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燃灯者

赵越胜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1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赵越胜  

页数:

170  

Tag标签:

无  

前言

读越胜《燃灯者》——代序张志扬:辅成先生是一位将人类知识奠基于人道的楷模。这部书是由越胜兄弟对他的创伤记忆而编织成的一曲“人道颂”的勋伯格式变奏——它演奏着演奏者的巴黎夜曲,像GabrielFauré(加布里埃尔•福莱)的Aprèsunrêve(《梦后》)。然而,我读这些文字,与其说读辅成先生,不如说是读越胜兄弟。辅成先生已于2009年仙逝——薪尽火传,记忆文字所燃烛者,不正是“火传”的仪式吗?“人道”,越胜是接纳我“从个人尊严的辩护到思想自由的辩护”的第一人。但在我们之间重要的还不仅仅是文字、思想,而是印在心底里的感觉。从一九八一年到越胜去国前,几乎隔年我都要去北京,一般都要在越胜家小住两天。一九八四年去旅顺参加全国首届电影学会成立大会,回来路过北京就为了看越胜。是时,越胜大女儿蓓蓓才几个月,他为了在晚上同我聊天,特意把摇篮搬到我的房间让蓓蓓睡在旁边。半夜,蓓蓓哭醒了,我看见你高大的身躯一手抱着几个月的蓓蓓,一手拿着奶瓶给蓓蓓喂奶。喂完了奶,你两手抱着怀中的婴儿,摇着,轻轻地唱起勃拉姆斯的摇篮曲。你们父女摇动的身影就这样在我眼前融化到摇篮曲中去了……十三年过去,一九九七年冬天我在巴黎又见当年的情景,不是蓓蓓,而是盈盈,以致我感慨,你胸中有多少柔情滋润着童贞般的心田啊——你怎么会老!去国十七年,你第一次回到北京,我从海南赶到北京见你。到北京已是下午三点。放下行李,亚平、张雪立即带着我,说是去“救”越胜。原来越胜和哲学班的老朋友喝酒喝过了头,还有原来工厂的一大帮师傅等着哩。救出了越胜就往师傅们聚会地赶,仍然晚到四个小时。一进门,热气腾腾,越胜像一滴水珠溶入了沸腾的锅炉。直到饭桌上,越胜在敬酒之前,对自己的晚到,硬是下了大礼,跪在桌前向师傅们谢罪!……孔夫子修诗从心所欲不逾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有素为绚,无素则糜。人,何尝不是。2009年12月7日于海甸岛朱正琳:小说《一九八四》中那位“思想警察”对那位受审的“思想罪犯”宣称:“不!……我们对你所犯下的那些愚蠢的罪行并不感兴趣,……思想才是我们所关心的全部。我们不仅要摧毁我们的敌人,我们还要改造他们。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我以为,这话绝非作者奥威尔凭空杜撰。曾几何时,那种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几近获得成功,而且至今也还远不能说它已遭挫败。我于是一直在想,在那种蓄意制造的暗昧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何以也曾得见光亮呢?越胜写的这位曾经给他带去光亮的人物——周辅成先生,并称他为“燃灯者”,至少部分地回答了我的这一问题。薪火相传,这我原先也是知道的,有人也曾点亮过我心中的烛。然而我还有一问:那火种是怎样得来的?读越胜文,我终于是想明白了:人类这个物种自来有“盗火者”在。“盗火”并非普罗米修斯一次就完成了的行为,人世间每一次火的传递,都是一次传递双方共同进行的“盗火”。不是吗?越胜笔下的“燃灯者”辅成先生,连同越胜本人,其实也都是“盗火者”。在我的心目中,周辅成先生是守望普世价值的哲人,是我仰之弥高的人物。但越胜写出了先生的寂寞,这让我得以和他亲近。他的寂寞,远离了孤高自许的文人情怀,直接滋生于一种肝胆照人的热切期盼:期盼着暗昧中有别的人也能得见他所见到的光亮,期盼着那光亮能普照世人。2009年11月23日于贵阳周国平:越胜平生最爱有四,曰音乐、书、政治、朋友。把政治列在其中,实在勉强得很,他不过是作为一介草民,只在也只想在台下喊几声罢了。朋友聚在一起,他常慷慨评点时局,嫉恶如仇。他真正所爱的是正义,但正义乃一抽象名词,和其余具体名词并列未免抵牾,我只好用政治一词代替。其实,音乐和书两样,他也只想在台下。音乐不用说,不管发烧友到什么级别,明摆着今生不会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了。书这一样有点奇怪,他嗜书如命,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总是十二分地抵触出书,写了文章传给朋友一读,就此了事,从不肯结集出版。在所爱的四样中,他好像认定自己的位置是第四样,做音乐的朋友、书的朋友、正义的朋友,在这三样上都无意登台亮相。所以,现在他愿意出这本书,我甚感惊喜,这个倔头终于让了一步。看内容,我们看到的既是他对朋友的赤忱之情,也是他的精神生长的心路历程。我和周辅成先生略有交往。一九九五年,先生到巴黎,我也在那里,同住越胜家里。一九九七年和二○○○年,我先后两次随张雪到朗润园拜访先生。二○○五年,先生出面息讼,我应召去见先生一次。在先生家里,先生拿出我的书,赞誉有加,我当即惭愧万分。我出了一些通俗的书,没有多少学问,一直不敢献丑,怎么想得到先生自己买了,还仔细读了。先生对我厚爱,但在息讼一事上,我拂了他的好意,令他伤悲,我深感歉疚又无奈。先生每次谈话,声如洪钟,激情澎湃,正气凛然,哪里像一个耄耋老人。直到生命最后一息,在先生的血管里流着的始终是年轻人的热血。先生是热情的,也是寂寞的。最后一次见面,先生赠我一册书,竟是一个打印的文集,我心中一痛。参加先生的追悼会,看到的场景相当冷清,我心中又一痛。晚年之作无一家出版社肯出,追悼会无一个北大官员肯到场,先生真是寂寞极了。可是,在这样一个只爱金钱和权力的时代,爱智慧和正义如先生,寂寞就是必然的了,这正是先生的光荣。哲人已逝,现在读到《辅成先生》,方知我对先生了解得太少太浅。文中引述的先生许多话,何等睿智,何等痛快。我本来是可以有许多亲聆教诲的机会的,却因为疏懒而错失了。回到越胜的这本书,最后我想说:既然你已经开了一个头,索性就继续下去,从此在出书一事上不要太倔了。我的无私的理由是,好文章就应该让更多人读到,你不能只给我们这几个老朋友吃偏灶,而对许多你不认识的文化美食家的精神饥饿无动于衷。我的自私的理由是,你的清高给了我们这些文章不如你却挺乐意出书的人很大压力,使我们觉得自己像是俗物似的。再那么倔,于义于情都说不过去吧。2009年12月28日于北京徐友渔:越胜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与周辅成先生感人至深的交往故事。