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蒂斯画传

柴国斌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3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柴国斌  

页数:

155  

字数:

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生于法国南部勒卡多小镇。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曾做过陶瓷厂的画工。少年时代的他在维尔曼杜瓦度过,中学毕业后他遵照父亲旨意赴巴黎攻读法律,完成学业后,他回到家乡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上了办事员。21岁那年,他患盲肠炎住进医院,为打发无聊时间,母亲送给他一盒颜料、一套画笔和一本绘画自学手册作为礼物。在画画当中,马蒂斯平生第一次感觉到“自由、安宁和闲静”。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奥古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可以说是莫罗塑造了马蒂斯。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马蒂斯率领野兽派①走上声名大噪之途,开着的窗户在那次沙龙中他展出了“开着的窗户”
(图1)和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题为“戴帽子的妇人”(图2)。“开着的窗户”也许是第一个主题达到充分发展的例子,马蒂斯的余生,一直偏爱着这种主题。它只不过是墙面的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外部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印象主义者中的戴帽子的妇人任何人,出现了色彩抽象的细微迹象。
  由于“戴帽子的妇人”(图2)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图1)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马蒂斯是一个善于吸取各种艺术门类的优点的人,他研究东方地毯和北非景色的配色法,发展成一种对现代设计有巨大影响的风格。“餐桌”(图3)是他1908年的画作之一,从这幅作品我们能够看见马蒂斯把眼前的景象改变为装饰性的图案。糊墙纸的设计花样和摆着食物的台布纹理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这幅画的主要主题。连人物和穿过窗户看到的风景也变成这个图案的一部分。那位妇女和树木的轮廓大为简化、甚至歪曲其形状去配合糊墙纸的花朵,也显得完全协调一致。在这幅鲜艳色彩和简单轮廓的画中,我们还能够看出儿童画的某些装饰性效果。
  马蒂斯不仅把东方的技法(毛笔画)发展到他的创作中来,还利用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来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舞蹈”(图4)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1910年创作的“音乐”(图5),
近似于“舞蹈”这幅图的概念,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红色,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对应,具有视觉上的连续感与跳动感,因而产生音符流动的效果。“舞蹈”和“音乐”都是用典型的简单构图、强烈色彩对比与流动感,达到色彩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的。
  “钢琴课”(图6)创造于1916年,这段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日子,它是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时期,也是最渴望严谨性,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他还是远离了立体主义,回到他快乐明朗的色彩中。
我们会发现这幅画很富结构性:窗外的花园以简单的绿色几何图形作代表,
除了钢琴前景的红色,其它颜色都偏冷暗,弹钢琴的孩子右脸投下几何图形的光线阴影,跟在他前方的节拍器几何图形相对应。整幅图只有窗户栏杆和钢琴架上的花饰,是轻松的线条。因此图中充满惆怅不安,反应忧郁心情与战争阴影。
  “有小提琴的室内景”(图7) 创作于1917-1918
,这是马蒂斯从战争的冷峻时期、过渡到珣丽多彩时期的作品,画中还是有音乐:琴盒打开的小提琴,是画中主题。这幅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一大片的黑色,马蒂斯说,黑色是一种本身就
具有最强表现力的颜色,在黑色的对比之下,衬出窗外蔚蓝的海的颜色、与白昼亮丽之感,也衬出琴盒盖的蓝色,琴盒中的棕红色提琴则与桌子互映,于是视觉焦点在这种跳动下,最后集中到小提琴身上。
  马蒂斯到去世前依然都很活跃,马蒂斯进入了一个无私欲的时代,在这个时候,马蒂斯已经太虚弱而没有办法站在画架前,因此他雕刻着色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再把它们拼贴成巨大的图片,这样大胆出色的成果是马蒂斯最接近抽象派的作品。“Beasts
of the
Sea”(图8)完美的呈现了水底鱼、海草、海马、浅水艇在水底自由的感觉,马蒂斯画出了一个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的海底世界。它几何学与彩色光辉的表现,集合成为画家的两项优秀的天赋,由此幅画可以轻易的看出为什么马蒂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色彩学大师,马蒂斯深深的了解如何使用这些要素,如何把颜色与形状结合一起而使整幅画面如此生动,马蒂斯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完美的契合。

书籍目录

一 1869——1897:从律师事务所职员到艺术家
二 1898——1904:首次画展
三 1905——1907:意大利之旅与沙龙
四 1908——1913:马蒂斯学院
五 1914——1917:立体主义
六 1918——1919:尼斯初期
七 1920——1945:画家与模特
八 1946——1950:剪贴画
九 1951——1954:最后的展览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自19世纪末的美好时代以来,蔚蓝海岸便成为名人雅士的度假圣地艺术家们认为此地的环境深具启发性,能激发灵感。“在这里,每一个日子都以无比傲慢的姿态——容我如此形容它——在延续着前一天的美丽;我从未经历过如此完美无暇的冬季”,哲学家尼采在1883年给妹妹的信中如此写道。他当时正在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搜寻画作的灵感;而曾在此地埋头于《三姊妹》创作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深有同感。除了富有的英国人与俄国人之外,蔚蓝海岸绝美的海滩与沿岸许多迷人的小镇更是吸引大批作家、音乐家、建筑家、画家,以及近年来崛起的电影导演与时尚设计师,和温暖气候与繁茂嫩绿的田园牧歌风光构成了此地独一无二的魅力。由顶级建筑师所设计的一幢幢别墅,为古希腊时代就有的小镇锦上添花。许多画家曾在此创作,而诞生于此的杰作更是被超过30个以上的基金会或美术馆永久典藏这些机构散布在蔚蓝海岸地区的15个城镇。一些权威的画家,如安提布的毕加索、尼斯的马蒂斯和杜菲、毕欧特的雷捷、曼顿的考克多以及瓦罗西斯的马格内利,在蔚蓝海岸谱出了属于20世纪艺术的动人篇章。《两个女黑人》马蒂斯所举办的雕塑作品回顾展中首度展出。马蒂斯曾在学院和意大利潜心研究古典雕塑,本作即融合了造型艺术与古典雕塑的特色。


编辑推荐

《世界艺术大师图文馆:马蒂斯画传》:亨利•马蒂斯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蒂斯画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