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十四家

陈庆港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1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陈庆港  

页数:

31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没有什么能够永远留下来,但是影像可以。
  国际新闻荷赛奖获得者、《真相》一书作者陈庆港潜心10年,深入中国西部农村,用摄影人的敏锐和洞察力,潜心记录最真实的农民生活,还原中国西部农村的时代变迁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带来最强烈的心灵震撼!本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其详实饱满的资料无疑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珍宝,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陈庆港,1966年生,江苏盐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系,曾就职于多家媒体,现为杭州日报首席记者。《走出北川》获得52届荷赛突发类新闻一等奖,主要作品有:《20世纪末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细菌战调查》《外省人—农民工生存调查》《中国慰安妇》《灰度空间—抑郁症》等。其中《中国慰安妇》2005年获首届国际新闻摄影大赛金奖,《灰度空间—抑郁症》2007年获国际新闻摄影大赛金奖,新作《丽嘉则拉》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章:夏,2000
第二章:秋,2004
第三章:冬,2007
第四章:春,2010

章节摘录

4 车换生和车应堂今天一起去县城拉车。车换生家就住在车应堂家的西边,离得不远。车换生和车应堂同岁。车换生和车应堂除了常常一起拉车外,也一起出门讨过饭。每年打七月份开始,小麦收完,地里没庄稼了,村里许多人便开始出门讨饭。他们往往要到过年回来,或者直到二月份回家种小麦。车换生和车应堂最近一次出门讨饭是在去年冬天,出门27天,讨回一百斤粮食(主要是面粉),乞讨地点在皋兰、建台、和平、武威等地。武威比较富,他们跑得多。车应堂说:“向人乞讨的时候,有的给,有的不给,也有人用调羹给。人家也难,讨的人多啊。一斤面要跑十几二十家,100斤面要敲几千户人家的门,每户给一撮。”他说“给一撮”时,将右手做成虚拳状。 车应堂的车把上系着个蓝布袋,里面装着他今天的干粮。昨天晚上临睡前,包彩春给车应堂烙了块馍。往蓝布袋里放馍时,儿子车爱忠抓住馍不放,被包彩春从他手里夺了过来。车应堂家的粮柜里大概还有30斤面,这面包彩春只留着为车应堂烙馍吃,包彩春知道拉架子车实实在在是份苦累活。 车应堂和包彩春是在12年前结的婚,包彩春是白土坡村四社人,他们是经媒人介绍定的亲。1997年秋天,也就是车应堂和包彩春结婚前一年的秋天,车应堂出门去了武威,一边讨饭一边卖苦力。车应堂在外两个多月,他用卖苦力挣的400元钱给包彩春家送了彩礼,还为包彩春买了衣服。结婚的那天是三月初二,田里的洋芋刚刚栽下,车应堂用架子车将包彩春拉回了家。那天,包彩春穿着车应堂给她买的红褂子、绿裤子、黑鞋子,来到了车家。当时,家里分给车应堂两间小屋,一床旧被子,另外还有一口锅,两只碗,一张饭桌。 车应堂家有两亩多地(今年种两亩小麦,半亩洋芋,收了600斤小麦,八背篓洋芋),全家一年要吃掉2500斤粮食,地里收下的不够吃。 和车换生的沉默不同,每次去县城拉车的路上,车应堂都要哼那首《毕玉莲游花园》的曲子。事实上车应堂不仅会哼《毕玉莲游花园》,而且还能用二胡拉出来。车应堂家有一把二胡。 车应堂的父亲会拉二胡,在他常拉的曲子里就有这首《毕玉莲游花园》。