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全编笺注
2011-7
湖南文艺出版社
(清)纳兰容若 著,苏缨 注译
386
苏缨 注释
无
序之一纳兰词名世逾三百年矣,犹弦歌如缕,剞劂常新。推其家家争唱之权舆,殆微斯人则断无斯恨,因其文而得行其远也。故纵有杜郎俊赏,熟读之亦每如初见;若与重光一晤,心会之定细认前身。诚知观堂不谬,顾曲何妨千载一人;叹息朱王非匹,题名但落长卿二字。莫伤早逝,雏凤即推只手;何须画壁,旗亭唯诩双鬟。唱和浙西阳羡,广囤博见之粮;心期林下闺房,本具贯一之药。造语工乎,却得擿玉毁珠之妙,照烛赤子之心;绝尘夐矣,尚有攀龙讬凤之徒,自致属车之盛。待红楼灯灺,可辨暗香如昨;庾岭梅开,转忆罗浮旧梦。不恋人间富贵,却道冷处偏佳;轻掷续断鸾胶,一任青衫湿遍。欲挽罗衣,难结连理;空言解佩,何处闻琴。过蓝桥而浆非易乞,寄红笺而约总难凭。慈云高处,谩道有情皆满愿;重九来时,已无红豆慰相思。才读得青陵台上,腐衣顿作蛱蝶;却只见双林寺里,名花瘗于冷雨。神女无恙否,谁唤玉燕钗飞空;断带依然也,谁持博山香相待。奈何。守考父兹恭之义,怀素履幽人之想。性恒真素,职非伐辐。京华坻堮,难为凭虚公子;梭龙衰草,不属安处先生。屈云岫偃仰之心,忍缴道磬折之冗。效秦成许少之劳,毕期门佽飞之事。然斗筲之役,未足羁縻丈夫;舂容大雅,岂可牢笼词客。入金马如空门,访飞琼于瑶台;撰回文于乌丝,采石榴而谁贻。想侧帽来时,兰成憔悴;玉箫去后,奉倩神伤。但赢得梁溪高士,弹指相知;楝亭旧友,登高为赋。饮水词工,心期独得于言外;草堂梦杳,分携岂不在料中。终向泥犁去也,共秦七黄九而三;亦与玉楼事焉,及杜二苏大为伍。谓诗言志也,不为词之本;词言情也,不为诗之余。故黄泉碧落,两无碍也。成君容若以自伤情多故极于词,极于词故妨于命。是则温韦之后,纵无匹也;归全之道,终有憾焉。其绍述花间,方驾屈宋,恣八叉之才,迈三变之妙,而块垒未便尽销,致情深不寿也。我辈之幸,诚成君之不幸也。予素慕渌水亭之雅集,爱夜合花之销忿,畏通志堂之大观,悼皂荚屯之清寂。虽率土之滨,皆歌饮水;挈缾之知,敢作郑笺。但竭鄙诚,周旋前贤之间耳。当今世而守古道,常怀弗克负荷之忧;绝子孔而斥良止,宁去不媚不信之诫。虽非哿矣能言,但求信而有徵。役病不敢请藩,循本无非穮蓘。俾略广爨桐之音,小传柯亭之响云尔。惟恐心怀裁玉之志而手无昆刀之锐,殆大方之家摩厉以须,以俟予之出焉。予必降服以谢,中心惙惙焉。庚寅中秋月,平江后学苏缨拜撰。
纳兰性德以词名世,词集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有过若干注本,前期注本虽有筚路蓝缕之功,但较为粗陋,错讹极多,直至赵秀亭、冯统一两位先生的《饮水词笺校》(以下简称《笺校》)始成规模。我用这部书已有经年,受益与钦慕之余,也每每发现一些问题,及至积少成多,便不免生出重作笺注的念头,以期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将纳兰词的研究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然,文史一道,所谓完美的注本向来都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后人永远都有不断完善的余地。本书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最后一点,也是无关学术的一点:为方便普通读者,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注释中引用的古代文献除少量极简明或极必要者之外,一律出以白话释文,且对生僻字一律以汉语拼音加注。如此虽或有蛇足之讥,但笺注工作本非伊挚言鼎、轮扁语斤,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努力能使更多的初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纳兰词的优美世界。
原作:纳兰容若,满族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时年三十一个岁。清初第一词人。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
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笺注:苏缨,自由作家,擅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笔温婉流畅,已出版的《纳兰词典评》《纳兰典评宋词英华》《纳兰容若词传》《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一经面世就艳惊四座,饱受好评。
卷一
梦江南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又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
又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又 (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又 (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又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又 (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又 (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又 (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又 (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又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又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江城子 咏史 (湿云全压数峰低)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
