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朝那些诗生活

徐昌才 二十一世纪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作者:

徐昌才  

页数:

267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简介:宁静是最清凉的山泉,和谐是最妩媚的斜阳。宋时乡间,桃李春风,细雨如烟。赏榴红似火,听莺啼如歌,看牛背驮鸦……诗人轻轻递给喧嚣中的我们一杯清茶,请慢慢品味。

作者简介

  徐昌才,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学研究会会员,《香港文汇报》副刊专栏作家,全国多家语文报刊的特约编辑、特约撰稿人和栏目主持。已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干余篇。出版《恋上大唐诗生活》等诗歌研究畅销专著。主要致力于语文教育、古典诗词、文艺美学的研究和写作。座右铭:热爱自由,追求真理,崇尚公义,悲悯苦难。

书籍目录

乡村素描
 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悟读
 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悟读
 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悟读
 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璧》悟读
 夕阳牛背无人卧——张舜民《村居》悟读
 欲验春来多少雨——周邦彦《春雨》悟读
 小雨初晴岁事新——利登《田家即事》悟想
 布谷一声春水生——李缯《晓步》悟读
 花落柴门掩夕晖——周敦颐《题春晚》悟读
 啼鸟不知春已老——游九言《溪上》悟想
 儿童误认雨声来——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悟读
风花雪月
 人生有幸识风月——许安仁《梦中作》
 呢喃燕子语梁间——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展》悟读
 悄无人迹过农家——张伟《马塍》悟读
 卧看江南雨后山——吕希哲《绝句》随感
 不知多少夜来雨——谢谔《鳌溪》随想
 宿乌声中自掩门——李弥迩《春日即事》悟想
 蘸他春水画船头——陈起《夜过西湖》悟读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悟想
 小舟撑出柳荫来——徐俯《春游湖》悟读
 满身花影倩人扶——李之仪《书扇》悟读
 野菜花开蝶也来——饶节《晚起》悟读
 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悟读
 翠光点破夕阳归——李弥逊《翡翠》悟读
 却将深墨点栖乌——杨万里《晚风寒林》悟读
 一路吹香直到家——周端臣《买木犀花》悟想
 桃花雨过碎红飞——刘次庄《敷浅原见桃花》赏读
 春梦醒来能记否——吕夏卿《春阴》悟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王安石《北山》赏析
 溪上无人月一痕——吴可《小醉》悟读
 一窗月上杉篁影——刘子翚《夜凉》赏读
 鹅鸭不知春去尽——晁冲之《春日二首》(其二)悟读
物理诗心
 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随想
 小枫一夜偷天酒——杨万里《秋山》悟读
 亦画亦诗显机心——黄庭坚《题竹石牧牛》悟读
 百啭千声随意移——欧阳修《画眉鸟》悟想
 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悟读
 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悟读
 归来笑拈梅花嗅——无名氏《悟道诗》赏读
 独坐书床对夜灯——周弼《夜深》悟读
 朗吟飞下祝融峰——朱熹《醉下祝融峰》悟想
 柳条百尺拂银塘——杨万里《新柳》悟想
 依旧青山绿树多——朱熹《水口行舟》(其一)悟读
 柳条毕竟如儿女——张孝祥《绝句》随想
 好山万皱无人见——杨万里《舟过谢潭》悟读
 高歌一曲颂自由——浅谈几首宋诗的“精神张势
 雨后初晴有诗意——浅谈三首宋诗的生命感悟
 白云红叶两悠悠——程颢《秋月》悟读
 无花无酒过清明——王禹偁《清明》悟读
 一泓清可沁诗脾——林稹《冷泉亭》随想
羁旅愁思
 独骑瘦马取长途——晁冲之《夜行》悟读
 飞花两岸照船红——陈与义《襄邑道中》悟读
 万顷沧江万顷秋——董颖《江上》悟想
 寒星无数傍船明——秦观《秋月》悟想
 岳阳楼上好风光——萧德藻《登岳阳楼》悟读
 徙倚轩窗看夕阳——晁补之《题谷熟驿舍》悟想
 卧听疲马啮残刍——晁端友《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悟读
 我比杨花更飘荡——石懋《绝句》悟想
 今夜细雨滴芭蕉——吕本中《夜雨》写意
 寂寞小桥和梦过——陈与义《早行》随感
 青山不改旧时容——孙觌《枫桥三绝》(其一)悟读
 只有滩声似旧时——陆游《楚城》悟想
 黯淡滩传黯淡情——贾青《黯淡滩》悟读
 动地歌吟哭故国——汪元量《醉歌》(其九)悟读
 人生没有石头老——黄庶《怪石》悟读
 石头明月雁声中——刘翰《石头城》悟读
 依旧相逢沧海中——黄公度《分水岭》悟读
 ……
隐逸山水
相思无限
迎来送往
家国天下
后记