辅成先生于越胜,既是师长,又是知己,是陪伴、指引和支持着越胜穿越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黑暗,使得孱弱、卑微的生命有了光明和暖意。这样的事情决非偶然和例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类似的故事到处都有,因为,人生活需要光,而生活中总是有光,哪怕黑暗以红太阳的名义妄图压倒光明。一九六六年年中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大陆陷入空前的灾难,一代年轻人精神上的愚昧、狂热、野蛮暴露无遗。这当然不是出于中国人天生的劣根性,而是斗争哲学和个人迷信产生的恶果。但人生的强韧无时无处不在,与“文革”发动者想要塑造一代“革命新人”的愿望相反,反思、探索、反叛的火苗到处冒出来,而且,倒行逆施越疯狂,反弹力越大。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文革”的大破坏、大混乱打破了以前严密的控制,禁书到处流传,不同地位、阶层、职业和年龄的人相互接触和交流,异端邪说或新思想通过各种渠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越胜是幸运的,他在思想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了良师益友,没有为自己的离经叛道付出什么代价。事实上,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因为思想探索遭到镇压,有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的赔付了青春年华,贻误了终身前途。格外有运气的是,越胜得到了周辅成先生这样的名师点化,得以直接沿着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正道行进,不像很多探索者那样在意识形态的浓雾中艰苦挣扎、曲折前进,耗尽了全身力气还是未能挣脱那精神上的紧身衣,为自认为叛逆的思想弄得精疲力竭、伤痕累累,其实是孙悟空没有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越胜是很感性、重情义的人,他首先是喜欢一个人,然后才喜爱那个人信奉的思想。他的运气还在于,招他喜欢的人在情与理两方面是统一的而不是脱离或分裂的,所以,对于他来说追求真理和享受友谊是同一个过程,暗夜中的灯火带给他足够的温暖。越胜书中所记的良师周辅成先生已经逝去,但他的音容笑貌通过越胜的文字将永驻我们心中,他们的光和热将永远照亮和温暖我们。2009年12月于北京陈嘉映:我认识的人里,有文才的不止一二,但这样的回忆文章,我想只有越胜写才好。越胜不止于对人好,对朋友人交心;越胜与朋友交往,完全没有“自我心”,他做的比别人多,却没有任何东西要表现。唯此,友人的情态,友人的天光云影,得以挥洒展现。你看,周辅成老先生在那7路无轨电车站依依不舍地分手,偏这个没有“自我”的越胜有这福分!有时候会觉得,那个时代的高人俊士,没有越胜不认识不深交的。文中偶一出入的高尔泰、张志扬、曹天予、周国平,还会有多少故事等着越胜写。“我爱真理,但我更爱朋友”,越胜当年如是说。其实,爱人,才能爱真理,才有真理。本书传主更是奇人异人,是对越胜恩重如山的恩师兼朋友,他带着那段异常的历史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是个险恶的时代,唯因此,友情来的特别真,特别重。那是个贫苦的时代,倒仿佛因此,人不得不有点儿精神。越胜心里,这段历史浓重得排解不开,唯在这种“历史感”的簇拥下,他笔下的人物才那样饱满。这种历史感,并不止是感觉,它培育出正大的判断。本书所收入的文章,实不只是纪念友情,不只是对已逝时代的缅怀,他们始终在吁请我们思考自己,思考我们这个尚未结束的时代。2010年1月于香港梁治平:越胜嗜书,然甚惜墨,有文章,必为佳作。故此,我对越胜的文章总有双重的期待:希望他多写一点;俟篇成,必欲先睹为快。过去这一年,接连读到越胜数篇新作。八月,越深携家人回京,朋友聚会时,他说到当时已经写作过半的《辅成先生》,更为没能在辅成先生离世前完成此文而倍感遗憾。十月,稿成,越胜即以之传示友朋。越胜作文,或因朋友之请,或为朋友之故,他最想知道的,也只是朋友们的意见。既然不为发表,这些文字便有几分私人的味道。然而,作者所记述的人和事,蕴涵的,却是这个时代的大悲大喜,几代人的生命经历。这样的文字,是不应当只在朋友的小圈子里流传的。读毕《辅成先生》,我即函复越胜,略云:此前读你的文字,已觉得写得很精彩,此篇似又深一层,描写更细而用意愈深。相信任何人读毕此文,都会对周先生纯真而高贵的人格肃然起敬,对他身上体现出的一代中国知识人出于中西古典文化熏陶的价值情怀深怀敬意,而这些东西,现在已经逐渐淡化,甚至为人所遗忘。但这也正是此文重要处。能够代周先生剖白心迹,而将其理想和追求记录、传达于后人,令其薪火不绝者,这是第一篇也是最具分量的文字吧。周先生有你这样的忘年知交,可以感到欣慰了。我读大作时也在想,这样的文字不可只在朋友的小圈子里面流传,那样太可惜了,而且也失去了她原有的意义。这些文字终能公诸世人,诚为读者之福。越胜在信里说,他有意将此集题为《燃灯者》,又解释说:燃灯者在佛家是指片语可开悟人的觉者。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皆可为燃灯者。辅成先生,不用说就是这样的燃灯者,而且是燃巨烛之人。不消说,越胜也是我辈友朋、读者的燃灯者。犹忆上世纪八十年代,越胜与一班朋友问学论道,砥砺思想,终至开创一番事业,引领一时知识风潮。那几年,大约也是越胜“入世”最深的一段。不过,即便是在那时,越胜仍然保持着一份逍遥。他淡泊的心性,温润的友情,对古典文化的追慕,和对趣味的好尚,在朋友中间最具魅力。他家的小客厅,总有朋友满聚,煮酒吟诗,纵论古今。还有他筹划的那些令人难忘的出游:攀古长城,踏夕阳残雪,水中泛舟,月下放歌……山水之间,也是我辈精神滋养之所。越胜去国己悠悠二十载,世事丕变,人事亦然。这期间,我数度往巴黎。再见越胜,他率性依旧,爱家人,重友情,劳作之余,以音乐、诗歌为伴,说到读书,依然眉飞色舞,不改其乐。只是,他差不多与写作绝缘。不过,我知道,他心中的火焰从未熄灭,这些文字可以为证。我读这些文字,在莞尔与凝重、欢悦与沉郁之间,又被一次次地感动和启悟。读者诸君,也会有同样的经验吧。2009年岁末记于北京西山忘言庐

