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如是我闻

辛丰年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

辛丰年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如是我闻 PDF格式下载



  最近过的似乎比较堕落,博客N久木有更新,抓虾上的未读数也有好几千了。除了激动于星际争霸Ⅱ的正式公布而沉醉于操练zergling风暴之外,还有个小玩意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它就是twitter。在twitter被人们火热议论的时候,我对这个新玩意并不感冒,总觉得会是一个新的信息过载源。特别在看到一幅漫画说起twitter和博客的区别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这幅漫画画的大意是,某人在博客上写:1月1日小猫病了,1月3日小猫更加严重了,1月5日,小猫好转了。另外一个人在twitter上写:1点正小猫在打喷嚏,1点20小猫还在打喷嚏,真担心。1点50小猫不打喷嚏了,我更担心了。
  
  
  如果说很多人的博客是琐碎的,那么几乎没有谁的twitter不是琐碎的。这个被冠以“mini blog”头衔的小玩意被很多人看好,被更多人使用。鸡零狗碎的信息充斥着整个twitter,这个一件MS相当没有格调的事情。再有伟岸形象的人,被这样琐碎的肢解以后,也不会有那样炫目的光环了。曾经以为人总还是希望能保持一个光辉形象的,博客算是一个例证。很多人把博客当名片使,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努力耕耘,尽心尽力,一个相对比较光辉的形象,就此树立。所以才有人说,通过博客来看一个人,就好像看带有马赛克的照片一样,得其型而未必得其神。
  
  
  突然想起昨夜看辛丰年的《如是我闻》,谈到贝多芬光辉一面下的诸多人性瑕疵与其作品的伟大相比,实在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对立统一。对于贝多芬来说,他的《英雄》《合唱》《田园》就是他的博客。从这个博客上,大家读到的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一个“乐圣”。而其晚年失聪后不得不借助笔纸与人交流,那些遗留下来的厚厚四百本“谈话录”就是贝多芬的twitter了。本有人想将这些“谈话录”结集出版,还人们一个走下神坛的贝多芬,可为尊者讳的心理却一直阻止了这件事情的发生。贝多芬的关门弟子兼生活秘书销毁,篡改了一部分“谈话录”,为的是保持师尊的光辉形象。一个传记作者通过整理“谈话录”无限接近真实的贝多芬之后,竟然把即将完成的煌煌巨作生生的半途而废了,也许两个贝多芬之间的差异带来的冲击,让他无法继续下去了。这正像作为罗伯特.巴乔死忠粉丝的我,在得到他的自传《天门》之后,只看了两章就没有继续读了。人是需要偶像的,他有没有瑕疵没有关系,但我需要一个完美的崇拜对象,即使有瑕疵,我也不愿意知道。
  
  
  如果贝多芬同学也玩twitter的话,估计他是不会被人们神化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的。如果每个人都twitter,那么我估计不会有人再被外界逼上一个上的去下不来的神坛。一个人走上神坛,往往是被众人唾沫星子的浮力飘上去的,而要下来,却是往往只能用“以头戕地”的方式。去中心化,去光环化的twitter能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也许这个看似无格调的玩意恰好迎合了这个时代对于绝对是非理念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