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伤寒论白话图解

(汉)张仲景 原著,何赛萍 编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汉)张仲景 原著,何赛萍 编著  

页数:

335  

内容概要

《伤寒论白话图解》参照中医院校历版伤寒论教材的内容,选取宋,林亿校正《伤寒论》原文22篇中的10篇,条文398条,基本上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为依据,具体参照刘渡舟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书中选取了398条原文,每条原文都配有注解、白话图解和按语,对原文中的生僻难解的字进行了解释,对一些中医临床症状配上了通俗易懂的图片,按语中详细解释了该条原文的含义以及笔者的一些临床经验。每条原文改用简体字印刷,便于广大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附录一 《伤寒论》剂量说明附录二 方剂索引

章节摘录

  【按语】  本条体现了动态的辨证方法与随证选方的原则,对学习《伤寒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首先。根据表证的有无,确定是否可以运用下法;其次,根据燥结的轻重而选择轻下还是峻下。“潮热”一症,作为阳明腑实已成标志之一,一般以潮热的有无辨燥结腑实有否形成,以潮热的轻重辨燥结腑实的轻重。但在临证时,仍须结合全身证候加以分析,知常达变。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三方,不仅是治疗阳明实证的主方,亦是苦寒下法的代表方。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配伍甘草,以泻热为主,通便力薄,为下法中的缓剂;小承气汤用大黄配伍理气药,不仅泻热,尚能导滞,但未用芒硝,为下法中的轻剂;大承气汤,既用硝、黄泻热,又用枳实、厚朴行气导滞,为下法中的峻剂。  承气汤的创立,成为后世医家治疗热实燥结的主要方剂,吴鞠通在大承气汤基础上加减化裁,创新加黄龙汤治疗腑实而兼气液两虚者;宣白承气汤治疗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者;导赤承气汤治疗腑实而兼小肠热盛者:牛黄承气汤治疗热人心包而兼腑实;增液承气汤治疗腑实兼阴液不足,无水行舟者。现代认为大承气汤有泻热、通便、抗菌、排毒、解痉,增强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广泛运用于感染性疾病以及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神经、精神、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治疗,如乙型脑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肺炎、菌痢、急慢性肾炎、脑血管意外、角膜炎、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等,只要实热结盛,腑气闭阻,患者体质强者,均可用本方治疗而取效。


编辑推荐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是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该书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经典著作之一,首创六经辨证体系,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伤寒论白话图解 PDF格式下载



原文是文言文,有解释,还有卡通图解,比较形象,可以看懂。比较满意。


可以了解不少中医知识。好书!


适合我这种什么都不会的人来慢慢品味!有配图,便于理解!


书刚拿到,大概翻阅了一下,适合有点基础的人看。多读书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让人太浮躁。


图书印刷不错,还没仔细看。得慢慢看。


都来了解了解


书很好,快递速度非常快,赞!!


一直想买这本书,不错,很实用。


白话文,比较容易看懂。


文言文看不懂的,这本书最适合。


对于平时的保健养生是非常有益的


很详实的好书,可以学习保健


好好学吧


这本书对我影响非常大!


图片帮助记忆,激发学习兴趣


还没看 不过看到比较有感觉 好好学习


还行,不过很多还不是懂


学中医必看,好


中医世家


用图解的思维来诠释经典,受益匪浅!


图解很形象,很容易学。


图文并貌,通俗易懂,读起来容易上手!


有解释


自己心爱的书在与内容,当然当当的服务态度的确让人感到高兴!


书不错,封面不好看!


关注内容


里面的图小巧可爱,不枯燥


帮朋友买的~


怎么看我都觉的这本书买亏了,讲的东西太少,但这对单个问题讲的还行挺全


此书编辑的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