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70后
2010-9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何锐 主编
275
250000
媒体和市场的合谋,导致了对70后不应有的遮蔽。有必要指出,70后是中国文学真正承上启下的一代,在纯文学的谱系中,他们与五六十年代作家一脉相承,彼此的创作有着血缘上的亲近或关联。 本卷收入了张莉、何言宏、谢刚、李慧、李丹梦、梁鸿、洪治纲等十多位活跃于当今文坛的批评家的二十多万评论文字,对70后创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梳理。
努力探寻文学突围的路径 序《新世纪文学突围丛书》小城镇叙事、泛意识形态写作与不及物性——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思想考察可疑的“个人”——七十年代出生作家作品阅读札记“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两次崛起及其宿命在逃脱处落网——论70后写作的个人化与公共性缝隙中的呓语——论七十年代出生女作家群的当代都市书写70后女性作家都市书写述评70后作家叙事话语特质论析重建我们的精神立场——简单的写作或魏微小说的问题与可能李师江城市叙事的魅力及写作转型的得失从“寓言”到“传奇”——致乔叶“病孩子”徐则臣——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思想考察浪漫的陷落与挣扎——论棉棉的《糖》及其他探险与冒险——李浩小说论鲁敏论——兼说七十年代作家群游牧者的诗意——70后作家于晓威小说论“这一个”青春黑暗又明亮——读冯唐“彼此”世界里的化骨绵掌——论金仁顺的短篇小说鲜花与囚笼——是70后,也是“新生代”70后的写作及可能性之一——在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演讲(节录)量子文学:一个70后写作者的文学观新时期作家的代际差别与审美选择
南作家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土地拘牵更大,同时他们获得的关于中国的意识形态的先入之见又太多,于是他们的文学劳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将意识形态上把握的中国和实际经历的河南这二者拼命弥缝起来。在他们那个时代,这非常自然,实际上也因此形成了河南作家的特色,尽管值得反思的问题也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太善于也太喜欢用“土气息泥滋味”来遥拟(阐释)中国;哪怕描写某个封闭的山沟,也要和关于中国的意识形态想象挂钩,仿佛盲人把摸到的一条大腿直接等同于大象。结果,因为太想着报告大象的情况而将象腿扭曲、夸张了,弄成一个个关于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先知式寓言。 其实也不仅这些河南作家,上几代中国作家集体分享的关于中国的先验想象,也普遍影响到他们对自己所熟悉的“地方”的描写。因为迷信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就在“越”字上狠下功夫,结果强调地方的特殊性过了头,无法挽回地走向极端性写作。我觉得阎连科近来的一些作品就是一个典型。我曾经想,对地方特殊性的迷恋,骨子里也还是源于对中国的特殊性的迷恋。八十年代文学不是没有地方色彩,但那时候心态比较开放,普遍承认在地方和中国之外仍有不一样的“世界”存在着。九十年代以来,我发现中国作家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越来越淡漠。我研究铁凝时发现,她笔下的成功人士,无论男女,刚从“世界”回来,就忙不迭要途经北京,回到某个中原小城。他(她)们认定只有在那里才能获得内心的和平,甚至北京也嫌它太开放了。这种强烈的地方性迷恋,好像是弗洛伊德所谓的人对母亲的子宫的情结,但我总是有点怀疑,当无数颗卫星环绕地球飞行并俯视一切的时候,还有哪个隐秘的单纯空间意义上的所在,像母亲的子宫那样温暖黝黑,可以寄放不安的灵魂?所以我宁可相信,中国文学对地方的迷恋,可能喻示着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作家新起的一种自我认同。可惜这个问题,据我所知至今也还没有引起文学界足够的重视。或者我们的读者也已经习惯于那种从采自深山的一滴水看出全世界的寓言体写作,并习惯于等候寓言体写作特有的那种如期而至的政治刺激与可以无限放大的价值预期了吧。恰就偏爱中国作家的这种寓言式写作。他们不喜欢在中国人身上看到和他们相同或类似的东西,他们不相信这样的东西也可能反映我们存在的真相,而坚持认为那是我们盲目学习他们的结果。他们更希望在我们身上看到某种只有东方传统或只有革命时代以及后革命时代才有的土特产。 在这个背景下看你的小说,我觉得可以暂时将各式各样先验的“河南”和“中国”搁在一边,直接进入你笔下的家庭、亲情、爱情、友情和个体的记忆与隐秘。即使对群体(比如这几年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底层”)的描写,你也不会贸然积聚成一个凌驾于个体之上的庞然大物,类似以往所艳称的抽象的“河南”与“中国”(《防盗窗》在这一点上尤其出色)。 这种处理方式或许会丢失某种标志性的“河南性”(姑且借用姚小雷博士的概念),却较能抵达个体的真实。当“中国”和“河南”(或“中原”)被换算为真实的个体的存在时,反而容易获得来自新一代读者的普遍同情。 凸显个体,必然需要同时凸显细节,凸显具体场景,凸显与个体所置身的生活场景和所发生的生活细节(包括内心细节)相匹配的个性化的语言。所有这些,正是你小说最有光彩之处。 ……
这本书源自《山花》的一个版块,集结了最近几年文学评论界对70后作家的评论,观点比较新。
还不错,正在看.看完后再说多点.
经年之后,还有后人读大师的文字,与其灵魂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