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双钩淡彩技法

吴东奋 福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3  

出版社:

福建美术出版社  

作者:

吴东奋  

页数:

16  

内容概要

中国工笔花鸟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也是广大专业、业余画家十分喜爱的画种。为了满足美术院校的教学和广大自学者学习的需要,特编辑了版这套系列丛书。 《中国工笔花鸟画谱系列》首批推出《白描花卉技法》、《双钩淡彩技法》、《双钩重彩技法》、《工笔禽鸟技法》、《水墨工笔技法》、《没骨工笔技法》六种,较全面地介绍了工笔花鸟画的传统技法和一代流行盂画坛的某些新技法,同时,带提供了范图,是一套既有一定学术水平,又便于学习的系列丛书。

作者简介

吴东奋,1943年生,祖籍福建仙游。1962年毕业于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后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南京师大美术系国画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李耕画院名誉院长、福建工笔画学会秘书长。

章节摘录

  没骨工笔花鸟画  一、没骨工笔花鸟画沿革  在中国工笔花鸟画中,还有一种技法,叫做“没骨工笔花鸟画”,这种技法为五代时期的徐熙所创,到了北宋,经过徐熙之子徐崇嗣等人的继承和发展,技法更为完善,宋沈括在《梦溪笔淡》中记载了这一段历史,沈括说徐熙的画法:“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熙之子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使“没骨工笔花鸟画”与当时黄荃及诸子创立的以墨钩线、以色填彩的富丽堂皇的“钩填法”,成为中国工笔化鸟画两大体系,一直沿袭至今。  “没骨法”白徐崇嗣之后,历代均有画家继承,元代之后虽受画坛冷落,但不乏有名家出现,清朝初年的恽寿平,将这种技法发展到了极致。恽寿平号南田,早年从堂伯父恽向学画山水,后来改攻花鸟,而且以继承发扬没骨画传统为己任他认真掌握传统经验,在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点染法”等新方法,同时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对象。他的技法求新、尚趣、弃俗,摒弃浓丽的色调,追求神韵,追求清新淡雅的艺术效果。现在一些博物馆收藏的恽寿平没骨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精品,他的画在工整雅丽、清新秀逸之中,隐含着一种内在的美,使人观后赏心悦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双钩淡彩技法 PDF格式下载



帮同学带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