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好玩
2012-3
江苏文艺出版社
广岛大三
192
姚继东
无
前言无法找到育儿感觉的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变成了父母。为了刚出生的孩子,我们愿意竭尽所能地为他做任何事情。这,就是父母的爱。然而,父母对孩子的爱,却在充满了辛苦和不安的育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抹杀了,逐渐走向了错误的方向,有时候甚至还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动物们出于本能,往往都会养育自己的孩子(当然,特殊的情况除外)。然而人类,在育儿方面,却遇到诸多问题,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更好地养育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不会养育孩子的父母越来越多。很多成年人,还得靠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又怎么可能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呢?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即使有些父母会养育孩子,用爱和关心来将孩子培养成人,但是长大后的孩子却总是和父母的期望偏离,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人,这也是人类育儿的困境之一。心理学家认为,刚刚当上父母的年轻人,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在育儿的过程中,自身也在逐渐成长,最终成为真正的父母。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弄错了育儿程序的话,有时候甚至会失去成为真正父母的机会,无法真正去扮演父母的角色,这就是人类的育儿。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就是父母没有完全成长为真正父母的典型事例。新闻上说一位23岁的母亲把两个1岁和3岁的孩子单独留在公寓里,然后自己外出和朋友游玩去了,1个月后回来时,孩子们已经死亡多日。当她被警察问到为什么将孩子们弃之不管的时候,这位母亲回答说:“我想和我自己的朋友出去玩,我想要自己的时间,我的生活不能被这两个孩子全部占据了。”看到这里,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认为这个母亲太不懂事,做得太过分了,根本没有资格做母亲。然而据说这个母亲对育儿很有心得,她还经常把自己养育孩子的过程记录在自己的博客里,博客的点击量还挺高的。那么,这样一位曾经对育儿充满热情的母亲,为什么会做出那样恶劣的事情呢?如果说得极端一点的话,是因为她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母亲,只是一名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而已,她并没有真正想要扮演母亲这一角色。将育儿的心得记录在自己的博客中,也不过是她想要去证明她拥有了育儿的知识,觉得只有这样做才算是一名“好母亲”罢了。然而,“找到成为母亲的感觉”比拥有育儿知识更重要。只有知识,成为母亲的感觉是不会自己生出来的。必须要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育儿过程中去,亲身体会其中的喜悦、幸福、辛苦与不安,这样,你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母亲这个角色中去。父母原本就是这样一种角色。他们通过养育孩子感受到作为父母的辛苦、艰难与不安,同时也体会到身为父母的幸福和充实,以及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的价值感,进而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父母。而这位母亲,恐怕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没有找到这样的感觉,从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育儿是一项充满了不安和压力的工作过去的父母,因为是生活在一个大家族中,在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帮助下,孩子在一个地域中被集体的智慧养大。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没有付出特别的努力,大多数的父母也都会成长为真正的父母,孩子们也会顺利地长大成人。然而,随着高度经济增长期的到来,地域社会分崩瓦解,大家庭一起生活,共同抚养孩子的习惯也逐渐消失了。随着核心家庭化(由夫妇两人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构成一切家庭形态基础的最小单位)的普及,老一辈的育儿的知识也无法得到传承。而重学历、重功利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压力不断增大,育儿环境日趋恶化,很多年轻人甚至放弃了做父母的权利。现在是一个如果父母放手不管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父母,如果孩子被放任自流就无法真正成长的时代。育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项充满了不安与压力的难以预知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父母成为真正的父母,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父母要学习育儿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的育儿实践中。同时将自己的育儿方法传给下一代。而且,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享受养育孩子的这个过程。事实上,科学已经证实了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也不会产生压力,它甚至能够消除焦虑和压力。将父母和孩子的成长连接起来的“亲密育儿”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找到育儿的感觉,成为真正的父母”呢?答案就在我在本书中所提倡的“亲密育儿”中。所谓亲密育儿,就是学习养育孩子所必备的育儿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在日常的育儿过程中“找到感觉”的工作。这项工作,基于以下三个基本方针:① 孩子和父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轻松简单地践行这项工作。② 父母要配合孩子不同成长发育阶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③ 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要满怀快乐的情绪来进行这项工作。没有父母自身转变观念的成长,或者说他们从此认清自己另一种角色并不断成长的话,也就没有孩子的成长。父母成长为真正的父母,和孩子长大成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将父母和孩子的成长连接在一起的就是“亲密关系”。将这种亲密关系充分地运用到育儿过程中去,就是“亲密育儿”。亲密育儿,是一种父母学习必要的育儿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的育儿中去,一边享受育儿的过程,一边活用育儿知识和方法。它的目的是,让父母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父母,让孩子也通过这个过程,充分地成长为聪明、健康、快乐的孩子。不再有叛逆、隔阂、冷漠,亲密育儿,奠定了父母和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对于孩子都是影响一生的好事。在亲密育儿中,不存在失败。请相信自己和孩子能够放心地、轻松地、愉快地交流!现在就来开始你们的亲密育儿吧。
美国的西尔斯博士根据40年的儿科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育儿的亲密关系理论,让欧美国家的妈妈们受益匪浅。日本著名的育儿专家广大大三,根据东方的育儿文化和习俗,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将这套亲密育儿理论细化和调整,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肢体接触,日常的游戏、拥抱等,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让父母和孩子及早建立起亲密关系,让孩子一生与父母之间减少隔阂与摩擦,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长大。本书更适合中国的妈妈日常使用。
广岛大三,育儿专家、幼儿保健师、Child
TESL教育协会评议员。日本亲密育儿协会理事长。为报纸和杂志撰稿,多次参加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录制。主要著作有《啪啪大豆的黑白红图画书》《亲密婴儿按摩法》《啪啪大豆:摘掉领带跨上育儿带》。
第一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
一、依恋是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
亲密关系是心灵的成长系统
二、亲密关系形成的4个阶段
阶段1 “看我看我”时期(0~12周)――本能地寻求亲密关系
阶段2“妈妈看我”时期(12周~6个月)——和妈妈在一起最安心
阶段3-1 “发现安全基地”时期的前期(6个月~1岁半)——我是妈妈的“小尾巴”
阶段3-2 “发现安全基地”时期的后期(1岁半~3岁)——宝宝的好奇心增强
阶段4 “什么都想试一试”时期(3~6岁)——获得自我肯定感和自信力
三、需要一生强化的亲密关系
宝宝和母亲亲密=未来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 “婴儿期”的亲密育儿(0~3岁)
一、感受宝宝
培养感受宝宝的能力
健康成长的婴儿抚触
二、袋鼠式拥抱法
养育宝宝最重要的事情——“妈妈放轻松”
宝宝的需求=抱抱=妈妈的放松法
袋鼠式拥抱的效果
午睡时间的袋鼠式拥抱
让宝宝安心地午睡
妈妈静心、宝宝安心
三、与宝宝黏在一起
黏,是最融洽的相处
宝宝消除妈妈产后抑郁症
抱和背的正确方法
别把宝宝放在婴儿车里
抱着宝宝睡,但是别和宝宝睡
宝宝的睡眠安全
四、成为宝宝的安全基地
建立最初的交际能力
正确回应宝宝的需要
探索心的萌生
五、“喝”母乳和“吮吸”母乳
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重视“乳房时间”
来实践“乳房时间”
要喂到什么时候——断奶期
断奶期的饮食
六、通过训练宝宝大小便培养亲密关系
宝宝会自己上厕所啦
七、和宝宝对话
培养宝宝的智商和情商
从0岁开始的对话方法
说给他听,不要读给他听
说给宝宝听是想象力的源泉
如何说宝宝才会听
如何读宝宝才有益
第3章 “儿童期”的亲密育儿(3.6岁)
一、享受和宝宝共同成长
二、身心健康的按摩法
宝宝的身心状况
魔力按摩法
三、一天一次的袋鼠时间
什么是袋鼠时间?
