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看清朝
1970-1
湖北辞书
邓荣栋
266
无
非常幸运,得见邓荣栋的《挑灯看清朝》第一部,我等着这本书,足足一年。 邓荣栋与我是老朋友了,从他的第一本开始,我便一直关注。邓荣栋虽然行文诙谐,然做事严谨,加上自幼接受国学训练,对中国文化多有体悟,故而,我对他期望很大。 我读过他的前两本书,虽然写得不错,但是,仍然有所不足。我说的不足,是邓荣栋很因循,两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邓荣栋难道真的“江郎才尽”? 但这本书出来,让我改变了想法。 去年春天,邓荣栋跟我说,要写一部文化清史:不但写清史,而且要传播中国文化;不但要严谨,而且要好读。我当时不以为然,因为清史浩繁,而中国文化更加繁杂。要讲清史,又要讲中国文化,还要写得好看,堪比小说,怎么可能? 一年来,邓荣栋沉寂了,没有与我联系,他好像从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 突然有一天,邓荣栋送给了我《挑灯看清朝》第一部顺治卷。我释然了,这本书难道真的出自于这位只有22岁的年轻人之手?文字老道,思想成熟,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然而,细细一想,我也不感到诧异。 我知道,邓荣栋自幼对国学就很有兴趣,父亲引导他背诵国学经典。他至今仍能大致背诵《四书》,特别是对于《周易》全篇经传,他竟能熟练背诵,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对于中国文化,说他很是了解,应该不为过。
《挑灯看清朝(第1卷·顺治卷)》是继《明朝那事儿》之后,一部续写大清王朝两百余年历史的断代史力作。百家讲坛著名讲师、清史研究专家纪连海审并作序推荐。当年明月好友邓荣栋接力《明朝那些事儿》,带您挑灯看清朝。
邓荣栋,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学研究会理事。出版有《大明王朝的最后岁月》、《故宫故事》。
第一章 少年天子第二章 “大顺”不顺第三章 李自成的末日第四章 江的那一边第五章 马士英与阮大铖第六章 真正的英雄第七章 摄政王多尔衮第八章 西南的反抗者第九章 虽远必诛第十章 江山美人第十一章 人到伤心方信佛
第一章 少年天子 我们从一份求职表开始: 姓名:爱新觉罗·福临。 年龄:虚岁6岁,实岁5岁。 民族:满族。 文化程度:基本上是文盲,有记载称,直到14岁时,识文断句还有些困难。 所求职位:清朝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据多本权威历史书籍记载,福临兄出生的时候,似乎有点儿不寻常,简直有点搞怪。 首先是福临之母庄妃不寻常,庄妃怀孕后,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不仅如此,在庄妃生福临的前夜(诞之前夕),她还做了一个梦。 这个梦,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简直有一点儿荒唐。 庄妃梦到,一个神仙,带了一个孩子,来到自己身边,然后把这个孩子放到了自己的肚子里(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放进去以后,说了一句话:此统一天下之主也! 不仅孝庄梦到了,而且,孝庄把这个奇怪的梦还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年近五十岁的清朝皇帝皇太极,皇太极听后,呵呵一笑,慢悠悠地说道:这是天大的祥瑞,生的如果是儿子,这小子一定能成就大业!(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 做梦也许还不足为怪,最怪的是,福临生的那一天,永福宫芳香扑鼻,一直到了晚上,这香气也没有散去(香气经日不散)。 福临的形象也甚是特别:顶发耸起,龙章风姿,神智天授。 虽然这是权威史料的记述,但是,我敢负责任地说,这些都是在瞎掰。 如果生的是仲尼,那么生的时候,史料上的记录一定是祥瑞不断;如果生的是蚩尤,那么不消说,一出生,这家伙就注定要成为乌龟王八蛋。 这是中国古代的天命逻辑,而这种逻辑,一多半是忽悠人的。 蒙对了便说准,蒙不对,全当没说过。遍阅史料,韦编三绝,对于算命这玩意儿,史籍上的记录,是有算必准,那是因为,没有蒙对的,史官压根儿就没有记。 如果福临出生时果真是天降祥瑞,那么他老爹皇太极,一定会把他当做活宝贝,即使福临指着天上的星星说要,皇太极也会想办法给他捅两颗下来。 但是,福临兄并不受皇太极待见,而不受待见之原因,倒不是福临兄出了问题,而是福临兄他妈出了问题。 福临他妈庄妃,并不是皇太极的最爱! 我不是在胡说八道,也不是在信口开河,更不是在标新立异。 皇太极喜欢的,是庄妃的亲姐姐——关雎宫宸妃。 史籍上载有明文:宸妃有宠于太宗! 对于庄妃来说,喜欢宸妃并不要紧,只要宸妃不生儿子便可。可要命的是,关雎宫宸妃生了一个儿子,所以,福临兄出生的时候,他老爹皇太极便把他摆在了不起眼的犄角旮旯里。 还好,宸妃的儿子只活了两岁便夭折了,但是,在皇太极的眼中,宸妃还年轻,让她再生儿子,也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皇太极可以等,他以为宸妃也可以等。 到了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还在前线和洪承畴干仗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接到来自沈阳的书信,信上说:宸妃病重了! 