章节摘录

  那个酸劲让他大出洋相:咬一口,咧开嘴露出牙,嘴皮皱成深勾,一副大惊失色、目瞪口呆的样子。大人捧腹大笑,小孩被骗了,酸得满脸通红,从此再不吃酸梅了。这种生活很有趣,笔者近日回县城看望父母,发生了这样一件好玩的事情。在弟弟家吃晚饭的时候,上了一道西红柿炒苦瓜,做哥哥的徐枫林逗引妹妹徐一雅说:“雅子,苦瓜好吃,不苦,很甜,要不要我喂你一块啊?”雅子连忙说:“要!要!枫林哥哥快点喂我!”徐枫林用筷子挟着一块苦瓜往雅子嘴里送,雅子一咬,满口苦涩,大叫一声,全部吐出,哇哇大哭。  这场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连忙安慰雅子,枫林哥哥不好,枫林哥哥不对,他不能欺骗妹妹,批评他。雅子得到大家的同情、安慰,才慢慢回过神来。生活总是相似的,我不知道是杨万里诗人吃酸梅,还是杨大诗人叫小孩吃酸梅,但是那种刺激、有趣,那种惊讶、激动,那种怪相造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有个时候,百无聊赖,静下心来,想那些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好玩刺激的事情,也是很惬意的。初夏的窗外,赤日炎炎,浓萌匝地。  芭蕉绿得逼你的眼,一大片一大片,向上伸展连成一株茂盛的绿树。一棵又一棵,这样的绿树站立在庭院,站立在住宅周围。任他骄阳似火,任他暴雨如雷,我住小屋,自成一统,夏天凉快,雨天晴和,几多悠闲,几多安逸。我有满心欢喜要向诗歌倾诉,我有太多的情趣要与读者分享,就看我家窗户外面那棵硕大的芭蕉树吧,绿得苍翠,绿得浓艳,绿得流油,放眼望去,满庭绿意扑面而来,似乎连窗户,连窗帘也是绿色的。炎热的夏天,郁闷的小屋,有了这一窗绿,有了这一院生机,心中焉能不凉快、惬意呢?  诗人对芭蕉之绿情有独钟,以窗为框,以绿为色,以树为景,画成诗句,画成图景;心中的宁静闲适,心中的激动幸福,有形有色,宛然可睹;芭蕉有情,诗人有心,有心的诗人看到充满性灵的芭蕉毫不吝啬地把大片大片的绿分给纱窗,分给布帘,也分给诗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芭蕉掩映小屋,绿意笼罩诗人,心灵是静穆的,愉悦的,也是充实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优雅的文字,独特的视角,个性的品读,还原了宋诗的滋味。每一篇文章都能唤醒记忆,每一番解读都能感动你我:《宋朝那些诗生活》——把打开诗人心结的钥匙,一座连接古今文化的桥梁。  ——邓志刚(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名校名师)    作者引领我们,以巨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穿越宋诗中的风花雪月,让我们用心灵贴近诗人的心灵,完成壮美绚丽的精神对话。  ——董一菲(著名特级教师,全国名校名师)    许多脍炙人口的宋诗一直都是滋润每一个中国文化人的精神营养,遗憾在于唐诗多多少少遮蔽了宋诗原有的光芒。在此意义上,徐昌才先生的《宋朝那些诗生活》为我们复原了宋诗本来的真实与美丽。  ——潘年英(著名作家,教授)    作者以超群的智慧,卓越的才华,澎湃的诗性,颠覆的热力,直击宋诗内核,成功破译宋诗密码,使我们获得一个崭新的视窗,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缤纷诗意。  ——雄黄(湘西诗人,资深策划)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宋朝那些诗生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