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访大师

郑晓江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作者:

郑晓江  

页数:

4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语云:“地灵人杰”,又云“人杰地灵”。山河大地的灵秀之气,可以孕育杰出的人才;反过来,卓然杰出的人才,也可以印证山河之秀与地气之灵。据此而言,自然山水的灵秀雄奇与人物人文的贤善美穆,实在是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的。 记得二十多年前(1982年),我应邀前赴夏威夷大学出席“国际朱熹会议”,回台之后写了一篇会议后记,在最后一节“尾声”中,我很直率地说夏威夷是一个“只有自然,没有历史;只有文明,没有文化”的地方。我还说:请你不要问我“文明”和“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我只是自己心里有个比较。前两年我写《韩国纪行》时,好像充满着人文的气息和深情的感怀。而现在写这篇《后记》,却完全欠缺那种心情和感受。我可以承认夏威夷是世外桃源,是观光胜地,那里的人很和善,很有礼貌,而且是一个没有灰尘的地方。偶尔我也会从某种角度对那里有一份羡慕之意,但却不可能对它发出怀念之情。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是无法使人怀念兴感的。我这段话,说得很真心。 我一向认为,“自然”必须加上“人文”,才够美,才能使空间的风景伸展到古往今来的时间流里,而令人俯仰兴思,流连低回。中国的名胜古迹,古刹庙宇,全都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人在其中,既可以神游千古,也可以心通天地。可惜现在有些中国人,对这个意思反而不甚了了。真叫人憾恨而又感愧。 现在好了,有人要效法太史公在“读万卷书”之余,更要“行万里路”。他要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浩瀚空间里,寻访那些不朽的古贤先哲。这个人就是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的郑晓江教授。他勤于著述,已出版了好多本书,现在又以历史学的实地考察,来体现思想考古的实效。他不辞辛劳,走遍很多偏僻的乡村,走过不少崎岖的山路,从祠宇、碑碣、荒墓之间,从残存的文献和故老的口头上,探得了许多珍贵的典故旧事,厘清了一些存疑的思想关结,显露了若干隐晦的事迹。古人有知,当惊喜千百年后犹有知音;山水有灵,更应欣悦学院中人也能行走“空谷”而留下“足音”。此书作者足迹所经,虽然比不上徐霞客,但他寻访历代学术文化大师的遗踪,写出他们的愤悱、思绪,吐露他们的心声、衷怀。既具体而信实,又生动而活泼。在这方面,却又非徐霞客可比了。 本书寻访的古人,有异人,有禅师,有伤心人别有怀抱而哭笑不得的遗老僧人,也有诗人、画家、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等。如果读者意犹未足,便请作者再来一度“八千里路云和月”,或者读者自己起而效之,也来行万里路,与古人相遇于旦暮。文山《正气歌》末句云:“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其实,古人之道,不只在风檐,在书中,也在山间水边,在日光月色之下。宇宙不隔,古今同在。让我们华夏子孙,化小我为大我,走进历史,走向广宇长宙,和各色各样的古人相见相晤。或高谈阔论,或轻声细语,或剧论争议,或击节叹赏,各随其意,各畅其志,岂不快哉!是为序。

内容概要

  《寻访大师》是一本以行万里路印证读万卷书的思想散记。《寻访大师》寻访的古人,都是在江西大地上闪闪发光的文化巨匠,主要是江西籍的文化名人,也有在江西活动的一两位外籍文化巨匠。其中有异人,有禅师,有伤心人别有怀抱而哭笑不得的遗老僧人,也有诗人、画家、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等等。作者借鉴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去思想家生活、求学、家居、从业的地方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以感受和体验先哲们的情感、思绪,把思想家的思想还原为在具体情境中的思想,找到其思想学说或行为的外在根据;并进而印证或质疑某些史书中对思想家的言行记载,对某些史料语焉不详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做出分析与考辨,从而立体地反映这些大师的思想,使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读者可随此书神游“八千里路云和月”;或起而效之,也来行万里路,与古人相遇于山野,谈笑于朝暮。

