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影
2008-1
江苏文艺出版社
贾植芳
163
无
——为“中国人物系列”和“中国往事系列”而作 李 辉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如以往一样,每天都在流动。但 是,流向何处,如何流动,谁能说得清?面对现实的丰富多彩和变化莫测, 我们的困惑,或许更多于兴奋。 君不见,启动电脑,走进电子网络世界,铺天盖地的信息汹涌而来。电 子网络如此快捷如此便利,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一个事件名称,键盘轻松 一敲,几秒时间它跟随搜索引擎走遍了世界各地百万千万上亿网页,瞬间就 把搜寻结果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的确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扑朔迷离的事件、光 怪陆离的景象,以及众多大大小小的人物的命运,似乎都被一网打尽,再也 不会被忽略,无论是谁都可以神游其中,与历史亲密接触。 然而,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们每日看到的还有另外一种景象:娱乐化挟 电子网络之便利而蔓延。历史被戏说,被删减,甚至如同电脑文件一样被格 式化。令人遗憾的是,历史健忘几乎在每个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普遍存在。不 同历史阶段众多事件的来龙去脉,今昔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若隐若现,人物 性格与命运的丰富多彩,诸如此类与民族记忆密切相关的内容,很难说不会 被慢慢消解而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现实情况不正是这样吗?人们习惯于臧否时事,慷慨激昂大发宏论,或 者在网络世界以片言只语挥洒激情。但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立足的历 史叙述,很可能不是坚硬的石头,而是一堆由片面、偏颇、甚至偏见构成的 沙丘。有的人往往自以为洞悉一切,其实所知甚少。历史的许多细节,彼此 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早已变得陌生。某些今日发生的国内或国际事件,初 看起来清晰明了,我们哪里知道,许多事情其实背后早就有复杂的历史原因 纠缠其中,远不像非此即彼如此简单。问题是,我们很可能对此无从知晓。 或者,纵然有心,也无能为力了。 幸或不幸,我们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情境之中:一方面,电子网络的 空间迅疾拓展,历史与现实的容量可以放大到难以想象和预测的无限;另一 方面,历史的叙述则又逐步萎缩,许多曾经重要的人物的名字逐渐被淡忘。 作为一个写作者和历史爱好者,我常常感到困惑。欣喜还是悲观?哪里 说得清楚。 不管如何,写作者和出版者,还是应该积极应对电子网络的挑战,于坚 韧沉着之中,将历史记忆尽可能地清晰地呈现出来。它们是故事,是细节, 同时也是知识,是思想。星星点点,方方面面,不同时期不同人亲历的一切 ,不同领域不同性格的人物,—旦汇集起来,将为人们了解历史提供丰富的 文本。 走进电子网络虚拟世界,我们脚下踩着的,却应是一块坚硬的基石,而 不是一片轻飘的浮萍。 “中国人物”与“中国往事”,相对独立,各有侧重。但实际上互有交 叉,很难有绝对清晰的区别。事中人,人之事,又如何能分开? “中国人物”主要选编某一作者关于不同人物的印象记,同时,兼及人 物传记。不同的选本和传记一旦汇聚一起,就将形成中国各界人物的群体形 象,从而有可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物画廊,使读者对历史的触摸,因人物 性格和命运的强烈反差而变得生动起来。 “中国往事”则以事为主,由事入史。主要采取集中描写同一主题的方 式,或个人一生扫描,或某一事件描述,突出亲历者的回忆,其叙述也尽量 立足于历史文献的记录。 两套丛书体裁有别,但贯串其中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应是一致的。这 就是:尊重历史,强调客观,注重细节,突出多样性。 是为序。 二○○七年七月十九日,北京