小时候,车应堂并不喜欢父亲拉二胡,也不喜欢听到这些曲子,因为他父亲几乎都是在讨饭的时候才拉二胡,只要这曲子一响起来,往往就是他手里拿着碗扯着父亲的衣角走村串户乞讨的时候。 车应堂的父亲是在七年前去世的,在外讨饭时得了病,等他一路乞讨着回到家时就已经不行了。父亲知道车应堂不喜欢他手里的这把二胡,所以在临死前他就托人把这东西卖了。 现在车应堂家的这把二胡,是父亲去世几年后车应堂在岷县重新买的,用八块钱从一个河南人手里买的。车应堂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买这把二胡。 虽然从来没拉过,但车应堂并没有花多少功夫,就学会了拉二胡。并且父亲会拉的那些曲子,《兰桥卖水》、《毕玉莲游花园》,还有《秦巧》,他很快就都会拉了。这些曲子早就印在车应堂心里了。 纸坊村离县城只有几里路,《毕玉莲游花园》车应堂哼不了几遍便到了。 拉架子车一年只三四个月有钱挣,每年收入300元左右。光靠拉架子车糊不了一家人的口。 5 窗上糊着的纸坏了许多个洞,透过那些洞可以看到挡在院门口的木栅栏,以及整个院子里的动静。 小黑猪哼哼唧唧着在院子里跑,一会到院门口拱拱木栅栏,一会又贴着院墙溜进灶屋,虽然它刚刚从里边失望地跑出来,但它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进去看。灶屋里只有一座土灶,灶边的案上放着一把刀。小黑猪在灶屋里四处搜寻,将已经散落一地的木柴拱得更加七零八落,然后就又朝着院子里跑去。 三月二十六,车换生在县城里花12元钱买了这头小黑猪,没有喂的,小黑猪长得很慢,整天到处乱拱乱窜,它要在这种饥饿的状态下忍受一年多,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才能卖出去。到时大约能卖400元。400元钱能买300斤面粉,或者400斤小麦。300斤面粉全家能吃两个月,而400斤小麦全家能吃三个月,这样一比较,车换生和包明珍便打算到时就用卖猪的钱来买小麦。 包明珍也担心小黑猪坚持不到明年这个时候,万一没有长成就死了,那也卖不成肉。没人会买死猪的肉。想到这里,包明珍的脸上掠过一丝奇怪的笑。包明珍已经想不起猪肉的味道了。自从分家后,家里便再没吃过肉。分家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住的房子,就是那时分得的。房子的土墙已经斑驳,顶梁被烟火熏成漆黑,木门和柱子也开始朽烂,只有门框上的那副对联,还看不出旧意来:“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对联上的字是车换生写的,十几年前车换生曾经上过扫盲班,至今车换生仍保存着扫盲课本,课本被一层硬硬的脆塑料包着。车换生几乎能认识课本里所有的字,也能流利地背诵出课本里的词句:“国强民富逢盛世,日暖花开正阳春。”“阳光普照,富民政策好;芝麻开花,生活节节高。”“发展生产,讲究吃穿用;告别贫穷,摘掉落后帽。”…… 因为车换生会写字,邻家的小姑娘车情兰就常往他家跑。车情兰13岁,因为交不起学费,小学没毕业她就不上学了。车情兰到车换生家来是想让车换生教她识字,每每这时,车换生的脸上便会洋溢出少有的笑意。他们坐在门槛上,车换生极其认真地用手在地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字。 透过窗纸的光有些惨白,映到包明珍的脸上看去就像是一层清冷的霜。炕上铺着一层光席子,凉冰冰的,所以一等到太阳有了暖意,包明珍便会移下土炕,抱着车想军到院子里的土墙下晒太阳。 包明珍穿的那件暗灰色的棉袄,是她结婚时的嫁妆,其实本是红色大花的。腊月下雪的时候穿着它会觉得冷得很,可现在已快是麦子扬花的四月了,穿着它也并不觉得热。邻近中午的阳光虽然很灿烂,有时甚至照得包明珍睁不开眼,但照在身上却带着冷意。 P26-30

媒体关注与评论

止庵:这本书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里面珍藏着我们最不能忽视的面孔。白烨:民间还少有这样执着的人,可以还原整个西部真实的面貌。李敬泽:用心灵去拍摄的人,文字一定也有摄魂勾魄的魅力。邱华栋:用独到的视角触摸生活底层,用纪录片的方式记录生存。