作者简介

  郑晓江,1957年6月生,江西万载人,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生命教育的研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江右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哲学与社会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研究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已出版专著:《传统道德与当代中国》、《穿透人生》、《传统——现代人的两刃剑》、《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之源》、《拷问人生》、《中国死亡智慧》、《杨简》、《祸福之门》、《生死智慧》、《善死与善终》、《中华贤哲》、《超越死亡》、《生命终点的学问》、《寻找人生的真谛》、《八千里路云和月》、《神游千古》、《中国生命学》。
  主编著作有:《宗教生死书》、《江右思想家研究》、《中国神秘术大观》、《中国死亡文化大观》、《中国生育文化大观》、《中国避邪文化大观》、《疗救人生》、《融通孔佛》、《解读生死》。另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经典解读
 (二)思想考古
 (三)行走历史
 (四)生命情怀
 (五)疲身累心
通天彻地
 ——寻访鬼谷子先生
 (一)朦朦胧胧鬼谷子
 (二)阴阳和合云梦山,千奇百怪鬼谷洞
 (三)道不尽的鬼谷文化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
 ——寻访慧远大师与白莲净土
 (一)“虎溪三笑”
 (二)慧远大师
 (三)念佛净土
 (四)千年中兴
“天外集云峰”
 ——寻访禅宗沩仰宗祖庭栖隐禅寺与慧寂大师
 (一)仰山胜迹
 (二)栖隐禅寺
 (三)“小释迦”
 (四)“仰山门风”
石门古刹九龙荟萃
 ——寻访马祖归骨之地靖安宝峰禅寺
 (一)“水潦和尚”
 (二)“马祖道一”
 (三)“大庄严塔”
灵光独耀迥脱尘根
 ——寻访奉新百丈寺与怀海大师
 (一)辐辏大雄
 (二)大智禅师
 (三)百丈清规
棒喝兼施
 ——访希运禅师
 (一)山水气象
 (二)断际禅师
 (三)黄檗禅风
心香一瓣
 ——寻觅隐逸诗宗陶渊明
 (一)猛志逸四海,抚剑独行游
 (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桃花源里在何处?
古木参天雨纷纷,逢渠桥下悟道魂
 ——访曹洞宗祖庭普利禅寺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文忠公故里行
 (一)“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二)“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三)“古坟犹带荻花香”
“一个不曾得君行道的王安石”
 ——寻访平民思想家李觏
 (一)开山大师
 (二)草莱之民
 (三)“心比天高”
 (四)“晚乃悔之”
光风霁月
 ——寻访道学宗祖周敦颐
 (一)“政事精绝宦业过人”
 (二)“孔颜之乐”与“吟风弄月”
 (三)“屠奸剪弊,如快刀健斧”
 (四)风雨“观莲阁”
千古名相
 ——寻访荆国公王安石
 (一)“光照临川之笔”
 (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居苏”
 (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一代诗宗
 ——访“江西诗派”之祖黄山谷
 (一)十里秀水一代文宗
 (二)“山谷,美丈夫也”