又 (黄叶青苔归路)
又 (纤月黄昏庭院)
采桑子 (彤霞久绝飞琼字)
又 (谁翻乐府凄凉曲)
又 (严宵拥絮频惊起)
又 (那能寂寞芳菲节)
又 (冷香萦遍红桥梦)
又 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
又 咏春雨(嫩烟分染鹅儿柳)
又 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
又 (桃花羞作无情死)
又 (海天谁放冰轮满)
又 (明月多情应笑我)
又 (拨灯书尽红笺也)
又 (凉生露气湘弦润)
又 (土花曾染湘娥黛)
又 (白衣裳凭朱阑立)
又 (谢家庭院残更立)
又 (而今才道当时错)
台城路 洗妆台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
又 上元 (阑珊火树鱼龙舞)
又 塞外七夕 (白狼河北秋偏早)
玉连环影 (何处)
洛阳春 雪 (密洒征鞍无数)
谒金门 (风丝袅)
四和香 (麦浪翻晴风飐柳)
海棠月 瓶梅 (重檐淡月浑如水)
金菊对芙蓉 上元 (金鸭消香)
点绛唇 (一种蛾眉)
又 咏风兰 (别样幽芬)
又 寄南海梁药亭 (一帽征尘)
又 黄花城早望 (五夜光寒)
又 (小院新凉)
浣溪沙 (消息谁传到拒霜)
又 (雨歇梧桐泪乍收)
又 (欲问江梅瘦几分)
又 (泪浥红笺第几行)
又 (残雪凝辉冷画屏)
又 (睡起惺忪强自支)
又 (十里湖光载酒游)
又 (脂粉塘空遍绿苔)
又 (五月江南麦已稀)
又 西郊冯氏园看海棠,因忆香严词有感 (谁道飘零不可怜)
又 咏五更,和湘真韵 (微晕娇花湿欲流)
又 (伏雨朝寒愁不胜)
又 (五字诗中目乍成)
又 (欲寄愁心朔雁边)
又 (记绾长条欲别难)
又 (谁念西风独自凉)
又 (十八年来堕世间)
又 (莲漏三声烛半条)
又 (身向云山那畔行)
又 大觉寺 (燕垒空梁画壁寒)
又 古北口 (杨柳千条送马蹄)
又 (凤髻抛残秋草生)
又 (败叶填溪水已冰)
又 庚申除夜 (收取闲心冷处浓)
又 (万里阴山万里沙)
又 (肠断斑骓去未还)
又 (容易浓香近画屏)
又 (抛却无端恨转长)
又 小兀喇 (桦屋鱼衣柳作城)
又 姜女祠 (海色残阳影断霓)
又 (旋拂轻容写洛神)
又 (十二红帘窣地深)
又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无恙年年汴水流)
风流子 秋郊即事 (平原草枯矣)
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又 (眼底风光留不住)
又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
又 (准拟春来消寂寞)
又 (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 (萧瑟兰成看老去)
又 (露下庭柯蝉响歇)
又 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
又 (尽日惊风吹木叶)
河传 (春残)
河渎神 (凉月转雕阑)
又 (风紧雁行高)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
卷二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又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谁复留君住)
又 简梁汾 (洒尽无端泪)
又 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
又 再赠梁汾,用秋水轩旧韵 (酒涴青衫卷)
又 (生怕芳樽满)
又 慰西溟 (何事添凄咽)
又 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
又 (疏影临书卷)
踏莎美人 清明 (拾翠归迟)
红窗月 (燕归花谢)
南歌子 (翠袖凝寒薄)
又 (暖护樱桃蕊)
又 古戍 (古戍饥乌集)
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
又 (野火拂云微绿)
赤枣子 (惊晓漏)
眼儿媚 (林下闺房世罕俦)
又 咏红姑娘 (骚屑西风弄晚寒)
又 中元夜有感 (手写香台金字经)
又 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
又 (独倚春寒掩夕扉)
又 (重见星娥碧海槎)
荷叶杯 (帘卷落花如雪)
又 (知己一人谁是)
梅梢雪 元夜月蚀 (星毬映彻)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长相思 (山一程)
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
寻芳草 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
遐方怨 (欹角枕)
秋千索 渌水亭春望 (垆边唤酒双鬟亚)
又 (药阑携手销魂侣)
又 (游丝断续东风弱)
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
好事近 (帘外五更风)
又 (何路向家园)
又 (马首望青山)
太常引 自题小照 (西风乍起峭寒生)
又 (晚来风起撼花铃)
转应曲 (明月)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又 (昨夜浓香分外宜)
又 (风絮飘残已化萍)
又 (欲话心情梦已阑)
又 (小立红桥柳半垂)
菩萨蛮 (窗前桃蕊娇如倦)
又 (朔风吹散三更雪)
又 (问君何事轻离别)
又 为陈其年题照 (乌丝曲倩红儿谱)
又 宿滦河 (玉绳斜转疑清晓)
又 (荒鸡再咽天难晓)
又 (新寒中酒敲窗雨)
又 (白日惊飙冬已半)
又 (萧萧几叶风兼雨)
又 回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
又 (催花未歇花奴鼓)
又 (惜春春去惊新燠)
又 (榛荆满眼山城路)
又 (春云吹散湘帘雨)
又 (晓寒瘦着西南月)