开发智能的游戏主题
掌握基本生活习惯的日常生活游戏
让宝宝积极思考的数字游戏
乐趣无穷的英语游戏
四、亲密体操培育出自信的孩子
什么是亲密体操?
让宝宝体会成就感
不需要体验失败
让肢体沟通加深心灵沟通
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爸爸妈妈一起来参与亲密体操
五、开启孩子“学习电源”的是父母
给孩子创造适当的体验环境
幼儿教育不是“学习”而是“汲取”
孩子需要的是受到肯定的体验
把“学习”变成愉快的体验
开启“学习电源”
尾声 亲密育儿就是成功育儿
什么是成功育儿的脚本?
培养快乐的宝宝
育儿是充满价值感的工作
附录1 亲密育儿法的益处
附录2 儿童发展一览表(0-6个月)
附录3 儿童发展一览表(7个月-3岁)
第一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亲密关系是心灵的成长系统所谓亲密关系,是发展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指的是一种依恋关系。说到依恋,人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对经常使用的东西的依恋,或者对自己生长的土地的依恋等等。然而依恋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恐怕很难有人能具体说清楚。在发展心理学中所使用的亲密关系(依恋关系),与一般意义上的依恋不同,而是一种更为系统化的概念。在亲密育儿中,亲密关系被定义为“在育儿的过程中,母亲与孩子相互以亲密关系为纽带连接起来,母亲通过育儿成长为真正的母亲,孩子则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生存所最基本的、必要的人格和能力,是一种母子心灵共同成长的系统”。也就是说,母亲基本上变成了母亲的角色,孩子也自立长大成人。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母子通过共同进行的活动而结成的关系被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要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培养。父母如果有积极的抚养行为和正确的亲密方式,会使宝宝更亲近父母,为今后理想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宝宝在早期形成的亲密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并影响他之后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宝宝与妈妈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时,他会认为人与人是能够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当孩子长大后,他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亲密关系,其实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关键期,宝宝将来就会和父母比较疏远,并可能产生各种心理和个性上的问题。约翰•鲍比亲密关系理论最早提出亲密关系理论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亲密关系理论)认为:依恋是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是倾向于寻求和维持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亲近关系,特别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在独处或者和陌生人在一起时,婴儿会哭泣、叫喊、伸手、追随、靠近、抓挠和反抗等,尤其是在受到惊吓、生病、疲劳或者处于其他应激状况时,或者在需要照顾和保护时,依恋系统会被激活。当婴儿遇到诸如“肚子饿了”“感到不安”“感到危险”等状况时,通常会通过像“大哭”“吸奶头”“要抱抱”等行为来回避那些危险。这些依恋的行为就被称为“亲密关系行为”,这些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回避危机的能力。通过反复这些亲密关系行为,在婴儿心中便形成了对母亲(养育者)的依恋关系,同时亲密关系行为的对象——母亲,也通过回应婴儿的这种行为,对婴儿形成了依恋关系。于是,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便产生了。亲密关系形成的4个阶段鲍比将亲密关系形成的过程用4个阶段来表示。下页的这张图用简明的语言归纳了这4个阶段。图:亲密关系形成的4个阶段阶段1 “看我看我”时期(0~12周)这个时期的宝宝,无论对谁都采取亲密关系行为,希望引起别人注意。阶段2 “妈妈看我”时期(12周~6个月)这个时期的宝宝,除了对妈妈(关系最亲密的人)采取亲密关系行为以外,对其他人表示抗拒。阶段3 “发现安全基地”时期(6个月~3岁)这个时期的宝宝,总想和妈妈黏在一起,开始采取跟屁虫行为,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活动对象。阶段4 “什么都想试一试”时期(3~6岁)这个时期的宝宝,即使不和妈妈在一起也不会感到不安,脱离母亲的保护,开始发挥好奇心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阶段1 “看我看我”时期(0~12周)――本能地寻求亲密关系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宝宝本能地寻求亲密关系的时期。宝宝向和他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寻求亲密关系。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爷爷还是奶奶,连邻居也不例外。宝宝希望引起每个人的注意,而尽情地表现自己。这个时期,你会发现,无论谁抱宝宝他都欣然接受,不会大哭大闹。当出现肚子饿了、裤子尿湿了以及寂寞、不安等对于婴儿来说的危机状况时,无论对方是谁,宝宝都会表现出寻求帮助的态度。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会本能地寻找亲密关系,是因为他有一种皮肤饥饿的心理现象。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需要,这就是相互之间进行皮肤的接触和抚摸。比如说,刚生下来的一窝小狗,总要挤在一起嬉戏玩耍,你抓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你咬我一口我还你一口。它们通过这种方式使身体相互接触和摩擦,来满足皮肤的这种特殊需要。即使是在睡觉它们也不老实,总喜欢挤在一起,或挨着妈妈躺下来。这不仅是为了保持温暖和寻求母亲的爱抚,而且也是为了满足皮肤的这种特殊需要。人也一样,从生下来开始这种皮肤的需要就是不可缺少的。小宝宝总喜欢妈妈多抱他,少抱一会儿他就会哭闹。孩子总是喜欢大人抚摸他的手和头部等。如果孩子的这种特殊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皮肤饥饿。如果长期处于皮肤饥饿状态,就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甚至导致发育不良、智力衰退和各种行为异常。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法国有个孤儿院因为接收的弃婴太多,保育员人手不够,只好采用自动哺乳法来喂养。后来发现这些婴儿虽然都能吸到奶,营养并不缺乏,但都好哭闹,容易生病,发育不良,死亡率很高。后来经过心理学家指点,增加了保育员,规定喂奶时都要抱着孩子,结果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所以说,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婴儿皮肤和情感上的需要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婴儿自然能够健康地成长。※阶段2“妈妈看我”时期(12周~6个月)——和妈妈在一起最安心的时期出生12周以后,宝宝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任何人都来者不拒了,他会逐渐开始向经常照料自己的人寻求亲密关系,而对于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人则会满怀戒备。如果抱他的人不是妈妈或经常照顾他的人,他就会开始哭闹,你怎么去哄都不奏效。这说明,宝宝已经开始辨识出经常照料自己的、能使自己安心以及给予自己安全感的特定的人。因此,如果婴儿没有被妈妈抱,而是被爷爷、奶奶、爸爸等人抱的话,他就会哭闹,特别是不熟悉的人抱,这种表现更加明显。这并不是说明婴儿讨厌这些人,而是他认识到了抱他的人不是“那个经常照料他的人”。如果每天照料他的人是奶奶的话,他也会向奶奶寻求亲密关系。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进入“联系期”,他开始和某些让他印象深刻的人建立起联系,产生了亲密关系,通常这些人是妈妈和爸爸,或者是在宝宝饿了、困了或害怕的时候,可以求助的人。此时孩子能够从长相、声音将其他的人和他的“联系人”区分开来,并用一种小心翼翼的、保持一定距离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个时期的宝宝只对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产生安全感。※阶段3-1 “发现安全基地”时期的前期(6个月~1岁半)——妈妈这个安全基地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是宝宝脱离母乳,开始学习走路,扩大行动范围,逐渐开始学会做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事情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宝宝时时刻刻都想要和妈妈黏在一起的时期。这个时期,妈妈要增加与他亲密接触的机会。即使是短暂的爱抚、拥抱、亲吻都可以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如果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长时间地让保姆或爷爷奶奶带宝宝,自然会错失培养和宝宝亲密关系的良机。