 (三)“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瑰丽之文妙绝当世”
 (四)“大蒙笼”在何方?
“映日荷花别样红”
 ——寻访大诗人、理学家杨万里
 (一)“有折角之刚”
 (二)“诚斋体”
 (三)解读“六经”
心学大师
 ——访南宋大儒陆象山
 (一)儒学发展的高峰
 (二)大师的风范
 (三)感受象山
文武双全
 ——访陆子寿教授复斋先生
 (一)复斋先生魂兮何方
 (二)性情中人
 (三)文武双全
 (四)“四绝碑”在何方
修身齐家
 ——访“儒隐”陆梭山先生
 (一)“金溪三陆”
 (二)修身治家
 (三)梭山紫阳之辩
 (四)梭山先生安息否
鹅湖山与观音寺
 ——访朱陆之辩遗址
 (一)“鹅湖寺”
 (二)“会归于一”
 (三)观音寺之晤
 (四)长歌相答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访文信国公天祥故里
 (一)“白鹭书生”
 (二)“愚憨之人”
 (三)“毁家抗元”
 (四)“成仁取义”
春雨霏霏“落星亭”
 ——大余寻访明代大儒王阳明
 (一)“真三不朽”
 (二)“学做圣贤”
 (三)“逝者如斯夫”
哭之笑之
 ——寻访画坛巨擘八大山人
 (一)亦癫亦痴,亦僧亦儒
 (二)洪城内外的寻觅
 (三)“哭之笑之”
 (四)罗汉岩与水月庵
“悲愤而后有学”
 ——佛学大师欧阳竟无故里行
 (一)断荤绝色
 (二)参透生死
 (三)亘古奇杰
 (四)哲人其萎
学界侠客
 ——访新儒学大师熊十力
 (一)“武昌首义”之功臣
 (二)本就是一个读书的种子
 (三)田野、寺庙还有一片“学堂园”
 (四)“富哉言乎”
 (五)学界“独行侠”
海内奇才
 ——寻访义宁陈氏
 (一)史学大师
 (二)“海内奇士”
 (三)诗坛盟主
 (四)小桥,溪水,人家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历千辛万苦,我们终于驶近了云梦山鬼谷洞。据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载:贵溪鬼谷山为道教第十五洞天。中国道教将全国“神仙及有道之士栖居之地”的名山胜地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江西贵溪的龙虎山是第三十二福地,而位于龙虎山东南数十公里处的云梦山鬼谷洞即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五洞天,可见其地位之高之重要了。 在漾潆细雨中,我们随毛道长、李道姑拾级而上云梦山,但见层峦叠嶂,云雾环绕,一丝丝,一团团,飘飘荡荡,朦朦胧胧,尽显这片山地的神秘和清净。路旁有一条清溪蜿蜒而下,峰回路转,一块块梯田在山谷盘旋而上,旁有古木奇石高耸,漫山遍野的苍松翠竹,还有江西山地不常见的一丛一丛的芭蕉树。清新的空气甜丝丝,我们顿觉此地不啻为天上人间。此谷莫非就是著名的鬼谷?两千多年前,也许鬼谷先生就是沿着此谷攀援而上,他边行也许心中便大喜过望,因为任何有悟性者一眼便可看出:这真是一处修道养性炼丹的好地方。 谷地的正中,有一大块空地,这里曾建有一座凝真观,从残存的石砌地基来看,这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还在五代十国后期,乡民刘英在荆榛中发现一块古碑残片,抹去苔藓,见此碑用古篆记载着鬼谷先生在此地修真授徒之事,消息及石篆拓片一并传入朝廷,得到南唐中主李璟及后主李煜的喜爱,因为他们两人皆是诗书大家。其时正值陈希声奉敕遍祀名山大川,便设古坛,行醮礼,还选派道士韦倏然、吴宝华结庵于此,又由朝廷出资,仿上清宫规制建起了凝真道观。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有诗《鬼谷岩》专记此事:“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拂苔藓,细读老君碑。” 