编辑推荐

《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一部描述中国西部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当今中国西部农村的缩影,中国时代变迁的阵痛和农村裂变的伤痕,文字和摄影的俱佳读本,用四季还原真实的乡土生活。

名人推荐

吃土豆的人——读陈庆港的非虚构作品《十四家》张海龙“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文森特•凡高看陈庆港的《十四家》,我总想起凡高那幅名画——《吃土豆的人》。那幅画有一种沾着尘土的、未剥皮的新鲜土豆的颜色。画上有肮脏的亚麻桌布和熏黑的墙,一盏吊灯挂在粗陋的檩梁上,向周围发出一圈昏黄的光。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围坐在一张狭小的餐桌边吃土豆。他们有着骨节粗大的手,有着宜于在沉重劳动中喘息的鼻。他们面对土豆做成的简单食物,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安于天命、逆来顺受的神情。凡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就这点而言,庆港的书也一样不会让人一下子就喜欢或是称赞。但是,他的出发点并不是讨好谁或是博取称赞,他只是要把那种震惊原封不动地传递给你,哪怕你会觉得浑身不适,哪怕你会感到疼彻心肺。《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这本大书,写的就是这群“吃土豆的人”。因为食物稀缺,所以“吃”这种日常行为在贫困地区仍然神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书里,庆港多次提到了“洋芋”这种食物。“洋芋”就是土豆,在整个西部都是这个叫法。我们来看看“洋芋”对那些“穷人”有多重要——2004年,车换生家收了200斤小麦,600斤洋芋。年底乡里给两袋面粉;2004年,蒋传本家地里收了5000斤洋芋,500斤燕麦;车应堂拉砖翻车,得救以后,车应堂坐了一会后,一口气把干粮袋里的半边馍和四个烧熟的洋芋吃完。两条腿又有了知觉,来了劲,就先用两手撑地,慢慢站起来;结婚那天,罗天全一早出发,中午到了小妹家。罗文秀做了苞谷饭,还有烤洋芋和酸汤,招待新女婿;郭霞翠打寿材那几天,天上没有云彩,山上也没有风,太阳照着,暖和和的。木匠赤着臂膀,在家门口干活。郭霞翠为木匠每天做三顿面食,不和洋芋;……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巧合,“穷苦农民”成了凡高和陈庆港“命中注定的主人公”。凡高这样形容那些“穷人”——“他们看上去就像野兽,男人和女人,都是农民,都有张黑色、土褐色、被太阳晒焦的脸,他们倔强地在土地上劳动。他们低声说话,抬头时候露出人类的脸。他们是真正的人。晚上他们回到窝棚里啃黑面包,喝水。他们的劳动使得别人可以省去播种的辛劳,为了生活,他们努力地收割,却只是维持生计。”仔细去看,凡高笔下的农民与陈庆港镜头中的农民如此相似,他们的眼神,他们的气质,他们的犹疑,他们的软弱,他们的无奈,他们的惊恐,他们面对土豆时的神情与态度全都如出一辙。在这苍茫的人世间,这些“穷人”们从来都是老老实实在土地上耕种,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对生活别无奢望,日日劳作,却连维持自己生存的基本需要都很难满足。