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

曲昌春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

曲昌春  

页数:

32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作者简介

曲昌春,媒体记者,现居北京,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硕士,同年进入中央电视台。长期关注中国彩票业,被业内誉为“彩票评论第一人”。自幼酷爱历史、文学,致力于通俗历史的写作,对唐代历史很感兴趣,造诣颇深。主张人性化写史方式,以现代视角审视解读历史。出版有《水浒原来很有趣》等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王朝更替,那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人生就是一杯酒 谁动了我的唐朝 李渊的前世今生第二章 成功?我才刚上路! 在杨家的屋檐下 我的偶像姨父杨坚 榜样的眼泪 起点:千牛备身 艳遇:射出来的爱情 尴尬:姨父离家出走了 外放,插上梦想的翅膀第三章 夺嫡,皇子的内战 夺嫡,一场旁观的闹剧 风起,老二也能当皇帝 叹息,那个被冷落的女子 风,从耳边吹起 管用的工作麻将 口水向太子喷去 太子,天下最难当的儿子 压垮杨勇的最后一根稻草 崩塌,以废立之名! 当什么也别当废太子 当狼爱上羊第四章 迷案,永远没有答案! 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 大兴向左,杨广向右 坏了,我们都成了失学儿童 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男人对自己应该悠着点 迷案,迷案 弑父淫母?杨广留给后世的问号 兄弟,天敌! 扶上马送一程第五章 高高在上,大业在我手中 变革,大变革 大业,在我手中! 杨素,你已跟不上我的脚步 惊雷!太子没了 驴友杨广,君临天下 顶峰!烈火烹油!第六章 辽东,辽东 高丽,大隋眼中的沙! 出征,我的面前雄兵百万! 进攻!进攻! 论功行赏,秋后算账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 辽东,如鲠在喉第七章 造反也是一种能力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黎阳起兵 战火骤起,洛阳告急 急转直下,穷途末路第八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 李渊的机会 匪,越剿越多 强弩之末,再战辽东第九章 一地鸡毛的日子 历史上的小人物 隋唐的历史转了个弯第十章 民心渐失,军心已远 雁门,梦破碎的地方 迷途不知返,找不到回家的路 剿匪的N种方法 不能解决,那就逃避第十一章 问天下谁是英雄 英雄辈出的年代 风云际会瓦岗山 尊号魏公,剑指天下第十二章 晋阳起兵 晋阳,梦开始的地方 联盟东突厥 小试牛刀第十三章 出征,李唐大旗高高飘扬 散官童子李渊 斗智,忽悠与反忽悠 分歧,起兵路上的进退两难! 我要当五品老头 一边是粮食!一边是婚姻 李渊的变通 汇流,天下归心 大兴,大兴 猛人李靖第十四章 李渊向左,李密向右 原地踏步的李密 内讧,无法治愈的绝症 大业的终结 两个人的选择 洛阳外的鹬蚌相争第十五章 最后的江都 死结 惊变!第十六章 唐国兴,理万年 高高在上,苦孩子也能当皇帝 洞房花烛夜——隔壁第十七章 洛阳,谁家天下 领导,冒号! 来自民间的“狗咬狗” 梦碎!两个人的悲剧 破碎的肥皂泡 最后的死磕 李密的末路第十八章 天下乱战 西征薛举 宇文化及的末路 黄河清圣人出 刘文静疑案 该死的加盟商刘武周 摩擦,两大阵营的冲突!第十九章 两个枭雄的人生结局 李世民的运气 惊雷!独孤怀恩叛乱! 猎狗逐兔 尉迟敬德报到 穷途末路第二十章 洛阳,三方混战 穷途末路王世充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天平的砝码——窦建德 苦命的王世充 升级!窦建德参战 试探 错过! 豆入牛口 洛阳梦碎 洛阳尾声 春风得意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王朝更替,那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人生就是一杯酒酒,毒酒!月,冷月!公元908年二月二十二日,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李柷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街头,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只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屈指算来,也就是在一年前,李柷接到了权臣朱温的明示:小李,该禅让皇位了。“禅让”,多么崇高的一个词语,此时却变得俗不可耐,从北周到隋,从隋到唐,从唐再到朱温的后梁,每一次权力的交替都以“禅让”为名,一切看上去很美,一切又看上去那么俗,因为谁都知道,所谓“禅让”就是虚张声势的一个名词,权力交替何尝不是赤裸裸的皇帝新装。对于李柷而言,这个皇帝当又何喜,不当又何忧,原本他就不想当,从他父亲李晔的末期,唐王朝已经到了终点,而父亲和自己都只不过是朱温手里的稻草人,除了煞有介事的以天子之名吓唬一下藩镇,剩下的作用估计就是恐吓一下麻雀了。父亲李晔已经死于朱温的手上,自己这个皇帝则是比父亲还要傀儡的傀儡,尽管在自己的手上唐王朝又多延续了3年,然而这3年何尝不是行尸走肉的3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唐王朝李柷的手上何尝不是一个活死人。李柷知道,朱温迟早要动手,唯一区别的只是时间早晚。接到朱温的指示之后,李柷马上下诏禅让皇位,没想到居然还遭到了朱温的再三拒绝,此时的李柷只有一个权力,那就是不准朱温拒绝,“强迫”朱温取代自己当皇帝,这是什么权力呢?这恐怕是最无可奈何的权力,也是最欲哭无泪的权力。公元907年四月二十二日,朱温建立后梁,改名为朱晃(取日之精华),改年号为开平,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大历史中最辉煌的唐王朝结束了,从618年开始的风云近三百年的王朝终结了。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孤魂野鬼,而李柷正是那些孤魂野鬼的代表之一。看着眼前的毒酒,李柷没有选择,他只能选择喝,尽管这个选择很难,但事已至此,他反而更加释然。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等死,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的结局,而是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不知道死亡的方式。现在答案揭晓了,楼上那只始终悬着的靴子终于落了下来,心中那块忐忑不安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而这杯毒酒也到了入肚为安的时候。从北周到隋,从隋到唐,从唐到后梁,世事的变换就是一杯毒酒。北周的静帝宇文阐,隋朝的恭帝杨侑、杨侗,唐朝的哀帝李柷,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杯毒酒,他们的先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绑架了皇位,而皇位也绑架了他们的子孙,他们骑到了皇位这只老虎的身上,而他们的子孙最终还是要被这只老虎吞噬。杯空,酒残,月冷,星稀。一个孤寂的身影在月夜中倒地,一个人的人生在无声无息中终结,一个王朝的辉煌也以一杯残酒作为结束,从此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从此唐朝已成背影,已是往事。尽管人不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时间会改变一切,时间会渐渐擦去唐朝的痕迹,直到那一切彻底成为历史。