从鬼谷先生在此地修道授徒,到南唐建观,约历千年;而凝真观从建到废至今又有近千年,历史的尘埃当由我们今人来拂拭,贵溪云梦山鬼谷洞理应重现当年的风采。 夜,我们就宿于颇简陋的鬼谷洞道观。晚餐后,我们围坐在烛光下,热烈地交谈和探讨。观外豪雨如注,观内烛火点点,毛道长谈兴甚浓,至深夜3点,我们才四散就寝。第二天清晨,推门一看,淡紫色的云雾边透出金黄色的光彩——天公真作美,竟然放晴了。 沿着山边的小道,不需五分钟就可来到千年凝真古观旧址,这里塑了一尊鬼谷先生的像,还有一木质的观览亭。躺在长椅上假寐,轻轻地呼吸着凉丝丝、甜丝丝的山野之气,直感到云雾在四周飘浮带来的舒适与惬意。耳聆鸟儿的啾啾声,小溪淙淙的流水音,仿佛心灵在欣赏无词无意之天籁。良久,又立而观天观地,在云雾飘渺中看群山环抱。远眺四周,但见山不高,形却十分柔和,大都成一半圆形起伏上下,令人联想起阴性、柔性、水性、女性等等,这明显属一阴气充沛弥漫之地。 道家也是道教的始祖老子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28章)”又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78章)”老子的这些话影响到道家,也决定了道教皆喜阴喜柔喜水。观云梦山之形之势,感鬼谷洞之水之气,正符此“道”之精髓,故此地得到历代高道的喜爱,并作为修道之圣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宋时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号虚靖先生,1092年~1128年)写有《怀鬼谷山思真洞天》:“思真洞天兮云水深,道人居兮鬼神钦。山花笑兮松竹荫,溜潺潺兮千古音。何时一造兮清神襟,攀石萝兮共笑吟(《龙虎山志》第191页)。”这位能书善诗的天师对鬼谷洞是何等的心向往之。 我们正吟咏天师的佳句,李道姑与一年轻的道士一前一后来NT凝真观旧址。二人舒了舒筋骨,便一字排开,双双练起了太极拳,在道教,这可称为“阴阳对练”。道姑屏气凝神,脚如行云流水,拳则刚柔相济;道士则气息有些不均,拳脚还不是那么自然。道姑不时停下纠正一番。我们看得如痴如醉,在这样一个“阴气”充裕的特殊之地,观这有形之太极拳的同时,似乎又可悟到道教所推崇的无形之“道”:它无形无象无名,可却为宇宙万物之所出;其统领万物,而又自然无为;其神妙莫测,而又日用平常。在云梦山鬼谷洞停留小憩一下,还真能领会不少道家与道教的真髓。 早餐毕,我们一行九人鱼贯而行,沿山道在翠竹松林中穿梭。有些气喘喘,有些汗津津,可我们无不兴味盎然。半小时不到,我们先看到了百姓盛传的“雄狮金银仓”:一状如雄狮的巨型岩石,狮口大开,一块不同质地的石块天衣无缝地嵌在里面。传说,若能打开雄狮口内的石头,金银便能滚滚而出。毛道长告诉我们,世上还真有好事者,想发财者,千方百计东撬西弄,可就是不能动其分毫。这就叫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 继续向上爬,我们终于进了这几天来梦牵魂绕的鬼谷洞。严格来说,鬼谷洞应为一组洞,最大的一个位于云梦山腰,洞口约二人高,呈相当完整的圆形,石色多变,呈青白灰红数色。毛道长介绍说,地质学家曾经考证,云梦山成山的年代约有21亿年,我们不禁赞叹:地球形成不过45亿年左右,眼前这些或莹润光滑的岩石,或粗糙尖锐的石块,竟然已存在了21亿年,我们透过它们而神接洪荒,意接历史。 鬼谷洞内最为神奇者有二:一是洞中有一由洞顶直斜而下的岩石,叫云梦床。人平卧在上,自然屏闭了胸部的呼吸,而只能以肚腹来呼吸,颇近似于道教内的上乘内修功夫——眙息。当然,真正的胎息,是不用口鼻呼吸,完全靠体内之气自我呼吸循环,尤如胎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而守真。我们每个人轮流躺在云梦床上片刻,体验体验道教练功的这块圣石的奇妙。 洞内另一奇景是洞顶——天然月亮石,它实是一个浅浅的凹形圆孔。传说它会移动,数百年来,它已从洞顶慢慢地移至洞顶的边缘,百姓们传说,当“月光下山时,天下就太平了”。P31-33