《中国人物:历史背影》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大师曹植芳的散文集,他投笔从戎,拖着瘦弱之躯走上抗日前线;为了培育英才,在人生的晚年,他孜孜不倦,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本书是中国人物系列作品之一,选编作者——曹植芳关于不同人物的印象记,同时,兼及人物传记。
贾植芳先生是名闻海内外的文化大师,集作家、学者、翻译家和教授于一身。在他命运多舛、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为了真理和正义,他曾经四次入狱,身陷囤圄二十四载;为了保家卫国,拯救身处水火之中的中国人民;他曾投笔从戎,抱着瘦弱之躯走上抗日前线;为了培育英才,在人生的晚年,他孜孜不倦,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贾先生的一生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
--------------------------------------------------------------------------------
关于胡风我与胡风先生的交游史悲痛的告别——回忆胡风同志01“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晓风著《胡风传》序关于梅志悼念梅志先生关于巴金一点记忆,一点感想——悼念巴金先生关于邵洵美我的难友邵洵美“人生何处不相逢”——《邵洵美文集》序关于郑超麟一位值得纪念的长者——郑超麟先生关于余上沅纪念余上沅先生关于萧军萧军印象关于还珠楼主记还珠楼主关于周瘦鹃我看周瘦鹃和鸳鸯蝴蝶派关于范希衡范希衡先生和《中国孤儿》关于陈瘦竹我与陈瘦竹先生的交游关于覃子豪忆覃子豪关于路翎一双明亮的充满智慧的大眼睛关于庄涌怀念庄涌——((庄涌和他的诗))序关于王瑶我的老乡王瑶先生关于卢扬迟到的悼念关于潘世兹我的后来者关于尚丁忆尚丁11关于范泉一个不能忘却的朋友——范泉关于林同济忆林同济先生和杨必女士关于王中回忆王中关于陈仁炳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悼念陈仁炳先生关于公木背影关于朱锡侯纪念老友朱锡侯关于罗平歌声——沉痛悼念罗平难友关于施昌东悼念施昌东关于戴厚英她是一个真实的人——悼念戴厚英
我国现代的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胡风同志,终于被万恶的癌症夺去了生命,离开了我们这个日益变得美好的时代,匆匆而去了。那是六月九日的下午,我收到晓谷兄妹拍来的电报:“父于八日下午四时去世”。这简单的几个字,仿佛是几枚尖利的针刺,我和妻子的眼里不约而同地涌出了泪水。我们俯首相对,陷身在深沉的静默里。房间里的空气是凝滞的,烦人的盛夏闷热像忽然地消失了。我在泪眼中无意地抬头瞥见了放在案头上的上海书店前几天寄来的他主编的《工作与学习丛刊》复印本,心里愈加难过地说:“可惜你来不及看它了!”而它仿佛是一把开启我的记忆门户的钥匙,驱我走入了历史的深处……那是一九三七年的春天,当时我还是一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学生,在日本东京的日本大学社会科挂着个学籍。我在开设在东京神田区的内山书店里接连看到了上海生活书店出的文艺丛刊《工作与学习丛刊》,头本《二三事》,第二本《原野》。我从它的编辑风格、撰稿人员阵营,喜悦地发现,这是继续高举鲁迅先生战斗文学旗帜前进的严肃的文学刊物。因此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已写好的一篇小说《人的悲哀》投去。这是一篇以我的第一次牢狱生活为素材的作品,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刊物的编者是谁。过了大约两个月,我收到了这个刊物的第四本《黎明》,我的小说登在上面,另外还有三十多元日币的稿费和署名胡风的编者来信。胡风这个名字当时我并不陌生。这个时期,即我来日本以后的短暂的一年多里,日本改造社社长山本实彦曾邀请鲁迅先生为《改造》月刊每期推荐一篇中国现代的小说作品,介绍给日本读者。我每期都留心它所译介的对象,而在每月译介的作品前面,都有一个简要的作者介绍,它的执笔人就是胡风。也在这年,日本左翼文人矢崎弹编了个文化评论性的刊物,它的创刊号里就有胡风用日文写的文艺论文。而在鲁迅先生逝世前发表在《作家》上面的那篇《答徐懋庸并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里,鲁迅先生称他为“明明是一个有为的青年”,这句为他辩诬的话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时,飘扬在东京各大小书店的日本改造社在鲁迅逝世后出版的七卷本日译的《大鲁迅全集》的巨幅广告中,在编委会的名单里也列有胡风的名字。