不过,无论过去多少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拭去岁月的浮尘,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谁动了我的唐朝风云际会的三百年结束在文弱的李祝身上,这个答案很明确,然而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就不那么明确,唐朝究竟是谁开创的?到底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被李世民给搞复杂了。当时的人们都知道是李渊开创了唐朝,而李世民之后的史料却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告诉后人说,“唐朝是李世民开创的,李渊只是沾了儿子李世民的光!”李世民开创唐朝的说法影响了无数代的人,因此至今还有无数的人相信,唐朝就是李世民开创的,、李渊其实不是开国皇帝,而只是开国皇帝的爹。大文学家、大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李渊只是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和儿子李世民的努力当上了皇帝。”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未必。那个一生以讽谏作为事业的魏征曾经对李世民说过一句话:“不要以为一双手可以蒙住全天下的眼睛。”但已经贵为皇帝的李世民自然不肯相信这句话,于是他努力地洗刷父亲的痕迹,清除父亲的影响,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几乎成功了。当时的官方记录,每一版记录都彰显了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同时反衬了李渊的平淡无奇,老子被儿子算计到这个程度,李渊这个老子当的够窝囊的。有的人一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比如康熙的儿子雍正;有的人一生活在儿子的阴影下,比如乾隆的老爹雍正。其实李渊的遭遇跟雍正非常类似,他之前的皇帝和之后的皇帝都比他光芒四射,因此他注定就要活在双重阴影之下。在他的前面,是千古暴君的典范,隋炀帝杨广;在他的后面,是千古治世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两个光芒四射的君王将李渊夹在中间,于是注定,历史上的李渊光芒不会四射,形象不会丰满,在暴君与明君之间,你注定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毫无疑问,唐代的史料已经经过官方的修改,但真实的历史还是会流传,因为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在官方编修的史书里,而是在芸芸众生的口中,在每个人的心里。幸运的是,跟随李渊起兵的温大雅忠实地记录了晋阳起兵的前前后后,所有的记录汇集成册,就成了如今价值甚高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当时温大雅担任李渊的秘书,他的视角虽然不排除有对李渊的阿谀奉承,但还是基本真实地记录了晋阳起兵的前前后后。从那里我们可以知道,建立唐朝,李渊是总设计师,李世民则是一个能力很强的泥瓦匠,而且他这个泥瓦匠的功劳在起兵初期并不比隐太子建成多,因为在那个时候,哥俩分别率领左右两军,他们都是父亲的左膀右臂。只是李世民这个泥瓦匠最后掌握了书写命运的笔,于是在他的笔下,李世民成了总设计师;在他的笔下,他的父亲变成了泥瓦匠,而他的哥哥和弟弟则成了可有可无的建筑小工。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玄武门之变”才有了正统的意义:“不是谋反,不是打劫,而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历史从来不否认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同样不否认李世民在唐初平定天下的功绩,然而主角与配角的戏分还需要分清,不能因为配角的发挥就掩盖了主角的光芒。我们试着将唐高祖李渊和汉高祖刘邦进行一下比较。李渊在建立唐朝过程中主要倚重的是三个儿子,而刘邦创立汉朝时倚重的则是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历史承认汉初三杰的历史功绩,同样承认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那么历史在承认李世民文治武功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同样承认李渊的雄才大略呢?有人说李渊的功绩平平,也有人说刘邦不学无术,实际上这都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开国君王。做最高领导者不需要面面俱到,不需要独当一面,他只需要做到两个字:“融和”。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两个字,同时也是最难的两个字,做到了这一点,开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什么都会的项羽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什么都不会的刘邦却赢得了大汉江山。李渊同样看上去什么都不会,但并不妨碍他开创唐朝,缔造大唐王朝的风云三百年!唐朝是李世民的,更是李渊的,别动李渊的唐朝!李渊的前世今生说起李渊,那么就先来给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来一个整体素描吧,总体说来,李渊是个挺可怜的孩子。都说人生有三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个人一生赶上其中的一件就很是不幸,而不幸的是李渊居然连续赶上了三件。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从此他成了没有爹的孩子;中年的时候,爱妻去世了,从此他失去了一生最爱的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那一天,他一下失去了两个儿子,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而动手的居然是他的另一个儿子:秦王李世民。人生的三大不幸集于一身,李渊不是倒霉孩子谁又是呢?然而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不幸,人们要做的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微笑着面对生活。在别人看来的人生三大不幸,其实对于李渊而言又是人生三大幸。早年丧父,让他六岁就袭了唐国公的爵位,这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基础;中年丧妻,让他在中年终于实现了换妻的梦想,从此可以在美女丛中为所欲为;晚年丧子也没有让他过度悲伤,因为他总共有二十二个皇子,总不会像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依靠。三大不幸,三大幸,事情的本身并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说完了李渊的三大不幸,该说说李渊的出身了,难题又来了,他究竟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呢?有人说他是汉化的鲜卑人,也有人说他是鲜卑化的汉人,而李渊的先祖们生活在民族大融合的年代,想说清楚他到底是鲜卑化的汉人,还是汉化的鲜卑人,这就又是一个世纪难题。现在唯一肯定的是他身上至少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统,因为他的父亲李昺娶的是北周贵族独孤信的四女儿,而独孤信一家是纯正的鲜卑血统。说起独孤信,这个老爷子非常神奇,他跟随宇文泰一起打天下,而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入了北周皇族、隋朝皇族、唐朝皇族。

