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A卷)

柳明主编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2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柳明主编  

页数:

4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A卷)》中提到的现代派分支、作家和作品在书中都已有专题述评或译文,这里一般不再作详细介绍,而只从总的方面对现代派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它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它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根源,它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以及我们对它应该采取的态度作些说明,供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后期象征主义/001[比利时]维尔哈伦诗五首 艾青译/003[法国]瓦雷里诗四首 卞之琳译/013[奥地利]里尔克诗文选 冯至译/023(英国]叶芝诗七首 袁可嘉译/034[美国]艾略特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查良铮译/044荒原 赵萝蕤译/053[美国]庞德诗三首 杜运燮译/076[苏联]勃洛克十二个 戈宝权译/082[苏联]叶赛宁诗二首 王守仁译/096[意大利]蒙塔莱诗二首 吕同六译/099[意大利]夸西莫多大地 晓玫译/103重归 李国庆译/105[西班牙]洛尔伽诗七首 叶君健译/107[比利时]梅特林克青鸟 郑克鲁译/113[德国]霍普特曼沉钟 谢炳文译/179[英国]约翰·沁骑马下海的人 郭沫若译/231表现主义/239[瑞典]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 符家钦译/24l[德国]凯撒从清晨到午夜 傅惟慈译/267[德国]托勒群众与人 杨业治 孙凤城译/305[捷克]恰佩克万能机器人 杨乐云 蒋承俊译/348[美国]奥尼尔毛猿 荒芜译/409[奥地利]卡夫卡地洞 叶廷芳译/443变形记 李文俊译/463