后记

我常跟学生们说,自己是一个好神游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无穷外在需求所“执”、所“缚”,不仅深感身倦体劳,更觉精疲神伤。滚滚红尘何时了?滔滔欲壑何时休?人们何不跳出这些外在的束缚,意识到:唯有心静方可有身静,唯有神游方能体休。于是,我们何不或车或船,或行或卧,悠游于自然山水之间,徜徉在老树古村田野之旁,去回归自然,寻觅传统,咀嚼文化,去展现真实的人性,去获得更深沉的历史文化意韵。 这些年来,我在读书教书讲学著书之余,常常利用休息日或寒暑假,出游在外。一方面放松身心,休闲娱乐;另一方面则试图在自然山水之间,超越时间的间隔,去与历史伟人处于同一空间,来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以获得在经典的阅读中难以掌握的思想家们背后的一面,那更深层的东西。岁月流逝,寻访的次数多了,于是,体会渐渐多起来,感受也越来越深了,命之笔端,便有了眼前这本书的撰写。 我曾寄多篇思想考古后写出的文章给华中师大的张三夕兄,希望他给予评论。承其美意,他指派了两位博士专门阅读,并于2006年11月9日晚的一天我们坐在武汉东湖湖畔豪斯咖啡厅,边品纯香的咖啡和滋味悠长的绿茶,边谈开了。三夕兄要他的博士们先谈,彭卫红说,我的体会有两点:一是在文献学上的人生和现实人生是有差距的,言不尽意必然带来言不由衷,现实的人生和文献中的历史人物不一样,比如,郑老师所说的“儒隐”就是活生生的人生。乡土中国的生活方法就是修齐治平,而这方面的材料在《宋元学案》里就很少,考古就是发掘,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二是思想考古作为一种学术方法可以作为学术的一个增长点。中西方文艺的整合是一个新的探索,凸现出思想考古学上“行走”这一特点。在行走中发现的东西就是现代学人的一个必备条件。走出去可以印证文献的谜团,纠正文献材料中的错误。邱渊则讲:我感觉这两本书是学者的有哲理高度的不一般的散文。比如有关八大山人、鬼谷子的描写,就有很多历史的考证。通过实地考察,这就又是文学又是历史,同时还有哲学的高度,有种大家气度。郑老师的文笔儒雅,感觉很过瘾,是在现实中印证历史,就比埋头书斋要好。 接着,三夕兄说,福柯提到过知识考古学,对于晓江兄的思想考古学,是不是要讨论一下福柯的思想方法?另外,思想考古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有意义的?恐怕也要深入思考。我想提几个问题:第一,怎么在方法论上提升“思想考古”。中国现代学术的起源之一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互证;现在有人如叶舒宪也想再推进一步提出“三重证据法”,就是除了出土文物和地上文献资料以外再加上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来考证《山海经》、《老子》、《楚辞》,出了一套“中国上古文化破译丛书”,分析里面的母题、原型等。但是这套方法在逻辑上有问题,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都是指研究材料,而文化人类学是研究方法,怎么构成“三重证据”?晓江兄这里也有一种证据和方法的关系问题。文献上的思想者和实际生活中的思想者相比,实际生活中的思想者可以说是隐藏在文献的背后。还有考察思想家生活的地方由此引起联想,或者回过头去想象古人当时的情景。这个现场感是文献无法提供的,需要相互印证,需要思考它的交互性和边界。“思想考古”的目的是提升对古代思想者的新的认识,考出文献的不足。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想方法,能够打开新的视角。它的困难在于思想考古的定义。你用“还原”思想的提法,但我怀疑这个“还原”能达到多大程度,用什么来保证你的考古或现场体悟就是当时人的想法?还原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情绪很困难,思想家生活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当时人的情绪是很难还原的。在没有实物引证下,什么情况下你考出的思想是符合当时的情景?能不能区分事实考古与主观想象的差别?“思想考古”不能不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方法论上的提升。葛兆光先生曾提出生活史、知识史亦可以进入思想史,并把思想史的史料来源扩大到一些诸如契约、历书、司法文书、家谱、蒙学读物、民间文学,等等方面,这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上都是划时代的事件。