内容概要

  一段最朴实最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感人肺腑的精神长歌,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厚重如山,空灵如诗——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
  周辅成:文化,就是从久远的过去所流来的潮水,人沐浴于文化中,就是与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流结合,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也能鼓舞我们的心灵。
  赵越胜:
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

作者简介

赵越胜,人文学者,现居法国。197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现代西方哲学,1982年进入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曾参与筹办《国内哲学动态》,也是《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编委会核心成员。作品有《暗夜里执著的持灯者》《我们何时再歌唱》《带泪的微笑》等。

书籍目录

  辅成先生
  不知不觉已走出两站多地,到了鼓楼墙下。怕再晚了耽误动物园的32路车,我硬让先生上了车。电车开动之后,先生举起手杖向我晃了晃,就坐下,随着电车启动的呜咽声远去了……
  聊与梅花分夜永
  《马太福音》中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受教于辅成先生始自一九七五年底。当时我是北京“小三线”兵工厂一个开磨床的小青工,整天猫在怀柔深山沟里。而辅成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著名教授。我与先生天南海北,两不搭界,怎么会有了师生缘分?其中故事要从头讲起。一一九七五年六月底的一个早晨,车间书记戴五正师傅到车间来,悄悄告诉我,昨天厂里接到通知,今年有一个去北大哲学系读书的名额。我一听,心直跳,这正是我朝思暮想的事啊。戴师傅说,碰到几个厂里中层干部,都说,肯定是你们车间小赵去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毛泽东指示“要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各个单位闻风而动,纷纷成立“工人理论队伍”。随后就有六本书的书单:《反杜林论》《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国家与革命》《法兰西内战》《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还有《共产党宣言》。我是车间工人理论小组组长,负责给师傅们辅导这些马列著作。六本书中《反杜林论》和《唯批》是哲学著作,在那些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工人师傅看来,这些纯粹是天书。但是理论学习的形式绝不能缺。于是每周都有半天经典著作学习时间。我在台上讲,师傅们在台下睡,真可谓“聒噪与鼾声齐飞,唾沫与涎水同流”。也有几位从五机部机关下放到厂里的干部,文化程度比较高,有兴趣听我的辅导,常常给点儿鼓励。所以说起要送人去北大上学,便想到了我。经过一个多月的基层推荐,领导讨论,最后的结果是我“名落孙山”。找戴师傅问究竟,他同情地告诉我,在我的人事档案中,有记大过一次的处分,所以政审没通过。这事得从前一年夏天说起。工厂宿舍对面山崖下有一深潭,潭水清冽,是个游泳的好去处。酷夏午休时,我们常在潭中嬉水。厂里的小兄弟都是北京来的七○届初中毕业生,自小穿惯三角泳裤,到山里依然如故。山村里的农民小伙下河都穿及膝大裤衩,三角泳裤在他们眼里等于赤身裸体。偶有村儿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从旁经过,我们这些人就有了调戏的嫌疑。那天中午,厂里的弟兄们又去游泳,有几个村儿里的小伙儿就站在河边骂。我正躺在岸上晒太阳,听他们用怀柔土话骂得有趣,便学着他们的腔调和水里的哥们儿开玩笑。大家嬉笑一阵,谁也没当回事儿。下午上班时,我刚走到厂门口的水泥桥上,路旁猛冲出几条壮汉,扭住我双臂,大喊:“就是他,学俺们农民,带队部去!”边喊边扭着我往村里走,当头便碰上了来上班的众弟兄,拦住问究竟,言语冲突间便动起手来。村儿里的小伙儿固然身强力壮,但不如工厂的弟兄身手敏捷,交手片刻,已见有三两农民倒地不起。在壮汉的夹持下,我挣扎着抬起头,见“发小”嘉浩正从山坡上飞奔过来,身边又钻出小个子李志刚,上手推胸,下脚使绊,扭着我胳膊的壮硕青年便跌入河中。厂头儿跑出来劝阻,但人仍越聚越多,混战一团。大约半个小时战斗结束,有几个农民弟兄不知被何人下狠手,板儿砖拍昏,急送怀柔县医院。这下子事闹大了。沙峪公社报怀柔县,怀柔县报北京市,定性为“破坏工农联盟的集体斗殴事件”,市委责成市机械局严肃处理。于是召开全厂大会,厂长高凤岐宣布给我“记大过”的处分。我不服气,找厂长理论,高厂长一席话让我哑口无言:“厂里给受伤的农民赔偿,轻伤800块,重伤1600,你赔得起吗?”结果档案中就装进了记大过处分书,从此成了个“底儿潮”的人。这次推荐上大学,档案就发挥了威力。知道政审没通过,我彻底绝望。在中国,档案就是一个人的命根儿啊。想想今生怕是再无出头之日,心里郁闷到极点。盛夏时节,山中雨水充沛,林木绿色逼人,冬天干枯的溪流又喧腾起来。河道曲折处,水石相激,静夜远闻,隐隐若有歌吟。年轻时人不经事儿,心情苦闷便意志消沉,坚持多年的读书计划也停顿了,常与好友瓦宁携薯干酒半瓶、鱼皮豆一包、手风琴一架,徜徉林下溪畔,抚琴放歌。