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

张方,黄泰康 著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张方,黄泰康 著  

页数:

161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从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出发,特别是利用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成果反思中医药物现代化研究在方法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思路和方法,学术观点鲜明、论述系统全面、理论联系实际,涉及中医药物现代化研究中许多前沿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由于选题新颖,起点较高,能够代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论是从战略角度着眼的,还有许多战术的问题。

作者简介

张方,1972年生人,药事管理学专业博士,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多年从事中医药现代化、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工作,已经发表《中药药效研究方法学初探》、《中医药现代化哲学思考》、《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中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思考》、《中医药研究方法的解构与特性分析》、《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Contrastive Studi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Health Care System》、《关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从药物经济学看中药注射剂》、《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Philosophical Consider on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担任《中国药业》、《中华医学研究杂志》、《亚洲社会药学杂志》常务编委。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技术服务课题等10余项研究课题。2010年赴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作访问学者。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立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中医药学 1.2.2 方法论 1.2.3 现代化 1-3目前主要观点评价 1.3.1 理论改造论 1.3.2 照搬“西化论” 1.3.3 废医存药论 1.3.4 传统发展论 1.3.5 技术先导论 1.4 本书研究的核心内容 1.5 本书结构安排 本章小结第2章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概述 2.1 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与实践历程 2.1.1 中医药现代化提出的历史背景 2.1.2 中医药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2.1.3 中医药现代化内涵的几次诠释 2.1.4 中医药现代化实践历程的启示 2.2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现状与问题 2.2.1 中医药现代化主要研究内容 2.2.2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困难与障碍 2-3国际上中医药现代研究的现状 2.3.1 日本汉方医药的研究 2.3.2 美国替代医学与植物药研究 2.3.3 英国对中医药的研究 2.3.4 德国的植物药研究 2.3.5 法国对中医药的研究 2.3.6 国际申请专利的植物药研究情况分析 2-4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机理 2.4.1 中医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4.2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已有良好的基础 2.4.3 中医药学的内在矛盾驱动 本章小结第3章 中西医药学方法论的比较 3.1 中西医药学方法论的范式解构 3.1.1 观念理论 3.1.2 方法规则 3.1.3 技术手段 3.2 中西医药学方法论范式特性的比较 3.2.1 中医药学范式的特点 3.2.2 西医药学范式特性 3.3 中西医药学方法论的文化发生学比较 3.3.1 中医药方法论的文化发端 3.3.2 西医药学方法论的文化发端 3.3.3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4 中西医药学形成的语境化分析 3.4.1 发生的语境化分析 3.4.2 非线性分析 本章小结第4章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哲学思考 4.1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哲学思考的意义 4.1.1 中医药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 4.1.2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要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4.1.3 哲学思考有助于科学理解和评价中医药学遗产,提高科学鉴别力 4.2 中医药现代化的悖论思考 4.2.1 “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悖论怪圈 4.2.2 中医药现代化悖论的思考 4.3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看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 4.3.1 后现代主义的形成 4.3.2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总特征 4.3.3 后现代主义与中医药学观念理论的相似之处 4.3.4 从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看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4.4 后现代科学背景下中西方科学的再语境化分析 4.5 中西医结合的哲学思考 4.5.1 中西医结合的历史 4.5.2 中西医结合的哲学思考 本章小结第5章 复杂性科学与中医药学 5.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5.1.1 复杂性的语义溯源 5.1.2 复杂性的定义与特征 5.1.3 复杂性科学的建制历程 5.2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背景 5.2.1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5.2.2 复杂性科学兴起的科学技术基础 5.3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5.3.1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现状 5.3.2 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界定 5.3.3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 5.4 中医药学是复杂性科学 5.4.1 中医药学复杂性的来源 5.4.2 中医药学具有复杂系统的主要特征 5.4.3 中医药学思维方式与复杂科学思维方式相一致 5.5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复杂性问题 5.5.1 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复杂性问题 5.5.2 中药药效研究中的复杂性问题 本章小结第6章 CAS理论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可能 6.1 方法论的创新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 6.1.1 正确的方法论是保障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6.1.2 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的优势与不足 6.1.3 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6.1.4 方法论的创新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 6.2 CAS理论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可能 6.2.1 CAS简介 6.2.2 中医药研究中存在大量的CAS问题 6.3 CAS理论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 6.3.1 CAS关于“涌现”理论使研究中医药学整体观的科学方法成为可能 6.3.2 CAS对事物非线性属性处理方法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6.3.3 CAS基于计算机模型的实验方式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 6.4 基于CAS理论的方剂配伍机理的初步探讨 6.4.1 CAS理论的基础概念在方剂系统中的体现 6.4.2 基于CAS理论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的建模 本章小结第7章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7.1 坚持和发展健康生态医学观的原则 7.1.1 坚持中医药学“生生之道”,以实现人的健康目标模式 7.1.2 发展中医药学“生生之具”,以实现入与自然的协调统 7.2 把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复杂问题当做复杂性问题来处理的原则 7.2.1 从中医药学研究对象的层次和关系的实际出发 7.2.2 针对不同的复杂性现象,探讨合适的研究方法 7.2.3 应该研究向下的因果关系 7.2.4 注意复杂性与简单性的辩证统 7.3 实验研究方法与非实验研究方法结合的原则 7.3.1 有效结合信息科学技术手段 7.3.2 有效结合模拟仿真实验研究 7.4 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7.5 理解与行动相结合的原则 7.6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的原则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5.2中西医结合的哲学思考  面对着蓬勃的现代科学和现代世界观浪潮,中医学在“上下求索”中彷徨跋涉,初欲“援西证中”,继欲“衷中参西”,进而“中西汇通”、“中西结合”,以至于今天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的构想。那么,到底中西医能否真正结合?怎样的结合才能是真正的结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  1.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  (1)新的科学条件。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刚刚向中国传播,科学技术在当时的那种发展水平和传播到中国来的那有限的部分内容,不可能为中西汇通研究提供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中西汇通研究也没有走上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的道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革命,形成了全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技术武器,而中西医结合研究从一开始就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在研究的方式方法上,实现了从单纯的医学研究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的飞跃。  (2)新的学术起点。中西汇通是以19世纪中后期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在当时的发展水平上要找到结合点十分困难,要达到汇通显然更是不可能的。而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西医学已经有了划时代的新发展,中医学也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使中西医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结合点,为中西医相统一的研究准备了现代水平的学术基础。在研究的学术基础上,实现了从近代水平向现代水平的飞跃。  (3)新的指导思想。中西汇通是在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开始撞击的时候出现的一种学术现象,它是在没有来得及对中西医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的情况下,在还没有充分认识中西医统一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自发地出现的一种学术潮流,还没有上升到自觉的程度。而中西医结合则不同,它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在对中西医必然要统一的客观规律有了明确认识的前提下,有组织有领导地提出和展开的。在研究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从自发向自觉的飞跃。  (4)新的文化背景。中西汇通派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期与西方文化东渐的上升期的交叉和撞击中,来自西方的“分析时代”的思想和“机器文明”的精神正在涌向中国并日益上升为主导,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被排斥和否定,使中西汇通研究缺乏客观的能兼容中西方的文化背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系统时代”的新思想和“信息文明”的新精神日益上升为主导,对西方传统思想的批判与世界性的中国文化热、中医药热交织在一起,使人们有更客观的头脑来理解中医和兼容中西,开始为中西医结合研究准备更为宽厚的文化基础。在研究的文化背景上,发生了从“机器文明”向“信息文明”的飞跃。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如果想了解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脉络,这本书归纳的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