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

鞠萍,陈群 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鞠萍,陈群 著  

页数:

178  

前言

对我而言,这本书是很特殊的。因为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的是少儿主持工作,跟孩子们说的多,跟父母们交流的多,像这样以一本书的形式,讲述自己对孩子成长教育的理解还是第一次,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新奇和惊喜。记得有位焦急的母亲来信说,她是一个两周零十个月男孩的母亲。尽管在手术台上生孩子的时候,她含着眼泪说只要宝宝健康就好,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的愿望已经远不止这些了。她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开始着急,因为她知道孩子出生头三年至关重要,可她觉得自己能给予孩子的很少。她说自己不是老师,没有任何特长,对于怎么去教育孩子无从下手:想给孩子单独请老师,可经济上又不允许;想送到少年宫去,可人家说孩子太小不收。为此,她很苦恼,让我帮她出出主意。伴随着孩子的出生,年轻的爸爸、妈妈也就进入了角色。但是,成为爸爸、妈妈容易,成为称职的爸爸、妈妈却并不容易!恰如这位妈妈所说,她不是老师,她没有任何特长,她无从下手。因此,在刚刚体会了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喜悦之后,焦虑和不安会紧随而来,因为,谁也没有学习过怎样当父母!当老师有师范学校来培养,当医生有医学院来培养,恰恰就是当爸妈,却还没有专门学习的地方。有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情,而真正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并不是仅凭母鸡般的“爱”就能够做到的。这就是我想与年轻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感悟的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陈群博士聊到家庭教育话题,感觉很投机,因为我和陈群博士有着许多相同的人生轨迹:我们同龄,都是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之后,她继续在教育领域学习、研究,而我在少儿主持上获得了孩子们的认可。我们也基本上同时成家、为人母,她生了女儿,很优秀,去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我的儿子今年高三了,也在为进入理想的大学拼搏呢!为了能给年轻的父母一些启发和提醒,我和陈群博士约好一起来写这本书。我除了梳理自己做母亲的切身体验以及二十多年来与孩子打交道的经验,还重返母校,跟一些教育专家交流,了解当今教育前沿的变化;我还去了几所小学和中学,倾听孩子们最真实的心声。在整理了上万封观众给我的来信后,我和陈群博士进行了多次沟通,列出了孩子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分头准备资料,然后再沟通、再收集资料……就这样耗时一年多,才有了今天这本书。我们一直认为育儿的历程就是家长不断做出选择和承担选择后果的过程。做父母的在教养方式上有很多种选择,对孩子有时候是受情绪控制的,忽严忽宽;有时候是精心设计的,吃穿住行精准掌控;有时候是突出学习的,有时候又是强调健康的;有的要求孩子完美,有的只求孩子快乐……无论家长做出何种选择,都与家长自身的成长经历、个性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选拔的标准有密切的关系!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一封来自监狱犯人的信件讲述了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端来一盘苹果,弟弟抢先说出想要最大的,结果受到了妈妈的责备: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先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他听后忙改口说自己想要最小的,结果他得到了大苹果。从此以后,他学会了撒谎,以至于他长大后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最后被送进了监狱。一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则谈到了妈妈让三个孩子比赛负责修草坪,谁干得最好,就能得到大苹果。结果,他自己通过劳动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母亲从一件小事让他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也许您觉得,后者是一名成功人士,其母亲的行为是值得效仿的。其实,也不尽然。如果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时时事事都要孩子争第一,这样的教育只能造就挫败感极强和心理障碍的人。家庭教育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极端地只取其一,要分析成功案例背后值得学习的教育本质。今天,我们正身处社会转型期,全球化、网络化带来的多元冲突必然在家庭教育中引起一场变革!一种教育模式对于具有极强个性特征的孩子,可能是极为有效的,也可能是极其失败的,所以想获得一种万能的家庭教育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家庭教育不是牺牲家长成全孩子的教育,是亲子共同成长的教育;家庭教育也不可能无师自通,它需要用心打造,将情与理最佳结合;家庭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也与家庭的幸福紧密相连!也许我和陈群博士在一些具体教育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碰撞,不过那也没有关系,谁说教育只能是一家之言呢?我和陈群博士在交流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当您打开这本书后,不是感慨其他孩子的成功,转而仿效、追逐。我们想做的只是解读一个个当代孩子的真实成长故事,从而发掘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关键点”,将教育的取舍与可鉴之道呈献给您,相信您在把握好这些“成长关键点”的同时,您与您的孩子也拥有了幸福的生活!鞠萍姐姐2011年4月28日

