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演艺的历史

(英)尼尔・格兰特 希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作者:

(英)尼尔・格兰特  

译者:

黄跃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部演艺的历史,实质上也是数千年来人类展示自我的历史——在舞台上,人类尽情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宣泄出来。从原始的酒神节戏剧到花样百出的杂耍表演,从灰谐的即兴喜剧到高雅的现代芭蕾舞剧,从乡村到大都会,从早期的草台班子到现代流光溢彩的百老汇剧场,从莎士比亚时代的环球剧院到引领娱乐新潮流的好莱坞,演艺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娱乐、震撼和教益。这部《演艺的历史》完整地记述了人类演艺活动——尤其是戏剧的发展历程,事实上,它还展示了这一过程所充满的戏剧色彩: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时代、戏剧表演曾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娱乐;而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无声电影迎来了它发展的高峰,有声电影、彩色电视和录像的相继出现,以及好莱坞帝国在全球的扩张,大众的娱乐趣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曾经无比辉煌的戏剧在20世纪的尾声中徐徐降下帷幕。 辉煌的剧院、独特的舞台设计,精彩而又美妙地演出,加上一批批杰出的剧作家,极富创意的导演与演员,以及恣情欢乐的观众,构成了人类异彩纷呈的“演艺史”。而作为舞台艺术的集大成者,戏剧称演艺活动中发展最完善的一种形式。纵论以西方为中心的演艺进程,戏剧的历史尤其不可不大书特书。 数千年来,演艺一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消闲活动。显然,《演艺的历史》一书力图将世界各地的舞台艺术尽收其中,并全面展示它的递嬗过程——从旧石器时期的面具舞蹈到盛况空前的百老汇剧目,从古希腊的酒神节戏剧到现代耗资巨大的好莱坞电影。人类演艺的这一历史进程群星闪耀:古希腊三杰、莎翁、莫里哀、易卜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奥尼尔、布莱赫特、卓别林、费雯丽、巴甫洛娃等,举凡重要的剧作家、舞台设计者、导演、演员等,均或以其杰出的传世之作,或以其精彩的舞台演绎,一一被记录在案。 全书具有时代特色、记录了演艺发展历程的大量珍贵图片,无疑是展示演艺历史全貌的最好补充。

作者简介

尼尔·格兰特是一位在西方颇具影响的历史学者,同时也是一位专业作家,著有多种社会文化历史方面的书籍,最新著作为《文学的历史》。此外,尼尔还著有老少咸宜的小说作品。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人类开始表演 巫术,或者载歌载舞 快乐哑剧的源流 酒神节大狂欢 悲剧从希腊开始 普通生活进入剧情 喧闹、动作和怪诞面具 第二章 亚洲人的戏台上 神带来的娱乐 中国戏:从寺庙到市集 日本式传统剧 神采飞扬的玩偶们 第三章 在基督教会的导演下 异教舞台换了新角色 移花接木的教士们 把《圣经》搬上舞台 流吟在欧洲乡间 第四章 告别中世纪 喧闹的意大利剧坛 法国兴起的世俗剧 即兴式新演艺 西班牙人的贡献 专业剧院复兴 演艺者即流浪汉 汇演于伊丽莎白时代 莎士比亚:永恒之谜 第五章 古典主义盛与衰 第一赞助人:欧洲宫廷 来自清教徒的敌视 写作狂人与“黄金时代” “悲剧之敌”莫里哀 “英雄戏剧”渐渐退潮 法兰西喜剧院 女演员不再是交际花 以偷情或发财为主题 第六章 资产阶级成为主角 歌剧不再只属于意大利 喜剧新花式 戏台明星的诞生 “风尚喜剧”再度复兴 德语戏来了 席勒与歌德 公众剧院 私人剧院 第七章 多元化世纪 浪漫主义登台 娱乐在殖民地戏剧中 舞台灯火大放光明 脚尖旋转剧情 哑剧与马戏 肥皂剧行驱 千年闹剧 瓦格纳与歌剧高峰 轻歌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专业剧团与保留剧目 剧本终于有了“版权” 女明星纷至沓来 犹太戏剧走向世界 追求尽善尽美的舞台 歌舞杂耍大行其道 美国:轻歌舞剧产地 第八章 现代主题:变革或颠覆 对抗流俗戏剧 北欧戏剧大师 俄国戏剧繁荣期 爱尔兰戏剧 德国戏剧和表现主义 奥尼尔:美国戏剧化身 荒诞派一鸣惊人 从皮兰德娄到布莱赫特 现代舞台创造 佳吉列夫奇迹 迎来银幕演出时代 第九章 泛娱乐时代 独裁者控制舞台 官方审查制度 战后美国话剧 流行在百老汇 小剧场与实验剧 导演的时代 戏剧流派千奇百怪 英国戏生机重现 “极简主义” 媒体成就剧作家 走向大制作 好莱坞·梦工厂 西方著名剧作家及大事件要览 术语表 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演艺的历史 PDF格式下载