一次,薄暮时分,俩人高卧青石之上唱得正酣,忽见一条两尺青蛇窜出密草,随琴声婀娜起舞。不知几次夜半扶醉而归,戴师傅严斥我放浪形骸。但我仍不知歧路而返。九月初,弟兄们见我终日闷闷,便提议去登慕田峪长城散散心。清晨出发,踏着朝露,沿崎岖小径登山。道旁杂花缭乱,野香醉人。秋梨、山楂、苹果,艳黄、殷红、青紫相间,织成满眼的斑斓。一行人穿行林中,手脚并用攀岩,中午时分,古长城已在脚下。三十几年前的慕田峪还不是旅游点,古城墙大半坍塌毁损,一身岁月的苍凉,静卧在褐榻翠衾之间。登山顶烽火台眺望,远天紫纱轻幔,若沧海浩渺。峰峦间雾霭纠缠,如群岛隐没波涛间。长城随之起伏,分割关山一线。京畿一带本是古幽燕之地,想陈子昂登台“念天地之悠悠”处就在近旁。在这天地雄阔浑涵之间,我身心如经大涤,止不住鼻酸眼涩。前几日尚觉性命攸关的失败,今日看来,不过鸡零狗碎。世界何其美好,人生何其诱人,少年心事岂能囿于尺寸得失。于是,向群山顶礼,欣欣然下山归去。回到厂里已是晚饭时分,戴师傅急匆匆地在食堂找我,把我拉出买饭的队列,说有好事。厂里又有一个上学的名额,市机械局要办一个专职哲学进修班,老师都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这次不用再讨论,就让你去,你小子可别给我丢脸。我喜出望外,忙不迭地谢他,随后窜出食堂去找我的小弟兄们。当晚大家把这个月的菜票全凑出来买了散装啤酒,狂饮一场。月底把全部家当扔上一辆“大解放”,我一路烟尘地回到了北京。……按照课程安排,十一月份要开西方哲学史课了。教马列基本原理的陈楚余老师说,西哲史要由北京大学的“权威”来讲。说起“权威”,就让人联想起“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这顶帽子。我却偏对这类人有好感,觉得既是“学术权威”,不管是什么阶级的,必定是有学问的人。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我们经典选读课的重点。后来知道真弄哲学的人,没人拿这书当严肃的哲学著作,在当时却被奉为经典。无论如何,这部书毕竟涉及身心关系、时空概念、意识与知觉、认识与存在等哲学基本概念,所以总想把它读通。何况列宁在批判波格丹诺夫、马赫、贝克莱时,涉及了西方哲学史的重要范畴。顺藤摸瓜,也会探到有价值的知识。比如在讨论先验论时,必然牵涉到康德。我那时正死啃他的《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的译文佶屈聱牙,读来读去不得门径,总觉如坠雾中。听说有“权威”来给我们上课,心中就有企盼。十一月初,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班主任韩老师走进教室,很郑重地告诉大家,今天西方哲学史开课,请北京大学周辅成同志给大家上课。片刻,进来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先生。他就是中国伦理学界的泰山人物,北大哲学系的周辅成教授,那时公开场合都称“同志”。先生中等身材,微胖,身着一件四兜蓝制服棉袄,已洗退了色儿,有点儿发白。脚穿五眼灯芯绒黑棉鞋,头戴一顶深棕色栽绒双耳棉帽,步履轻捷,无丝毫老态。先生走上讲坛,摘下棉帽放在讲台上,露出短发皆白。白发不甚伏贴,有几簇支立着,先生也不去管它。我好奇,以往心目中的“权威”,大半和“高帽儿”、“挂牌”、“喷气式”有关,但见眼前这位老人温文尔雅,便仔细观察。先生长圆脸,肤白晳,丰颊阔额,眉间开,目光澄澈,鼻梁高,鼻尖略收,唇稍厚,下颔浑圆,表情开朗安详。先生开口讲话,普通话中有川音,说受学校领导委派,来向工人师傅汇报学习心得。又说马恩和列宁本人都精通西方哲学史,所以要学好马列原著非有西哲史知识不可。几句简略的应景话讲过之后,先生从一只黑色人造革手提包中拿出一黄旧的厚本子,里面密密地夹着一些纸条。

媒体关注与评论

哲人已逝,现在读到《辅成先生》,方知我对先生了解得太少太浅薄。文中引述的先生许多话,何等睿智,何等痛快。  ——周国平格外有运气的是,越胜得到了周辅成先生这样的名师点化,得以直接沿着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正道前进。  ——徐友渔这几篇文章,实在不只是纪念友情,不只是对已逝年代的缅怀,它们始终在吁请我们思考自己,思考我们这个尚未结束的时代。  ——陈嘉映他们是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理想主义不是创造神话,而是身体力行地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如果谁有幸感受这样的生活状态,有幸在这样的氛围中被熏陶,有幸在这种群体中被点燃,他可能仍是平凡的、贫穷的,但他不会庸俗。  ——徐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燃灯者 PDF格式下载



一段最朴实最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感人肺腑的精神长歌,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厚重如山,空灵如诗——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   周辅成:文化,就是从久远的过去所流来的潮水,人沐浴于文化中,就是与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流结合,它能洗涤我们的心灵,也能鼓舞我们的心灵。   赵越胜: 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


人非生而知之,每个人在其人生中都会有老师,上学有老师,学艺有师傅,即使在社会上混也要有大哥,可以说人的一生无论干什么、无率哪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引导。