这一时期也是宝宝形成情感依恋的关键时期,宝宝如果看见妈妈离开,会跟在妈妈后面,看到妈妈的身影时,会用行动表示欢迎。他们学会做各种动作各种事情让妈妈表扬,也会搞各种破坏惹妈妈生气。因此,妈妈应付出更多的关注、照料和教导。有时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者搞破坏,妈妈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耐心。有些妈妈对宝宝时而热情时而冷淡,随着自己的情绪而定。这会使宝宝感到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对妈妈缺乏信任。因此,当宝宝哭闹、拍打、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应拿出足够的耐心,充分理解宝宝的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像这样,通过与妈妈之间的各种行为交流,使孩子加深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他们会充分地感应到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然而,这个时期对于妈妈来说却异常辛苦。因为除了视线不能有半点时间从孩子身上离开之外,还要忍受孩子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大哭大闹,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此外,因为大多数妈妈都是首次育儿,看着每天都在成长的孩子,毫无育儿经验的妈妈也会产生“这样可以吗?”的不安,对于如何照顾孩子,如何处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产生困惑。也就是说,在孩子向妈妈寻求“安全感”的同时,妈妈的精神状态也容易变得不稳定起来,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这是一个极易发生这样一种左右为难的状况的时期。面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别逃避,别退却,拥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困难。你可以看相关的读物,与其他新生儿的父母交流,向长辈讨教。增进知识,与孩子共同成长。正是通过这样的纠葛,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加深,妈妈最终变为孩子的“安全基地”。※阶段3-2 “发现安全基地”时期的后期(1岁半~3岁)——脱离安全基地、好奇心增强的时期阶段3的后期,是孩子亲身感受到、并确信妈妈会给予自己安全感,是自己活动对象的时期。在这之前,孩子如果不经常黏在妈妈身上就会感到不安,而现在,只要妈妈在自己身边,宝宝就会感到满足了,开始稍微远离妈妈的身体,想了解妈妈以外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探索活动。探索活动是好奇心的入口,而好奇心则是今后孩子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个时期,孩子已经充分地享受到了和妈妈之间深厚的母子关系,妈妈也从最初的对宝宝时时刻刻呵护,开始渐渐放开手让孩子去探索。不会阻止孩子的行为活动,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这种变化。妈妈发现,宝宝不再时时刻刻黏在自己身上,能自己安静地玩,只要妈妈在场,就能使他感到足够的安全,此时宝宝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当妈妈离开时,他的活动会受影响,会表现出不安和寻找,但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玩。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形成了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去探索、学习,可更好地促进宝宝的心理、智力发育。婴儿时期的安全依恋还将使得一个人在成人后对人信赖、自我信任,并能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与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从小良好的亲密关系对一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的教育“发现安全基地”的时期,正好也是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期,这一时期,妈妈要开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教。比如,当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妈妈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要是宝宝也被骂了,该会多伤心啊。”“如果妈妈拿走宝宝的玩具,宝宝也会生气的不是吗?所以不问自拿是不礼貌的哦。”……这样的表述,会充分地培养出孩子的自我肯定感,对于那些正站在“共感力”入口处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奏效的。然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共感力意识的孩子来说,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别人也许会很讨厌自己的某些行为”,所以这种教育的效果便没有这么明显了,但是妈妈们也不要泄气,宝宝随着年纪的增长,迟早会形成这种共感力,因此这一时期提前教育,对孩子今后形成完善的人格很有帮助。对于这样的孩子,在开始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之前,有必要先培养他们的自我肯定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在后面的内容中介绍的“儿童按摩”,是一种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的很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开始训练孩子大小便等各种“日常技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希望妈妈们能够在近旁守护孩子,而不要过多地用语言指导和插手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要对孩子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孩子好不容易从妈妈的怀里离开,带着好奇心开始对世界的探索,如果妈妈们担心孩子的安全,或者心疼孩子,无论什么都事先替他们做好,过于限制孩子行为的话,不仅会损害孩子的探索心,也会消除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肯定感,这样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宝宝探索世界的时候,妈妈只需在孩子的身旁注视,保证孩子的安全,使他感到安心即可。对孩子自由地发挥好奇心的各种行为不予以限制,这一点在这个时期的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阶段4 “什么都想试一试”时期(3~6岁)——获得自我肯定感和共感力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培育“自我肯定感”和“共感力”最重要的时期。能够充分感受到妈妈给予的爱和安全感的孩子,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无意识的自信”,这种无意识的自信促生了“自我肯定感”。这种自信来自于孩子能够肯定地感受到妈妈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安全环境,孩子自然地有勇气面对任何的挑战。此外,在这个时期,孩子会逐渐地认识到自己是自己,和妈妈(爸爸或其他人)是不同的存在个体,也就是从心理学角度讲的“自我”产生的萌芽时期。具有了“无意识的自信”和“自我肯定感”、获得了自我的孩子,便可以开始认识他人,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心情。这也是持有“共感力”的开始。共感力是与人交流的出发点,也是孩子获得社会属性的第一步。孩子这个时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需要父母留意的事,那就是“与父亲的关系”。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开始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敌对心理。在这之前与母亲一起构筑起来的亲密的母子二人关系中,如何接受父亲这个第三者,是这个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即使没有爸爸,我也会保护妈妈。不需要爸爸,只要我和妈妈两个人就够了。”妈妈听到孩子这样说,知道孩子把自己放在了主要的位置,肯定会心生欢喜,会更加疼爱自己的孩子,而可怜的爸爸则备受打击,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了呢?因此,育儿不仅仅是妈妈的事,爸爸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只有建立了亲密关系,孩子才会意识到父亲很伟大,意识到如果没有父亲的话,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进行,从而逐渐在自己的心里给父亲留下一个重要的位置。像这样,父亲—母亲—自己(兄弟姐妹)的三者关系就形成了。这样的三者关系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也就是说,通过构筑三者关系,孩子第一次站在了获取社会属性的入口处。三者关系缺少了任何一个,或者某一个过于弱势,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利于成长的。