又 (为春憔悴留春住)
又 (隔花才歇廉纤雨)
又 (黄云紫塞三千里)
又 (飘蓬只逐惊飙转)
又 (晶帘一片伤心白)
又 寄梁汾苕中 (知君此际情萧索)
又 回文 (客中愁损催寒夕)
又 回文 (砑笺银粉残煤画)
又 (乌丝画作回纹纸)
又 (阑风伏雨催寒食)
醉桃源 (斜风细雨正霏霏)
昭君怨 (深禁好春谁惜)
卷三
琵琶仙 中秋 (碧海年年)
清平乐 (凄凄切切)
又 上元月蚀 (瑶华映阙)
又 (烟轻雨小)
又 (孤花片叶)
又 (麝烟深漾)
又 (将愁不去)
又 (青陵蝶梦)
又 (风鬟雨鬓)
又 弹琴峡题壁 (泠泠彻夜)
又 忆梁汾 (才听夜雨)
又 (塞鸿去矣)
一丛花 咏并蒂莲 (阑珊玉佩罢霓裳)
菊花新 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愁绝行人天易暮)
淡黄柳 咏柳 (三眠未歇)
满宫花 (盼天涯)
洞仙歌 咏黄葵 (铅华不御)
唐多令 雨夜 (丝雨织红茵)
秋水 听雨 (谁道破愁须仗酒)
虞美人 (峰高独石当头起)
又 (黄昏又听城头角)
又 为梁汾赋 (凭君料理花间课)
又 (绿阴帘外梧桐影)
又 (风灭炉烟残灺冷)
又 (春情只到梨花薄)
又 (曲阑深处重相见)
又 (彩云易向秋空散)
又 (银床淅沥青梧老)
潇湘雨 送西溟归慈溪 (长安一夜雨)
雨中花 送徐艺初归昆山 (天外孤帆云外树)
临江仙 (丝雨如尘云着水)
又 (长记碧纱窗外语)
又 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六曲阑干三夜雨)
又 谢饷樱桃 (绿叶成阴春尽也)
又 卢龙大树 (雨打风吹都似此)
又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
又 (夜来带得些儿雪)
又 寄严荪友 (别后闲情何所寄)
又 永平道中 (独客单衾谁念我)
又 (点滴芭蕉心欲碎)
鬓云松令 (枕函香)
又 咏浴 (鬓云松)
于中好 (独背斜阳上小楼)
又 (雁帖寒云次第飞)
又 (别绪如丝睡不成)
又 (谁道阴山行路难)
又 (小构园林寂不哗)
又 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素带飘)
又 (冷露无声夜欲阑)
又 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
南乡子 捣衣 (鸳瓦已新霜)
又 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
又 (飞絮晚悠飏)
又 柳沟晓发 (灯影伴鸣梭)
又 (何处淬吴钩)
又 (烟暖雨初收)
鹊桥仙 (月华如水)
踏莎行 (春水鸭头)
又 寄见阳 (倚柳题笺)
翦湘云 送友 (险韵慵拈)
鹊桥仙 七夕 (乞巧楼空)
御带花 重九夜 (晚秋却胜春天好)
疏影 芭蕉 (湘帘卷处)
添字采桑子 (闲愁似与斜阳约)
望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挑灯坐)
木兰花慢 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盼银河迢递)
卷四
百字令 废园有感 (片红飞减)
又 宿汉儿村 (无情野火)
又 (绿杨飞絮)
又 (人生能几)
沁园春 代悼亡 (梦冷蘅芜)
又 (试望阴山)
又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能复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
东风齐着力 (电急流光)
摸鱼儿 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问人生)
又 午日雨眺 (涨痕添)
相见欢 (微云一抹遥峰)
锦堂春 秋海棠 (帘际一痕轻绿)
忆秦蛾 龙潭口 (山重叠)
又 (春深浅)
减字木兰花 (烛花摇影)
又 (相逢不语)
又 (从教铁石)
又 (断魂无据)
又 新月 (晚妆欲罢)
海棠春 (落红片片浑如雾)
少年游 (算来好景只如斯)
大酺 寄梁汾 (只一炉烟)
满庭芳 题元人芦洲聚雁图 (似有猿啼)
又 (堠雪翻鸦)
忆王孙 (暗怜双緤郁金香)
又 (西风一夜翦芭蕉)
又 (刺桐花底是儿家)
卜算子 塞梦 (塞草晚才青)
又 五日 (村静午鸡啼)
又 咏柳 (娇软不胜垂)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
青玉案 人日 (东风七日蚕芽软)
又 宿乌龙江 (东风卷地飘榆荚)
月上海棠 中元塞外 (原头野火烧残碣)
雨霖铃 种柳 (横塘如练)
满江红 茅屋新成却赋 (问我何心)
又 (代北燕南)
又 (为问封姨)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
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
又 题岳阳楼图 (落日与湖水)
天仙子 渌水亭秋夜 (水浴凉蟾风入袂)
又 (梦里蘼芜青一翦)
又 (好在软绡红泪积)
浪淘沙 (紫玉拨寒灰)
又 (野宿近荒城)
又 望海 (蜃阙半模糊)
又 (夜雨做成秋)
又 (红影湿幽窗)
又 (眉谱待全删)
又 (闷自剔残灯)
又 (双燕又飞还)
又 (清镜上朝云)
南楼令 (金液镇心惊)
又 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
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
又 (惆怅彩云飞)
又 (东风不解愁)
又 (鞭影落春隄)
又 (散帙坐凝尘)
忆桃源慢 (斜倚熏笼)
青衫湿遍 悼亡 (青衫湿遍)
酒泉子 (谢却荼蘼)
凤凰台上忆吹箫 守岁 (锦瑟何年)
又 除夕得梁汾闽中信,因赋 (荔粉初装)
翦梧桐 自度曲 (新睡觉)
卷五
浣溪沙 寄严荪友 (藕荡桥边理钓筩)
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
明月棹孤舟 海淀 (一片亭亭空凝伫)
东风第一枝 桃花 (薄劣东风)
望海潮 宝珠洞 (汉陵风雨)
瑞鹤仙 丙辰生日自寿,起用《弹指词》句,并呈见阳 (马齿加长矣)
菩萨蛮 过张见阳山居,赋赠 (车尘马迹纷如织)
于中好 咏史 (马上吟成鸭绿江)