当时与鲁迅先生有关或影响下的上海几个文学杂志,如《文学》、《译文》、《中流》、《太白》、《作家》以至《海燕》、《夜莺》、《现代文学》等经常刊载胡风的论文或译文。因此,我从开始注意胡风这个名字时,就把他认为是左翼文艺理论家,鲁迅先生亲密的助手。当时我也参加东京留日学生一些文艺活动,无意间听说,胡风就是谷非,那么我老早就熟悉谷非这个名字了。一九三二年,我在北平东安市场门口的昆仑书店花了大洋一元买过他所译的《洋鬼》,当时从这本书的底面登的出版预告里,得知他正在日本译高尔基的《旁观者》(即《萨克姆金的一生》中的一部),我还眼巴巴地盼望能早日读到呢。而那时的左翼刊物,如《文学月报》、《北斗》、《现代文化》以至大型文艺杂志《现代》等,都刊登过谷非的诗文……总之,以这次投稿为契机,我开始结识了我早就有印象的胡风。抗战爆发后,即一九三七年九月间,在日本警察的日益疯狂的迫害下,我弃学回国参加抗战,因为上海已经沦陷,我在香港上岸,暂作居留。离去前,我把所有的书物连同胡风这封来信都寄存在一位同船回国的广东同学陈启新同志的亲戚在万寨开的木匠铺的顶楼上,我只身投入了火热的战争,这些书物随后也就没有下文了。我先是在山西中条山一个前线抗战部队里担任日文翻译和对敌宣传工作。到了一九三九年,抗战形势发生了第一次政治上逆转的暗流,我不得不逃离这个部队,辗转到了重庆。同年的十一月间,我被一个政治上的知心朋友曹祥华同志安排在一个报馆里工作。这时我才给胡风写了封信,告诉他我已来渝,在一家报馆工作。虽然在此之前,即我在山西前方作战部队当翻译时,多次向他办的《七月》投稿,被他约为特约撰稿人,又被约为西北战地特派员,早已建立了经常的通讯关系。写过信大约三天,一个早晨,他就找来了。因为我的信上没有说明报馆的名字,他说,他为了找我,几乎跑遍了重庆大小报馆,最后才找到这里。这时,我刚在重庆落脚,和几个光棍的留日同学又是同事合住在报馆租赁的一幢楼房上的两间房子里。因为只有四张床铺,我就睡在地板上,又因为是晚间工作,所以胡风来到时,我还在蒙头大睡。我在打仗的军队里混过近一年,已养成了一种警觉性,睡觉很清醒。当我听到一个浓重的湖北口音在门口高声问道:“请问,这里有一个贾植芳吗?”马上就爬了起来,睡眼朦胧地向发出声音的门口望去。我看到一个体格宽大的中年人,戴一顶旧式呢帽,穿着褪了色的蓝布长衫,中式黑布裤,布满尘埃的家做黑布鞋,提一根手杖,挟着一个旧的黑皮包。他的浑圆的脸上引人注目的是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那里散射出一种温厚而纯真的智者的光芒,和他的这身中式的朴实的衣着配合在一起,他的真实的中国书生本色令你感到亲切可敬和一见如故。这时几个早起的同学闻声已拥向门口,热情地喊道:“胡先生,你来了,请进!”其中一个指着坐在地板上的我说:“这个就是贾植芳。”他虽然已跨进了门槛,一边和迎接他的人打着寒喧,一边却停下脚步,直直地注视着我。他的情绪显然有些激动,因为我这时正忙着穿衣服,那是一套已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的灰白色布军衣。我又黑又瘦,这副落魄的样子,一定使他感到意外而又不是意外,所以显然使他竞有些黯然神伤的表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以至他竞顾不上围绕着他的那片亲切笑容,立即从长衫口袋里摸出一卷钞票,跨步递给还坐在地上的我,声调温和地说:“这是二十元钱,你过去在前方寄稿子来,还存有一点稿费。”这以后,他才在大家的纷纷让座声中,脱下呢帽坐下了,情绪上才渐渐安定了。原来我这几个老同学一向在重庆做新闻工作,都认识他,大家都把他当长者尊敬。这天中午,就由这几个同学做东,大家在我们包伙的小饭铺里吃了一顿中饭,他们纷纷掏钱加菜,因为我刚上工,还是身无分文,我来这里以后的伙食,全凭这几个同学维持,因为我们在思想匕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P13-15
《中国人物:历史背影》作者曹植芳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大师,集作家、学者、翻译家和教授于一身。在他命运多舛、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为了真理和正义.他曾经四次入狱,身陷囹圄二卡四载;为了保家卫国,拯救身处水火之中的中国人民,他投笔从戎,拖着瘦弱之躯走上抗日前线;为了培育英才,在人生的晚年,他孜孜不倦,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这是一个敢把牢底坐穿的人记录的如烟往事……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