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音乐门铃

吴维忠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3-1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吴维忠  

页数:

47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的作者并不是搞音乐这一行的,他只是个严肃音乐的爱好者,一个老乐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怕听瓦釜雷鸣,他愿妙曲共赏。所以,不怕人笑他说外行话,做一个自千奋勇的向导。 所谓“严肃音乐”并不是板起面孔令人昏昏欲睡的音乐。但的确如已故的美国乐人科普兰所说,严肃音乐绝不是一张坐上去很舒服的安乐椅,也不可以躺在安乐椅上,无所用心,无动于衷地听。 “严肃音乐”一词,解释为“认真的音乐”似乎更恰切些。它是作曲家有动于衷,不能已于言,认真创作出来的音乐,言之有物的音乐。 倾听这种音乐也是认真严肃的事,绝非因为闲得发慌,才要以无聊之事打发无聊之生。 人而无乐,不知其可也!一个有知识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如果不读乐,不知乐,可以说是枉生了一双耳朵。有位朋友说,自从他发现了音乐,才知道以前的好多年是白白地过去了! 读乐有味,其味无穷! 如果你有兴趣进入“乐土”,愿以此书助你一臂之力。

作者简介

辛丰年,以音乐门外汉自居的老乐迷。阅历既丰,“听历”也富。《读书》《万象》《音乐爱好者》等杂志撰稿人。在海峡两岸已出版《钢琴文化三百年》《请赴音乐的盛会》《中乐寻踪》《乐滴》等著作及《自画像与自白——莫扎特书信选》等译著。

书籍目录

1、序曲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学会倾听(二):博览与精读 学会倾听(三):借助形象以思维 学会倾听(四):不必唯形象思维 学会倾听(五):弦内之音弦外听 学会倾听(六):审美我为主2、曲目 必读曲目(一):从贝多芬开始 必读曲目(二):贝多芬的后来者 必读曲目(三):民族乐派和印象派 必读曲目(四):回到贝多芬以前 可读曲目(一):按乐史浏览 可读曲目(二):分专题泛读 细读举例: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3、形式 交响乐:最严肃的音乐 标题乐:无形画 有声诗 室内乐:朋友交谈默契之乐 改编功大于过 小品:一花一世界 小品怀旧:曲不在大 有韵则灵4、大师 无形有相:莫扎特“纯音乐” 莫扎特之謎:天才与庸人的喝彩 如是我闻贝多芬 贝多芬:人在黄昏 舒伯特:未完成的人与乐 瓦格纳:人如其乐吗? 德沃夏克常驻我心中 德彪西:印象之印象 戴留斯:人在也惆怅,乐也惆怅!5、闲话 钢琴:钢筋铁骨的诗人 小提琴:超级歌手 管弦乐队:完美的全成乐器 乐谱:音乐“文字”及其复制 唱片:音乐信使 音乐会:听音乐的文明6、终曲 文与乐:“音译本”的得失 音与色:交感与综合 乐舞因缘:乐中之舞与舞中之乐 指挥:音乐诠释艺术 音响:寻找导游人 家族音乐会:盛宴如何安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音乐门铃 PDF格式下载



喜欢听音乐,但是总有很多音乐听不懂,于是想买本音乐入门的书看看,网上看到这本书评价挺高,于是就买了,买回来之后觉得真的不错,值得推荐


古典音乐欣赏,是需要认真聆听的,这本书正好为你指路。


浏览了一下,感觉很好的书,作者很真诚,对音乐发至内心的喜欢。


通俗易懂,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可以获得不少古典音乐知识。


书是正版,一本很不错的古典音乐入门书籍,值得一看


入门音乐书,很好


娓娓道来、平实易懂。不可多得的音乐欣赏入门读本。


没有买到他的音乐笔记,这次不能再错过了。


是古典音乐入门好书


闲时一读,如同朋友闲谈


真是不错 对初入门的爱好者来说很好


很好的书,已经买了好几次了,这次是给朋友带的


书不错很好 下次继续光临


和聊天一样!感觉很温馨也很长学问。


觉得挺有用的 开卷有益


辛老先生的作品必须要收藏


非常喜欢,也感谢吴维忠的选编,爱不释手


内容丰富,看了一部分,写得很客观,非常不错


最初是在豆瓣上发现这本书的,评论很好,被视为欣赏交响乐的入门书。但是如果没有基础的话,读起来便有些费劲了。
有些音乐基础的同胞们又想专业的学习一下,便是不错的选择。
没有基础童鞋们,通过这本书拓展一下视野,将来听音乐会会有更深的理解哟。
书因为是早些年出的,所以书皮靠近书脊处的胶干了,一打开就裂开了。书页还是不错的。
在阿诺德·贝内特的《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一本深刻影响丘吉尔的时间管理经典之作中,就指导人们应该利用空闲时间丰富人文社科艺术知识,特别就提到了应该学学有关交响乐的知识。
诺,这本书就是现成的很不错的开始!资源摆在了面前,接下来就是要研究啦,多么exciting的过程,开始系统专业的学习!
PS如若对音乐没有兴趣,也实则无须勉强,找到喜欢的领域进行研究就OK啦


此书与<不朽的人与乐>有重叠,买此不必买那一本


本次包装有些不负责任,导致有的书有折痕和破损,很是纠结。


最好能有一点入门古典的CD相伴来看这本书


作者自称是个音乐门外汉,写了不少关于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的书籍,故选了一本看看,本想对自己一知半解的古典音乐知识有所提高,不料看过发现,作者太谦虚了,哪里是什么“门外汉”哪,太深了,简直就是骨灰级音迷。但他的书也的确不是给专业级读者看的,的确是面对外行音迷的指导性的,可是读起来还是很累的。我只能说,这个外行作者是骨灰级的外行。本书作为词典倒合适。 特别注意他推荐的古典曲目,我所熟悉的都在他所列的“必听”之列。嗯,自我满足一下。很有意思的是他对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评价(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支曲子)是:有极高的价值,也许可以认为是小提琴协奏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但它“不入时人眼”,朴实无华,质朴而又高雅,似平淡而实含深情,初次见面,不免要诧异其平淡无奇,越听越觉得其中有汲之不尽的情与美。 这个评价让我很意外,读了其他章节才知道,小琴协奏曲常常是作曲家、演奏家炫耀技巧的一类作品,而贝多芬偏偏不,而且他一生就写了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我当然感谢作者对这支乐曲的解读,但我对此曲的欣赏更多地来自于情感。我欣赏贝多芬的作品时,总是受到他的饱满的情感的影响,这首作品同样,并且我发现,在这首乐曲中,同样是饱满,却又是不一样的饱满,它也许并不风雷激荡,但就像春潮般地排浪涌来。贝多芬在诉说什么?他为什么写下这首与众不同的作品?这是我特别想知道的。可惜,作者除了介绍不同凡响的“质朴”风格之外,对情感却只字不提,看遍全书,也只字未提,不免让我感到遗憾。 书是不错,很有用,知识点很多,不光是作曲家、乐曲,还包括乐器本身的发展史,不过读起来有些累,不像肖复兴的书那样轻松。或者,作者只是个好乐迷,还不是个好写手。 特意看了版权页,2003年3月出版第一次印刷,列明了印数8000本。


不感兴趣 帮人买的


就是磨损的厉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