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看麦娘

池莉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池莉  

页数:

24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池莉文集》初版于一九九五年八月。初版时为四卷,包括《紫陌红尘》、《一冬无雪》、《细腰》、《真实的日子》等。一九九八年八月,出版五、六卷《午夜起舞》和《致无尽岁月》。二OOO年十月,出版第七卷《惊世之作》。六年时间共出版七卷,基本收录了池莉从一九八O年到二OOO年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 二、《池莉文集》出版以来,先后印刷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套(还不包括大量形形色色的盗版),深受读者欢迎。 三、鉴于初版《池莉文集》内容、体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尤其作者二OOO年以后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未能收入,我们决定出版一套新版《池莉文集》,以满足新世纪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的需求。 四、这套文集为修订版,每篇作品都经过池莉认真修订,是目前池莉作品最具权威的版本,也是收录其作品最全面的一个版本,囊括作者主要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将按计划分类出版。 五、此次出版的是《池莉文集》中篇小说系列、共六卷。与初版文集相比,我们在开本、纸张、封面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许多改进,更便于读者和研究者阅读收藏。

书籍目录

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托尔斯泰围巾

章节摘录

  六月二十一号,每年都有这一天,不是吗?五年前有这一天,十年前有这一天,二十年前有这一天,百年前也有这一天。我不知道别的人是否记忆特殊的日期?是否会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心神不宁?是否会坐立不安,非得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总之我是。  今天是六月二十一号。昨天入夜,我就开始辗转反侧。凌晨四点,我口渴难耐,起床喝水,借着晨曦的光亮,在挂历上的今天,用红笔做了一个记号。三个月了,我女儿容容失踪整整三个月了。明暗交织的黎明之色,比白天暗许多,又比夜晚亮许多;人的意识,比白天朦胧许多,又比夜晚清醒许多。我清楚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容容的失踪,到昨天,还只能说是两个多月,而今天,就是整三个月了!挂历下面是一只酒柜,酒柜的台面上,全部是相框。容容在照片里欢笑,她是现在流行的那种最上镜的姑娘,排骨胸,鹭鸶腿,巴掌脸,大嘴巴,一笑就露出百分之八十的牙齿,牙齿颗颗都光彩夺目,真是朝霞满天啊。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二十岁,北漂去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音讯了,想想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北京那种城市,什么事情没有可能!客厅的一切,在单纯又深远的黎明之色里活动起来:电视机自动打开,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正是容容。她在狂奔和呼救,从老远的地方往我的所在之处奔跑,紧紧追赶容容的是一股浓烟,是那种铺天盖地的浓烟,铅灰色,翻滚着,一朵里面又膨胀出无数朵,简直就像一只旺盛裂变的多头怪物。太可怕了!我立刻知道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必须不顾一切,立刻去救我的容容。否则,这些青春欢颜就有可能变成她的遗像,满天朝霞将会永远凝固在我的天空,柜子里保存的小小的奶杯、铅笔盒、墙上挂的布娃娃和枕头旁边的绒毛玩具,都将会变成遗物,从此令人不忍目睹。生活就是这样,欢乐变成痛苦,经常发生在转瞬之间。在我这个年纪,对于生活的不可知性,已经多次领教。这一次我实在是不敢大意了。  我下意识地伸手关掉电视,结果却是打开了电视。电视机突然发出嘈杂的声音,于世杰被吵醒了。他被吓得从床上坐了起来,伸长脖子搜寻我,说:“你在干什么?”  我翻腾如大海般的心绪,怎么面对一个从熟睡中惊醒的人?我从哪儿说起,于世杰才不至于觉得突兀?结果我说:“今天是六月二十一号,你知道,这个日子对于我,很不吉利的……”  于世杰说:“拜托了!请你睡觉,好不好?”  我说:“容容失踪整三个月了——”  “容容没有失踪!容容是没有与我们联系!”于世杰强调说,他闭上眼睛,极其受不了地倒在枕头上,说:“拜托了!拜托了!现在睡觉,一切都天亮了再说!好不好?”  天还没有亮,人就一定要睡觉。于世杰理直气壮。我只好上床,可是我再也无法入睡。于世杰一直断然否定“失踪”的说法,他认为我夸张。他认为现在的女孩子,在北京闯天下;一段时间不与家里联络,并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何况,”于世杰专门捅我的心窝子,说:“容容名叫郑容容,不叫:于容容,上官瑞芳不急,郑建勋也不急,你急什么?  我说:“于世杰,你能够说容容不是我的女儿?”  于世杰说:“是养女!”  我说:“养女不是女儿?”  于世杰说:“养女不是亲生女儿。”  我说:“不是亲生女儿就不是女儿?”  于世杰说:“是养女!”  我说不过于世杰了。无论什么事情,由他一说,都理直气壮。多年前,在我们确定了婚姻关系之后,于世杰就开始打断我的话题。当我试图表达自己某些感觉的时候,于世杰就扭转话题方向,讲出许多道理来。比如像这种“一切都天亮了再说”、“养女不是亲生女儿”之类的,令你无法反驳他,因为一般说来晚上就是应该睡觉的,一般说来养女当然就不是亲生女儿。可是非一般的个人感受呢?不也是客观事实吗?我的感觉他不听,他甚至不给我表达自己感觉的机会,因为感觉的表达听起来总是有一点云里雾里,需要缓缓展开,听者需要非常的敏感和一定的耐心。于世杰不听。于世杰经常谆谆教导我,要我做一个大大方方的女人。于世杰的话没错。可我觉得自己不正是一个大大方方的女人吗?难道具有个人感觉就不大方吗?于世杰说:我没有说具有个人感觉就不大方,我只是希望你做一个大大方方的女人。这样绕着说话真是累人,我自然就不说话了。我们夫妻之间的对话方式就这样,慢慢定型了。在后来漫长的日常生活里,只要我听凭感觉说一些观点和做一些事情,于世杰准定要把问题接过去,然后立刻一二三四五地分析,某个问题就会像屠户手下的猪,被吊在梁上,肉是肉,脊骨是脊骨,下水是下水,一切都条分缕析,清清楚楚。而我的感觉和动机早被瓦解了。我结结巴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除了专属于我自己的药品制剂专业,其他方面的问题,我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开会的时候,我听大家发言,我觉得谁都比我说得好。当然我会有话要说,我会被触动,会忽然地眼前一亮,我很想用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可是,往往就在我寻找恰当的语言,组织语言顺序的时候,说话的环境已经消失。话题转移了。争论起来了。领导讲话了。散会了。于世杰打电话去了或者看足球去了。我顿时陷入茫然。我要说的话有如受惊的鸟群,一哄而散。我只有木然地顺从环境的支配,没有个人意志地做一些看起来正常的,实际上是违心的举动。正如现在,我是想说什么来着?


