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鸦鸦乌的故事

陈伯吹|主编:周基亭 福建少儿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福建少儿  

作者:

陈伯吹|主编:周基亭  

页数:

210  

内容概要

  陈伯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一代宗师,为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陈伯吹先生在童话王国中用自己的才情和不懈的努力不断寻宝,他的确用自己的艺术实践为我们储备了无价的珍宝。在这本并不厚的集子里飞翔,历经一个卓越生命那些智慧闪烁的瞬间,有些感叹,这趟深夜携灯寻宝的过程,真是不虚此行。

作者简介

  陈伯吹(1906-1997),原名陈汝埙,1906年8月生于江苏宝山(今属上海)。陈伯吹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出版家、教育家、翻译家,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  陈伯吹早年曾在乡村小学任教,1923年起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他1930年任北新书局《小学生》半月刊主编,1934年任儿童书局编辑部主任,1945年主编《小朋友》杂志。  新中国成立后,陈伯吹先后担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大革命”十年,他被迫停笔。陈伯吹怀着、“为小孩子写大文学”的执著愿望,一生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其主要代表作有《阿丽思小姐》、《华家的儿子》、《波罗乔少爷》、《一只想飞的猫》、《骆驼寻宝记》,另外还著有《三门峡工地两少年)(散文集)、《飞虎队与野猪队》(小说集)等;论文集有《儿童文学简论》《作家和儿童文学》等;著、译、编儿童文学作品及理论近300万字。

书籍目录

“鸦鸦乌”的故事/1从算术国里来的小人儿/14一个姓名保密的老头儿/31瓷姑娘和慈姑娘/61安琪儿夜游记/76橘林里的小红灯/88童话城的节日/104飞上屋顶的老公鸡/152小蟹在篓子里吱吱地响/155小鲫鱼和小水鸟/158小耗子没听懂/161小青虫考及格了吗?/164猫头鹰说话了/167大老鼠和小座钟/169山前山后好风光/172甲虫的下场/174井底的四只小青蛙/179小毛驴愿意做什么/186三只小喜鹊说的/194鸡大嫂上菜市场/199编后记/207