媒体关注与评论

  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笔者用淡淡的笔触将盛世唐朝娓娓道来,既呈现出恢弘大气的大历史观,又在不经意间勾勒出大历史中的历史细节,独具慧眼地把唐朝的纵横面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将唐朝最真实的人和事还原到我们面前。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史》作者)   好,竟然能够把沉闷的历史放在轻松幽默的文字里面搅拌,再用原味的Q版语言加工,再来点野史传闻做调味,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常无奇的炒冷饭,其实是精雕细琢,高深莫测,不愧为皇帝炒饭的称号!  ——和尚如水(天涯网友)    写得真好,语言幽默机趣,论史有据。《唐史并不如烟》《如果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儿》……如出一辙,却又各具特色。作者真是让人敬佩万分。  ——李白后裔(天涯网友)    历代帝王都有奇怪的心理,都希望找个很强的接班人,但当接班人显示出强势的时候,又害怕过早失去手中的权势,又开始握紧手中的叔力棒!这时候,权位挑战者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帝王的心理大做文章。    一句话!当太子难!要能装荪子,又不能太孙子。尺度火候的把握,非集厚黑大成者不能掌握者。  ——夜狼啸西风(新浪网友)    将隋唐演义旧戏新唱,引经据典并夹杂各类嘲讽,引今说古,光此一点,钦佩之至。楼主如果能把李唐三百年的历史用这种通俗的手法写下来,那真是妙透了。  ——西游记06(新浪网友)