满江红 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阳)
南乡子 秋莫村居 (红叶满寒溪)
雨中花 纪梦 (楼上疏烟楼下路)
浣溪沙 (一半残阳下小楼)
菩萨蛮 (梦回酒醒三通鼓)
摊破浣溪沙 (一霎灯前醉不醒)
水龙吟 再送荪友南还 (人生南北真如梦)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
昭君怨 (暮雨丝丝吹湿)
霜天晓角 (重来对酒)
减字木兰花 (花丛冷眼)
忆秦娥 (长飘泊)
青衫湿 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
忆江南 宿双林禅院有感 (心灰尽)
鹊桥仙 (倦收缃帙)
又 (梦来双倚)
临江仙 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
水龙吟 题文姬图 (须知名士倾城)
金缕曲 (未得长无谓)
望江南 咏弦月 (初八月)
鹧鸪天 离恨 (背立盈盈故作羞)
临江仙 无题 (昨夜个人曾有约)
忆江南 (江南忆)
又 (春去也)
赤枣子 (风淅淅)
玉连环影 (才睡)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
天仙子 (月落城乌啼未了)
浣溪沙 (锦样年华水样流)
又 (肯把离情容易看)
又 (已惯天涯莫浪愁)
采桑子 居庸关 (巂周声里严关峙)
清平乐 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
又 (角声哀咽)
又 (画屏无睡)
秋千索 (锦帷初卷蝉云绕)
浪淘沙 秋思 (霜讯下银塘)
虞美人 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
浣溪沙 郊游联句 (出郭寻春春已阑)
罗敷媚 赠蒋京少 (如君清庙明堂器)
附录
《饮水词》序(顾贞观撰)
《饮水词》序(吴绮撰)
《今词初集》题辞(鲁超撰)
纳兰词全编笺注•卷一梦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①。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②。雄丽却高寒③。【说明】《梦江南》从这首以下共十首是一组联章组诗,写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秋,其时性德以侍卫的身份扈从康熙帝第一次巡幸江南。性德经江宁(南京)时作此词,同时亦作有《金陵》诗:“胜绝江南望,依然画图中。六朝几兴废,灭没但归鸿。王气倏云尽,霸图谁复雄。尚疑钟隐在,回首月明空。”又作《秣陵怀古》诗:“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又作《江南杂诗》,其一谓:“紫盖黄旗异昔年,乌衣朱雀总荒烟。谁怜建业风流地,燕子归来二月天。”这一组《梦江南》极尽点染盛世风光,在历史背景之下别有一番滋味。康熙帝巡幸江南之时,江南一地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似乎已经记忆模糊,想顺治初年,江南才女徐灿途经南京、扬州等地,尚能写出《青玉案•吊古》这样的佳作:“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笛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正是“烟水不知人事错”,几十年来物是人非,终于在“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的喧哗场面里,鼎革之事不仅发生在政坛,也同样地发生在词坛。【笺注】①建业旧长安:谓江宁(南京)为六朝故都。语出李白《金陵》三首之三“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建业,今江苏南京,汉代为秣陵县,《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迁至秣陵,翌年修筑石头城,改称秣陵为建业。建业于历代屡易其名,以金陵一名最著,至清代为江苏江宁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为汉唐故都,后代诗人常以长安代指都城。②“紫盖”二句:紫盖,即紫色的伞盖,帝王仪仗之一种。双鹢(yì),即鹢首,船的代称。《淮南子•本经》有“龙舟鹢首,浮吹以娱”,高诱注称鹢是一种大鸟,将它的形象画在船头可以抵御水患。《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西驰宣曲,濯鹢牛首”,颜师古注:“鹢即鹢首之舟也。”据《方言》郭璞注,鹢为鸟名,晋代江东豪贵船头所画的青雀图像即是鹢鸟。明人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十八载,鹢首,是在船头画鹢鸟的样子以震慑水怪。《饮水词笺校》注引《韵集》谓:“鹢首,天子舟也。”实则“鹢首”常用来泛指舟船,并不限于天子之舟。陈维崧《望江南》有“红板闸喧停画鹢”。翠华,以翠羽作装饰的旗幡,和紫盖一样都是帝王的仪仗。六龙,按照古代的礼制,天子的车驾用六匹马,故称六龙。这两句是描写康熙帝巡游江南时的盛况。“翠华争拥六龙看”,倒装句,语义当作“争拥翠华六龙看”。③雄丽却高寒: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有“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性德化用了这两句词,把意思变化了一下,指帝王仪仗的雄丽消退了江山秋光的高寒。却,在这里并非表示转折的连词,而是退却、止住的意思。又江南好,城阙尚嵯峨①。故物陵前惟石马②,遗踪陌上有铜驼③。玉树夜深歌④。【笺注】①嵯峨:高峻。②故物陵前惟石马:陵,即南京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原本规模极大,陵丘上曾有梅花鹿群放养,多时达数千头,每头鹿的脖颈上都挂有银牌以示标记,凡捕杀者以死罪论处。至明清易代之际,建筑被损毁殆尽,苑内鹿群亦已无人看管,遭到当地人的随意捕杀,鹿颈银牌也失去了原先的权威,纷纷散落在捕杀者的手中。