编辑推荐

  读《看麦娘(修订版)》作者池莉的作品,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真、实在。她写的都是些琐碎的生活片段,可她一样能把你带进去读,让你感动,感动于生活本身的庸常、平凡、苦恼和淡淡的、然而却持久的温情。她一边注视着生活,一边贴心贴肺地倾诉,一桩桩、一件件直说到你的心坎里去,说出了你的、我的、他的日复一日、细水长流、又爱又恨的日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看麦娘 PDF格式下载



我一直非常喜欢池莉的书,她的文笔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她的描写非常真实,充分体现生活的无奈;可是她又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因为“文如其人”,是一个非常“正”而修养高贵的女作者,从她的书中能学到非常多的、非常正确的做人方式!本本书都特别好!她的每篇文章都读。


不错,虽然还没看完。很喜欢池莉的语言,对心理恰到好处的描写,平常百姓的淡水生活,很贴切,朴实。会继续看她的文章!


池莉是我欣赏的作家,她用简洁的文字描述生活。她笔下的人物饱满而富有生活气息,女性形象“绰约”。


喜欢池莉的书,优美的文笔平淡的心态。。。


这几篇小说延续了她特有的文字.非常喜欢哦.


女儿说很好的,对学习很有帮助


让人变得智慧


多年前就读池莉,而今她风格依旧,笔法娴熟。只是她们的时代已然过去。


里面的三篇文章各有特色,各有亮点,正在看第二遍中……


本来很喜欢池莉的小说,但这本感觉很一般,老是看不完。


上大学的时候看了很有感触,现在工作了,生活了,看池莉的书有点烦,对生活的琐碎,写的很有细节,但故事性等不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