你提出“思想考古”,试图把思想家生活、求学、家居的环境纳入思想史的研究范畴,希望通过实地寻访去接近更真实的活生生的思想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全新的努力,在方法上意义非凡。三夕兄再问我:就你这些年思想考古的实践,你评价一下这种方法的效用如何? 这些都是非常切中要害的内行之问。我告诉三夕兄:就我七八年的实践,在一系列的寻访活动中,真正能达到“思想考古”的高度,可以有新的发现者约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做十位思想家的寻访活动,大约可对三位思想家的某一点有新的感悟。如这些年来,我在陆九龄、陆九韶的研究上,在陶渊明、周敦颐、王安石、王阳明等先哲的研究中,通过“思想考古”,确实有一些新的体会、新的发现;但在对另外许多思想家的寻访中,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并没有推动相关研究。也许是此方法不成熟所至,也许是这一方法也只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无论如何,我已对这样的效用心满意足了,当然,我明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不过,“思想考古”的方法有时虽然在知识方面效用有限,但其最重要点可能是在于突破时空局限,去与古代贤哲做精神、理念上的沟通,去体会思想观念背后的“道”,这是人们坐在书斋中、翻看古籍难以获得的东西,也是思想考古可以贡献给现代人最重要的资源。 我在2005年初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调往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学校颇为重视,在王字楼给了办公场所,我在自己的办公室旁专设了一个乒乓球室,我与徐春林博士几乎有时间便小练几把,这同时也是我们研讨工作、互通读书心得、交换研究成果的场所,我名之日:乒乓论坛。 徐博士属最早同我去思想考古者之一,近期我们又相伴对明代思想家聂豹、李见罗、何心隐、李贽进行了寻访。结果他对思想考古亦深有所悟。一日,他在打乒乓球时,突然停下手中的拍子,说:“‘思想考古’的有效性,其实并不能以是否增加知识来衡量。由于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往往是以求道为核心展开的,通过‘思想考古’,‘亲历’其思想历程,对自己的心灵、精神及求道意识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甚至是震憾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难以量化的,也就是说,很难用百分比来标示。另外,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扩大了思想史资源的外延,对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思想史的研究倚重的资源无疑仍是精英和经典中的思想,对精英和经典的合理解读对思想史研究应是基础性的工作之一。‘思想考古’改变了原来对精英和经典的思想的解读模式,对思想史研究的意义是极为显著的。所以我不赞成用百分比的衡量标准来看‘思想考古’的效用。” 虽说徐博士不同意用“效用”来衡量“思想考古”的方法,但在运用过程中要想取得知识方面的突破性进展的确是不容易。因为,思想考古的方法最为精髓的是“体知”,亦即主要的不是从逻辑验证的系统、文献知识的系统去论证思想家的思想,而是立于古代思想家生活过的场所超越时空用心灵去感悟思想家;进一步则是在思想考古中去体验先哲先贤所求之“道”,获得自我道德及人生境界的提升,这当然是不容易做到的。无论如何,我从心底里感激三夕兄和春林对“思想考古”方法的反省与诘难,这将促使我进一步去思考及完善这一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这些年来,在“思想考古”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带几个教师和几个学生在旁,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思想考古的魅力,于是,常常只是看及寻找的过程逐渐转变成了亦访亦讲,有时“讲”还成了整个过程的核心部分。我想,古之人常以“求道”为终身追求,而今之人差不多皆只在求“知”。“求道”者是为提升自我之道德及人生的境界,所以说,古之学者“为己”;而“求知”者往往是以之为干禄的手段,所以今之学者“为人”。《老子·四十八章》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诚哉斯言!