内容概要

《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对话家庭教育》是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关于家庭教育的力作,共分十大主题。鞠萍姐姐根据数以万计的小观众的来信,梳理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烦恼,并和陈群博士一起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就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期、家庭教育环境的塑造、与孩子沟通的策略等展开论述。涉及的话题均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对话家庭教育》以沟通、碰撞的对话模式,把先进科学的理论、真实鲜活的案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父母了解孩子、欣赏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鞠萍,中央电视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高级编辑,1966年生于北京,先后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七巧板》《大风车》等,因为熟悉儿童心理、热爱儿童教育事业,多次捧得“金话筒”奖“开拓奖”等,出版《萍聚》等书。“鞠萍姐姐”的形象随着她主持的少儿节目深入千家万户,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目前,鞠萍姐姐是央视名牌栏目《大风车》的执行制片人。陈群,一位成功的妈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研究工作:曾任《中国儿童报•现代家庭教育》周报执行主编、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学校危机管理”共同研究员:已出版《幼儿园危机管理实务》《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等书。

书籍目录

话题一:家是什么
家是安全的
家是温暖的
家是由亲情编织的
家是包容的
话题二:孩子喜欢的家长是什么样的
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要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参谋
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而不是成就喝彩
家长要善于与孩子“拉家常”
话题三:孩子的未来该怎样设计
对孩子要积极、恰当的期望
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
尊重孩子,让孩子获得自尊
珍惜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话题四现代孩子最需要学会什么
关爱生命,让孩子当好自己的保镖
练就体育运动的“绝活”,为生活幸福加分
让孩子能正确认识、欣赏自己
学会包容别人,能够愉快合作
拥有理财意识,更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
话题五孩子的校园生活面临的困惑
善于发现孩子遭遇的“软硬暴力”
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当班干
引导孩子处理好各种关系
话题六面对孩子的网络世界怎么办
不要拒绝孩子的网络生活
告诉孩子怎样用好网络
“网络成瘾”要提前预防
话题七怎样对待孩子关注的流行事物
阅读经典和流行读物对孩子同样重要
不要把动漫看成是洪水猛兽
追星也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话题八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从何做起
把控制时间的权利还给孩子
让孩子学会守时、惜时、享时
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读书也是“甜”的
鼓励孩子当一个学习的探险者
经常与孩子交流有益的学习方法
话题九需要塑造孩子什么样的性格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
诚信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勇敢是迎接挑战、战胜自我的动力
忍耐是笑到最后的保证
挫折是磨砺坚强心理的必由之路
独立是放飞未来的翅膀
关爱是获得爱、孕育爱的摇篮
礼仪是人生畅行的绿卡
话题十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办
适应青春期孩子的变化
“牛犊之恋”宜疏不宜堵
叛逆的孩子更需要帮助

