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法讲坛
2008-9
安徽美术
杨传进
114
无
本丛书《书法技法讲坛》力避上述技法类图书的弊端,以期还原古代书法技法的本真。本丛书以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专业学生和教师为读者对象,取中端定位,在撰写和编辑过程中希望达到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宏观性、客观性、综合性、比较性。本丛书将写作的思路放在书法史的大环境中,每种书体选择书法史上不同时代不同书法家的有代表性的作品10种,以它们为范例展开比较、分析和综合。立足宏观技法,避免细枝末节,以期通过图片直接客观地反映书法技法的真实状态。 二、以点带面。每种书体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书法家手上,技法会有不同的表达。比如平正,楷书中的《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和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赵孟頫的《三门记》皆符合此审美特征,然而其审美内涵却又有差别。再比如方笔,《张猛龙碑》和《龙门二十品》则又不同。本丛书旨在通过图例将技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表现呈现出来,让读者以点及面,了解整个技法史的发展轨迹。 三、以图例说话。本丛书的客观性展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图例说话,而作者的简明扼要的解说旨在抛砖引玉,对特定技法更多的理解在于读者读懂图例。所以本丛书图例的编辑力求使读者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和综合等思维活动。本丛书将图例以分类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省却读者需整理而费的时间。 本丛书先出5本,分别按篆、隶、楷、行、草5种书体分类。每种书体的技法数量不作硬性的统一规定,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所以每种书体成册的印张数也以行文来定,并不整齐划一。 本丛书历时两年打造,寄托了作者和编者的愿望,即以我们严肃细致的工作态度为读者朋友提供书法技法锤炼和提升的阶梯。
总说行书源流及技法概述第1例 点之法第2例 横之法第3例 竖之法第4例 撇之法第5例 捺之法第6例 钩之法第7例 转折之法第8例 合理用毫第9例 起笔、收笔第10例 强化呼应第11例 中侧互用第12例 绞转用锋第13例 沉着痛快第14例 改变笔顺第15例 奇正相错第16例 疏密得宜第17例 同形异构第18例 同笔求变第19例 省简笔画第20例 因境立形第21例 收缩夸张第22例 匀称参差第23例 左重右轻第24例 由法求理第25例 连绵组合第26例 相邻组合第27例 体势组合第28例 跨行组合第29例 常用章法第30例 大小错落第31例 横向对比第32例 以斜为正第33例 行间破空第34例 直线贯气第35例 曲线贯气第36例 平行贯气第37例 笔分轻重第38例 前后照应第39例 题款多变第40例 变化中求和谐第41例 行书墨气
第1例 点之法行书和其他书体一样,积其点画而成字,积其字而成章,因此,谈行书技法也须从点画入。行书究竟如何产生,尚未有定论,但行书的融会能力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可以将其他书体的技法吸收过来为己所用。通观历代行书作品,可以这样说,行书的用笔、结构主要是承接楷书而来,但其变化却比楷书丰富多彩。行书的点解散了正书点的程式化写法,并将相关笔画浓缩为点。这是行书的实用价值使然,同时也丰富了行书的艺术表现力。
《行书技法41例》历时2年,专业打造,6000幅图全景展现,历代书法技法。
无
安徽美术出版社的《书法技法讲坛》这套书真的不错,适合学书、对书法有一定深度的人阅读!
无论从价格上,还是质量上都很满意。
这个系列的都不错 好书
henhaode shufa
少见的好书
书还可以,不过速度太慢了。
不够深入。。。
本来当钢笔字的字帖买的,没想到里面全都是毛笔字……
很喜欢其讲评的方式,对草书学习帮助很大,有收获!
没有如广告宣传的这么效果,而且这套书每一本编书的思路大同小异。有点凑页数而冲量的技法诠释。一口气买齐了,有点后悔买此整套。
我订十本,贵网站广州点只有九本,就在全国范围内为我寻找。让我感动的是你们完全可以等凑齐了一起送,但你们先给我送来九本,第二次再特地送来最后一本。九本那回还用纸盒包装,很周到。谢谢。
替别人买的,说是不像正版的。
书中尽是空话,没有实际的具体的指导。空谈误国。
内容翔实,好书,准备买一套全集。
系列好书,图片丰富,理论有依据
行书技法41例
受益匪浅 多多益善 不错
讲解很清楚,实用,适合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