除了无可抵挡的贫穷,坏运气也几乎伴随着每一户家庭——2001年农历正月,李文福到河南打工,被人拉到离郑州不远的中牟黑砖窑里,干了四个多月,没有拿到一分钱;2003年,上初三的郭春燕患神经衰弱,不能再上学,在宕昌县看病,前前后后花了1900多元钱;2003年冬天,郭成松肺部感染,得上肺炎,治病花了500多元钱;2004年正月,蒋厚忠癫痫病发作;2004年3月,王想来再去内蒙古打工,10月回,到医院治腿,因费用高,放弃治疗;2004年6月,翟益伟老婆李萍会在浙江黄羊矿洞里拣矿石时被埋;2004年6月,高波得了结核性脑膜炎,治病花了2000多元钱;……这是为什么?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劳而无获就是他们的命运?果真如此,你所说的曙光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状况调查”这一宏大的采访命题,陈庆港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数次前往西部贫困地区,行程数万公里,从山西、陕西,甘肃一直到贵州、云南……他用大量图片和文字记下那种粗粝的生存图景。但是,仅仅记录“活着”这么一种状态显然非他所愿,因为“活着”本身并不能够作为最高价值而存在。他其实是想追问这时代的对错,想探究所谓贫困命运的真相,并努力寻找一切变化的可能。他内心一直有种冲动,就是让这种“重物”激发灵魂的丰盈,让我们生起一点恻隐之心,去和那些“吃土豆的人”对视片刻,他们需要关注。他和镜头姿态谦卑,只是沉默记录,绝不冒昧打扰。他只用最平实的手法来呈现,像端一盘土豆一样,双手把影像端在你面前,告诉你,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另一侧面。在他的图片和故事里,有他的喘息和心跳,有他的全部诚意——没别的,就请看看这些穷人吧!真的,就请你看看这些穷人的生活吧!他像村里的会计那样给我们一笔笔算账:2004年,二荒菁村人均年收入,人民币370元,粮食285斤。就这么简单的两个数字,已足够让我们噤声不语。你知道的,这笔钱和这点儿粮食,在城里什么都不是,还不抵一顿饭,却是那些人们忙碌整整一年的酬劳。读他的书,你只需诚实,只需热泪盈眶,只需芒刺在背,只需骨鲠在喉你知道,世界从来都因对比而存在:死生、悲欢、贫富、轻重……因为对比,才能发生轰击般的相遇和关口前的质询。2011春晚,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吼出一首《春天里》。或许是为了平衡无所不在的悲伤,“十四家”的故事也结束在2010年的“春天里”。陈庆港有意按照“夏秋冬春”这样的四季为纵轴,拎出“2000、2004、2007、2010”四个年份为横轴,让生活的指示线一路向上,总算让故事在结尾的春天里略微明亮起来——2009年农历七月,车应堂家拆旧屋建新屋,十月搬进新屋;2009年,车换生打工挣了9000多元钱,这一年车换生干了200多天工,是他打工以来干工最多的一年。2010年正月,新屋开工。新屋有四间,砖墙瓦顶,坐北朝南。年底完工;2009年,车虎生家重新开始养猪,家里养有9头猪。2010年农历三月二十二,车虎生家买了一台价值6680元的农用三轮车。这十四户家庭任何一点好的变化,都足以让陈庆港欣慰。他能借此看到这十年里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更多的变化,看到中国数以千万计贫困人口正在摆脱贫困的全部努力。有时,他也会问自己,这十年的跟踪纪录最大的意义在哪里?关注贫穷能给这个经济规模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国家构筑怎样的价值?现在,他郑重作答:正是贫穷才奉献了富裕,今日之繁荣与他们密不可分。忘记他们,整个世界才会真正老无所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十四家 PDF格式下载



