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李楠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李楠  

前言

  收藏活动在中国可谓渊远流长,在任何时代都不曾中断过。收藏是人类社会保存、延续和深化扩展自身物质和精神劳动成果的一种延续性文化活动。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收藏活动。  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留下了无数文物瑰宝。从文字记载和考古发掘看,至少从商代起,王室和贵族就已重视收藏活动了。  殷商的文物多集中于宗庙。在河南安阳殷代王宫遗址中发现,在宗庙建筑的左右窖穴或地下室,地下室内又有圆窖和方窖,这是殷王贮存器物的地方,其所贮存者以钟鼎古器为多。  周代文物珍品收藏之处,名曰“天府”、“玉府”。据《周礼》记载,西周时,由“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镇大宝藏焉”;“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在“天府”、“玉府”,有专职官员藏室史负责管理藏品,并将所有藏品登记在“薄录”上。  在商周时期,王侯贵族曾铸造了大量精美的青铜礼器和用具,并在这些青铜器上刻铸“子子孙孙永保之”之类的铭文。可见青铜器在当时是极为珍贵的礼器,它的铸造本身就有为了保存长久使用的意图。  到春秋、战国时,公卿庙堂也被用来保存文物纪念品。孔子曾到鲁国参观鲁国庙堂所藏古代礼器和其他历史文物。孔子死后,其“故所居堂”也立为庙,保留了孔子生前生活、著述、讲学的遗物。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受到后人“岁时奉祀”。据《史记》记载,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观孔子之遗风”。  先秦时的著名学者均有丰富的收藏: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传墨子藏书甚多,有图书达三车。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起源时说:“苏秦发书,陈箧数时;墨子南游,载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世私家藏书之风由此而兴。  收藏是帝王贵族们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所热衷的一种活动。汉代建立“天禄”、“石渠”、“兰台”,实际是皇家的三大图书文物馆。古代的武库也是储藏文物的地方。《晋书·张华传》载:元康五年(295)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汉代已开始重视对人物画像和历代绘画的保藏。汉武帝曾创置“秘阁”,搜求天下法书名画,此后历朝均有购求书画的专门机构。汉献帝建立了一个专为他的朝廷大臣们画像的黄门画室。到后汉,书法艺术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士大夫开始收集书家手迹,把名家信札作为珍秘收藏起来欣赏研习。三国时期的东吴,王室收藏着许多书法绘画作品。隋朝初建,隋文帝即在观文殿后建二台,“东曰妙楷台,藏自古法书。西曰宝迹台,收古今名画”。以后每当新朝建立,必先访求图画书籍,并作为传统在中国延续。如宋太平兴国年间,“诏天下郡县,搜访前哲墨迹图画”;忽必烈入主中原,也不能不受汉族风气影响,设“群玉内司”,职掌收藏图书。然而在历次战乱中,王室及私人所藏书画之损失难以数计。  宋代是我国文物收藏和研究的一个高峰。宋皇室收藏的古器物达万件以上,并有专门的建筑存放收藏品。北宋宣言之后,宫廷收藏由于帝王恩赐或群臣营私偷窃,使不少藏品流散于士大夫和商贾手中。当时的士大夫也竞尚收藏,欧阳修、赵明诚、米芾等都是名重一时的收藏家。欧阳修收藏历代石刻拓本;李公麟收藏古代铜器,并对夏商以来的钟鼎尊彝进行研究,考定世次,辨别款识。赵明诚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夫妇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研究,其所藏商周彝器及汉唐石刻拓本等共2000多件;妙于翰墨的书法家米芾精于鉴裁,遇古器物书画,竭力求取,并多蓄奇石,为中国藏石之鼻祖。除上述一些收藏大家外,还有收藏百余器或私珍者也为数不少。  随着私藏之风的盛行,对藏品的研究也有很大发展。古代文物开始从士大夫手中的古玩变为有价值的资料,并且首开金石研究同古代文献的考订相结合的学风,涌现出一批有关文物研究的著述。知名的有刘敞的《先秦古器图》,欧阳修编著的《集古录》(十卷),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编著的《金石录》,吕大临的《考古图》(十卷),王黼等著录的《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及《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均是重要的文物著述。当时文物的分类、藏品的登录等项目都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  金、元、明时期,文物的收藏和研究没有间断,但文物收藏和研究的水平不及宋代。金章宗完颜好藏古物。他收藏的字画都有“明昌御府中秘之珍”的印章。金人粲(王圭)著有《古器物谱》。元代朱德润所著《古玉图》是著名作品。收藏者中,元代大长公主收藏颇富,其中不少是宋朝内府珍物。元代画家倪瓒所居“清秘阁”,古鼎法书、名琴奇画罗列左右,并著有《清秘阁集》。  明代的宣宗、神宗也都重视文物收藏。私人收藏以严嵩、严世蕃父子最为著名。项元汴精于鉴赏,其天籁阁中收藏有法书、名画、金石、瓷器等,其储藏之富在私人收藏中冠绝古人。  清代,无论是收藏还是对藏品研究,均超过前代,成为中国收藏发展史中一个重要时期。清初,文物多集于内府。清高宗搜求最力,历代珍品无不囊括,包括各种古代铜器、卷轴书画、宝石玉器、缂丝、拓本等,不胜枚举,成为帝王中古代文物的集大成者,并奠定了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基础。  乾隆帝也是一位收藏里手,他嗜玉成癖,尤其喜好“三代”玉。清宫遗存的古代玉器,多数是乾隆时期收集的。他还亲自进行古玉器的鉴别、定级。  不仅皇室收藏甚巨,民间收藏也很兴盛。从贵族官僚到殷实富户,都以收藏古物为时尚。