章节摘录

版权页:家是安全的☆家能带来安全感。家的安全能让人完全放松,回归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安全的港湾,人的身心是舒展的,任何表达都是坦率的、真诚的。☆家长不要因为追逐所谓的“成功”,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带上了功利色彩,让亲情变得淡漠,让孩子面对的是一次次的“失败”和由此带来的“爱的剥夺”。爱的剥夺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鞠萍姐姐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爱的剥夺”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作为家长,在家这个安全环境里,要给孩子安全的心理体验,家长的行为决定了“家”给予孩子的安全度大小。父母之间的矛盾与激烈争吵,会让孩子的安全感缺失。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得家长的心态变得焦虑和急功近利,如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在的行为表现等。家长更多的是向孩子要成长的“结果”,而无法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分享其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家长心目中追逐的“成功”标准,常常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带上了功利色彩,让亲情变得淡漠,让孩子面对的是一次次的“失败”和由此带来的“爱的剥夺”。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爱的剥夺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作为家长,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安全感,首先要明确几个要点。第一,你不是学校的老师,你是父亲或者母亲,你对孩子成长的引导是综合的;第二,孩子各有不同,孩子的遗传素质_、能力、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但无论孩子是出类拔萃还是默默无闻,无论孩子是丑还是美,他都是你的孩子,千万不能有嫌弃之意;第三,家长要做到情绪自控,并用积极的情绪去关爱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受到挫折、委屈的时候,家长给予他的不是责骂,而是理解,听其倾诉;当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家长给予他的不是过度夸奖或更高的要求,而是要表达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仔细听孩子的诉说,帮助孩子把握好以后进取的方向;当孩子压力过大,需要一个空间去发泄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暂时避开,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家庭中,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无条件的支持,不要把奖励和成绩挂钩。正是父母的行为决定了“家”给予孩子的安全度。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会让孩子的安全感缺失,那就是父母之间的矛盾与激烈争吵。这种状况若已成为家常便饭,由此带来的“内疚”与“惊慌”会成为孩子早年情感生活的一个阴影,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孩子会将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觉得就是因为自己不听话才使得父母不高兴;有的孩子常常会在父母“离婚”的吼叫声中,觉得自己被遗弃了,担心自己会成为无依无靠的人。做父母不仅要有感情,也要有理性。当夫妻双方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沟通处理时,不要把孩子当成撒气的对象或把孩子当成筹码。成人之间的问题要避开孩子,私下解决;即便是无法再共同生活下去,也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孩子知道造成这一事实并不是他的过错,父母仍然很爱他,让孩子感受到家是安全的。给孩子家的安全感,要摈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对孩子而言,当学习成绩成为家庭教育的晴雨表时,“家”也就无安全可言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是推动父母实施严格的家庭教育的原动力。被奉为家教法宝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虽然已被现代的教育理论批驳为无效的打骂教育,但在广大父母的意识和行动中,依然是备受称赞的。上世纪70年代,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学习和考试压力由学校延伸到了家庭。家长在家里和孩子说得最多的是学习,提要求最多的还是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常常能够获得家长的称赞与关心.,而学习差的孩子常常被指责、冷落。因此学习成绩让孩子倍感压力的事情时有发生。我的一位博士同学李伟曾经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五年级的一次班会课,主题是“和烦恼说‘Bye-Bye’”。孩子们把自己的烦恼写在一张纸上,并折成了纸飞机。老师在课上介绍了一些告别烦恼的方法,然后告诉同学们,如果觉得自己可以告别烦恼的就把纸飞机飞出去。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男孩,似乎对老师的话没什么兴趣,一直在手里摆弄着纸飞机。我问他:“你写的是什么烦恼?我可以看看吗?”他拒绝我:“没用的,我的烦恼没有办法解决。”他说话的时候有些忧郁。我又试了一下,他还是在那里摇头:“没有用,没有人可以解决。”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小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烦恼,会让他这样无奈?P2-4


编辑推荐

《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对话家庭教育》:孩子喜欢的家长是什么样的?现代孩子最需要学会什么?孩子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的困惑有哪些?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从何做起?……汇聚鞠萍姐姐儿童教育理念精华,展示教育专家、成功妈妈的教子心得。《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对话家庭教育》针对现在社会转型、外界变化对家庭教育产生冲突的现状,梳理了孩子成长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告诉你如何应对。鞠萍姐姐和陈群博士以对话的形式,并结合问题提解决办法,针对性强、思路开阔、可操作性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成长也可以没有烦恼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