编辑推荐

  《唐史并不如烟》由《如果这是宋史》作者高天流云强力推荐。新浪论坛历史类头条,天涯思想栏目头条,《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又一部以心写史的大作掀起2009年唐朝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史并不如烟(第一部) PDF格式下载



无论过去多少年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拭去岁月的浮尘,英雄豪杰、金戈铁马……历史重新复活!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不错


最近对历史感兴趣,经人推荐买了《唐史并不如烟》,有些书看一下之后有让你一直看下去不放手的想法,可是这本书我经常放下,并且每次都是努力劝自己拿起看他,我是耐着很大的性子很快地扫完了。写作模式有照搬《明朝那些事儿》的嫌疑,而且在史实方面确不够详细,一笔带过。
一本浪费你时间与金钱的书!


第一本在书店买的《唐史并不如烟2》,没想到很好看,看到当当网上也有,价钱便宜,毫不犹豫买了这一本,书质量不错,内容也好!


看了一半,感觉作者文笔不错,个人觉得可以与明朝那些事、如果这是宋史并列,是了解朝代历史的首选通俗读物


虽然没明朝那些事好看 但是可以用来了解唐史 不错


看看唐史一样如明朝?


只买了第一本,想看看是否好看,结果还算满意,和明朝那些事儿相似,文笔略有不同,对于只想了解一下唐朝的历史的人来说,值得一看


本书是描写唐史不错的一本白话书,建议再写的细点,加上自己的看法。


文章引经据典,古今中外例子都有,没有点见识的人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郁闷的是我也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能够做到丝毫不失历史的庄严却又可以诙谐幽默,实在是好!对于难以确定的事能够如实地把各方观点及来源列出,这点值得称赞。但令人烦躁的是,古人的名字真的很烦,来一个不会一个,来两个不会一双,烦,真是烦,我字典是查了又查,看了又看,出现这么多生僻字却没有注音,我觉得这点需要改进,而且在讲运河什么的时候也没有地图可以参照,虽然很多书都这样,但我还是不满,只有新版的《明朝那些事》有地图,郁闷的是我看的是旧版,也没有地图。但更令我惊讶的是,我本以为只有唐朝自己人的血缘关系乱得不得了,没想到,北周,隋朝,唐朝原来是亲戚,哈哈,其实我只看了个头,后续还待我慢慢咀嚼。


喜欢唐史的人值得一读


这本唐史还是不错的,期待后篇


虽然了解不少初唐的历史,但多数只是野史,尤其对瓦岗寨等初期混战一头雾水,作者以简明的文笔和清晰的思路,全面又具体的讲出了从隋末缘何依法的乱世,到唐王兴兵的成功,恩,大爱!


语言通俗现代,看得出作者是尽量想用幽默的语言来写那段历史,这一本正好写到了洛阳战役结束的时候,不错,还没到什么闹心的地方。也还算可以,买了也不算后悔。不过我想下面的几本我都不会买了。


还没看完,不过还是不错的,对于历史并不喜欢的人来看,至少不感枯燥,推荐!


内容翔实,值得一看。文笔不错,趣味盎然。比易中天的三国史料丰富不像明朝那点事那么多的调侃。。我们是要有兴趣的读史,而不是专门看调侃。。。。等待第2本的到来。。期待中。。


此书让爱历史的人读起来不会乏味,写的生动有趣,一口气就读完了


文风幽默,论史有据,人物刻画精致细腻,故事情节真实曲折。并对史事加以个人多独到的剖析.好书!不错!


