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特洛伊
2006-3
辽宁教育
埃米尔·路德维希
292
180000
无
《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第一部序幕中写道:历史变成了传奇,传奇变成了神话。 意蕴是,神话和传奇中也许就蕴涵着历史的真实。 在真实的世界里,也有这样一个人,凭借对神话和传奇毕生坚定不移的信念,靠一生胼手胝足的奋斗,发掘了神话的真相,还历史以原貌,自己也成就了一段传奇。 一场战争,一部史诗。 一个人,一座传说中的城市。 一个梦想,一段神话的开始与落幕。——这就是谢里曼与特洛伊的故事。
作者:(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进入谢里曼的世界之前 序言 第一章 微贱的年轻时代 第二章 地面上的黄金 第三章 泥土下的宝藏 第四章 金子的妒忌 第五章 黄金失色 编后记 年表一 年表二 译名对照表
书摘谢里曼家族大概就属于这些规矩颇多的阶层,因为从1730年前后至1830年的这一百年间,这个家族的连续三代人都是牧师,分别在波尔这个小岛、格瑞斯色和新布科夫三地任神职。这个牧师家庭的祖先是一位自由民和镇议会议员,他的祖先连续四代都是商人,曾于16世纪在卢比克经商。卢比克由于靠海,商业气氛(比梅克仑堡)浓,也更自由开放一些。 家族里命中注定要冲出小村镇的狭隘局限并使家名蜚声世界的那个成员好像还有几个神职祖先,即他的祖母是一位牧师的女儿,他的一个舅舅也是一名牧师。尽管如此,家族里的宗教渊源却丝毫没有影响一个灵魂要么命定、要么自愿地听从自己内心的差遣,而走进了那个非基督教的世界。看来,必定是家族里古老的经商传统在经过一个世纪的中断之后,又在他的心中复苏,并具体表现为早期的汉萨同盟精神;也许正是这种精神指引卢比克的谢里曼家族横越了大洋。 海因里希·谢里曼的父亲在年青时肯定雄心勃勃,勤奋好学。他先在阿尔托那作了四年教师,又在26岁那年学起了神学。促使他走到这一步的,看来肯定不是出自对宗教的虔诚,这点从他以后的生活里就可以明显看出。但是他显然对这第二本领学得十分投入,有一张证明书在谈到31岁的他时这样写道:“我用《新约全书》的原文详细地考核了他。使我感到十分惊奇的是,他考得非常出色,使我不能不在他给我的成绩证明匕对他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之后不久,另一名考官又对他写下这样的评语:“他证明自己已掌握了深厚的科学知识,使我深感满意……我非常敬佩这个人,愿上帝指引他。” 不过,海因里希·谢里曼却根本不是在这个传统的德国牧师家里长大的。不错,他的母亲是个受过教育且有音乐禀赋的女人,是梅克仑堡州一个小城镇镇长的千金。她为自己的几个孩子树立了极好的榜样。关于她的长相,我们只能试着从她兄弟汉斯-布尔格尔牧师的一张晚年照的照片来推断;这位牧师长着坦率而真诚的眼睛,坚定而高贵的嘴巴,以及清秀的眉毛,透出自尊和温和适度。这位母亲比丈夫小13岁,不到40岁就早逝了,而她的丈夫却比她多活了差不多四十年。谢里曼也从父亲那儿学到了许多好的东西。比如父亲对庞贝城的挖掘工作非常感兴趣,并且常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代历史上的故事,还把几本书送给他们读,其中有一本是讲动物的书,里面有许多整页的精美插图(比如马的八个品种的整页插图);还有一本学习法语的课本和一本儿童看的世界历史。在这本世界历史中,最能激发这个8岁男孩想象力的,莫过于那张伊尼厄斯背着他父亲,手里牵着他的小儿子逃离烈火熊熊的特洛伊城的图画。半个世纪以后,谢里曼记叙了这件事,说他年龄那么小就已小定决心,有朝一日去挖掘这座陷落城市的废墟。P10-12
无
这本书是我读大学时看到的,一值让我念念不忘买了一本来收藏,这本书讲述详细,仿佛我们也随着谢里曼一起去发掘。
翻译差强人意,不是非常流畅,所以阅读也快不起来。
虽然谢里曼很有名,可关于他的书国内很少看见。可喜的是这个是德国人写的,比较客观。书质量很好,图片精美,纸张上乘。谢谢卖家!
很好的书籍呀,值得品读!
此书年代也比较远,虽然翻译不是很流畅,读起来有点费力,但是也完美的将谢里曼传奇的一生尽情地展现出来。。。一般人只知道谢里曼会13门语言,却忽略了他艰苦奋斗的一生。。。我本来就是谢里曼的粉丝,系统的看过他的一生就更加佩服他了。。。真正的人格魅力就是这样,他的一生不仅充满了励志,更是传奇。。。
太值得推荐了,内容很让人深思
谢里曼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在世间所有人都对古老的荷马史诗存有疑问时,唯独他对此坚信不疑,凭借其恒心,终于发现了古老的特洛伊城,虽然不是木马屠城时的特洛伊。传记作家路德维希对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做了深刻的剖析,把一个活生生的人摆在我们面前。
书是帮朋友买的,内容当然没看,不过赞一下卓越的送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