我由此又想起陆九渊当年在贵溪象山教授弟子,谈及他与朱熹在学术上的分歧。弟子说:先生何不著书?百年之后可以明志。象山云:你真是不长进。我著许多书,天下之“道”会增加一些子么?我不著书,天下之“道”会少一些子么?这样的话,即使拿到今天的学术界来讲也是石破天惊的吧! 这几年,我出外寻访的日子少了,主要是教学及讲学活动比较繁忙。其实,我最最心仪的活动还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大师的寻访。最近我完成了对王阳明及李贽的寻访,感触颇多,思想家家居、求学、从政、探索活动的“血肉”随着时代更加接近而更为丰满,而我寻访的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所以,写起来也十分顺手。 数年的书斋苦读伴随着车马征途,日子过得飞快,主要收获也只有以上一些了。不过,通过这些年的寻访,我深深地感受到:思想文化的探讨,结论固然重要,而过程尤其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次次实地寻访的过程,无疑就是将一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放在具体时空中作一整体的审视,从其所居之地、所学之处、活动的地方、安息之处,我似乎读出了越来越多的典籍中没有的东西,这些信息就隐藏在山山水水之中,潜伏于老树古村民宅之内。我们可以通过实地的考察,认真地思考,以及旅途中同道们的辨识,获得许许多多在图书馆、课堂、书斋中都无法得到的东西。 我这八九年的感受是:每当有那么些新的发现,那怕只是一点点,都可引发内心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灵魂中的快乐。 作者记于南昌赣江之畔“神游斋” 2011年10月6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一向认为,“自然”必须加上“人文”,才够美,才能使空问的风景仲展到古往今来的时间流里,而令人俯仰兴思,流连低回。可惜现代的中国人,对这个意思反而不甚了了。真叫人憾恨而又感愧。 现在好了,有人要效法太史公在“读万卷书”之余,更要“行万里路”。他要在“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浩瀚空间里,寻访那些不朽的古贤先哲。这个人就是郑晓江教授。他勤于著述,可谓著作等身;现在又以历史学的实地考察,来体现思想考古的实效。他不辞辛劳,走遍偏僻的乡村,走过崎岖的山路,从祠字、碑碣、荒墓之间,从残存的文献和故老的口头上,探得了许多珍贵的典故旧事,厘清了存疑的思想关结,显露了隐晦的事迹。古人有知,当惊喜千百年后犹有知音;山水有灵,更应欣悦学院中人也能行走“空谷”而馏下“足音”。 ——蔡仁厚(台湾东海大学教授) 这是一部别其一格的研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书。之所以说是“别具一格”,因为其写法与一般哲学史专著不同,他没有着重分析中国哲学或古代中国哲学大师们的哲学体系、范畴、基本命题,而是通过对于这些大师们的经历、行踪,给我们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他们的心态、兴趣、对人生和世界的某些最基本的看法。 ——张岂之(清华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


编辑推荐

郑晓江的这本《寻访大师》是一本以行万里路印证读万卷书的思想散记。本书也是一部别其一格的研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书。之所以说是“别具一格”,因为其写法与一般哲学史专著不同,他没有着重分析中国哲学或古代中国哲学大师们的哲学体系、范畴、基本命题,而是通过对于这些大师们的经历、行踪,给我们具体生动地描绘出他们的心态、兴趣、对人生和世界的某些最基本的看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寻访大师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中的大师除一两位非江西籍外,大都是历代江西籍的大师,作者寻访的这些大师都是在江西大地上闪闪发光的文化巨匠,他们中有诗人、画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史学家、理学家,也有憎人、禅师、异人,作者带我们游了一番江西大地,让我们开了眼界,长了不少知识。


热爱旅游的人不要错过呀,江西在宋朝时很出名的。历史上11000多名进士,江西占九分之一。


大师去矣,今天难得再有过去的辉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