书有点特别:无序无引亦无后记。作者用黑白影像与文字展示了底层农民的真实生活。全书内容与它的装帧风格一致:厚重,残酷。读完此书,不禁唏嘘:在同一天空下,还有一群人这样生存着!或许作者选择的这“十四家”比较极端,但我觉得中国需要这样的记录,如果没人去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打动不了社会打动不了人的。
因能享受到的基本保障很少,只靠一亩三分地他们似乎很难生存,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全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出路很少。他们不仅没能享受到藏富于民的政策,还要承受种种非国民待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对这个群体,我们亏欠的太多,我们的农民兄弟!


这本书的作者花了10年跟踪边远地区14户农村家庭的生活和变迁。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下,这些家庭的生存状况之艰难让人沉默,苦难中的挣扎让人心酸,看着照片中的那些衣衫褴褛神情呆滞的人们,不由让人反思,难道他们就应该过这种生活吗?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是由这些广大的农民所贡献的,甚至是他们的廉价劳动让一些人先富裕起来,甚至是不光彩的富裕。而我们的社会又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划了一条鸿沟,当我们城市的孩子挑肥拣瘦的时候,农村的孩子只有玉米、土豆,更不要说时髦的衣服鞋子还有高档的玩具,有时候他们甚至连喝水都困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对他们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时间---要干农活,没有老师---只有同样贫困的民办教师,连小学都很难读完。10年来,生活慢慢地在改变,国家有免税了,有些补助了,农民也更多地外出打工。但生活还是很艰难,因为差距还是很大,10年不可能弥补这些差距。也许这本书不会改变什么,它只是记录了一段历史。希望我们这些生活的城市的人,多一些对农村对农民的关注,少一些奢侈,少一些浮躁。毕竟一百年前,我们差不多全是农民,人不能忘本,忘本会被历史惩罚。


陈庆港所著的记录文学《十四家》实录了14户农家从2000年到2010年的家庭变迁,处于绝对贫困的家庭在2010年以后还有这么多,现实让人很无力;香港有个纪录片《穷富翁大作战》,让多名富裕家庭的人去体验底层人家的工作和生活,体验后,这些富人的结论是:在这种状态下,仅靠自己的努力,完全没法改变命运。


作者潜心十年之作,必须要支持,还原一个震撼的农村真相!


我不知道怎样的一个作家愿意去花十年的时间来写这样一本书。这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是已经蜷曲了的再也直不起来的中国的脊梁。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但像我这样的屁民却除了同情什么也给不了他们。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一想到他们却从心底泛起一层枯黄的悲凉……向陈庆港致敬……


若干年前有春桃们的中国农民调查,今日“十四家”不知如何~


甘肃、云南、贵州、山西14户农民家庭10年的生存和生活故事,求温饱而尚未能得。三农问题若不能真正解决,所谓的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读后心情很沉重很震撼。


城市化、打工仔、耕地荒芜,好像农村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要了解中国,怎能不读懂农村

城里人始终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任何变更,没有农民的参与,都只是井中月


西部农村真相,不敢相信竟是二十一世纪。封套用纸太薄,也是一幅苦相。


当第一眼看到书时,被书的封面深深吸引,黄会色的特种纸沉稳而有内涵。书的内容没的说,特别是看到甘肃拉架子车的车换生,那张典型西北人的脸,看后感动!陈庆港以摄影而闻名。可惜书中摄影太少,看后不过瘾。


很真实的反应了中国西北农民的艰辛生活,也不乏一些看了想流泪的片段。不过感觉对于一些细节的描述比较缺乏。


这是一本记实的书,很接地气,因为很想了解大西北真实的农民生存状况所以买了,还是挺有冲击力的,非常值得一读!


中国的农民 还有那么多人 在卑微而辛苦的生活着


对于关心中国农民或者最底层生活人群的人来说,这本书很不错,很具体,很真实,有代表性。沉重、令人深思,


初读这本书,心情很沉重,诺大的中国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温饱、生存而挣扎,看看他们,想想我们,我们有多幸福。愿书中描绘的那些生活在中国快点消失。


看到这十年对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民追踪报道,才知道居然有这么苦难的生活状态,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这种生活吧,同时把关爱尽可能的送达到需要的人身上,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眼神。


早已向往的陈庆港的作品。还没细细看,先评一下。


反映中国西南部偏远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值得一看


拿到书之后一口气读完的,五岁的女儿一直在问妈妈您在看什么啊?我在给她讲这是一个讲述贫困山区的故事,读完书后孩子大概也了解了什么是贫困山区,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最后女儿大大的眼睛里含着泪,妈妈,我们能帮她们吗?我说你想怎么帮她们呢,她说要把我们家的好东西都送给他们,真是好孩子啊!从这之后,只要孩子任性要买没有用的东西时,我都用这件事情提醒她,真的很有用,她现在总是念叨要去帮助别人不乱花钱了。


