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豫章丛书

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江西省高校古籍整理  

页数:

495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而能流传至今,历代学人编纂的丛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前代学者搜求羣书,汇为一编,而成丛书,刊刻面世,既便于学人查阅使用,又利于保存流传,功德匪浅。宋代左圭辑刊的百川学海、元代陶宗仪辑的说郛、明代毛晋编辑出版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经史丛书及一批文学类丛书、清代鲍廷博编刊的知不足斋丛书、黄丕烈辑刊的士礼居丛书、卢文招辑刊的抱经堂丛书、张海鹏辑刊的学津讨原,都是丛书中的杰出代表。丛书有各种编法。其中专收集地区人士的著述及有关这一地区的文献的是地方文献丛书,也称郡邑文献丛书或乡邦文献丛书。地方文献丛书是丛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朗隋两代,尤其是清代,乡邦文献丛书纷纷问世即是明证。地方文献丛书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有着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它又是综合性的文献丛书,反映了中华历史丈比约诸多方面。

书籍目录

医门法律(六卷)清喻昌点校说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自序医门法律目录医门法律卷一医门法律卷二医门法律卷三医门法律卷四医门法律卷五医门法律卷六附录一序(清钱谦益)寓意草(四卷)清喻昌点校说明寓意草目录寓意草卷一寓意草卷二寓意草卷三寓意草卷四附录一自序

章节摘录

  喻昌曰:十二经脉二刚贤论之详矣,而络哌则未之及,亦缺典也。经有十二,络亦有十二。络者,兜络之义,即十二经之外城也。复有胃之大络,脾之大络,及奇经之大络,则又外城之通界,皇华出入之总途也,故又日络有十五焉。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繇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故外邪从卫而人,不遽人于营,亦以络脉缠绊之也。至络中邪盛,则人于营矣。故日络盛则入于经,以营行经脉之中故也。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络脉不能禁止,而盛则入于经矣。若营气自内所生诸病,为血、为气、为痰饮、为积聚,种种有形,势不能出于络外,故经盛人络,络盛返经,留连不已,是以有取之于砭射,以决出其络中之邪。今医不用砭射,已不足与言至巧,而用药之际,不加引经透络,功效羁迟,安得称为良工耶?至若三部九候,内经原有定位,王叔和以相络之,故大小二肠,候之于上,心主之脉,候之于下,而不知络脉所主者外,所关者小。虽是系络,表裹相通,未可定其诊象。况水谷变化浊秽之腑,去膈上父母清阳之脏,重重脂膜遮蔽,其气迥不相通.3T且可因外络连属,反谓右寸之清阳上浮者为大肠脉、沉者为肺脉?经所谓藏真高于肺者,乃藏真高于大肠矣。周身之治节,浑是大肠主之矣。左寸之浮者为小肠脉,沉者为心脉,水中污泥,反浮于莲花之上,有是理乎?夫心包之脉,裹六撷乎心,代君主行事,正如宰相统摄政府,即当从左寸候之。若分属右尺,与三焦同位,忽焉人阁办事,忽焉远窜遐荒,一日万几,舍樽俎而从事道路乎?切脉论中,已定其诊,今再论及,恐安常者不加深察耳。唯是经有十二,络有十五,难经以阳骄、阴娇,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遂为后世定名,反遣内经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吃紧一段。后人不敢翻越人之案,遂谓当增为十六络,是十二经有四大络矣土且不冤乎?昌谓阳蹯、阴娇二络之名原误,当是共指奇经,为一大络也。盖十二经各有一络矣,共十二络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络,繇胃下直贯膈肓,统络诸络脉于上。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豫章丛书 PDF格式下载



好书,但送来已经发霉,当当差劲。


书内容不必评价了,只为了凑齐一套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