配上全彩的质地让看书更放松更享受的融入其中 很喜欢 看完回来追加评论~


纸张质量很好,感觉很好,很是喜欢!这个系列的书,我找了很久,终于在当当上找到了。内容也非常非常的丰富,让我在阅读的同时也是在欣赏!


还不错,关键是别的地方都没的卖


提起英国历史学者、传记作家尼尔·格兰特(NeilGrant),国内的读者可能不太熟悉。实际上,这本《演艺的历史》(HistoryofPerformingArts),只是其宽广的历史学研究领域中,在艺术史方面结出的硕果而已。除此之外,作者还著有《文学的历史》、《巴利传》和《德萨德侯爵传》等。可以说,此人涉猎广泛且著述颇丰,是在西方学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因此他的著作,在学术性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此书使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它所包含的学术价值,而是此书在创作方面的“理念与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对此书的一些认识。此书冠名为《演艺的历史》,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对人类表演(performing)的历史进行梳理和叙述。但是,此书英文全称为“HistoryofPerformingArts”,注意这个“Arts”,它实际上说明了艺术是由人类通过表演活动而创造的。因此,我们应该这样理解书名所隐含的意思,即“HistoryofPerformingArtsofHumancreated”——人类通过表演而创造的表演艺术形式的历史。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该书实际上是以各国艺术表演形式为主要线索,而不单单是以人类的演出活动为线索来撰写。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会禁不住对作者创作此书的理念而由衷赞叹:格兰特用了两条主线进行创作,在纵向上是以人类历史的发展线索为引领(进化论观点),在横向上则是以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表演艺术形态为提要(传播论观点)。正是因为这样的创作理念布局,才使得此书让人阅读起来感到“高屋建瓴,琳琅满目”。从上述的分析来看,作者是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观察和思考多元文化的。他虽是一个西方学者,但是却并未受到(或者是已经摈弃)欧洲学术界一直以来所持有的“欧洲中心论”观点的影响。他从肯定多元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不附加任何偏颇的价值判断,承认世界各民族表演艺术形式所具备的独特文化意义。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此书中关于非西方地域的艺术形态的描述,如书中第二章“亚洲人的戏台上”、第七章“多元化世纪”等等。不过,稍显不足的是,作者除了第二章外没能涉及更多的非西方表演艺术形态,并且对于非西方的表演艺术家在演艺历史上的贡献付之阙如,使人有“瑕玉微疵”之感。总的来说,此书对我们还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我国还没有人写过同类型的体裁,而像此书般结构清晰、图文并茂,集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史类专著更是少之又少,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内容虽简单,但也能收获一些历史知识!


作为一般人对文化艺术简单的了解还是不错的。


还不错,有意思的书


超级不值啊。。。看来以后书业不能再当当买。。。


粗略的了解演艺的历史,个人觉得不过是本一般通俗性的读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