章节摘录

书摘后期象征主义 在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要推象征主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而在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盛极一时,世称“后期象征主义”,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渗透到各种文学体裁。无论在思想倾向或艺术方法上,象征主义都是欧美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 一八五七年法国象征派的先驱人物波德莱尔发表诗集《恶之花》,在西方诗歌界开拓出新的路子。在题材上,它把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写(《恶之花》是说诗人可从丑恶的事物创造美好的东西),揭示了现代城市巴黎这座“地狱”中的种种罪恶现象(如乞丐、娼妓、战争等等),突破了浪漫主义后期风花雪月的框框;在艺术方法上,波德莱尔发展了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安曼努尔。史威登堡的“对应论”,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息息相通,互相感应契合,把山水草木看作向人们发出信息的“象征的森林”,诗人可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强调刻画个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对比、烘托和联想来表现的方法,后来就成为象征主义以及整个现代派文学的基本倾向和艺术手法。 继波德莱尔之后,法国诗人韩波和保尔·魏尔伦(1844一1896)强调诗人的幻想、直觉和诗歌的音乐性。一八八六年九月十五日巴黎《费加罗报》上,诗人让。莫雷阿斯提出了象征主义(Le Symbolisme)①这个称谓,要求诗人们摆脱自然主义文学着重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探求内心的“最高真实”,要求赋予抽象观念以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式,这时象征主义就作为自觉的文学运动开展起来。这在当时是对日益发达的科学、工业所引起的注重物质世界的思潮和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 玛拉美是象征主义运动中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理论上,他进一步发展了唯美主义的见解,把诗与散文的语言截然分开;创作上,他刻意追求诗的雕塑美、音乐美,注重形式上的工整和音韵上的和谐。他认为诗歌是用象征体镌刻出来的思想;他认为写诗就和作曲一样,文字就是音符,要求诗篇产生交响乐一样的效果,为此不惜废弃标点符号。由于玛拉美的努力和阿瑟·西蒙斯的著作《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原来局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向英、美、德、俄、意、西班牙等国家传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终于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国际性的现代派文艺运动。 比利时诗人维尔哈伦的作品反映了城市的腐败和农村的贫困,表达了对入侵者的反抗,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十年代兴起的后期象征主义在更深刻的程度上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但这个流派本身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冲击下也出现了分化。俄国亚历山大·勃洛克(1880—1921)的长诗《十二个》是用象征主义手法歌颂十月革命的进步诗篇。谢尔盖·叶赛宁的组诗《不堪视听的莫斯科》则表现了严重的颓唐情绪。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保尔·瓦雷里(1871—1945)更加倾向于内心的真实,更加脱离外在的实际。他的主题经常是感性与理性、灵与肉、变化与永恒、生与死的冲突等等哲理问题,但却运用了有感染力的形象和语言。 德国大诗人莱纳·玛丽亚·里尔克(1875—1926)以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玄想以及新奇的形象著称。他的《新诗集》力图在诗中创造雕塑的效果。《献给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表现出神秘主义的倾向。 在英美两国,象征派的影响在经过“意象派”的阶段(1908—1917)以后,发展为现代派的诗歌运动,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爱尔兰的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和美国的托·史·艾略特(1888—1965)。叶芝中后期的诗歌运用洗练的口语和复杂的象征来描写现实生活,表达抽象哲理,颇有一些成功的作品。艾略特的《荒原》是被称为二十世纪英美诗歌的里程碑的,以万物枯死的荒原比喻现代世界,既反映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衰竭状态,也宣传了皈依天主教以求死而复生的思想,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 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下,在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意大利,出现了以埃·蒙塔莱(1896—1981)等为代表的“隐逸派”诗歌,他们回避写实,而侧重以敏锐的感觉,奔放的想像,借助隐喻和意象来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微妙情绪。它是意大利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表达了在法西斯统治下艺术家对现实的不满。 西班牙著名诗人费·加·洛尔伽(1899—1936)的作品在接受象征派影响的同时,吸取了西班牙民间歌谣的特色。它歌颂了西班牙的美好景色和人民的理想及愿望,具有进步的内容和新颖的表达方式,曾经在本国及欧洲产生重大影响。 象征主义在戏剧方面也有所成就。比利时莫·梅特林克(1862—1949)的《青鸟》、德国盖·霍普特曼(1862—1946)的《沉钟》和英国约翰·沁(187l一1909)的《骑马下海的人》都是著名的象征主义剧作。 总起来看,象征主义文学在各个国家和各个作家身上的表现是并不相同的,它有直接地或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也有贵族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它开拓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也有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它十分重视形象思维,用文学所拥有的全部手段来形象地构造意境,力求表现方法上的浓缩和精炼,也有做过了头,变得晦涩难解的时候。 (袁可嘉)P1-2


编辑推荐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A卷)选择的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派作品。拉丁美洲和东方的现代派作品虽然也选了一些,也有自己的特色,但基本上是前者的回响,因此《外国现代派作品选》(A卷)集中谈西方现代派的情况,读者自可举一反三。表现主义的作品,由艾青、郭沫若、袁可嘉等名家翻译,包括维尔哈伦、瓦雷里、叶芝、艾略特、卡夫卡等人的作品,集中反映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流派的特色,译文前都附有作家小传,为读者更好的理解外国现代派作品提供帮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A卷) PDF格式下载



译者没变,忘了是哪一册,封皮上有个小错,垮掉的一代里跨字印作挎,里面还好可以将就。


老版本重新印刷,满足了读者需求。


质量非常好 很满意啊哈哈


挺便宜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书籍质量还行,内容充实!快递包裹不错!


书拿在手上,觉得像是在地摊上买的盗版货,没有质感,有点失望,唯一觉得还OK的就是送货的速度。


我才第一次买书,星期五晚上买,星期天早上就收到了货,而且书的质量很好。值得收藏


买了包你后悔,藏书的人。


自从我在购书中心买了D卷,就念念不忘,决定买齐四本。除了西方各派文学大师云集外,其中差不多一半都获得过诺贝尔或享誉文坛。体裁丰富,诗选、剧本就占了三分之二。十分厚重的一套书,无论是从书本本身,还是质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