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跨越与会通

陈惇 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陈惇  

页数:

4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跨越与会通:比较文学外国文学论文选》是从作者百余种著述中精选出来的一部论文集,包括论比较文学和论外国文学两个部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显学。但是有关学科的许多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跨越与会通:比较文学外国文学论文选》作者自比较文学在中国复兴之始起,长期参与全国性的学科建设和学术讨论,所发表的有关本学科的许多理论问题的文章,针对性强,论述透辟,已经成为研讨有关问题的必读材料。其比较研究论文视野宽广,见解稳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跨越与会通:比较文学外国文学论文选》外国文学论文涉及众多的西方文学作品,以论题之切中肯綮和分析之深入浅出见长。高校师生和文学爱好者均能从中获得教益与启发。

作者简介

  陈悼,浙江湖州人1934年生。1956年毕业范大学中文系留校工作至今从事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比较文学学会顾问。曾参编《欧洲文学史》《外国文学简编》《外国文学史》等全国通用教材主编北师大中央电大全国自学高考的外国文学教材。发表过《莫里哀和他的喜剧》《莎士比亚的生平及其剧作》等著作及外国文学研究论文近百种在比较文学方面,主攻比较文学学科原理和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与刘象愚合著的《比较文学概论》(21世纪课程教材)获国家级〔全国优秀奖〕,主编的《比较文学》获1998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序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桥梁与通途——论比较文学的目的与功能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文化批评和比较文学定义蜕变——比较文学学科筒史比较文学事业兴旺发达的基本保证要充分重视比较文学教学学科合并与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文系怎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建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关于比较文学与中学教育的思考三个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文学潜能的发挥——谈文学与艺术的比较研究世纪之交的比较文学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大自然与作家的理想——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与迦梨陀娑《沙恭达罗》穿中国戏装的莎士比亚论启悟性形象——林冲形象与威廉·退尔形象的比较研究进化论的引进及其功过文学与语言学语言学“革命”与文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采石者的希望——读杨周翰先生的《攻玉集》化无形为有形——莎士比亚《麦克白斯》的心理刻画两相对照 层层铺垫——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形象体系福斯塔夫和“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读拜伦的《哀希腊》20世纪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高尔斯华绥谁是幸福的蓝鸟——劳伦斯《两只蓝鸟》中的三个人物莫里哀创作的民主倾向“高度悲剧性”的喜剧——莫里哀的《悭吝人》欧洲古典喜剧的经典作品——莫里哀的《达尔杜弗》一个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形象——论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项链》的思想和艺术一个爱国者的悲剧——都德的《柏林之围》开拓者的功绩——左拉的《小酒店》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跨越与会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