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德)鲁道尔夫·欧 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

(德)鲁道尔夫·欧  

页数:

218  

字数:

5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书籍目录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颁奖辞 致答辞 序论 时代所给予的各种解答 新古老的生活体系而言 新的生活体系 转向人类自己 建设的尝试 精神生活的基本性质 抵抗与克服 回顾与总结 概要 欧肯著作年表创造进化论 颁奖辞 致答辞 序论 第一章 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 持续 无机物 有机物 老化与个体 生物进化论及其解释 激进的机械论——生物学与物理化学 彻底的目的论 生物学与哲学 基准的探求 就某特殊事例检讨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与微变 德·福利斯与突变 艾摩与定向进化 …… 第二章 生命进化的分歧方向:麻木、知性、本能 第三章 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知性形式 第四章 思考的电影装置和机械论的错觉各体系史的概观真正的转化与假进化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创造进化论 PDF格式下载



亨利·弗格森的经典代表作,非常经典,值得一读!


可以去买。。


看一看吧,有些文字真是要读进心里去的。


帮别人买的,不知道好不好!


  
  、
  
  内在理想主义几千年来一直在促使精神文化发展,并与宗教携手同行。大体而言,它友善的为宗教做补充工作,不过也常常激烈地加以攻击。此一主义主要是把人类生活设定在眼不能见的世界。这里所说的眼不能见的世界,并不是与感性并存,随时可与之分离的国度,而是支持感性的基础及其灵魂。万有有其深邃性,却隐藏在肉眼中,因这深邃性,才形成一个整体,而有其内在生活;这是关系内在理想主义存亡的信念?此一理想主义所描绘的文化已将人类与万有紧密相连;同时赋予人类特有的使命,使人类获得卓越位置。低于人类的世界则在受束缚的状况下,无意识地过活,因此,个体无法体味到支持整体的力量,只有人类才能体验。人类思索整体,从而也将整体视为己有之物。于是,世界才因人类变得明晰而自由。可是,这种现象非有人类自己的决断与控御不能存在;非有人类自己的活动与创造不能获致。由于这种特殊的位置,世界的进步才与人类有关,人的行动才能促进整体状况的发展。
  
   这种生活体系主要是环绕内在与外在、眼不能见与看的见的世界而动。人类生活固有的支柱是内在,内在控御外在,并将精神注入外在。可是,内在本身也从模糊不清的架构回到完整的形体,因此才产生精神的创造。这种创造可获得世界理性支持,而且希望在无意识的自然与无意义的日常生活之外有一种本质性的新生活。这就是精神之国,借真善美将人类与大世界结为一体,使人类创出一个内在共同体,参与完美的丰实与荣耀。这种生活不需要其他报酬,也不为其他目的,而是在自我开展中发现自己的意义。喜悦即存在其中。其活动是回归自己,并取得愉悦的休闲。
  
  
  支持这种生活的主要角色是艺术与学问。艺术与学问具有崇高意义,使我们转移到创造根源的国度,为我们开启世界的奥秘。艺术与学问让黑暗变的光明,使僵硬变得柔和,令散置集结为一体,而且别无所求地使充实的美与实际利益形成对比。由此展现的人类生活之成长与宗教的人类生活之成长大异其趣。不管怎么说,宗教总让模糊的对立尖锐化,理想主义的文化却想使它融合为一。宗教尽可能使人类及生活集中于惟一之点,而理想主义的文化则有意让它尽量扩大。前者重“心性”,后者则要求强有力的创造;前者确认人类的弱点与空虚,后者则看出人类的能力与伟大。当然,这意义下的人类已与整个宇宙结合,并从中汲取生命。前者经由激越的动荡与悲痛的否定才发现肯定人生之道;后者则相信凭借勇敢的飞跃即可肯定人生。这种对立也许可以形成人类生活更辽阔的不同层面或不同阶段,并互相补充。
  
  
  
  


  人名翻译成什么样子就先别说了,“欧肯”也无所谓。
  
  
  关键你得看看人家是谁,不仅仅自己是哲学家、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还带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天才之一:马克思·舍勒。
  
  
  师徒之间尽管各走各的路,但是在风格上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纵观国内对此师徒二人的研究现状,不免会为本书的质量担忧,更为由此书而入门的学者担忧。。。


  真的应该祝贺姜志辉同志一下,此书的出版肯定能为一直处于叫骂声中的姜志辉同志分担不小的压力!!
  
  商务印书馆的那个版本,我读了两页就不敢往下读了;这个版本,我读完两个字就不敢往下读了。这两个字就是:持续。
  
  如果说duration在绵延和时延之间做出选择,其中各种说法之间还会有些有价值的争议。翻译成了持续,结果只能令我火冒三丈!!!
  
  一周前我给该书出版社发了Email反映该书存在的严重错误,出版社网站承诺24小时内予以答复。十多天过去了,音信全无。。。


严重同意。。。


持续!!呵呵好恐怖


今天在朋友那里看到这本书,很感兴趣,借了来,想网上买了看(呵呵,我没有借书看的习惯,我更喜欢买书看,因为我喜欢随时在书上写点东西),不过,看了点评,不敢买了。在这里请教一下,有关鲁道尔夫·欧肯及亨利·柏格森的著作,哪一本翻译得好些?
另再请教狠贼,看你好象看过量子力学方面的书,有没有翻译得好的推荐我一本?呵呵,我英语稍差点,看着有点累,还要看中文版轻便些。


完全读不下去,答谢辞还没看完就放弃去看内容,内容看了序论就决定放弃了,翻译太差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