这个时期,大多数孩子都开始进入幼儿园。实际上,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会逐渐学会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成员之间的连带感开始萌芽。同时,这也是孩子开始辨别善恶喜憎、掌握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需的道德标准、培养与他人的协调性的时期。需要一生强化的亲密关系从出生到1岁,是亲密关系最为活跃的形成时期,而在此后的一生中,这种亲密关系都需要被不断地强化。这样说的话,可能很多父母会问:“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过了1岁再进行亲密育儿就晚了呢?”不是这样的。亲密育儿是需要终生实践的,因此绝对不存在亲密关系形成得太晚的问题。只要你及时意识到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并及时实施即可。亲密关系不只存在于母子之间,而是会作为所有人际关系的雏形发挥作用。孩子通过与母亲建立的关系,来构筑今后的人际关系。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雏形”,会接着适用于父亲和其他亲人,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发展为同性朋友—异性朋友—恋人—夫妻关系。亲密关系是与他人关系的基本运行机制,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恋爱这种人际关系,也是适用了这种母子关系结构的结果。亲密关系是育儿的核心在婴幼儿时期充分享受了亲密关系的孩子,容易产生安全感。这样的话,“自己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的这种无意识的自信就被培养起来了,心理学称之为“自我肯定感”。自我肯定感可以带来情绪上的安定。这样,孩子做事情会变得非常从容。而这种从容,在大脑的发育中,会促使“探索心”产生,而在今后的人际交往关系中,会产生“共鸣”。“探索心”会萌生好奇心和行动,“学习与发现”因此而逐渐产生,这是孩子最初认知世界的方式。进一步说,这些都是丰富的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构筑能力、理解能力、创造力的基础,与学龄期以后,孩子发挥很强学习能力的资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共鸣”是理解他人能力的基础,可以使自己与对方心灵相通。这是最为原始的、最为本质的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共鸣,孩子能够获得与人顺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这也和社会属性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亲密关系,会培育出使孩子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而必要的资质。对于父母而言,用亲密育儿法,可以在享受育儿乐趣的同时,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健康、将来具有较强能力、能够自立的人。
2005年,当我创立日本亲密育儿协会、志愿者组织“快乐育儿广场”的时候,“亲密关系”这个词汇,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一个不怎么熟悉的,或者说即伊知道,也不能将它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词汇。 而到了2011年的现在,“亲密关系”已经成为了幼儿园老师、助产士、从事育儿工作的人员熟知的重点词汇。我想用不了多久,它也会成为为普通的母亲们所熟知的词语。 而我决定写一本关于“实践地培养亲密关系”的育儿书的念头,正是出于现在的这个时机。想要让更多的父母知道亲密育儿的必要性,这样类似于使命感的冲动驱使我想要写这样一本书。 在我下定这样的决心后没多久,就接到了合同出版社的植村先生的执笔邀请,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命中注定的时机。于是我向出版社提出了我关于这本书的一个大致的想法。 要是写成“如果这样做的话,孩子就会怎样怎样”这样的“How to书(告诉大家怎样做)”的话,也许能让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实践。但在本书中,我故意让“How to”的部分止于具有一定自由度的简单的内容上,也极力减少它所占的分量,而想让介绍“How to”背景以及解释发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占据更多的页面。 在读者当中,可能会有很多人想要让我“再把方法介绍得详细和具体一些”。但是,那些细微之处都指示得非常具体的方法,却容易让妈妈们陷入一个统一的模式中,从而集中精力去记住那些做法和程序,而且要求孩子们按照“How to”做法中写的那样作出反应,也会令他们感到束缚。 重要的,不是记住程序,而是将方法活用,如何和孩子进行对话。孩子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不同的“发育主题”。父母如何通过和孩子一起发育,和孩子之间相通相知,培养默契,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而且,如果父母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接受这些方法,了解“什么是好的”“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时期用是好的”“怎样做是好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觉与孩子接触的话,那就是对于父母和孩子最佳的“How to”育儿方法。 现代育儿,因为没有地图可参照,有时候会不知去向何方,在彷徨中前行。而且父母的身边充斥着如洪水般的“信息”,它们告诉你们“这样是好的”“那样是好的”,向你们散布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 因此,父母会感到迷惑。一旦陷入迷惑,人往往就会停止思考,然后去寻求一种能够告诉你们一切的“育儿手册”(How to)那样的东西。我将它称为“导航育儿”,也就是那种向你们发出“下面向右,在红绿灯处向左”等所有指示的育儿方法,但“导航育儿”不同于“学习育儿方法”。所谓“学习育儿方法”,是指将“育儿地图”拿在手中,去学习地图的读法、目的地的设定方法等。一旦有了地图,明白了目的地所在,那么是走最短的路径直接到达,还是稍微绕些远路来享受各种各样不同的风景则是你们的自由。 这本书正是为了让父母们“学习育儿方法”而写的。这是一本提供“育儿地图”,并告诉你们地图读法的具有指南性质的教科书。请父母们通过这本书,来找到适合你们自己的育儿路径。而这条路径是由你和孩子决定的,“100个人,有100条路。” 2011年6月 广岛大三
宝宝3岁多了,现在我真的发现和孩子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越来越不如过去了。我总以为是孩子长大了有独立意识了,会逐渐脱离妈妈了,对我的依恋不再像从前了,这让我有些伤感。而看到这本书,我才知道,亲密关系并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淡化,反而是更加融洽才对,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非常重要,和孩子之间的肢体交流也很重要,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家有宝渐渐长 书中总结了各种和宝宝肢体沟通的方法,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对如何提升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给了很多建议。我的宝宝才6个月,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用处。——五月妈妈 对新手妈妈来说非常有实际作用的一本书,如果你希望和宝宝的关系永远像现在这么融洽,沟通无障碍,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瑟儿KEER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编辑推荐:所谓亲密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彼此情感牵系的基础。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开朗、健谈、聪明、自信、积极……从此刻开始,孩子和你,不再有叛逆、冷漠、隔阂……不再有伤心、暴躁、失望……亲密关系育儿法,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和孩子成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宝宝3岁多了,现在我真的发现和孩子之间的那种亲密关系越来越不如过去了。我总以为是孩子长大了有独立意识了,会逐渐脱离妈妈了,对我的依恋不再像从前了,这让我有些伤感。而看到这本书,我才知道,亲密关系并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淡化,反而是更加融洽才对,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非常重要,和孩子之间的肢体交流也很重要,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家有宝渐渐长 书中总结了各种和宝宝肢体沟通的方法,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对如何提升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给了很多建议。我的宝宝才6个月,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用处。——五月妈妈 对新手妈妈来说非常有实际作用的一本书,如果你希望和宝宝的关系永远像现在这么融洽,沟通无障碍,这本书绝对值得你一读。——瑟儿KEER
无
