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与狗

巴尔加斯 略萨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1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巴尔加斯 略萨  

译者:

赵绍天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如果你找到了赵绍天的译本,那读一下吧。否则就没必要了

作者简介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世界当代著名作家。1936年生于秘鲁的阿雷基帕市,现定居西班牙。他著述颇多,尤以长篇小说为长,享有“结构现实主义大师”的美誉,获得多项欧美文学大奖。其主要作品如《城市与狗》、《绿房子》、《酒吧长谈》、《潘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利图马在安第斯山》等,均已译成多国文字,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与狗 PDF格式下载



  
  谨以此文想念一下去当兵的好友陈*杰。
  根据读者反映论,
  A.召唤结构:即寻找文本空白,在已有线索的基础上填补空白,并尊重已知线索。
  B.隐含读者:即了解作者真实意图的读者
  所以我的目标就是:
  寻找文章的空白和未解之谜,试图做一个知晓作者意图的隐含读者,在已有文本的基础上合理推测和想象,填补空白,揭开谜底。
  
  1. 为什么美洲豹没有名字?
  2. 为什么对美洲豹的描写采用倒叙,最后才揭示了美洲豹的身份?
  3. 作者叙事主体的变化的用意在哪里?是随意还是有规律可循?
  4. 奴隶告发山里人卡瓦获得外出权利,为什么却没有见到特莱莎?
  5. 奴隶与诗人阿尔贝托的关系?
  6. 诗人出于什么原因为奴隶“报仇”?
  7. 《城市与狗》以作者略萨少年亲身经历写著,作者就是阿尔贝托么?
  8. 《城市与狗》里打酱油的草泥马?
  9. 作者引用法国左翼作家让保尔萨特的篇首语含义?
  10. 美洲豹给甘博亚的纸条?甘博亚的家事?
  
  
  1. 为什么美洲豹没有名字?
  2. 为什么对美洲豹的描写采用倒叙,最后才揭示了美洲豹的身份?
  3. 作者叙事主体的变化的用意在哪里?是随意还是有规律可循?
  略萨的作品结构有点蒙太奇,它不是平面的小说结构形式,而是立体的,在我看来他的小说更像互相穿插的钢筋,也难怪他被称为“小说建筑家”。从叙事视角上来说,《城市与狗》采用全知叙事与第一人称有限叙事之间的视角转换的方法, “现在”和“过去”的界限被模糊,这给我们的初次阅读造成了障碍。略萨对“迷惘的一代”,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尤其钦佩福克纳”的那样,福克纳那种反复切换叙事视角的手法在略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比如《喧嚣与骚动》基本上是一章一换视角,但在整个一章内视角是不变的但略萨打破了整章全是一个视角的叙述模式,将不同视角下(不同人物)的叙述编排融入同一章中,使得每一章都被不停的视角变换所填满。
  尽管叙事人称视角不断变化,但《城市与狗》中的回忆与当下分明是作者有意为之,尽管第一遍没有看懂,但是再细细品读则可发现奥秘,以第一部第一章为例,在大部分军校生活描写中,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插入了卡瓦的回忆,这个对冬天气候习以为常的山里人因恐惧而发抖,还插入了奴隶的童年刚搬来利马的生活回忆,从小被母亲和姨妈当成女儿来养,早期父亲教育的缺失,注定了奴隶的性格和后来的故事情节发展,说明了作者不是随意变化叙事主体,而是各插入部分有着紧密乃至根本的因果联系。
  在开始的全知视角叙事中,读者感觉美洲豹是个霸气又不缺乏义气的少年,而在后来的,美洲豹第一人称视角叙事中,读者能慢慢地将过去和现在缝合,逐渐拼凑重新认识美洲豹。这也是本书后段才揭示美洲豹身份的原因。至于美洲豹的名字,仍是一个空白,他未曾出现的哥哥都有名字,而美洲豹却始终是一个代号,于此,我猜测这就像是一个哈姆雷特,等着每一个读懂作者的人,即隐含读者去给他添上一个名字。
  