顺治十年,诗人吴伟业(梅村)来到南京拜谒两江总督马国柱,见到孝陵景象,作诗谓“无端射取原头鹿,收得长生苑内牌”。到性德来时,已仅存石人石马。③遗踪陌上有铜驼: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洛阳记》里记述洛阳有一条铜驼街,在街上宫门以西的地方有汉代铸造的三座铜驼。当时有俗语说“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可见这里是一处繁华热闹的所在。又,《晋书•索靖传》记载,索靖预见到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口的铜驼叹息说:将来要在荆棘丛中见到你了。故物二句,是说前明遗迹依稀尚在,让人从中想见当日里的繁华风流。④玉树夜深歌:玉树,即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历史上最著名的靡靡之音。性德以改朝换代之后一介新贵的视角抚今追昔地看待前明故都,从孝陵遗迹想到当时的繁华,在想像的繁华风流之中想像《玉树后庭花》的淫靡哀切的歌声,隐隐然批评着明朝的亡国之因在于自身的荒淫无道。又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①,乌衣巷口绿杨烟②。风景忆当年。【笺注】①燕子矶头红蓼月:燕子矶,南京城外的一处名胜,状如飞燕,俯临长江。红蓼,生长在水边湿地的一种高草,样子有些像芦苇,秋天会长出红穗。②乌衣巷口绿杨烟:乌衣巷,南京城内秦淮河畔的一条巷子,是晋宋时代王、谢两家名门的聚居之地。最使乌衣巷著名的是刘禹锡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这两句词构成一组绝佳的对仗:上联是城外的风景,下联是城里的风景;上联是自然的风景,下联是人世的风景;上联是永恒的风景,下联是短暂的风景。又江南好,虎阜①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②秀,笙箫恰称语音圆⑧。谁在木兰船④。【说明】康熙帝此次南巡,于十月二十六日抵达苏州,翌日游览虎丘,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观感不佳,认为苏州人士崇尚虚荣,安于逸乐,人情浇薄。政治家的眼光与诗人的眼光总归不同。性德同时亦作有《虎阜》诗:“孤峰一片石,却疑谁家园。烟林晚愈密,草花冬尚繁。人因警跸静,地从歌吹喧。一泓剑池水,可以清心魂。金虎既销灭,玉燕已飞翻。美人与死士,中夜相为言。”【笺注】①虎阜:即虎丘,苏州名胜。《吴越春秋》载,春秋时代的吴王阖闾葬于此地,三日之后,金精化为白虎盘踞其上,故而得名虎丘。宋人朱长文认为虎丘是因地形而得名,因为它的形状就像一头蹲伏的老虎。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对虎丘的文物历史有详细的记述与考据。②山水总归诗格秀:诗格,诗的风格。本句写苏州山水美丽如诗。⑧笙箫恰称语音圆:语音圆,苏州方言素有吴侬软语之称,圆润柔美。本句写苏州乐声悠扬,恰与吴侬软语相称。④木兰船:南朝梁人任昉《述异记》载,浔阳江中有一座木兰洲,洲中多生木兰树,这里的木兰树原本是吴王阖闾为了修建宫殿而栽种的。鲁班曾以木兰树作舟,这只木兰舟至今仍在木兰洲中。另,前秦王嘉《拾遗记》卷六载,汉昭帝终日在水上游宴,土人进贡了一只巨槽,汉昭帝认为桂楫松舟尚嫌粗重,何况这只巨槽。于是命人以文梓为船,木兰为桨,船头雕刻飞鸾翔鹢,乘此船随风轻漾,通夜忘归。木兰,又名辛夷。王维有名诗《辛夷坞》,读者读来感受到的是一番悠然的山居野趣,而另一方面,辛夷坞是王维自家庄园里的一处很能获利的地方,因为辛夷(木兰)的树干非常坚韧细密,还带有天然的香气,天然便防虫蛀,在古代便是一种高档木料。木兰船或木兰舟是诗歌习语,在唐代以后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舟船的代称,泛指而已,所以纳兰词的各家注本在此常常不加注释,殊不知性德这句“谁在木兰船”却写得更有深意,当真用上了《述异记》里的典故,妥帖地切合了全词所写的苏州一地,让读者多了几分抚今追昔的联想。⑤兼香:香气之馥郁倍于群芳。兼,这里是“倍”的意思。马王堆汉墓帛书《称》:“利不兼,赏不倍”,《文选》张衡《西京赋》“鬻者兼赢”,薛综注:“兼,倍也”。
纳兰词最全注释本,重新遇见纯净的容若 全新考订,白话注释,简体横排。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 这许多年来,纳兰词始终是为我遮风避雨的另一个世界,是我心底最后退守的忠贞信仰,是让每一个与我相识或不相识的同类们得以远离现实的精神蜗居。 ——苏缨
纳兰词最全注释本,重新遇见纯净的容若。全新考订,白话注释,简体横排。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这许多年来,纳兰词始终是为我遮风避雨的另一个世界,是我心底最后退守的忠贞信仰,是让每一个与我相识或不相识的同类们得以远离现实的精神蜗居。——苏缨
无
纳兰性德以词名世,词集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有过若干注本,前期注本虽有筚路蓝缕之功,但较为粗陋,错讹极多,直至赵秀亭、冯统一两位先生的《饮水词笺校》(以下简称《笺校》)始成规模。我用这部书已有经年,受益与钦慕之余,也每每发现一些问题,及至积少成多,便不免生出重作笺注的念头,以期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将纳兰词的研究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然,文史一道,所谓完美的注本向来都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后人永远都有不断完善的余地。本书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最后一点,也是无关学术的一点:为方便普通读者,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注释中引用的古代文献除少量极简明或极必要者之外,一律出以白话释文,且对生僻字一律以汉语拼音加注。如此虽或有蛇足之讥,但笺注工作本非伊挚言鼎、轮扁语斤,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努力能使更多的初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纳兰词的优美世界。