而我手头的这本《燃灯者——忆周辅成》就是一本学生回忆老师的书。事实上,对于作为学生的作者赵越胜,我不知其为何人,而对于作为老师的传主周辅成,也只是略有耳闻。但阅读这本书却让我非常感动,既感动于学生对老师的无比尊重,也感动于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关怀,更感动于师生情谊的无限情深和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交融。

周辅成,是我国伦理哲学的奠基者;赵越胜,是一位人文学者。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知道,两者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师徒关系,周并没有真正成为赵的老师。如果有,也只能是在那个动荡年代里,在那所偏僻的学校里,在一次偶然的业余授课中,在那个弥漫着粉笔灰气息的课堂上,两个人有了一次温情的邂逅,从此结下了三十多年的师生情谊。然而,他们又情逾师生,甚至情同父子。作者通过记述的自己与恩师之间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了解了其师学问的高深,人格的伟大,也让我们了解了其作为学生对老师的拳拳之情。在三十多年里,周对赵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学道上的指引,俨然是他精神上的导师,指引他在人生路上不停追求真、善、美。

作者在书中这样形容先生:“先生就是一盏放在灯台上的灯。他照亮了一家人,这家里有求善问道的莘莘学子,有漫游精神世界的读书人,也有辛劳于野的大众。先生为他们启悟、解惑、发言,一生跋涉于探索求真之途,经历过彷徨的苦恼,也饱尝体悟明道的欢欣。无逆境顺境,先生都反身以诚,持守着中外先哲们所照示的理想,担负着阐发至善的劳作,一生不落名缰利锁,以恬淡充和之气,葆有着中国传统读书人的纯正品格。”这种品格是周先生的风骨与情怀,更是他所代表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而且也是师的人格的放大,更是理想与现实、学问与人生的合二为一,是知与行的合二为一。

作者把老师比作燃灯者,什么是燃灯者?燃灯者就是为我们点灯照亮人生方向的人,甚或也可以说,燃灯者点燃的就是他自己,燃烧自己,以烛照学生的未来与人生,借以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与道统。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应该有这样的燃灯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所以,作者是幸运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他得以有名师指引,畅谈学问,探索人生;而作者的老师也是幸运的,在那师道荡然无存的年代里,他能够得到这样一位一心向学的学生,也实属不易。

在中国我们常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又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又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又说——言传身教,也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中国人对“师”的崇尚与敬重是由来以久,而在学问与师道两者之间,是两并重,而且更加注重道德的传承。从书中我们也可以读到这一点。但是现在我们社会上,对于老师来说,这只是一种职业,一个吃饭的饭碗,而老师的“道”和传统读书人的品格已经荡然无存了,除了那些死记硬背的知识,他们再也不能教给学生什么了。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一个巨大失误,也是引发当前社会道德危机的一个主因,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我们整个社会深刻反思。

“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我感念自己过往人生中那些曾经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道理的老师们,深深的感谢他们对我的付出。更期待在自己未来的人生路上,能有更多的老师,为我点燃人生之灯,为我破愚暗,明斯道,也祝愿每个人都能有这么一位燃灯者,用他们作为师的光辉,烛照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人生。


中学时代,读鲁迅之《藤野先生》,为这位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以及超越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所感动;读朱自清的《背影》之后,脑海深处总涌现出那位身体肥胖的父亲在站台为儿子送行时,穿过铁道,爬过月台去买橘子的那一幕。在哪个流行声讨父亲的年代,朱自清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一个好父亲。今天,在一个“士无廉耻,国无希望”的年代,赵越胜追忆恩师周辅成的《燃灯者》一书,让我再次找到当年读《藤野先生》、《背影》之后的那种感觉。作者在书中除表达对辅成先生的哀思与怀念之情外,还梳理了周辅成主要的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这些思想所蕴含的独立思考、人格尊严、自由博爱的价值追求,在礼崩乐坏的今天,仍是一盏明灯。

今天,赵越胜给人的感觉好像不如周国平、徐友渔等人名气大,但通过张志扬、周国平、陈嘉映等人对赵越胜才华的赞誉和对本书的评论,我才知道原来这种错觉是因为赵越胜的低调,他虽然写的一手好文章,但写了文章也只是在朋友中传阅,对出书是十二分抵触。如果说周国平等人的序言只是众星捧月的话,那么读完《燃灯者》之后,方知他们在序言中所言非虚。辅成先生是赵越胜人生之路上的燃灯者,是他“爱智求真,立身以仁”的宗旨和平易近人,知行合一的大师风范将作者带入哲学的殿堂。书中有几个白描的画面,将一代大师辅成先生的精神品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作者描述辅成先生给哲学进修班授课时的细节,“先生连续讲了一个半小时,屋里很暖,先生又穿着厚厚的制服棉袄,加上不断板书,渐渐地额头上有了汗意。先生不经意地用手去擦,不觉在自己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这段描写,朴实无华,但却能够触动心灵深处。辅成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名,即使对如作者当年一样的哲学“愣头青”授课,也没有丝毫的架子,而是一丝不苟,一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便会物我两忘。

书中多次写到作者在车站送别辅成先生的情景。第一次是作者和辅成先生在吃完晚饭后,在寒冬雪夜畅谈哲学与时事,不知不觉走了两站多地,作者怕耽误32路车,便硬让先生上了车。“电车开动之后,先生举起手杖向我晃了晃,就坐下,随着电车启动的呜咽声远去了”。最后一次送别是在遥远的法国,作者在机场送辅成先生回国,“送先生到登机厅,先生过安全门后回过身来,举起手杖,双手作一揖,便转身走了”。辅成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是自由、博爱、人道主义的知行合一者,更是一位温文儒雅,值得尊敬的长者。聚散离合,本是人间常情,但当我们知道作者和辅成先生之间这种亦师亦友亦父的感情时,那寥寥数语的离别背后,该有多少的深情厚谊?