皇太极是用木碗接着鼻血来到前线的,还没有坐稳,又要用碗接着鼻血,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往回赶(闻妃病而还),军队不要了,仗也不打了,他的脑子里,只有宸妃。 皇太极走到半路上,突然从沈阳传来消息,宸妃已经病故了(未至,妃已薨),皇太极没有说话,呆呆地愣在了那里,一愣,就是一整天。 愣完了,醒了,皇太极把自己骂了一通,上天让我皇太极来到世间,是经世济民,难道仅仅是为了一个女人不成(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 但是,骂归骂,骂完后,皇太极依旧是疯疯癫癫,悲痛欲绝。 丧事办完以后,底下的大臣们一看,皇帝得了精神病,这还了得,于是,纷纷要求皇太极出去打猎,放松放松,皇太极同意了,可是,打猎的路线不对,回来的路上,又经过了宸妃的坟墓。皇太极又是失声痛哭,悲痛欲绝! 最后,皇太极勉强熬了近两年,于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夜,无疾而终。 无疾而终,不仅是《清史稿》的记录,也是《清实录》的记录。 无疾而终,从字面上看是暗藏玄机,有人猜测,是不是庄妃与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共同谋划,毒害了皇太极? 而多尔衮之所以会帮庄妃,他们一定是有一腿的,更何况,在福临当了皇帝以后,张煌言还搞了一个太后下嫁的无解难题。 我没有足够的史料,不能胡乱驳斥,贸然定论。 无疾而终,从字后面来看是隐晦糊涂,据我估计,不仅我们现在不能搞清楚皇太极为何而死,就是当时的人,记实录的人,也搞不清楚皇太极是如何死的,那年代,没有法医,更不可能搞一次尸检,无疾而终,是最保险的记录。 我虽然不能做出某种定论,但我能肯定,皇太极的死,与宸妃有关,不管如何,宸妃死后,皇太极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真正的爱情,可以让人由生到死。 明朝汤显祖写的《牡丹亭》,就是一个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的感人故事。 要是孔丘活到明朝,非雷死汤显祖不可,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丘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君子来说,高兴与郁闷,都有一个度量,就是再高兴,也不能吃喝嫖赌;就是再郁闷,也要珍惜身体健康。 吃喝嫖赌与过分郁闷,在孔丘的逻辑体系中是等价的,吃喝嫖赌与过分郁闷,都是在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戕身体,大不孝也。 皇太极是一个出色的人:内修政事,外勤讨伐,文武双全,颇有建树。
我只能这样来评价邓荣栋的这本书: 邓荣栋要借这本书传达的:是朗朗乾坤的大道,是高中无邪的品德,是仁者爱人的达观,是逍遥遨游的修养,此书是一个学者对世道人心的考察,是一个作者对人情冷暖的哀悯。 ——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 拜读了,文采飞扬,很有厚重感,是大才子,了不起,自愧不如。 ——百家讲坛主讲人:喻大华 与邓荣栋相识时间虽不长,但与他私交甚好。 邓荣栋国学功底深厚,且才华横溢,喜欢与他交谈。这本书很好看,把清史与国学知识相结合,让我这个在国学之外筹备许久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国学课。 ——中央电视台《影视同期声》栏目责任编辑:马海燕 邓荣栋是我朋友,他的这本书,我能先睹为快非常荣幸。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好读,像读小说一样。然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普通小说,更是一本通俗的国学著作,其中内容写得十分严谨是每一个像我这样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通读国学典籍的人,应该首先选择的国学教科书。 ——中央电视台导演:胡浩波 初看到这个题目时,觉得荣栋很聪明,挑灯写史,既无须如青天白日里一般昂扬庄,也无须如暗夜偷窥一般捉痒磨琢。灯下说事,懒散些,自曲些,尽都可以,意蕴完全不同。 读下来发现,荣栋说的史,很有禅意在里面。于是,史事的本身突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家事,天下事,那么,天下事也不过就是家事吧。掩卷时不免感喟。宁愿去相信顺治出家的传言好了。 ——知名国学歌手:风中采莲 余光中吧李白: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可见,文人虽弱,文化精神却强大,强大到能够洞察几千年历史。邓荣栋却反其意而行之,他是沿着历史回溯,想一一理清我们民族精神的来时之路。邓荣栋不过才二十啷当岁的一个清秀青年,他志向的远大和所具备的功力令我惊叹,谁说80后人中无才俊?邓荣栋现在是,我相信将来更是! ——《长江文艺》下半月版执行主编:洪琼
无
正版书。内容还没看。
书的质量很好,双十一的特惠。谢谢当当!喜欢这个作者的作品,推荐,呵呵!
适合想了解清朝概况和一般知识的人群,书中叙事俺时间顺序,条理分明,但史实少且常见,如想了解清史全貌则显然满足不了要求!
希望继续保持!~~
耐着性子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