纳兰性德以词名世,词集自1980年代以来已经有过若干注本,前期注本虽有筚路蓝缕之功,但较为粗陋,错讹极多,直至赵秀亭、冯统一两位先生的《饮水词笺校》(以下简称《笺校》)始成规模。我用这部书已有经年,受益与钦慕之余,也每每发现一些问题,及至积少成多,便不免生出重作笺注的念头,以期站在前辈巨人的肩膀上将纳兰词的研究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当然,文史一道,所谓完美的注本向来都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后人永远都有不断完善的余地。本书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最后一点,也是无关学术的一点:为方便普通读者,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注释中引用的古代文献除少量极简明或极必要者之外,一律出以白话释文,且对生僻字一律以汉语拼音加注。如此虽或有蛇足之讥,但笺注工作本非伊挚言鼎、轮扁语斤,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努力能使更多的初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纳兰词的优美世界。
文史一道,所谓完美的注本向来都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后人永远都有不断完善的余地。本书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最后一点,也是无关学术的一点:为方便普通读者,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注释中引用的古代文献除少量极简明或极必要者之外,一律出以白话释文,且对生僻字一律以汉语拼音加注。如此虽或有蛇足之讥,但笺注工作本非伊挚言鼎、轮扁语斤,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努力能使更多的初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纳兰词的优美世界。
纳兰词最全注释本,重新遇见纯净的容若。
全新考订,白话注释,简体横排。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您喜欢这本书吗?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纳兰词全编笺注--全新考订,白话注释,简体横排;纳兰词最全注释本,重新遇见纯净的容若
从一开始的《纳兰容若词传》《一生最爱纳兰词》开始接触纳兰词,也开始接触苏缨。觉得苏缨解纳兰词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加上了这个时代的视觉,有自己的特点。
都知道纳兰词全编笺注是那本《饮水词笺较》为最好的版本,但是上网一搜,这个经典的版本是繁体竖排的,个人感觉看到繁体竖排的书就有点头痛。作为一个纳兰词爱好者而不是一个严肃的纳兰词研究者,我还是倾向于看简体横排的书。而且从之前看苏缨的纳兰词讲评的书可以发现她对纳兰词有一定独特的见解,所以买来偶尔看看对我这等人来说足矣。等哪天想深入了解再买《饮水词笺较》来深入研究研究未迟!
与公子结缘,缘于他月下梅香里的那句轻叹&;ldquo;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rdquo;。每个人都有落寞的无以言说的时候,我年少青涩的时光里被这样一位隔世的词人所深深打动。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相看好处却无言,公子一回首一垂眸一悲一喜间都是佳句。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万千爱,仍怕受伤害,公子骨子里天生的落寞,无人知无人语,苦笑着聊将一生愁苦填诗词。
喜欢苏樱对纳兰词的解读,这本笺注,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纳兰的词,而且也帮助我们了解了一些词句典故的始末,增加了本书可读性和趣味性。
塞缪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纯粹的眼泪,有些不朽的诗歌就是用最绝望的泪水写就的。想公子眼中能有多少泪水,怎经得起春流到秋尽冬流到夏。古人云:情深不寿。384首纳兰词耗尽了公子的心血,风华正茂时他便匆匆谢世。
&;ldquo;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rdquo;无从掌控的命运,早凋的爱情,人生宛如一场逆旅,纯情之人只能无奈听风穿过耳畔。
佛经说,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梵呗空山之中,公子手持楞伽经,孤吟静观欲晚春色。轻叹一声,而今真个不多情。由爱到愁再到空,三十多年,流光轻换。
合欢尚未开,茜纱窗犹在,空不见多情公子,心字成灰。
纳兰词全编笺注--全新考订,白话注释,简体横排,很不错
一直挺喜欢苏缨的书,尤其是解读纳兰词的作品,而这本书的问世实在让人兴奋。
对纳兰词的笺注,比较权威的本子是中华书局的《饮水词笺校》。论功力,此书不在《笺校》之下;而对《笺校》进行二次“笺校”,在内容上又在《笺校》之上矣。
知道有个苏缨,但第一次买苏缨的书,很惊叹苏缨的功力。对纳兰词的笺注,比较权威的本子是中华书局的《饮水词笺校》。论功力,此书不在《笺校》之下;而对《笺校》进行二次“笺校”,在内容上又在《笺校》之上。比较多种版本,此书是最好的。