书中对辅成先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透过这些介绍,让我明白了何为大师以及今天为什么缺乏大师。辅成先生那一代读书人,“侵淫于中国古典,又漫游于西方精义,从来就抱着打通两造、消泯畛域的雄心,也就是以求无分东西的普世价值为最高理性。”今天的思想自由,早已和辅成先生所追求之自由大相径庭。辅成先生崇尚苏格拉底、康德等人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但并没有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相反,他的最大贡献就是在“正义”“人本”的前提下“贯通中西”。他认为,儒家有朝野之分,真正的儒家是“从道不从君”,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是“以德行仁”,而非“以力假仁”。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阉割,使儒家思想中的民本观、仁义观变质,使读书人本有的自由风范也磨灭殆尽,最终成为统治集团的工具。

哲学是智慧之母,也是诞生大师的沃土,哲学的精髓就在于思想自由与人格独立,如果丧失了这两点,再丰饶的物质条件也不会诞生大师,一个没有大师的民族,是必然走向衰败和死亡的民族。对今天的中国,辅成先生生前曾不无担忧的说,“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大人物只关心自己的小事情,而小人物的大事情没人管。大人物的小事情就是升官、出国、捞钱、安置子女,小人物的大事情是生老病死,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社会缺乏公义”。“国内的学术腐败问题已成痼疾,昔日士林所不耻之事,而今竟成通则。士无廉耻,国无希望啊”。辅成先生认为,“仅仅是生命或财产,并不能构成神圣的人权,其必须以人格为根基,始能使人权成为不可侵犯的东西。”所以,二十一世纪的新伦理学,首先不是把仁或爱讲清楚,而是先把公正或义讲清楚”,因为,“爱而不公正,比没有爱更可怕,可恨”。

辅成先生死后,北大没有官方人员到场悼念,作者说蔡元培先生的北大连起码的礼貌和教养都没有,说辅成先生是寂寞的。但这种寂寞是伟大的。辅成先生的伦理学,曾被批为自由主义的毒瘤,但却是真正的人民伦理学,是非常朴素但又非常扎实的东西,既不以甘言媚世,也不对权势者奉承,它只是如劳动者的手足,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为了进一步阐述人民伦理学,辅成先生借用康德的哲学思想,指出“人是目的”。即评判一个国家、政府好不好,就要看它是否把人当做目的。凡是讲基本人权,讲人性的政府,即使有点错误,也可以挽救,凡是无视人权,挑动人的仇恨,残害人的精神活动的政府,即使它做了一两件留名历史的大事,也仍然是坏政府。”因此,辅成先生曾发出过“人民、人民,天下不知有多少罪恶,是假借你的名字以行”的批判,他还借用克鲁泡特金对法国大革命的评论“革命应能带来道德上的进步,否则必是假革命的名义以行的权力之争”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正是这种发自丹田而非喉管的声音使先生成为社会道德的最后守护人。

“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赵越胜痛失恩师,何其悲也?赵越胜幸遇辅成先生这样的燃灯者,又何其幸也?辅成先生“积一生之学,持平实之论,立足典籍而心在田野,从无一时动摇,其理念之一贯,心性之坚实”,足为我辈后学楷模,实乃中华之幸也!辅成先生在经历先辱后杀、辱而不杀的动荡后,晚年又眼睁睁的看着读书人“竞相做辱人者的同道”,自取其辱乃至不觉其辱的景象时,先生何其悲也,中华何其悲也!


一段最朴实最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感人肺腑的精神长歌,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厚重如山,空灵如诗——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


赵越胜对恩师周辅成的怀念文字。朴实感人的师生情,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以及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思想启蒙史。


文笔细腻,讲述一段朴实感人的师生情,一曲千回百转的精神长歌,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与情怀,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诗


燃灯者,点燃的是心灵,是灵魂,是启智。“燃灯者”取自禅宗经典书籍《五灯会元》句:“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赵越胜说,“燃灯者在佛家指片语可开悟人的觉者。辅成先生就是这样的燃灯者,而且是燃巨烛之人。”
  
   赵越胜,从一名小青工,偶然机会与北大教授周辅成结师生缘,从此半生的师生情份在点燃智慧和人格相造理想精神相守中漫延,浓厚,最后便是知音知己知情的两代学人。先生告诉他,“做奴隶不可怕,记住不要自愿做奴隶。读书思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沦为奴隶而不知。”“在先生的引领下,我惊异于希腊人的奇思睿智。先生只手为我们推开一扇窗,它面对着蔚蓝色的海洋。”羡慕这种师生情,赵越性是幸运的,遇到的是有公正心有平等心有智慧心的师长。周辅成也是欣慰的,不管官方如何冷落,他作为师者,在学生中早有了丰碑。
  
   我也是伦理学教学和研究者,知道周辅成是这一学科的泰斗人物之一,却没有太关注他的文章。读《燃灯者》终于了解了这位学者的人格风骨正如雪中寒梅,孤冷中有深香,浊音里留清意。
  


   最可惜一片江山
  
   ――读赵越胜《燃灯者》
  
  买回湖南文艺印行的赵越胜《燃灯者》,难得的端坐书房,一气读完。再抬眼时已是夜色深浓,远处的笙歌场里空洞无力的歌声正寂寞地热闹者。阖上书本,心头浮起的是梁任公集宋人词句的那幅对联:“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这被他称作“痛苦中的小玩意儿”的东西,此时此刻在我眼里,竟正是对这本书,对周辅成先生的极为贴切的写照。
  
  由这对联更想到《蕙风词话》里的一段话:“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
  
  这几句像极了这本书的由来,只需把“诗词之词”改作“话语之词”即可。在周先生眼里,面对这最堪爱惜的一片江山,逐渐到了千山落木,万艳同悲的境地,想必万不得已之处甚多,而能得弟子有事服其劳,我手写我心,当真便是不可强求的“吾词之真”了。
  
