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微观鉴定高古瓷

宋东生 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作者:

宋东生  

页数:

2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北宋官、汝、定、钧、耀五大名瓶的胎、釉、开片、气泡的四大变化为基点,探讨了近千年岁月所形成的状态。从“变化论”的平台上揭示了高古瓷鉴定的原理和方法,以图用全新的观点和方法探索高古瓷的未知领域。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古瓶乎
第一节 古瓶一玉壶春瓶
第二节 古瓶二双龙耳尊
第三节 古瓶三五孔花插
第四节 古瓶四玉壶春瓶
第五节 古瓶五带座三羊尊
第二章 古瓶“变”
第一节 古瓶胎的变化特征
第二节 古瓶釉的变化特征
第三节 古瓶开片变化的特征
第四节 古瓶泡变化的特征
第三章 古瓶“变"之因
第一节 古瓷变化条件的限定
第二节 古瓷变化的名词与概念
第三节 古瓶变化的原因
第四节 古瓶“变”观察原则
第四章 古瓶鉴赏
第一节 北宋朝社会风貌与制瓷业
第二节 官窑浮出水面
第三节 北宋人如何选购瓷器
第四节 今人鉴赏的核心
第五章 古瓶鉴别
第一节 先辈们对北宋名瓷的著述
第二节 先辈们对五大名瓷“变”的论述
第三节 浅议时代特征
第四节 有比较才有鉴别
第六章 古瓶鉴定
第一节 官汝之差异
第二节 钧汝之同异
第三节 黑定鉴
第四节 耀州瓷鉴定
第五节 鉴定之总结
第七章 管见传统法
第一节 器型
第二节 纹饰
第三节 工艺
第四节 胎釉
第五节 款识
第八章 打假
第一节 该不该打假
第二节 如何打假
第三节 “非物”打假
第九章 刍议高科技鉴定高古瓷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明缝如古瓶二、古瓶三的底足及底足内。古瓶二由于胎薄且较疏松,在足上有微小的裂缝,相同的器物亦有此现象(不是每器必有)。这些裂缝的夹端已被油亮的黄褐色“次生物”所填充,这些“次生物”或与胎表在同一平面,或突出胎面。古瓶三则在足底内一侧有一较大裂缝(同类器物有的也有)。这些裂缝宽处的立面靠近表层位置上,有少量的颗粒形成的土锈。这些土锈黏附在裂缝的两侧非常结实。笔者将其放人净水中浸泡了一周时间,阴干后用针尖拨之,仍然不掉。镜下显油亮的黄色。若是人为造假,既不能如此牢固,又不可能有油亮的包浆,这才是真正的土锈。而在裂缝立面的其他部位,有白色或黄色的“次生物”,最深处为亮晶晶的,白色似雪。沟内还挂有如冰糖状的棱柱体。总体感觉沟内色彩丰富,层次分明。2.暗缝主要出现在古瓶三的器身上,包括与其相同的器物上。这种缝隙在釉层之下,是胎体的裂缝。其表的釉层有时也有开片,有时两者合二为一。有的地方釉无裂缝。这些裂缝内均被咖啡色的生成物填满,这种生成物不同于开片内的“次生物”,显得很粗糙,颗粒较大,光泽感很差,颜色较深。从形态与颜色上观察不是同一种物质。奇怪的是在釉层之下见不到胎体的颜色与形态,但能清楚地看出胎缝的颜色与形态。这种裂缝在胎骨较厚且较疏松的胎上产生。而在同样显厚但密实的古瓶一上却没有。裂缝的变化主要是指釉上的开片与胎的裂缝合二为一的那一部分。其变化将在后文的“开片”中的有关部分给以描述。


编辑推荐

《微观鉴定高古瓷:以北宋名瓶为典例》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微观鉴定高古瓷 PDF格式下载



帮老公买了一本,老公的同事看到也要了一本。


学到了不少知识,丰富了思想。


描述气泡的照片,如果都是彩色的就好了!


有详细的解说,还行


粗翻了一下,文字介绍较详尽,图片更清晰些就更好了。


可能是成书时间早,大多图片是黑白的,且很多不清晰。书的内容还可以。


此书以新的视角研究鉴定古代瓷器,理念先进,操作可靠,实用性强,应该大力推广。


主要是图片太不清楚,介绍的也不具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