  4. 奴隶告发山里人卡瓦获得外出权利,为什么却没有见到特莱莎?
  阿尔贝托从学校偷跑出去找特莱莎,特莱莎说:“阿拉纳没有到她家里去找她”那么阿拉纳去干嘛呢?再后来阿拉纳受到枪击到军校医院抢救,他父亲来学校没能见着阿拉纳,遇到诗人就聊起来了,说:“他有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刚到家又匆匆忙忙上街,这是很不礼貌的。我让他留在家里陪陪他母亲,因为他不回家,她已经急坏了。”从这几句话读者可推测阿拉纳想出门去找特莱莎,但是他父亲不让他出去,结合奴隶父亲对儿子成为“石头”般的军人的期待,推测奴隶遭到了父亲的暴力阻拦。所以才有对诗人那句话, “如今她却说,直到最后那天,我还在折磨他。您看是不是胡说八道?”这个反问也说明了谁在胡说八道。
  
  5. 奴隶与诗人阿尔贝托的关系?
  两个人因为诗人帮奴隶偷衣服结下了友谊。但是因为奴隶从小被母亲和姨妈进行“女儿式”教育和父亲教育缺失,根据弗洛伊德的童年创伤的理论和Queer酷儿理论,可以推测奴隶的性格和性取向受到了一定的扭曲,其余请自行脑补。另外,在诗人对特莱莎说奴隶死讯的时候提到,特莱莎认为他们是同学才难过,诗人却回答“部分原因是这样,他是我的朋友,再说我……”后面马上出现了“他以为我是他的朋友,可我……你觉得还不够吗”这组省略号就是诗人的横刀夺爱。
  
  6. 诗人出于什么原因为奴隶“报仇”?
  尾声里甘博亚校外对质美洲豹,却连续给出了三次机会让他坦率,美洲豹在最后一次坦率里的描写“美洲豹的整个身体仿佛蜷缩起来,好像内脏被什么东西突然刺痛了一样”“美洲豹声音嘶哑,吐字困难地说”。至此我相信有不少读者认为,甚至不少评论都说诗人为了朋友的死挺身而出,我认为有三点不成立。一,他们根本连朋友都不是(详见上个谜),二,特莱莎,诗人对奴隶暗中横刀夺爱,正所谓明枪易躲,暗贱难防,诗人这种“贱”造成了自己心理上的负罪感。三是当军校高层拿出色情小说纸叠的时候,诗人屈服了,这种说法完全对很多这本书简介里写的“文学是诗人阿尔贝托的武器,他用文学建造了一座城池抵御军校和社会”的说法开了个玩笑,这不是诗人的武器,是别人的武器。
  
  7. 《城市与狗》以作者略萨少年亲身经历写著,作者就是阿尔贝托么?
  巴尔加斯•略萨在秘鲁共产党内化名“阿尔贝托同志”,有些评论家认为“诗人”这个人物就是巴尔加斯•略萨的化身。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略萨是他们所有人,而不是阿尔贝托。正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为了编写故事,我首先得成为孩童时期的阿尔贝托、美洲豹、山里人卡瓦、奴隶、快乐区米拉芙洛尔大街上的孩子和卡亚俄港珍珠区的邻居。
  略萨可以是奴隶,略萨尚在母亲腹中,父亲便离家出走,1937年1岁多时跟妈妈随祖父一家人移居玻利维亚的科恰邦巴,在那里度过了幼年时光家人不愿对略萨解释父母离异一事,只好谎称其父已亡。1947年,他们搬到利马,父亲和母亲复合,他感觉到被排除在父母之外了。印证了书中,奴隶的情况,“你爸爸没有死,他刚从很远的地方旅行回来,正在利马等着咱们呢”。另外读军校也是父亲的意思,又一次与奴隶雷同。
  美洲豹是略萨极力塑造的一个人物,我认为美洲豹而不是阿尔贝托才是作者想成为的人。有趣的是,在略萨1990年竞选秘鲁总统时被人们称为美洲豹,当然我认为原因也是由于此时略萨的政治立场转向了右翼。另外美洲豹“从良”以后当了银行职员,这与略萨的青年经历不谋而合,或者更为准确地说,刻意为之。所以据此推测,我甚至大胆推测略萨在某段时期的确当过小偷。
  当然不排除是想象,作者说过,少年时期,我阅读过大量惊险故事书,相信过法国大作家萨特关于承诺文学的主张,狼吞虎咽了法国大作家马尔罗的长篇小说,无限钦佩过美国‘迷惘的一代’小说家的作品,钦佩他们每一位,尤其钦佩福克纳。我用所有这些东西揉成了《城市与狗》需要的泥巴,再加上青年时期的想象力、种种幻想以及福楼拜的教导。”
  