西尔斯亲密育儿理论最新解读,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法则
日本著名育儿专家倾力打造,最适合东方孩子的成长指南
正确使用你的身体,和宝宝来一次亲密的身心双重交流
让身体,成为你和宝宝最有效的沟通桥梁
不需要额外的条件,简简单单的,只需要你和孩子,心灵和身体的交流。
所谓亲密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彼此情感牵系的基础。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开朗、健谈、聪明、自信、积极……从此刻开始,孩子和你,不再有叛逆、冷漠、隔阂……不再有伤心、暴躁、失望……亲密关系育儿法,让每一位妈妈,都能和孩子成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正确的养育孩子,首先要父母正确的对待自己,正人先正己。孩子会是您们最亲密的朋友。
写下这篇书评的这一刻,我刚刚结束20个月的全职妈妈生活。在过去将近两年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育儿生活中,我是亲密育儿法的大力实践者,更是它的受益者。很开心的是,我和我的孩子之间建立起了非常优质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在实践和观察中,我发现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有很多好处,对我自己也是受益良多。诚如书中所写:亲密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彼此情感牵系的基础。
亲密育儿法在国外比较普及。在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妈妈亲自养育孩子,而且父母和孩子之间在孩子尚在婴儿期时就建立起了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而在我国,当下的今天,孩子生下来以后多半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保姆带,亲自养育孩子的全职妈妈甚少,而且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很畸形,常常用物质上的满足来代替和补偿对孩子陪伴不足和精神关爱的不够,借由物质、通过物欲刺激而建立起来的亲子情感,自然不会那么健康和亲密。所以,当这样一本倡导亲密育儿的书籍在国内面市,想必一定会对很多家庭及他们的育儿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首先,从亲密育儿的意义角度来看,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起的亲密关系对于孩子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乃至未来一生的重要性。这种亲密关系形成四个阶段,“本能地寻求亲密关系”时期、“和妈妈在一起最安心”时期、“妈妈的小尾巴和好奇心增强”时期和“获得自我肯定感和自信力”时期。若是妈妈和孩子能在这四个阶段关亲密关系建立得好,管道通畅,那么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将获得健康良好的发展。如果认为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已经大功告成、到此为止,那就错了,事实上,这种亲密关系需要一生强化。
其次,不同时期的亲密育儿方法有所不同。比如婴儿期(0-3岁)的亲密育儿主要从如何感受宝宝、怎样正确拥抱宝宝、如何与宝宝“黏”在一起以及和宝宝对话、培养宝宝大小便等方面着手。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侧重在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有效交流和在一起的时间多寡上。而在儿童期(3-6岁),亲密育儿的表现方式又与婴儿期不同,这个时期的亲密关系较多地体现在妈妈与宝宝的游戏互动,妈妈通过对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的教育、练习,以及学习的指导等来加深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本书特别根据东方的育儿文化和习俗,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将亲密育儿理论细化和调整,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肢体接触,日常的游戏、拥抱等,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让父母和孩子及早建立起亲密关系。很适合东方的妈妈们,建议看看。
本书是西尔斯亲密育儿理论最新解读,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法则,日本著名育儿专家倾力打造,最适合东方孩子的成长指南。仅仅从他倡导的亲密理念上就可以让父母轻松的接受。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育儿方式,就是通过妈妈和宝宝的紧密接触,从小培养宝宝和他人的交往能力。这样,宝宝长大后,他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最早提出亲密关系理论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亲密关系理论)认为:依恋是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是倾向于寻求和维持与某个特定的对象的亲近关系,特别是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在独处或者和陌生人在一起时,婴儿会哭泣、叫喊、伸手、追随、靠近、抓挠和反抗等,尤其是在受到惊吓、生病、疲劳或者处于其他应激状况时,或者在需要照顾和保护时,依恋系统会被激活。
既然培养宝宝和妈妈的亲密关系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实施呢?这本书从亲密关系形成的四个阶段,分析了宝宝在每个阶段的需求,并科学地给出了建立育儿亲密关系的方法。
例如在宝宝半岁左右,这一时期也是宝宝形成情感依恋的关键时期,宝宝如果看见妈妈离开,会跟在妈妈后面,看到妈妈的身影时,会用行动表示欢迎。他们学会做各种动作各种事情让妈妈表扬,也会搞各种破坏惹妈妈生气。因此,妈妈应付出更多的关注、照料和教导。有时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或者搞破坏,妈妈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耐心。有些妈妈对宝宝时而热情时而冷淡,随着自己的情绪而定。这会使宝宝感到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会对妈妈缺乏信任。因此,当宝宝哭闹、拍打、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应拿出足够的耐心,充分理解宝宝的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
像这样,通过与妈妈之间的各种行为交流,使孩子加深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他们会充分地感应到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
另外亲密关系不只存在于母子之间,而是会作为所有人际关系的雏形发挥作用。孩子通过与母亲建立的关系,来构筑今后的人际关系。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雏形”,会接着适用于父亲和其他亲人,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发展为同性朋友—异性朋友—恋人—夫妻关系。亲密关系是与他人关系的基本运行机制,事实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恋爱这种人际关系,也是适用了这种母子关系结构的结果。
也就是说,亲密关系,会培育出使孩子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而必要的资质。对于父母而言,用亲密育儿法,可以在享受育儿乐趣的同时,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健康、将来具有较强能力、能够自立的人。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结合了育儿亲密关系理论分析和实用方法的好书,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亲密育儿法是让宝宝终身受益的有效方法。
看了作者广岛大三的{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的书,觉得很好,还可以找来其他的大作《啪啪大豆的黑白红图画书》《亲密婴儿按摩法》《啪啪大豆:摘掉领带跨上育儿带》。看看一定也很有意思。
本书作者告诉我们父母,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肢体接触,日常的游戏、拥抱等,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让父母和孩子及早建立起亲密关系,让孩子一生与父母之间减少隔阂与摩擦,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长大。
在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的书里,提到了最早提出亲密关系理论的,是英国的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外国的育儿往往从理论出发,详细系统的帮助父母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出养育孩子的最佳办法。这些是很值得我们父母借鉴的。
美国的西尔斯博士根据40年的儿科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育儿的亲密关系理论,让欧美国家的妈妈们受益匪浅。现在的父母对美式教育都很容易接受,对孩子更宽松更亲密的理论更深入人心。