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有纳兰词,如同其他诗歌一样,要背要默不写错字。那个时候读的诗是字里行间的诗,为了应试为了分数。
多年后的今天重新审视那些所读过的诗书,却是有了不同的见解,有了人生的阅历,再看读的诗不再是字里行间的韵味,更多的是去感应诗人那时的心境,品味其中的点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
纳兰容若,从前不相识,今后便相伴,每天读一首您的诗,您的字,感觉很舒心,很平静。
书的排版,内容都不错,怕是有了太多别人的见解,所以挑了这本少的,毕竟昔人已逝,生平再如何,也无特别准确的版本,还不如有一个自己眼中的容若来得好。
纳兰词全编笺注--全新考订很好的一本书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纳兰词,因此与其它版本什么的也无从比较。。
关于纳兰词的版本确实很多,买的时候也一头雾水,幸好看了某位很有专业性的评论,因为想要系统性的学习,综合比较之下就选了这一本。
书拿到手,果然很喜欢,比期待中的还要更满意一些。将近400页,拿在手上相当厚。。我更喜欢分成上下册,稍微薄一下,更方便看一些。。
大致翻了翻,没想到纳兰只这些年有这么多作品
内容上只是对各首词做了笺注,赏析内容很少,笺注中涉及到的典故及用到的其他诗人词人的诗句均有写明;另外还附有一些对词本身的环境或故事的说明。。
总的来说,蛮喜欢这本书的。。
纳兰词全编笺注一书,不错,很值得慢慢细品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清初第一学人,王国维评其词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市面上纳兰词太多了 本着自己体会也不要听人鬼扯的原则 在这一本之前我没有买过纳兰词 这一本真的很好 解得很地道 只有扎实的学力才能把古典释开 让人真正理解其中的一字一句 要提醒大家的是 这一本书是笺注不是赏析 也就是说释词义释典故 里面的情感和整首词的意思要自己揣度 也可以买一本好的赏析对看
比较全的纳兰词,笺注的也挺好的
虽然说第一次接触纳兰词,第一次认识苏樱,凭着对她研究纳兰词多年的信任,我买下了这本书。苏樱在书中对纳兰词有很详尽的解析,纠正了前辈们校注本中的错误,填补了缺漏,并从大量资料文献中找到与纳兰词内容相关的创作背景和字词解释,深入浅出,对有兴趣深入了解纳兰词的读者有很大帮助。不过个人建议第一次接触纳兰词的初学者不要购买此书,对初学帮助不大,注释太多反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对纳兰词的鉴赏和诵读。初学者购买有适当注释帮助理解的版本就可以了。
纳兰词笺注很完善,不过有一些比较简略。纸质很好,摸起来很舒服。
这本书将纳兰词笺注的很详细,在读词时,能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
很早就喜欢纳兰词,先随意看了几篇,感觉这本笺注较为妥帖。
书得质量也很好。
这本书我觉得是对纳兰词最好的笺注 喜欢 收藏 书的质量也很好~~
使我看到的比较好的纳兰词笺注的版本
横排注本,喜欢纳兰词的必须收一本
纳兰的词自然是无须我来评说的,这本书的纸质非常好,手感很好。关于内容,相当的喜欢,必要的注释很好的帮助去读懂词作,另外词作中提及的典故,作品,人物,也都有相关的介绍,非常非常的值得去,去深入了解。
在纳兰词的多种书中,觉得的此本要合我意。初阅即可见苏缨先生功力不凡,正如序之二所言,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纳兰词校注本。
苏缨的书一直都很喜欢,每本都买。很美的文字,很用心的考据,在这个浮夸的时代其实挺难得的。很全的纳兰词,装帧也很喜欢很喜欢!
作者苏缨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作者,之前看过她写的书,觉得文笔不错,这次也选了她的书,纳兰词一共349首,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一直认为是348首,不过。还是很喜欢这本
一直喜欢纳兰,苏缨的笺注也是极好的。很完美的搭配。
真心觉得不错,几乎没有全部都收录并解析了的纳兰词,这本很好,苏缨一向是纳兰词品鉴的圣手,文笔文采都是超棒的
纳兰一直是我心中的一方净土,看到他的词我的心才会宁静。
此书收编齐全,查阅容易,注释详细,不失为研究纳兰词的佳选。
纳兰的词里面用了很多典故和诗词,不看注释根本不知道,非常适合我这种菜鸟级别的看,我觉得就是没写明纳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点不好,不利于领悟作者写时的心情.
特别值得收藏的一本书,不仅有纳兰词,更有不错的注释。特别喜欢。
这本书很详尽地注释了纳兰词,很少个人观点,值得收藏!
纳兰诗词集,没有收录文章。有些笺注觉得太少了。还有一些生僻字没有注音。不过总的来说很好很全。书特别厚。。
装帧设计很清新淡雅,内容充实,注释通俗易懂。是一本鉴赏纳兰词的好书。
此书比我想象中要厚实的多,纸质非常好,很干净素雅挺符合文人气质的,此外本书一大特色就是编撰者很用心的去研究纳兰词并不是人云亦云,对前人注解出现错误的进行了更细致的纠正并且给了出处和纠正的原因,对于原书没有做出的评注本书也根据需要加了注解,可以看出编者真的很用心,相信看了此书必定会收益颇丰呀
纳兰词注中算是不错的一本释本了,值得推荐
纳兰词,苏樱注,二者相得益彰,好。
本书研究细致,文字直白,无论是纳兰词的优美和注解的清晰,都给读者带来愉悦的感受!
一直想要一本包含纳兰性德所有词的书,终于如愿了。很好的书。有些厚,其实我更喜欢薄的书,读起来方便,但谁叫我又想要纳兰全部的词呢。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哦
挺厚的一本书 封面很纯净 喜欢纳兰的词
书还未细看,但封面设计的很喜欢,纳兰的词也比较全。
纳兰词的书有很多版本,这个是个不错的版本,更深的理解纳兰性德。
书的纸张质量很好
收录了很多纳兰的词,有些背景解析的时候还加入了很多纳兰的诗。词的内容引用了谁的哪首诗写的都很明确
要是能对纳兰的整个人生社会背景做详细介绍就好了,其中要是能有整首词的整体解释就更好了,另外里面有很多字不认识,嘿嘿!