乾嘉朴学的发展推动了金石考据的研究,鉴赏文物之风更盛,出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文物收藏家、研究者和一批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物著述。  除了传统的金石书画收藏外,中国自明清开始了对西洋奇器玩物的收藏。早在十六世纪,西洋的新奇器物被带进澳门和沿海城市。随着耶酥会士的相继入华,西洋器物更被带进中国的内地,从而引起中国人对西洋器物的兴趣。耶酥会士从中国官员和读书人追求、羡慕西洋奇器玩具和科学技术的欲望里,看到了西洋技艺和学术的巨大威力。他们每到一处,首先赠以西洋钟表和玩物,因而得以畅通无阻,从而也为中国的皇帝和士大夫增加了一个新的收藏项目。  清初,西洋器物中的钟表和各式机械玩具深得皇帝及后妃们的喜欢。康熙帝本人热心于西洋科学,对西洋的钟表机械技术具有强烈的兴趣。耶酥会士向他呈献的礼物中如有钟表或其他仪器,他便高兴的收纳,否则常予拒绝或象征性的收纳一、二件。雍正帝崇信佛教,其西洋情趣和所追求的西洋奇物是为了宗教上的特殊需要。  到乾隆后期,洋商舶来的自鸣钟及其他机械玩具日趋增多,在沿海城市及内地引起了一股不小的“西洋热”。至嘉庆、道光年间,西洋商人舶来的新奇洋货更是有增无减。当时无论清廷内府或官绅之家,所收藏的西洋钟表等机械玩具都极其工巧。尤其是清宫收藏的钟表,更是名目繁多,形状多样。  从康熙到乾隆,一些与耶酥会士或洋商有往来的官僚权贵之家,钟表的收藏和西洋各式奇物的利用已相当普遍,这在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也有所反映。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的权臣和珅被处罚。在其被籍没的家产中,仅西洋奇物珍玩即有非常惊人之数。计有大自鸣钟10架,小自鸣钟300余架,洋表280余个,其总数比1860年圆明园被火烧以前的收藏还多出近150余件。和珅家藏的珍珠、古玩、首饰、器皿等更是无以计数。其家私的来源除本人的敲诈勒索和贪赃外,还有皇帝的“赏赐”,豪商大贾的贿赂,各地官员的“献纳”,以及来华西洋人的馈赠。其他拥有兵刑钱谷实权的尚书、侍郎及地方督抚大僚,也无不收藏有数量可观的西洋奇器珍玩。  近现代以来,民间收藏古玩、字画、典籍的风气与以往相比有增无减。许多收藏者还自觉地担负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以防止其外流的重任。  “盛世收藏,乱世黄金。”这是一条从古至今被反复证明了的格言。随着数千万中国民众卷入世界性的收藏热潮,古老的收藏活动将由当代中国人谱写下新的篇章。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朝代的收藏形势比当今之世更盛况空前,无论是参与人数、市场规模,还是收藏品种、藏品价值,都超过了历朝历代。收藏成为一种最广泛的大众化行为,并且收藏投资的观念也在逐步深入人心,收藏投资在近20年迅速发展。而且,在未来这一收藏投资的浪潮将如决堤之水,更加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未来5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将从生产力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之间的数量上的矛盾,转化为不断扩大的数量需求与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  未来5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在高速增长区运行并呈平稳减速的趋势。经济发展将在20—30年内全面转到集约型轨道上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从1978年到1995年的32%,逐步提高到2030年的50%和2050年的60%以上,经济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这说明,未来中国50年经济环境支持收藏投资者的投资。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整体富裕水平的提高,将会刺激收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收藏投资品种在旺盛的投资热情和人气之下会保持稳健的升值势头。  物质上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将需要什么呢?需要精神的追求、生活品位的追求(实质是文化品位的追求)和心灵的追求。而这些都可以在收藏中获得。同时,还需要将财富增值,而收藏正是一种投资手段和工具。所以,收藏将成为衔接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的一种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行为方式。  收藏活动的广泛普及是由收藏品的升值属性所决定的。收藏品的升值幅度有多大?回眸看看,1991年8月的邮市,价格比1990年8月普遍上涨200%—300%,而1996年到1997年3月的邮市,也可以看到一年增值200%—300%的状况。  未来社会是高智力的脑力主宰的社会,现代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将使得人们精神紧张,压力增大。如何缓解精神紧张的压力?收藏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收藏既是脑力劳动锻炼,也是体育锻炼,既是锻炼,又是娱乐、放松和休闲。故而收藏投资不仅是随着“盛世收藏”而兴盛的,更是随着人类文明素质提高后的一种必然选择。  随着收藏人数的增多,藏品将供不应求,因而现在投资收藏品的人群是有先见之明的投资者,那时将获得巨大回报。  艺术品收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收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作为陈设品或实用品。但是由于大部分收藏品的时间跨度较大,种类繁多,收藏市场难免鱼龙混杂、真伪难辨。有鉴于此,我们感到有必要进行一次全民性的收藏知识普及活动。虽然,图书市场上不乏各种各样收藏类读物,甚而冠以丛书、全书的名号,但多数品类不全,亦或过于专业,很难为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所接受。编写一套全面、简明、实用的收藏知识读物,就显得很有必要,甚至迫切。《中国收藏百科全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内容概要

