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其命唯新

傅抱石纪念馆 河南美术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河南美术  

作者:

傅抱石纪念馆  

页数:

343  

内容概要

  《其命唯新:傅抱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汇集了数十位作者的文章,分成“纪念”和“研究”两大类。其中有的文章是作者从报刊上得到的。这些文章对全面了解傅抱石很有价值。故被选进这本文集。但文章作者可能并不知道我们选用了他的文章,在此谨表歉意。  人们用拍摄电影传记片,出版画册及各种研究性的书籍。在海内外举办一系列的画展,发行各种纪念邮品。举行学术讨论会等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我父亲的崇敬与怀念,同时大力宏扬我父亲终身不渝的其命唯新精神,借以推动21世纪中国画继续向前发展。

书籍目录

前言纪念篇忆恩师傅抱石深切怀念我心景仰——纪念傅抱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在继承与创新中建树艺术丰碑——纪念恩师傅抱石先生百年诞辰傅抱石先生百年诞辰献辞傅抱石绘画创作考察纪念傅抱石先生纪念先父傅抱石100周年诞辰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记父亲在南京故居的生活点滴又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回忆抱石师回忆恩师傅抱石缅怀先师傅抱石永远的回忆—看傅抱石先生的一次作画和与傅师母的一次访谈精神长存——怀念傅抱石先生和蔼可亲的傅抱石重读傅抱石石鲁怀念傅抱石艺术与精神长存 ——傅抱石先生诞辰100周年小记如歌的友情抱石先生散忆研究篇傅抱石的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傅抱石与“新金陵画派”——兼论抱石精神的当下意义“其命唯新”是抱石精神的核心——傅抱石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感言傅抱石与中国文化潇洒隽逸写真神——傅抱石人物画艺术探微由线至面的中国画图式革命——论傅抱石的山水画艺术傅抱石和屈原画美人必先画出有品有格的人——谈先父傅抱石的仕女画郭沫若与傅抱石:交相辉映诗画魂抱石皴纵论傅抱石与传统傅抱石先生的篆刻艺术……

章节摘录

  二  造型艺术心理学研究艺术家从遗传、环境、教学三方面考察艺术成就动机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抱石皴”思维机制也应由此着手。  实际上,关于遗传因素与艺术及各种专业技能的关系一直是心理学家所关注和重点研究的对象,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研究现状仍然为:“目前还没有充分资料表明成为艺术家的心理动因与遗传因素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对这些现状的深层思维机制的研究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几乎与此同时,笔者在一些师、友的启迪下探求中国书画本体的哲学美学内涵的构成机制时,见不少美学家都认为哲学、美学课题的解决有赖于心理学研究的进展,便将其作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等人的研究表明:“基因决定遗传素质或特征……这些基因常常来自不同的染色体……这一点对于理解人的能力的遗传具有较大的重要性。”而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这三方面组成,艺术兴趣对这些需要有直接的作用。由艺术兴趣和外部特定环境的碰撞所驱动的初步艺术尝试则起着关键性的强化作用。“潜质”的发挥即造型艺术兴趣的产生,从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是直接兴趣即直感起主要作用。这在傅抱石身上尤为明显。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出生于南昌,其父靠穿街走巷替人补伞艰辛度日;其母则是个出逃的童养媳。他童年的乐趣只能是反复看那贴在墙上的“象征喜庆的年画”。此外就是看父亲补那粘贴晒干后的破伞上的“花纹或图案”。看得久了便顺手捡几张补伞用的零碎纸头描画起来。这一“现象”若用造型艺术心理学“感应互动”的原理来解释就是当主体产生艺术兴趣并形成成就动机的初期阶段,首先是被外界的美的因素所吸引,久而久之内部的动机就驱使主体去付之以行动。这样外界信息与主体内部的心理活动之间便生成了一种“感应互动的作用”。即“外部因素向主体行为的内部动力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儿童在没有识字以前,形象思维和直观形象感受是他们认识世界并形成概念的主要认知途径。于是就在自己的“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最初的美的快感体验。这种幼稚的艺术活动则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并成为对造型艺术产生兴趣的最初基础。艺术的兴趣在艺术成就动机的形成中可起一种核心作用并不断重复和加强。这时新的认识就成为主体的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需要并对主体产生一种强烈的驱使作用。从而初步形成了艺术成就动机。但初期动机驱动作用往往不是一种从事艺术活动的崇高信念,带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是再感受的需要在起作用而生成的从事艺术活动的崇高信念。关键因素之一乃有关兴趣分类的理论。即兴趣的“浓厚度”。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其命唯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