作者很不错,不轮文字还是图片,非常深入,可以看清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


忘了那句话的原话是怎么说的了,大意是一个时代背景下只要看一看大众的阅读焦点是什么就能准确的评判这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念取向,很欣慰能够在那么多所谓的励志、教你如何成功、怎样厚黑或是玄幻怪诞穿越充斥的文化**中还有这样的一本书,虽然它读起来是这样的沉重——我在周末返家的城际动车上读它,4个小时看了不到100页,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沉重、哀伤、压抑甚至是愤懑,我们太多的人被我们现在所谓的繁荣的表象所蒙蔽,直至我们整体失忆或是整体忘却,这是可悲和不可原谅的!向作者致敬!


农民的身份,工人的工作,漂泊不定的居所。


了解农村,就应该看看。


很现实也很痛的书,很难想象当今社会还会有这样的生活方式


粗粗翻了一下,还没时间细看,感觉从版面设计到文字内容都是很沉重的一本书,作者十年心血,应该不错


看到这本书,看到还有那么多的人们过着那样的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想过要做点什么,寄个衣服啥的,家属也很支持。不过无论如何,自己总觉得还是不够,或者说,自己做了一些的思考,感觉很沉重。还是好好珍惜今天吧,多一些感恩,少一些要求,还有,在力所能及时,提供些帮助。谢谢作者。


这是另一个真实的中国。不存在于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是个被ZF刻意隐瞒来愚昧大众的中国!为了国家,奋斗不息!


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我只能说两个字:沉痛。
我们在其他的地方过着其他的生活,看不到也就不清楚这些人的生活,比想象残酷的多。我们的任务,就是让这种现象逐渐减少,然后消失。


一部很深刻的书


用了十年写得一本佳作,读后震惊,真实原来就在我们心里那篇我们不愿承认的地方。


非常值得买来看一看,看看中国的贫困状况到底是什么样子。


很快,很便宜,书的质量也很好。


一直非常喜欢老港写的书 视角与众不同


搞活动我就买 买书容易 看书难啊 所以还没看


才刚看了几页就感觉心情很沉重,但还是欲罢不能。。。。


感觉图片上加字很难看


很现实,很沉重


蛮真实的,旅行的时候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情形


一切来源于最基本的


了解我们的国家,不能只看眼前的繁荣,还有那些遥远的贫困。睁眼看世界的人还在!


这本书真的很沉重,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真的太神奇了。一边是食不果腹,以乞讨为生;一边是几万元的酒宴,牛奶浴。 这个社会贫富真的很悬殊。 我们应该关注、关心弱势群体。。。


还没有读完,不错


很好,看了之后,才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幸福了。


非常厚实的一本书,还没有细看,既然是写实肯定不错!


认真是一种信仰


伤感,不患寡而患不均


很值的一看,教育孩子也不错。


帮妈妈买的 妈妈说挺不错的


深沉 严肃


不能忘本啊


好书,感动、感慨


应该将此书内容纳入央视《走基层》,不要忘记还有这样一群同胞。


朋友反响不错


看的落泪……


本书作者对于十四个农民家庭进行了为期十年的跟踪,这十年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这十四个农民家庭依旧生活窘迫。


我也走过不少的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作者接触得非常深入,因此也非常真实,很感人,很沉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西部农村生活就是这样!


农民真苦,农村太危险


直面中国最底层,最贫困的农民,现状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作为地道的湖南人,经世致用的观念是深入骨髓的。什么问题,我都想先问一句:有用吗?
对,有用吗?如我之例,本身就属于社会最底层,看到这些报告连兔死狐悲的感觉都不用,简直就是兔死兔悲。我想作者的原意肯定不是让他兔哭此兔,而是想引起有能力改变的人的注意,或者引发同类人的觉醒与自救。对于这两个理由,完全可以成为经世致用最好的注解,致经世用。


读过很震撼,果真如此吗?