看的我稍微有点累 不过整体来说还不错。
虽然在网上看到对作者的一些不同意见,但是作为一个爱好者来说,这个本子还可以的,也非常感谢前人的批注,能让我们这些毫无见识的人有幸更好地解读纳兰的词!
买过很多关于容若或纳兰词的书,这是最满意的一本。很客观
纳兰的词,真的很美,一个很有才气的词人。喜欢他的词就喜欢他的人。
一直很喜欢纳兰词,这本算是最全的了!
清代词人中的最爱,唯美纳兰词。
纳兰 是我最喜欢的词人 他的感情 执着都从他的词中体现了出来!
纳兰词一直很喜欢,买过别的版本,这次又买了这个版本,不错,是最全的版本。
拿到这本书后心里满满的感动啊,书挺厚,拿在手里很有手感。而且收录的纳兰词很多,很全。书的排版也很有味道。大赞!
纳兰词的整理本近年越来越多,纳兰词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纳兰性德和他的作品,问题的症结当在于当今社会如纳兰这样有情有义的人太少,人们向往纳兰的情商,今人在纳兰main前当汗颜
苏樱校注的纳兰词是最经典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版本,这一版最好,纳兰的词,纳兰的情,都让人感动。校注很仔细,很好!!!!
很喜欢苏樱的作品,也很喜欢这本书那简洁而富有韵味的封面。但是感觉此书不大适用于初读纳兰的读者,书中只对纳兰词的典故做了注解,赏析很少甚至没有
一直想买的纳兰词、在各种版本之中纠结。看到这本书,我就知道是它了。要当一个诗意的女生~
解释的很全 纳兰的词很精美
纳兰词比较全的一本,自己体味。
纳兰词收录很全,运送也快!
词很全,注视很明确,喜欢纳兰~~
一直想买纳兰词,这本不错,内容全
纳兰公子的词收集得很全,质量很好,真是赚到了!!
最喜欢纳兰的词,以前在网上看,现在有书了,更方便。
读完纳兰的词,仿佛置身于那般默默温柔的感觉中,很舒心,很温暖。欢在当当买书,发货快而且经常有促销活动很实惠,书的质量也很好,很赞 ^_^
纳兰词真的是很优美。
家里收藏了这本书,闲时顺手翻阅,还挺陶醉的呢。
纳兰词温婉细腻,只是奇怪赳赳武夫怎会有一腔女儿情怀
纳兰的词细腻温婉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的词永远都那么美
纳兰词正在读,一直都很喜欢容若的词,会认真看下去。
一生最爱纳兰词,内容很不错,包装也不错。
纳兰的词一直是我喜欢的,自然要买一本回去收藏了~~~~~
纳兰词很多版本,最终还是选了这一版,喜欢看到一个最纯粹干净的纳兰……
点评纳兰词的书很多,这本书应该是最系统的。
书的质量不错,还未看,一直喜欢纳兰的词!!
纳兰词所体现出来的意境非常的美,我尤其喜欢人生若只如初见这首词,一切都只是初见时的美好,多好啊。
可以算是纳兰词注解书籍里面最全面的书了
纳兰词清雅别致,让人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很值得深深研究!
纳兰的词,永远是那么隽永,百年后,读之,依旧粉彩斐然。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一生,独爱纳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完全解析纳兰词。
此书不错。
正版 很经典 纳兰词 是我的最爱
最美纳兰词
不管是苏樱版的还是安意如版的,最爱纳兰词了
纳兰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至今为止看到过的最好的纳兰词校注本。
纳兰的词很让人过瘾,现在有很多的书,这本还是很不错的,内容好,而且书的质量很好,女朋友很喜欢
其实家里有相似的书了,还是忍不住买了收藏,如前面评论一样,喜欢这个版本,喜欢纳兰,女人都喜欢这样的词,这样的人吧。
买的时候没有注意看。到手了才发现只是词没有传记Orz。纸质很赞~注解也很详细。然后就是各种纳兰词都超赞>3<值得一买~!
为了培养自己的文艺水平,买了这本书,每每读起纳兰的词都觉得心里很平静,很好的床头书!!
觉得对纳兰词,最好的就是这个版本了,靠自己去理解和体会,没有人云亦云的感觉
书还不错,纸质感挺好的,不过书中的排版要是以纳兰词为主会更好,词比注解的字反而小了
很不错的书,买回来细细品味纳兰的词
我一直对纳兰词情有独钟,买了好多和纳兰词有关的书,这次可以让我慢慢品读慢慢体会纳兰词给我带来的阅读的美感和惊喜!
喜欢纳兰的词,书店看到实体书,感觉不错,在当当上买!!
挑了很久才挑到这本,总体来说比较满意,没有读过其他关于纳兰词的书,但这本很值得阅读
非常喜欢纳兰词,书的质量也都很好
书的纸质不错 排版很好 喜欢 更喜欢纳兰词
因为喜欢纳兰的词,所以买,书很精美
还没有太细看 但是觉得书的包装和质量还是不错的 喜欢纳兰的词
喜欢纳兰词,包装很好,买来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