1-4是一起买的,看就的慢慢欣赏了,隋末是英雄辈出的时代,看起来让人热血沸腾,好像又回到看连环画的青涩年代了,于是忍不住就去买了一套兴唐传的连环画。


把历史当做故事看,却又不乏历史的气息。


看得很开心的一部历史书


当年明月创造了一种叙述历史的新文体,其他的人将他发扬广大,本文就是其中之一


可爱的历史,可爱的书


比一般的历史书更有趣味。


很好的历史读本


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读此书,可以了解那一段我不熟悉的历史。


轻松调侃的语句,把这一段重要的历史娓娓道来,很精彩!


历史通俗化


书中通过正史和野史客观分析当时的历史,写法也很诙谐易懂,我很习惯,已经购买了后续的两本书


很喜欢,历史变得妙趣横生。


我个人感觉只有这本能跟明朝那些事媲美,期待第二部!


作者写的很不错,让人忍不住一口气就看完,非常期待第二集的出版!


比明朝那些事水平差多了,一般


好熟看得过瘾啊!可以与明朝那些事比美


了解唐朝的好书。


文章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讲述了我最喜欢的朝代——唐朝。文中不乏经典语句。


市场一直充斥了明朝汉朝三国和战国的书一本迟来的书,但是出书速度太慢期待中


文笔流畅,写的不错。书的质量也好


听说这套书不错,开始买第一本试读,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全家都上瘾,现在终于买到大结局了。不过,还不过瘾。


第一本快看完了,我一下子就买了5本,因为一直都偏好这种类型的书
本来想买一套 的,可惜一直缺货


一直关注,正好有活动了,赶紧入手


我是看了第三部才买一二两部 的。书看起来很轻松!


这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作品,获得成功理所当然.


李渊父子,是挺了不起的的一对牛人;开创了泱泱大国的一代风情。


看到评价还可以,但本人还没看。


平板如花


语音幽默风趣,很值得一读!


很是喜欢。期待暂缺货得到书到货中。


忘了,好书给好评


很好,没有什么不足


书不错 物流也快


语言生动,真实


这本看完买一整套


质量很好!价格便宜


包装可以,看起来比较精致,还没看呢


太good还有木有


质量很好 文笔好


帮同事买的,同事很喜欢。上午下单下午就到货了。


书不错 家人都很喜欢


孩子很喜欢看这类书


看名字不错 希望大家喜欢


开始的那个时代,我们很多内容都不了解,受教了!


给朋友卖的,还不错


非常超值,物美价廉,抢咯!


非常喜欢 物超所值


孩子要买的,据说还好


能把隋朝交待得很清楚,颇值得一读。


孩子说没完呢,什么时候再出新书呀


发货及时,服务也好,我最喜欢在当当网买书了


这本书非常好看,很有幽默感。读了一点,觉得很好。书地质量也很好!


书很好,便宜发货又快。


是本好书,文笔流畅,不像其他网络作家,没有用太多网络语言,但又不失幽默,刚买了一本,每天上班在公车上看,结果把书落车了,唉~~,只好再买一本了。


之前看过 明朝那些事儿和如果这是宋史,两相对比,感觉唐史并不如烟稍微差些。
但还是决定支持到底。


揭开史实真相,还杨广、李渊以清白,让读者重新审视大唐开国之初的风起云涌。
从研究历史、喜欢历史的角度阅读,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以消遣时光、享受阳光的心情阅读,这本书的趣味性、条理性,以及文字的表达上,较明朝那些事儿差距还是明显的~


这本书从隋朝开始到大唐初建立,基本上尊重史实,写史最关键的就是功底深厚,这位大家的功力不错,写的白话文通俗易懂,确实值得一看!


本书与明朝那些事儿的风格相似,既有调侃的风格,又有人性的分析,还有事情的总结。算是好的读品。但并没有其他读者说得那么精彩。现在觉得读史书这类风格有点过了,可能读明朝那些事儿多了感觉读史书还是以写史为主好点。


作者的文笔非常不错,内容幽默轻松。隋唐史本来就是充满争议和谜团的,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能够以充满乐趣的方式了解这段历史,真的非常高兴。


本书开篇落于调侃式的俗套,但随着深入,不乏作者的许多卓见,历史可以很轻松地推演,但是历史毕竟不是调侃式的循环铺陈,寄予作者共勉,治史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部好的历史就是一部好的当代史。”相信好的当代史中调侃不应该是主旋律。


唐朝版的明朝那些事儿


最真实的历史


网上购买方便,值得购买


读着不错。


唐史并不如烟


历史总是不断的被掩盖


买来正看着,还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