,每次见了她我就尽量往歪处想,但是,旦她靠近我,极其专业地做着她的检查工作并对我认真询问时,我就会立刻想起我在医院的日子,那种印象深刻的伤痛感,会毫不犹豫地使我人为制造出来的意念立刻烟消云散,回到一个病人对于医生充满敬畏的轨道上。  据别人说,我在半年之前遇到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在车祸之中,我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受伤后昏迷过去。还好,车祸之后我被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认真的治疗,我最终康复过来,只是在康复后期医生发现,在车祸中我丧失了部分记忆力,这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车祸后遗症。  这是吴庆水说的,他是我从本科到博士的同学,这一点我记得。  除开上面两个人,平时家里就再也没有别人了。我每天也就是上网、看电视,然后去阳台呆呆地凝望。实在憋闷得慌,我就开着一辆新车出去闲逛或者去游泳。这车是樊依花送给我的,连我现在在家寄生的所有费用都是她出的。她是我上博士时的师姐,我记得她有的是钱。  出门之后我一般开若车在环路上狂奔。毫无目的,我会一个环路一个环路地向城市的外圈开去。在离开城市越远的时候,我的心似乎就越能安静一些。在最后的那个环路,我常常能看到那条我热爱的河流,它在不远处的阳光下熠熠闪光,平静而蜿蜒地铺展在宽阔的河滩上。每当看到那种动人的光芒,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我到底是在哪里发生的车祸呢?当时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  真的,什么也想不起来。没有一丝一毫印象,即使我在河水中最宁静的时刻我都回想不起来。关键是还有一些更重要的问题一直没人主动告诉我,比如车上的苏菲菲去了哪里,她现在在干什么?当我每次问到庆水这个问题时,他都会忧心忡忡地看着我,讳莫如深地摇着头说,你现在需要的是养病,不需要知道别的事情。  我将来会知道答案吗?我问。  应该会的,只是多长时间我们不知道,庆水说。  每当他这么说时,我部会不服气地想,你们不用这么神秘,我会知道的,一定会知道的,我自己会尽快去弄个清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小说凸现了一种天才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途径,充盈着理性智慧的趣味。  ——鲁迅文学奖评委会给晓航的授奖辞  晓航通过蹊跷而离奇的故事与人物,实现了理性的徜徉、精神的高扬,这种超越现实的智性写作因为少有借鉴和需要特异的才情,在小说的创性上更见功夫,更有难度。他的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写作取向。  ——白烨  青年作家晓航走的是以理念为基源的智性写作的路子。这是一种智慧含量很高,在中国尚属稀缺品种的写作模式。他用丰富的想象、曲折的情节支撑而耐人玩味的主题,从而使自己的小说充满引人入胜的吸引力。  ——李建军  晓航的小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他把九天之外的玄思化成了可操可感的智力游戏,小说的真正主角是其繁花似锦又路径明晰的思维方式,因此,他的小说最终不是指向深刻,而是指向妙趣。  ——邵燕君


编辑推荐

  《旧梦如花》获得过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全国优秀小说奖得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旧梦如花 PDF格式下载



还没看呢。看过他别的书,感觉故事构思很别致,典型的理科生思维。黑色幽默感。别树一帜!目前的社会太需要了。支持作者!给好评


大家快来看


挺有意思的故事,挺有意思的写法。


本来要买师兄的透镜,结果只买到了这本.作者有一定的才气,文笔不错,讲述方法有独到之处.但感觉晓航好象有某种情结,喜欢围绕相对固定的人物和知识领域.这本旧梦如花的部分情节被拆成中篇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过.


有些故作高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