反映的农村的真实情况,同事推荐的


很不错,比较现实的书。


大略翻了下,还未细读,书的质量不错


“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一点也不期望任何人一下子就会喜欢它或称赞它。”——文森特•凡高
我觉得梵高的这段话,很符合我看完的心境,而且拔高了我能评论的境界。所以引用一下!!


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难免有那些落后的地方,政府应该给予帮助,这本书,应该是领导人看的。我们只有寄予同情。又能够做些什么呢。
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也会有很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好起来的。只有待遇好一些,人生才更有保障,那么大一个国家,很多事情,只有慢慢的去改变。


书很精彩,但纸质较糙


每次心静不下来的时候 就看看这本书 随便翻个两三页 读一个家庭 读完之后觉得出生是无法选择的 但是生活还是可以选择的


看后你会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痛?惜?怜?


历史的记录


翻了一下还没看,不过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内容。


类容没有想象中的好,图占多数,排版有点不适应,有些印刷的不好,可以看一看,但不够精致.


零度写作,风格冷峻,兼具社会学价值。


可惜字体有点过小,书页偏薄,但内容还是很丰满的。


最初看这本书的评论的时候,觉得这本书应该非常不错,因此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了。
书到手后,花了两个晚上看完,发现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书按照四个时间点(2000、2004、2007、2010年),分夏秋冬春四个季节来写。
可以看到,在这十年间,那里的人们,生活是有了一些改善,从2000年要出门讨饭,到2010年的基本可以实现不饿肚子并可以盖新屋,变化是有的,只是并没有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书中有三个地方让我印象特别深:
一是:纸坊村的村民外出打工,白白干了一年,没有拿到工钱。老板跑了。可恶的是:他们打工的地方正是我的家乡。最可恶的是,家乡政府的不作为让人气愤。
二是:山中的民办教师王实明。一个月拿着几十块钱的工资干了20几年,到2010年的时候却因为自己没有大专文凭、没有教师资格证、年龄超过45岁,不得参加教师上岗的考试,参加不了考试,他的代课生涯也即将结束。这几乎埋没了他二十几年的教书功劳,让人心寒。不禁想拷问政府: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是:书中只有几次提到与政府相关的内容,而且都非常少。第一次是在一个农民家庭的支出账目中提到:乡政府让大家买老鼠药,不拿药也要交钱;乡政府让大家买花椒苗,可是买回来的花椒苗几乎都是枯萎的,种到地里一颗都没活,钱都是农民出!当然,这是2000年的时候。
到2010年左右,政府鼓励农民修房子,农民先自己筹钱把房子建好之后,政府来人验收,验收合格了发放建房补贴,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优点是:以点代面的写出了甘肃、云南、贵州等地农村的真实情况,让大山以外的人了解到大山深处的生活。想了解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确实值得一读。
缺点是:书中没有任何评论性的话语出现,全是叙述性的语言。也许作者是想给读者留一些思考的空间,但是个人认为,对于像我一样年轻的85后读者来说,能够读到作者的一些评论和思想,也许会更有益于理解整本书。


与我想象的有差距,太写实了!把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这样平铺直叙的搬出来,感觉没有一点味道。谁都知道当今中国农民的困苦,可正因为大家都知道,多以才应该以著书者智慧的修炼和经历的丰富去提出解决之道。


没想象中的好。比较单纯的记录


没想象中号,缺点深度,只是记录而已


这本书至少写出了大部分真实,但是真真实的现状并没有得以表述.


然人民了解到了社会的黑暗面,仅此而已


还没看暂时


帮同事买的没看!


一般 不推荐


在如今的图书市场上很少见


十四家~~


蛮好看的哦~!


震撼 真实 深刻


原以为是以摄影为主


仍是好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