  8. 《城市与狗》里打酱油的羊驼?
  羊驼(俗称草泥马= =),感觉它是个可爱悠然的存在,有打酱油之嫌,假使一开始不存在吧,也无妨,但是写了,即成了反讽和旁白的作用。比如人家整齐列队它却跑来窜去的,人家丢它石头,它却安之若素,淡然处之。但其实羊驼是有内涵的。一,羊驼是群居性动物,虽适应力强,但独立生活能力差,每群仅由一只雄驼带领,而军校里就这么一只羊驼,并且没有交代清楚身世,是提到了一句“是从安第斯山哪个地方来的?”二,羊驼是印加人(即南美古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里的守护神。卡瓦去偷试卷时,看到羊驼“温顺而胆怯地望着他”,他想,“这该死的东西从来不睡觉,也不吃东西,为什么不会死掉?卡瓦心里想,他很像印第安人。羊驼只有被欺负的命运,它也默默承受了这样的命运,忍受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对他的欺负,我认为这只羊驼在军校的情况,表明了印加人在“城市”里的境遇——印加后裔占秘鲁人口45%却是边缘族群。
  
  9. 作者引用法国左翼作家让保尔萨特的篇首语含义?
  作者曾说过萨特教会了他写作的思想,而福克纳福楼拜等教会了他写作的技巧。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对略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萨特引用了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称这正是存在主义的出发点。他认为作家须通过作品对当代社会、政治事件表态,从而保卫日常生活中的自由。并提出: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时代而写作的口号。略萨明显受了他的影响,甚至参选总统。
  篇首语是,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四!”美洲豹说道。我试图将这四种人同玩色子的小团体四人——美洲豹,博阿,鲁罗斯,卡瓦对应,尽管美洲豹有点硬汉主义,博阿全班大叛乱之下支持美洲豹,卡瓦独自承担责任,但是也不符合杀人犯这句。也试图将这四种对应到美洲豹、奴隶、诗人去。但是最后只发现唯有美洲豹一个人符合所有四种。如果根据萨特的存在主义,这个“有人”则应指秘鲁的政权、军权、教权。则美洲豹等于当时秘鲁的统治情况,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悔过前的美洲豹在一个狗的社会里的确是如此的,并且美洲豹认为自己“并没有改变看法”,只是当下比较理解了奴隶而已。
  有趣的是,萨特拒绝了诺贝尔奖而略萨接受了诺贝尔奖,萨特是左翼,而略萨后来转向支持右翼政党。
  
  10. 美洲豹给甘博亚的纸条?甘博亚的家事?
  在小说中并没有提到美洲豹是如何给甘博亚纸条的桥段,但是在甘博亚撕碎纸条后美洲豹发现,还有另外一张纸条,那是张电报,上面写着“两小时前生女孩,罗莎很好,祝贺,信随后到”。甘博亚在第二部第六章曾因为妻子一封信而感觉心烦意乱。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作者出生时,父亲也早不在母亲身边。另外甘博亚对于得知女儿出生的消息竟然是显出一副恍惚的神情。
  