  此前从未读过周辅成先生以及赵越胜先生的文章,是以初初在书店里遇见时几次都没有注意,时下的滥调文章委实盛嚣尘上,数不胜数的作者们制造出数不胜数的文章和书本。无论文字,学养,还是胸怀,气度,都远远不如以往,浮躁功利的暴戾社会出产的人类注定也是漂浮无根的,也许会偶有特例,不过实在稀少,为了不浪费有限的时间,不敢去和他们纠缠,还是多翻几页过去的人们写下的文字,哪怕是对记忆的追悼也是动人的。就连班上的学生们都觉察到了我的“怪癖”,读书课上一见我拿起书册,他们就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老师爱读的书都是作者死了好久的。”他们的戏言倒的确说出了几分自己所固执的东西。本着这样的经验主义,几次错过了这本《燃灯者》,好在迷途能知返,亡羊可补牢。
  
  品味赵先生清丽细腻的文字后,老先生鹤发童颜的形象愈见清晰,然而这样的愉悦未能停留太久,心中的悲愤不平气到底难申,欲吐未能的滋味,不大好消受,书名叫《燃灯者》,似乎有贤者在前,实则其人已没,光线若绝,天知道这少数踽踽独行的人们还能在想像的道德烛火映照之下前进多远的距离。
  
  周先生那一辈的学者,身居乱世,每能心存高远,《燃灯者》里这几句概括得极好:“后来我才明白,先生谈吴宓,其实也是谈自己,谈他们那一辈读书人。他们浸淫于中国古典,又漫游于西方精义,从来就抱着打通两造、消泯畛域的雄心,也就是以求无分东西的普世价值为最高理想。在先生看来,是人则要用自由意志、自由选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凡有理想高悬则必会在自由与必然、道心和人心上有冲突。不过,这种冲突的解决,恰恰要在求自由、求理想中实现。这是个神圣的任务。先生说‘人类若无自由,不过是一架被动的小机器’。”可问题在于,今天还有多少老师与学生,还会有这样的精神支持,还会听这样的彼岸信念。
  
  看过了不少回忆七、八十年代读书求知生涯的文章,大多数凸显自我,有不可一世的精神优越感。赵先生在这篇长文里是少见的虔诚的景仰,他把优越与自尊全部献给了自己的老师,从最初周先生朴实无华的授课出场,到初春寒夜师徒徐行漫步的深沉,再到最后电话里的“小大”之辩,周先生都有一种庄严威猛在,很遗憾直至此时也没有读过周先生一篇文章。
  
  赵先生这本书,当然是言辞清丽,且不失少年生气活泼精神,虽不是文人笔墨,但依然能扣住心眼,称赏不置,由此而论赵先生这几篇文字也可算无愧前贤了。文气清丽毫无衰颓之气,重点染烘托轻刻画描摹,宛然白描精品,
  
  “街上几无人迹,偶有电车缓缓驶过,导电杆滑过电线,留下悠长的泛音,像巴赫‘G弦上的咏叹’。车过后,晃动的电线鞭打着路旁老槐树的枯枝,枝上积雪簌簌落下,洒在先生肩头、帽顶上。先生并不知觉,不时挥动一下那根黄藤手杖。在这静谧的雪夜,我伴着先生行走在玉洁冰清的世界里,不再理会四围黑暗的逼迫。已记不清具体谈了些什么,但肯定不是哲学,多半是交换对国是的看法,对未来的估测。不知不觉已走出两站多地,到了鼓楼墙下。怕再晚了耽误动物园的32路车,我硬让先生上了车。电车开动之后,先生举起手杖向我晃了晃,就坐下,随着电车启动的呜咽声远去了。”
  
  更其要者,在周辅成先生本身之学养境界,人格魅力,这本书所写的人物人格极庄严伟大,这起点便高,听先生于逆境中或威严庄重,或怒目相向,或温润如玉,正是此世消沉殆尽的师道春风了。“教室里极安静,同学们都在认真记笔记,只听见纸笔摩擦的沙沙声。先生每要擦掉前面的板书,总会停下来问,同学们都记下了吗?然后用力抹黑板。板擦上的粉笔灰沾满双手,先生便不时地轻拍双手,但总也拍不净,有时想轻轻掸掉身上的白粉,反在蓝棉袄上又添白印。先生连续讲了一个半小时,屋里很暖,先生又穿着厚厚的制服棉袄,加上不断板书,渐渐地额头上有了汗意。先生不经意地用手去擦,不觉在自己的额头上留下一道淡淡的白痕。我坐在教室后面,远望着先生勉力的样子,心里隐隐被某种东西触动着,是什么?一时也说不清。以后在与先生的漫长交往中,才渐渐悟出一点儿。”
  
  更令人羡慕的,是赵越胜追随先生北图读书的那种经历。真是如坐春风。“每月享受随先生出入北图的快乐。有时我到晚了,见先生已在阅览室伏案工作,桌上放着一摞书,桌边靠着那支黄藤手杖。先生聚精会神地翻阅抄录,偶尔会起身到目录柜去查卡片,动作轻快敏捷,那支手杖冷落地倚在桌边,有些失意的样子。与先生轻声打个招呼,就去查阅自己的资料。各自工作到中午,还掉书,一起走出图书馆去吃饭。通常沿文津街向东,过北海大桥,绕着团城围墙走到北海南门外的仿膳小吃店用餐。”
  
  赵越胜的别有用心之处在巧妙地“借古讽今”,在专制与审查制度的空隙间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来读到牛津版的全本,更加恣肆汪洋,却似乎过于直露了些。)其中有借周先生的言谈举止,也有借人类先贤的经典言论,大陆版的删节诚然有害,可到底也遮掩不住这些有生机的思想,比如借哲人拉波哀西的那几段话,比如这样的句子
  
  “以哲学为生活就要对社会中的问题取一种哲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最宝贵的知识是‘知己无知’,自己的各类定见都可能是错误的。若有人告你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那你先要怀疑这宣扬者的道德,因为他在说着一些他并未深思过的东西。何谓真理?何谓标准?”
  