书中总结了各种和宝宝肢体沟通的方法,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的肢体接触,日常的游戏、拥抱等,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让父母和孩子及早建立起亲密关系,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长大。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这本书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指南,教你正确使用你的身体,和宝宝来一次亲密的身心双重交流。
从小培养宝宝与其他人建立良好健康的关系,得益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好的亲密关系的建立,亲密育儿法是使孩子长期收益的育儿方法。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一书科学地给出了建立育儿亲密关系的方法,让妈妈们能够体会到,亲密的关系给孩子和妈妈们带来的欢喜。
加强亲子关系的沟通,让父母和孩子及早建立起亲密关系,让孩子一生与父母之间减少隔阂与摩擦,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长大。懂得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爱自然而生。
亲密关系是心灵的成长系统
发展心理学中所使用的亲密关系(依恋关系),与一般意义上的依恋不同,而是一种更为系统化的概念。在亲密育儿中,亲密关系被定义为“在育儿的过程中,母亲与孩子相互以亲密关系为纽带连接起来,母亲通过育儿成长为真正的母亲,孩子则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生存所最基本的、必要的人格和能力,是一种母子心灵共同成长的系统”。
这是书中的一段话,告诉我们父母的是亲密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0-6岁亲密育儿法{每一次正确的触摸,每一次科学的拥抱,每一次身体的碰触,都是最亲密的陪伴,最有效的沟通}.看完书,看着熟睡是宝宝,可以放心的道晚安了。
亲密关系,会培育出使孩子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而必要的资质。对于父母而言,用亲密育儿法,可以在享受育儿乐趣的同时,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健康、将来具有较强能力、能够自立的人。
这是培养孩子人格的不二法门,更是让孩子以后走成功之路的良师。
孩子成长的关键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融洽,而融洽的基础也就是婴幼儿时期,父母在这段里是不是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亲密关系。0-6岁亲密育儿法则,告诉父母如何正确与孩子沟通,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起融洽的亲密关系。
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不只是给孩子吃给孩子穿那样简单,还要通过与妈妈之间的各种行为交流,使孩子加深了母子之间的关系,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则,帮助父母养育一个好孩子。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提醒父母们一个看似简单的亲密关系,其实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关键期,宝宝将来就会和父母比较疏远,并可能产生各种心理和个性上的问题。
在当下的社会里与孩子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很不容易,看了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孩子一定要从小开始就建立爱的沟通方式,打好基础。
昨天就收到书了,晚上翻了一会儿,今天才上来说几句感受。
首先,挺漂亮的书,包装得非常好,小清新的蓝色,看起来就很舒服。不错。
内容上,我昨天就翻看了十几页,不好下太多的评价,只能谈谈我的感受吧。
婴儿时期,孩子和妈妈天生就是亲密无间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随着孩子
年龄的增长,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渐渐的就会疏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
有了自己的个性,不再愿意和妈妈沟通。其实这是必然,却也是做妈妈的最不
愿意遇到的情况。所以说,书中说孩子和妈妈一生的亲密关系是从婴儿时期奠定的,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我的孩子现在只有2个月,这书买得还算及时的。婴儿时期的每一次
触摸,每一次拥抱,都是有技巧有用的,孩子如何背如何抱也是有方法的。我看了目录
有这些内容,但是还没看到这部分,还是值得好好学学的。这个星期把书看完,希望能对我有更多的帮助。
要了解孩子就要从跟孩子玩开始,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玩伴了,而要将这种关系保持下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教你怎样与孩子一起玩大。
这本书是一本结合了育儿亲密关系理论分析和实用方法的好书,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亲密育儿法是让宝宝终身受益的有效方法。
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了我新生命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亲密关怀。
曾经一直以为过于亲密对孩子的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这本书却说明亲密抚养对于孩子的心理以及生理成长有这极大的好处。亲密育儿法颠覆了中国家庭历来的抚养观念,不仅仅是现在年轻人提倡的磨练式育儿,更有隔代抚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父母如果有积极的抚养行为和正确的亲密方式,会使宝宝更亲近父母,为今后理想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则,告诉父母的不只是这些。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通过建立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告诉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健康、将来具有较强能力、能够自立的人。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欢喜冤家,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则,从书中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没有好的亲密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产出不可避免的矛盾,进而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之中的表现。
看了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慢慢知道了婴儿时期孩子的需求。比如,在宝宝半岁左右,这一时期也是宝宝形成情感依恋的关键时期,要让孩子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从而建立牢固的亲密关系。
这本书是一本结合了育儿亲密关系理论分析和实用方法的好书,用亲密育儿法,可以在享受育儿乐趣的同时,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健康、将来具有较强能力、能够自立的人。
用亲密育儿法,可以在享受育儿的乐趣,同时,亲密关系会培育出使孩子成为真正的“人”的基本而必要的资质。
通过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起来的亲密融洽的关系,孩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意愿,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亲密育儿法是让宝宝终身受益的有效方法。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则,告诉了我,孩子幼小的时候是在索要爱,那是一种安全感,是一种依赖。妈妈就要正确的将爱传达给宝宝,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融洽的关系,让孩子获得自我肯定感和自信力。
当孩子自立长大成人,母亲基本上就变成了母亲的角色,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母子通过共同进行的活动而结成的关系被称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要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培养。这很重要,看看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妈妈是如何破解的。
看到孩子可爱的笑容,妈妈们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融洽都是建立在两者的亲密关系上。一个好的育儿法则就是一条通往幸福的坦途。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如果对孩子狠起来我做不到,但如果给孩子爱却很适合我,在爱中教授孩子成长,与孩子一起在融洽的亲密关系下生活是多么的惬意。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不只是先行的教育,与父母建立好亲密的关系等宝宝长大后,他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书里首先提到了玩,跟宝宝玩,好好的玩,不是当玩具玩;书里又说了0-6岁亲密育儿法,亲密从字面上父母大人们都不难理解,难的是方法,是让孩子爱你们的方法。
