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权利、空间与公民社会

雷弢,孙龙 著 雷弢、 孙龙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2-06出版)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雷弢、 孙龙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

雷弢,孙龙 著  

页数:

18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权利、空间与公民社会:北京业主维权运动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扎实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及文献资料为基础,真实记录了近十年来北京业主群体在物权领域及以物权为基础的社区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行动实践,揭示了城市基层自主治理空间的生成逻辑,探讨了以主动行使权利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特征的公民社会自组织的发育过程。本书还就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简介

雷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特别关注社会变迁中的民生、民权和民主问题,出版专著《反思公平——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警告》(1988年)、《参与的逻辑——北京选民选举心态与参与行为追踪研究》(2009年)。 孙龙,北京大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方法论;曾出版著作《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译著,第一译者,2008年)、《公民参与——北京城市居民态度与行为实证研究》(个人专著,2011年)。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北京业主维权运动:发生学分析 一、变迁—结构—话语:分析框架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三)问题的提出 (四)本文的分析框架 二、社会变迁与业主维权运动 (一)制度性变迁: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二)社会心理变迁:从价值合理性到工具合理性 (三)社会变迁下的业主维权运动 三、组织动员结构与业主维权运动 (一)利益驱动下维权共识的形成 (二)触发性事件的催化作用 (三)维权运动动员组织化 四、维权运动中的话语策略 (一)“维权”成为合法性话语 (二)维权运动中的话语策略 (三)媒体话语的作用 (四)艺术作品的话语作用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北京业主维权参与的程度、动机及其政治效应 一、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二、关于社区冲突现状及原因的认知 (一)关于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的认知 (二)对业主委员会和业主维权代表的看法 三、业主的维权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一)业主参与维权的方式与类型 (二)维权参与行为的性别比较 (三)维权参与行为的代际差异 (四)维权参与行为的身份差异 (五)维权参与行为的职业差异 (六)维权参与行为的经济地位差异 (七)维权参与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四、业主群体的政治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对政治发展的基本取向 (二)政治功效意识 (三)对自由的看法 (四)对竞争性选举的看法 (五)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不一致性 (六)内在政治功效意识与外在政治功效意识的不对称性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社区集体行动的运作逻辑及其策略 一、跨社区联合行动的形成及其组织化 (一)业主代表之间的初步交流 (二)明确跨社区组织的目标 (三)寻求体制的认可与支持 (四)作为准组织的“业申委” 二、“业申委”组织网络的扩展与维护 (一)“业申委”组织网络的区域分布 (二)工具性支持与“业申委”组织网络的扩展 (三)情感性支持与“业申委”组织网络的扩展 (四)制度化交流机制与“业申委”组织网络的维护 三、合法化危机与“业申委”的应对策略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北京业主群体的政治参与考察 一、业主政治参与的定义 二、北京业主政治参与的动因 (一)北京业主政治参与的动因初探 (二)北京业主政治参与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 三、北京业主的主要政治参与方式 四、北京业主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五、本章小结 (一)小结 (二)关于提升业主政治参与质量的建议 (三)结语 第五章业主自治的制度创新模式 一、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一)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由来 (二)城市基层群众组织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三)北京业主自治组织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二、业主自治的三种制度创新模式 (一)品阁小区的公司制自管模式 (二)朗琴园的信托式物管模式 (三)上地西里的业主代表大会模式 三、业主自治的三个创新模式比较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应当说,学术界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呈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必须指出,当前关于业主维权现象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存在三个方面不足:其一,从分析单位来看,绝大多数关于业主委员会和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关注某一社区内部维权活动与集体行动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对于不同社区之间,乃至不同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缺乏研究;其二,从调查对象和实证资料来源来看,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业主维权领袖和积极分子,对于普通业主的态度和行为缺乏研究;第三,在研究方法方面,绝大多数研究均采取个案研究与定性分析研究方法,从已发表文献来看,很少有人采用问卷调查和定量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力图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所推进。 我们的实证调查开始于2006年12月,研究大致包括四个阶段:(1)从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为第一阶段,为初步调研阶段;(2)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为第二阶段,开始采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社区调研;(3)2008年4月至2008年9月为第三阶段,课题组在北京23个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693份,回收有效问卷606份;(4)从2008年10月到现在为补充调研和研究报告写作阶段。 我们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我们设计了《北京城市社区治理调查问卷》,将业主委员会建设和社区治理作为核心关注点,对来自23个社区的606位普通业主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方法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先抽取小区,再从被抽取的小区之中抽取业主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于2008年7月进行,8~9月进行问卷复查、录入和补充调查工作。共发放问卷693份,回收问卷622份,其中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占发放问卷总数的87.4%。课题组先用Excel建立专门的数据库,组织研究助手先录人数据库,然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个案访问 我们共对30多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问,其中包括业主委员会负责人、“业申委”发起人、普通业主以及社区治理专家等,而对部分关键人士的访问进行了多次。在征得被访者同意的情况下,课题组对20人次的访问进行了录音,并整理成电子版资料;其它访谈则进行简单记录和总结。


编辑推荐

《权利、空间与公民社会:北京业主维权运动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权利、空间与公民社会 PDF格式下载



专业书籍,慢慢看慢慢研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