   打完耳洞后,江安的天阴依然着。忘记了那类似爱情的几天了吗?独自找了个角落把这本读了高中两年的书再读了一遍,竟然读了2天。大学的落寞,生活似乎也像莱昂西奥 普拉多了几分。高中是个乖孩子,不懂这本书里的生活,于是读得那么缓慢艰难。大学是个坏小子,顺畅的浏览却给心中平添了几分苦涩。太多的相似的身影了。我想做“美洲豹”那样的硬汉,却只能像“诗人”那样游离于体系之外,偶尔成为“黑人”那种煽风点火的小人,骨子里却改不了“奴隶”的本性,不晓得像“山里人”那样被人出卖后会不会有“圈子”来为我报仇,爱过特莱莎,却不知道未来站在她身旁的那人是谁。但说到底,不论是“圈子”里还是体系外,我们都是城市中学校中没有权利的“狗”。
   也许除了那条三只腿的母狗,我真的什么很难承认,我们就是城市中的一条狗罢了。没有几个是米拉弗罗尔的幸运儿,大多数只是和谐版的卡亚俄港的孩子。大概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类似爱情,更觉得自己的可笑和生活的残酷。
   说说真理吧,原来杀人不分左右,只管得了整体利益就行了;原来打报告的危险在书里竟能得到如此升华。突然觉得权势的恐怖了,原来所谓的规则真的只用一句“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来阐述。我承认以前就知道的道理又一次将我震撼了。不想成为狗,却只能成为狗。甘博亚的屈服让我读出了一点悲哀,40多年前的秘鲁难道不是今天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翻版。
   以前读这本书是在整体或外人的角度来看,自然只能得到一点无关痛痒的结论。但当我附体在每个士官生的身上时,却只感到恐惧。山里人被奴隶告密,奴隶被美洲豹报仇,美洲豹被诗人揭发,不论是山里人、奴隶、美洲豹、诗人,我都感到一丝泪水。
   在这本书里本想找点爱情,却再次验证了妓女比婊子养的女生可爱这句话。诗人救赎了,用他父亲的方式对权力进行了救赎。玛尔塞拉一定是诗人母亲的翻版。略萨笔中的女人也许是罪有应得吧,现在的美好定会换来中年的诗意,真想对全天下的“痴情”女子引用一下诗人对特莱莎的评价“婊子养的”,一个对她钟情的“奴隶”的死让我感到女人的残酷,她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她爱的“诗人”。而当诗人厌恶她的虚伪时,她却怪诗人薄情,最后从了她忘了3年的“美洲豹”
   做个总结吧,自古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有些女人就是会演戏的婊子做了狗~让权力来强奸这些母狗吧。


  “巴尔加斯·略萨等得太久了,诺奖本可在他创作力最旺盛时给他,现在才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的莱辛。” 《城市与狗》是略萨的成名作,也是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作者根据自己少年时在军校学习的亲身经历写成。“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打架斗殴”、“金钱交易”、“赌博”、“嫖娼”、“上课捣蛋”等丑恶行为,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有相当大的震撼力。


  合上书内心还是久久不能平复,其实细想想这本书的主角是谁呢?是美洲豹?是奴隶?是卡瓦?是阿尔贝托?还是博啊?仿佛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又都不是主角,阿尔贝托很精明,但为了朋友坚守了正义,最后无奈的妥协,甘博亚为了正义而离开,我想至少他的内心是快乐的,一个简单的故事,写出了复杂的人性,这并不是作者有意放大,更多的是真实的反映了人性的自私,人性的险恶,我们一定会同情、怜悯奴隶的命运,也佩服阿尔贝托的勇敢,欣赏甘博亚的正义感,这都是合理的,或许认为美洲豹是可恨的,但至少和那些军官包括上校相比,后者才是最可憎的,他们为了自己的权利和欲望,用谎言掩盖事实,他们已经没有了人性,真的还不如城市中的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