看了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的书,知道了妈妈在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足够的宽容与耐心。以前孩子搞各种破坏心里就很生气,不知如何处理,结果孩子和大人都是很不快乐的。现在知道的孩子的需求,就有充足的时间调整了。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看了之后明白了,与孩子相处建立亲密的关系,是要循序渐进一步步来的,有很多都是反反复复的,在孩子的意识里潜移默化慢慢形成的。
看了书,觉得书中的道理每个人都不难理解,就是要父母和孩子之间培养出亲密无间的感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书里的情况不是针对某个孩子的,是孩子大致的表现,还需要父母细心,根据之间孩子的情况来掌握育儿的方法,但中心是建立亲密的关系。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 让孩子不再有叛逆、冷漠、隔阂……不再有伤心、暴躁、失望……,让这些令人伤心的字眼从父母的词典里消失。
这本书里把亲密关系的形成系统的分成四个阶段,分析了宝宝在每个阶段的需求,并科学地给出了建立育儿亲密关系的方法。很有建树,让父母抓住孩子的心理逐步的与孩子建立正确的亲密关系。
育儿不仅仅是妈妈的事,爸爸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只有建立了亲密关系,孩子才会意识到父亲很伟大,意识到如果没有父亲的话,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进行,从而逐渐在自己的心里给父亲留下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孩子的心目里父母永远都是主角。
妈妈好好玩,听起来好像是孩子在央求妈妈们安慰妈妈们的话,小小的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的陪伴,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父母是那么的亲密。这是孩子的要求,也是亲密育儿法则的要点。
父母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帮助妈妈拥有一个好的开始,并在育儿的过程中悉心的为妈妈们建立起母子心灵共同成长的系统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跟孩子亲密,也许人人都会说那还不简单,本书让我们知道亲密的法则,不可违背,要孩子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拥抱。
每个父母记忆里都有与孩子亲密的时光,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这本书,不是简单的告诉父母什么是亲密,更告诉父母亲密的不同感受,让孩子永远记住父母传达给孩子的爱。
所谓亲密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彼此情感牵系的基础。书中给出了亲密关系的正确解释,找一找与孩子沟通的方法。
正确使用你的身体,和宝宝来一次亲密的身心双重交流,让身体,成为你和宝宝最有效的沟通桥梁。亲密的接触是让宝宝感知到,发自父母内心的爱。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这本书,不只是剖析孩子心理的书,还从孩子的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的表现,给出了父母育儿的方法。是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阐释了孩子的特点。
我也来说几句点评吧。其实书中的道理每个人都知道的,和孩子培养亲密无间的感情。
但是如何做确很少有人知道正确的方法。和孩子语言的交流的一方面,肢体上的交流也不能
缺少,每次我看欧美电影时,电影里的孩子总是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母亲拥抱亲吻,说我爱你妈妈,我都觉得特别窝心。可是西方和东方的生活方式不同,这种方式我虽然很羡慕,但是日常生活中
做起来,还是觉得太肉麻了点。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和我的感情永远都像他现在这样,无条件地信任,无条件地爱我,在我老去的时候,他仍然还能抱着我说妈妈这个世界上我最爱你。而不是随着时间地流逝,我们的感情就像距离一样变得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疏离,他不再和我说知心话,和我聊每天发生的事,他有自己的世界,偶尔才能想起我。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养一个孩子,用我下半生所有的精力,希望我和他的亲密感情,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牢牢地维系住彼此。
亲密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彼此情感牵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感情基础,孩子长大后很可能跟父母无话可说,那么危险就时时刻刻的存在,悲剧也会不断的上演。
亲密融洽的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一生交流沟通的前提,是彼此情感牵系的基础。让孩子从小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基础。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一书,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世上只有妈妈好,亲密的法则让孩子从幼儿是就建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书中的亲密法则使宝宝在早期形成的亲密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并影响他之后与人交往的能力。一个未来成人应该具备的能力。
关于亲密育儿法,我曾经看过西尔斯的一本书,其实我明白亲密法对于育儿的重要性。
但是那本书是在太厚了,我没耐心看完,这本书的厚度刚好,内容也不错,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育儿方式,就是通过妈妈和宝宝的紧密接触,从小培养宝宝和他人的交往能力。有能力才能使孩子幸福快乐的生活。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让我感到亲密关系,如果现在不重视,以后就是花再多的力量和精力都无法培养出像幼儿时期那样亲密无间的关系了。
广岛大三,育儿专家、幼儿保健师、Child TESL教育协会评议员。相信我们的家长都有判断能力,支持这些为孩子的成长而呕心沥血的专家学者们所做的努力,也谢谢为父母们所开的课堂,让我们用知识换取孩子的幸福。
看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觉得还是这本书更符合自己的想法,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我觉得更容易接受,因为我是一位容易心软的妈妈,不善于强迫孩子。
做为一位妈妈每天都要为孩子的事操心,有时真的身心疲惫,总感到心力都跟不上。看了妈妈好好玩的教育方法,理解了孩子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孩子听我的,我也能正确的与孩子沟通,真的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怀孕7个多月了,第一次当妈妈,虽然每天都在为小宝宝的降生做着准备,但总是觉得不明白的事情很多,心里放心不下。这本书不错,给即将当妈妈的我提供了不少参考和育儿知识。让我重视和孩子培养亲密关系。
约翰·鲍比亲密关系理论,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挺复杂的,但看了书以后,很明白,因为作者用了最直接最通俗的话告诉了我这个很专业的术语,就是父母都能和孩子成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看了书,里面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你的身体,和宝宝来一次亲密的身心双重交流,让身体,成为你和宝宝最有效的沟通桥梁。很有效的方法,也是最体贴的方法。
0-6岁对孩子很重要
父母要懂得亲密的真正含义
孩子成长中的安全感、依赖感、自信和勇气其实都在亲密育儿中
从亲密的观点出发,如果做好了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效果应该是明显的,通过观察会发现,孩子不再有叛逆、冷漠、隔阂……,而父母们也不再有伤心、暴躁、失望……。爱可以包容一切的恩怨。
刚开始看都不知道亲密育儿法是书名,看完后恍然大悟,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应该改改,变成《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的亲密肢体游戏》这样更好,哈哈哈,实际就是介绍如何和宝宝肢体交流的书。挺不错的。
我相信如果孩子与父母建立起牢靠的亲密关系,即使在孩子叛逆期,父母与孩子也能凭借良好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孩子因特殊时期而带来的麻烦,也为父母解决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本书因为是日本育儿专家写的,所以很多观点还是偏东方的,特别是在提倡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自然亲密感方面,深得我心,由于本人是个自然主义者,因此对很多观点还是比较赞同,书的内容也很翔实,值得准妈妈和新妈妈门购买!
