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麓山寺碑临写指南

赵社英,郭昌平,李刚田 著 赵社英、郭昌平、 李刚田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9-04出版)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赵社英、郭昌平、 李刚田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

赵社英,郭昌平,李刚田 著  

页数:

60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麓山寺碑》概述第二章 用笔第一节 点画第二节 横画第三节 竖画第四节 撇画第五节 捺画第六节 钩画第七节 提画第八节 转折画第三章 间架结构第一节 间架第二节 结构第三节 间架结构举隅第四章 集字训练附录 《麓山寺碑》(局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麓山寺碑》概述李邕(678—747年),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能文善书,行草之名尤著。因官至郡北海太守,故世称“李北海”。传世书迹有《李思训碑》、《麓山寺碑》、《叶有道》、《李秀碑》、《法华寺碑》等。李邕师法王羲之、欧阳询,尤其得益于王羲之《圣教序》,后逐渐摆脱其形迹,独创一格,以行书入碑,马宗霍《书林记事》谓其“尤长碑颂”,李邕书法的新意便是在王羲之之外,又融入碑意,掺入北碑笔法,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我们将李邕和同时期书家作一横向比较,不难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了他的独特性。其一,笔力遒劲、沉实、雄健,将北碑书法的中实技巧应用到行书中,在婉转流畅中增加了古拙刚硬的成分,宋代《宣和书谱》中云“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顿挫起伏既得其妙,复乃摆脱习气,笔力一新”。他所摆脱的“习气”,正是王体行书不适应碑版的那些局限。其二,大胆地以北碑体斜画紧结、左低右高、上舒下敛的结构改造婀娜多姿的“王体”。正是基于上述线条用笔和结构两方面的变化,使李邕行书融汇了北碑楷书和王羲之行书的长处,圆满地解决了“行书入碑”的课题,这在碑刻史上应该说是具有突破性进展的。如果说,李世民开创了行书入碑的先河,李邕则是将行书入碑与碑刻行书做风格统一的第一人。董其昌评其书“北海如象”,冯班评其书“如俊鹰”,包世臣评其书“如熊”,都是对其风格层面的描述。


编辑推荐

《麓山寺碑临写指南》:中国历代经典碑帖临写指南系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麓山寺碑临写指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