章节摘录

  在那遥远的地方:背后是青山隐隐,前面是绿水粼粼,波平如镜的湖滨,耸着一列白垩墙的屋舍,三面衬着茂密的绿竹,显得十分幽静。屋前平展展的一片油油绿色的草坪,左边种满了奇花异草,右边种植了一行行的桑树和茶树。远处,近处,那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错错落落地四散挺立着……春天来到时,鸟语花香,是个风光明媚的好地方,也是个工作极安静的环境。  有人问了,这是个什么所在?原来是个科学与艺术融合着的漂漂亮亮的植物园。  待在园里的画家,携着画架,写生板,把一处处的风景胜地,描绘下来:淡妆浓抹,深红浅绿,画出了一幅幅人间仙境。  音乐家总是在东方曙光初露的清晨,引吭高歌,惹得黄莺、画眉、芙蓉、翡翠、山雀、相思鸟等齐来听唱。这些鸟儿听得高兴,也就啾啾、唧唧、吱吱、喳喳地和唱,说它们伴奏也可以。待到黄昏日落时:山、湖、树林、屋子和田地,都给照耀得金光灿灿的,映着天空中变幻莫测,鲜艳无比的七彩晚霞,装点成美丽的花花世界。此时,音乐家又在勤奋地练唱了,他那嘹亮的有节奏的歌声,催得鸟儿倦飞归林,人们带着一天紧张劳动的成果,也愉快地准备休息,在文娱活动中尽量来一次美的享受了。  诗人自然兴致更高,朗诵他精心杰作的诗句,赞美自然界的天然美,也赞美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研究创造。园丁的手艺高强,那千姿百态的盆景,真是巧夺天工啊。  但是,很可惜,好景不长,这样一个科学研究、园艺生产的地方,却给一只头上、颈上长着一撮白毛的乌鸦破坏了。  画家、音乐家、诗人,为了要更好地工作,离开这个吵闹不安的地方,迁移出去了。留下来的植物学家和园艺工人,他们只能服从工作的需要,在这儿待下去,可也给喧嚣的噪声闹得头昏脑涨,作不出好成绩来。真叫好事多磨啊!  这且不说,就是那些和它同类的鸟儿,也都表示厌烦,觉得这样地喧哗吵闹,伤透脑筋,大雁要提早飞回雁门关外去了,燕子也推迟了从南海到这太湖三角洲地区的行期。  花草也仿佛不高兴地低垂了头,不想开花,不愿放香,曾经在这里出现过的万紫千红,似乎不再在暮春的艳阳天,重新展览一番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话说那只才进得园来的鸟,颈上长着一撮雪白的毛,浑身漆黑油亮,白毛和黑羽相互辉映,显得有点儿别致,但并不漂亮,群鸟对这新来的客人,表示着诚挚友爱的欢迎。这么一来,它像鹤立鸡群那样,觉得自己异常高贵,独来独往,眼睛仿佛长在眉毛上似的,老瞧不起人家。一个多月以后,它“哇呀哇呀”地到处叫啊,喊啊,忘乎所以,没有一丁点儿自知之明。  小鸟们认不得它,以为它是白头翁,就尊敬地称它一声“白头翁老先生!”  它生气了,圆睁了眼睛:“你们瞎了眼,我还是个年轻小伙子,怎么会是白头翁呢?”  有一只刚飞出窠的小麻雀,它像小牛犊初次见到老虎,不服气:“明明头上长着一撮白发,还死乞白赖地不认老!”但是它对于这样一个大家敬重的,有威望的前辈,毕竟不敢得罪它,悄无声地自言自语,只说给自己听听罢了。  老鸟们见多识广,可也很迷糊,都以为它是北方来的贵宾白颈鸦。但是也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迁到这儿来?来干什么?初来时倒也安分,不声不响的,现在却一天到晚“哇呀哇呀”地大声叫嚣,不知又为了什么?……搞得这个优美平静的植物园不平静!难怪人们生气,搬家走开了事。  一只老鸨说了:“它的确不是白头翁。它是白颈鸦,只不过它颈子上的白色领环的毛长到头上去了。”  鹧鸪插了一句:“它当然不是白额雁,看它额上、嘴边都没有白色的横纹。”  自作聪明的斑鸠不愿藏拙地说:“依我看,它也不是白颈鸦……”  这一说,引起了鸟儿们议论纷纷,叽叽喳喳地争论不休,斑鸠吓得不敢说下去了。  羽毛华丽的雉问了:“斑鸠,你说它也不是白颈鸦,有什么根据?能说来大家听听?”说完,知道斑鸠是个健谈客,还叮嘱一句:“可不能乱说!”  “好吧,我说三点来着:一是白颈鸦定居北方,不到南方来住;二是它的住家总是在两三丈以上的高树上,不营巢在普通的树上;三是它喜欢孤独,不多和大家混在一起。”斑鸠结结巴巴地总结似的说,“所,所以,我,我说它不是白颈鸦。”  大伙儿一听,都点头同意。证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话是有道理的。  唯独乌鸦一听,有点着急了:“难道它是我们乌鸦家族的乌鸦吗?看来也不像!这个我不会不知道!”斑鸠受到称赞,嬉皮笑脸地说:“我们就叫它‘鸦鸦乌’嘛!”  雉又问了:“这名字又有什么根据?”  “根据它一天到晚‘哇呀哇呀’地叫!”斑鸠对答如流,的确,今天聪明起来了,可惜它还很懒,不爱劳动。  “这名字挺好,挺合适。”喜鹊高度评价着,“它是这个样子,名副其实嘛。”喜鹊是细心的,有思想的,摇晃着头,把问题深入下去:“这只暂时我们只好叫它‘鸦鸦乌’的,一天到晚吵吵嚷嚷,‘哇呀哇呀’地说些什么啊?”  那只小麻雀早就从杨柳树上飞到更高的栗树上,这样挨近了老槐树,和大伙儿靠得更近些。它赶热闹,又爱饶舌,看到大家答不出来,冷场了,禁不住又说了:“我,我听见它喊的是‘家呀!家呀!’”  大家一听,都惊奇小麻雀耳朵精灵,说的有意思。原来那“鸦鸦乌”口口声声吵嚷的是“家呀!家呀!”  喜鹊想把问题搞透,继续追究下去:“喏,譬如助人为乐的鹧鸪,它看到天气阴,将有雨,就不住地向人们叫唤着:‘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又譬如热心生产的布谷,老要提醒人们:‘快快播谷!快快播谷!’再譬如记忆力强的鸽子,从千里外飞回来,望到故乡故居,就说:‘如故!如故!’这些心里话都说得多么有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鸦鸦乌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