作者谆谆的教导,使我大悟,与孩子的亲密之情,把母亲与孩子相互以亲密关系为纽带连接起来,母亲通过育儿成长为真正的母亲,孩子则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生存所最基本的、必要的人格和能力,是一种母子心灵共同成长的系统。
亲密关系的育儿方法,让孩子在成长中获知安全感、依赖感、从而更加的自信和勇气。
亲密关系要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培养。父母如果有积极的抚养行为和正确的亲密方式,会使宝宝更亲近父母,为今后理想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亲密的理念是孩子快乐的基础。
我觉得这本书比较适合0-4岁以内孩子的妈妈,虽然说是0-6岁,但是有些教育方式
还是孩子小一点才有更用,孩子长大了,比如五六岁了,还看这种指导性的书,我觉得
就有点晚了,孩子和妈妈的亲密关系的培养,还是得越小越好。
我的宝贝不到1岁,我觉得正是培养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书中的理论还是有道理的,
现在不重视,以后花再多的力量和精力都无法再培养出那么亲密无间的关系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给各位妈妈们做个参考。
孩子和妈妈一生的亲密关系是从婴儿时期奠定的,婴儿时期,孩子和妈妈天生就是亲密无间的,但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可以让这种天生的亲密无间的关系长久而不失效。
寻找满意的育儿方法是每个父母永不放弃的目标,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本书教会父母们用爱心养育儿女,应该是很满意的一本书。
不要让孩子成为和父母对着干的冤家,从小开始培养亲密关系,成为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天涯亲子+腾讯儿童频道+《时尚育儿》+《父母必读》+《妈咪宝贝》 五大权威媒体强势推荐。
是好书就会被大家接纳,就有被接纳的道理。一个从心出发的育儿法则。
多看书总是有益处的。现在的年轻父母没有哄孩子的经验,多看些关于育儿的书对孩子的父母有帮助 。第一次听说亲密育儿法,要好好学习下了。
原来0-6岁的孩子不是无知的什么都不懂,建立亲密的关系就是这段黄金时间,差点被我错过了。还好有这本书告诉我,新手妈妈都应该读读。不要伤宝宝的心呀。宝宝和妈妈的依赖关系一定是我们最看重的。
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与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分不开的,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很好的教授父母们,从感情的最真挚的爱入手,让父母更容易接受,而让孩子更有爱心。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通过与妈妈之间的各种行为交流,使孩子加深了母子之间的关系,他们会充分地感应到从妈妈那里获得的“安全感”。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书中能够让我们知道,孩子通过与母亲建立的关系,就会构筑今后的人际关系。在婴幼儿时期与母亲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雏形”,会接着适用于父亲和其他亲人,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发展为同性朋友—异性朋友—恋人—夫妻关系。这是多么重要的连锁反应。
亲密的法则是父母与孩子需要一生去强化的,宝宝和母亲亲密就等于未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好的基础,宝宝就有一个良好的为来。
0-6岁亲密育儿法是一种母子心灵共同成长的系统,母亲通过育儿成长为真正的母亲,孩子则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生存所最基本的、必要的人格和能力。
从这书还是学到不少东西。(0~12周)――本能地寻求亲密关系 (12周~6个月)——和妈妈在一起最安心(6个月~1岁半)——我是妈妈的“小尾巴” (1岁半~3岁)——宝宝的好奇心增强 (3~6岁)——获得自我肯定感和自信力 一个孩子0——6岁的成长详解
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开朗、健谈、聪明、自信、积极……,让孩子成长就是让孩子健康的参与未来的社会中,有这样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这本书能帮助孩子从小就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需要父母们的精心的呵护和正确的方法。
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一书告诉我们父母,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要不同的对待。比如半岁的宝宝,父母应拿出足够的耐心,充分理解宝宝的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
不管育儿的理论出自哪里,经验和教训都是息息相通的,《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育儿方式,很好方法可以看看的。
没有养不大的孩子,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不都在向孩子传达着爱的理念,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妈妈好好玩:0-6岁亲密育儿法书里就是说怎样打好爱的基础。
师傅请进门,修行可个人。育儿的方法有许许多多,还需要细心的父母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儿女的回报就是与儿女良好的亲密关系。
看完这个我想以后我就用亲密育儿法来教育我未来的宝宝了。和他培养亲密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以后不会不知所错了,会更多一份耐心。
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很好的给我们的父母们上了一堂课,爱孩子就是与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永远无法打破的亲密关系。
父母们都知道,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破碎的家庭能给孩子带来一个完整的人格。0-6岁亲密育儿法则的目的是父母一起要努力的结果,让孩子开朗、健谈、聪明、自信、积极
看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宝宝一岁前,父母最需要做的不是培养什么好习惯和独立性,而是给宝宝最大的安全感,以及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一岁前的宝宝,怎么宠都不过分;而后期宝宝的教育,也是必须要建立在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的。
怀孕的时候看怀孕百科,升级了,赶紧看育儿。虽然老人们都坚持让孩子哭哭,但看了西尔斯,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孩子不爱哭,为什么要人为的让她不舒服而哭呢?我要坚持亲密育儿。
婴儿遇到诸如“肚子饿了”“感到不安”“感到危险”等状况时,通常会通过像“大哭”“吸奶头”“要抱抱”等行为来回避那些危险。这些依恋的行为就被称为“亲密关系行为”,这些行为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回避危机的能力。
真没想到,这些孩子平时很常见的动作居然就是在为孩子和妈妈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很专业的术语“亲密关系行为”。好开眼
看了一半多了,写的很细,介绍了亲密育儿的概念,之前看一些帖子,还以为宝宝哭了不能宠着抱着,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宝宝是需要抱抱来安慰的,至于什么时候该亲密,什么时候该让孩子独立,就该自己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