  从个人收藏的角度出发,收录瓷器、家具、玉器、书画、邮票、钱币等60余种艺术品收藏门类,基本上涵盖了目前收藏市场上最常见的收藏门类;介绍每个收藏门类的拍卖和收藏活动,以及其特点、鉴别方法和收藏价值等相关知识。

书籍目录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1》
 法书碑贴
  一、书法历史
  二、书法大家
 文房清玩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2》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3》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4》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5》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6》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7》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8》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9》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10》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11》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1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文嘉 明代书家。字休承,号文水,文征征明次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官和州学正。工书画、篆刻。小楷清劲遒美。明王世贞《弁州山人四部稿·三吴楷法跋》称: “嘉书不能如兄(文彭),工小楷,俊而佻。”著有《钤山堂书画记》。 莫如忠 明代书家。字子良,号中江,是龙父。华享(今上海松江)人。官至浙江布政使。《松江志》称:“书法以二王为宗,书势若龙蟠虎卧。”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称: “行草风骨朗朗,亦善署书。”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称: “吾乡莫中江方伯书学右军,自谓得之《圣教序》,然与《圣教序》体小异,其沉着逼古处,当代中公,未能或之先也。予每询其所由,公谦逊不肯应。及余己卯试留都,见王右军, 《官奴帖》真迹,俨然莫公书,始知公深于二王。其子云卿亦工书。”著有《崇兰馆集》。 黄姬水 明代书家。字淳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书学祝允明,遂传其笔法。正书宗虞世南,行笔本王宠,而晚节加率。 周天球 明代书家。字公瑕,号幼海。本太仓人,随父徙吴(今江苏苏州),书继文征明。楷法二种:一种小变《宣示》而肉微胜;一种出入赵孟頫,更加妩媚。又善大小篆,古隶、行、楷虽范文太史而能自得蹊径。 徐渭 明代书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天资聪颖,20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8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徐渭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 “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孜孜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并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与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并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但后来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杀,竟然先后9次自杀,自杀方式听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击破头颅, “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又曾“以利锥锥人两耳,深入寸许,竟不得死”。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7年牢狱生活。后为好友张元忭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 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惟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徐渭的人生可以一“奇”字贯之。“公安派”的首领袁宏道写《徐文长传》,通篇就写他的“奇”,结尾半是赞叹、半是感伤地写道: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确实,要了解这位明晚期书坛怪杰的书艺,首先应知道他是一位不为儒缚的奇人,有超越世俗的奇气,在文学艺术的诸多方面怀有奇才,然而又是一位命运坎坷、几多磨难的“数奇”者。


编辑推荐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特藏本)(套装共12册)》将收藏知识和投资指南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实战操作价值。而其他收藏类图书大多只是仅仅简单介绍收藏知识和鉴赏知识。涵盖了“新藏品”的收藏投资。这些刚刚被发掘或正在崛起的“新藏品”,比传统藏品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无论你是正在对收藏发生兴趣而不得门径的读者,还是刚刚入门而苦苦寻觅收藏知识和收藏方法的收藏爱好者,或者是已经在收藏市场上磨练多年并有所收获的收藏者,这套书都将致力于给你新的经验和启发,为你指点迷津,不仅带给你收藏知识和方法,还为你提供收藏投资的技巧和理念。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收藏百科全书 PDF格式下载



收藏,慢慢看,值得收藏!


书不错,缺憾就是图片是黑白的。


能学到很多东西,名副其实


这套书的内容很杂,但邮票又没有!第二介绍的知识很笼统不够专业!第三显示图像全是黑白怎么欣赏和学习?内里纸质很差,看书的慢慢翻,要小心翼翼!!!做活动都觉得失望,更别说原价!


太重了,全套有16kg,几乎拎不动。


标价那么高,原以为是彩印的,但不是,有些黑白照片还很模糊,很失望。432元买的,感觉有点贵。顶多值300元。


知识比较全面,可以作为初级收藏者使用!


包装得很严实,一本也没少,纸质也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