  读完这本书,才想着去搜寻一下周先生的生平,惊喜的发现,周先生的家乡居然离我少年所在的兵工厂是如此的近,我们可以算是小同乡了,这样的距离感更自以为是地拉近了我与周先生的距离,于是兴冲冲地去网上订回了北大出版社印行的《周辅成文集》两厚册,也不管能读懂多少。收到书后,很是不解,这两册文集,没有前言后记,没有编者说明,更没有《燃灯者》里提到的那些晚年的文字,光秃秃的堆积文章就算数了,这文集不知是当局者的怯懦还是先生弟子门人的坚持


读罢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心中感慨良多。     同样类型的书,之前有所接触。之前曾读过陈来先生的《燕园问学记》以及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同是对过往求学道路上师者的追思和记录,但是论文风,越胜先生的《燃灯者》对我的心灵震撼更为强烈。     与其说这是一部哲学学人追思恩师的回忆录,倒不如说这是两代学人思想激荡、相知相伴的成长史。     追随作者的视角,让我这个后生能够跨越时空的障碍,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那些如饥似渴的学人一道重温他们求学问道、探寻人生真谛的成长历程。     尽管这些学人的成长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就像越胜先生能够遇到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良师益友一样,他们的求学经历却都往往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面对艰辛、清贫的生活条件,面对珍贵稀有的学习资料,心中没有丝毫杂念,仅仅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执着、坚毅却又乐观地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不管你是否经历那样一段岁月,但是透过字里行间,你都能感受到他们那一代人对过往的求学成长经历是很受用的。     而这一切,在越胜先生的笔下,是那么地熠熠生辉,栩栩如生。情之切、爱之深,不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渲染,读后感同亲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令人颇为感动。犹记得越胜先生与辅成先生踏着雪走在鼓楼东大街交谈的场景,步行两站多地的距离固然算不上遥远,或许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相伴而行,但是这幅画面在作者内心深处却激起了千层浪,因为他们彼此已经超越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和追问,直达内心深处达到了心与心的交融。在政治背景不甚明朗的岁月里,谈国事,论人生,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彼此之间的充分信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事后越胜先生如此挂念先生的身体状况,甚至是“半夜心不安”,当收到辅成先生“雪夜漫步京城,心情大好”这寥寥数语的回信后,才终究放下心来。     越胜先生是幸福的。因为他能够得到辅成先生的教诲和指导。辅成先生对越胜先生而言,犹如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长明灯,不知疲倦地照亮远方。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是纯粹的,不夹杂丝毫功利之心的,从1975师从先生思想启蒙开始,到后来在学术道路上站稳脚步,三十四年间,彼此始终将对方当做最为尊敬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彼此是真正能够读懂对方的,是知音,是灵魂伴侣,是超越传统师生情谊的真性情。     写到此,想到曾经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朋友犹如路灯,它照亮了你的前程。你一直往前走,会一直有路灯亮。一生中,你会遇到不同的朋友,与周遭的一切发生着莫名其妙的关系,有的朋友依旧伴随在身边,而有些,却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无论怎样,他们都见证了你的成长历程,那些幸福美景,那些辛酸往事,人生大喜大悲的时候总是有朋友在你身旁的,如此我们才不会孤独地或是享受快乐或是承受痛苦。也许始终陪在你身边的路灯并不多,三两盏,甚至一盏就足矣,人生得一知己已是莫大的幸福,我们当然不能奢望。读完《燃灯者》,此种感觉更为强烈,物化时代,真正的朋友不多,知己就更难能可贵。这种情谊犹如美酒,越陈越香,越有滋味



周辅成先生是中国传统伦理学和伦理学家,是“知行合一”、“学命一体”的典范。
《燃灯者》通过他的学生赵越胜记录了自己与周辅成先生的相识,并通过他的交往,使自己慢慢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的知己。
在初识阶段,国内正处在文化大革命阶段,周辅成先生通过一次上课与作者结识,对学生的好学、好问、善思感到很欣慰。由此为了帮助学生赵越胜快速成长,便通过赠阅书籍、相互写信、吃饭聊天等形式,进一步引导和辅助学生的成长。由简到繁、由粗到精,让赵越胜慢慢把握住西方哲学中的核心,以及到后来可以在中西方传统哲学中游刃有余的阅读和体会。周辅成先生将自己的学识慢慢传授给学生,但是又从不是高压教育式的传授,而是引导着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体会这其中的味道和意境。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师能够与学生进行如此的交流已经实属不易了。
全书不仅是学生赵越胜回忆了他随周辅成先生治学的过往,更有两者之间交往的故事,在闲聊散步中的谈话是随意的,但是其中又不断展示出周辅成先生自己的为人处事。当然必不可少的是介绍了周辅成先生的学术理念和思想,这些让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这样一位学者他自己的人文情怀以及自己的博爱思想。这些都充分和再次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人民正义”的学术宗旨和根本理念。在回忆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周辅成先生作为一代大师所拥有的独特独立人格、自由情怀与苍生意识。他始终秉持学术与思想互成、教学与研究相长、教学与育人统一的学术教研风格,一生追求真理,坚贞而宽厚,仁慈而正义。作者赵越胜的对其评价:“邦有道;先生闻鸡起舞;邦无道;先生鹤衣散影。”
燃灯者不仅照亮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为前行者照亮前方的道路。燃灯者的提法正是韩愈在《师说》中“师者,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完美的诠释。吾深爱着这燃灯者三字,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完成自己的燃灯使命。
据称:周辅成先生上世纪曾“因故退休”,而谢世之后,仍遭遇北大校方无一人出席之凄惨。具体原因试图搜寻未获结果。据说这本国内版《燃灯者》较牛津版的《燃灯者》做了部分删减,唉,可能这是最为遗憾的地方了。


其实我们错过了好多,有时我们会在读史中迷惑,究竟事实是怎么样,为什么有这么多迷茫,似是而非。谁是正义谁是非,是成王败寇还是无意而失去,是大众的无知愚昧还是精英的刻意而为,生活于俗世中又有几人能分明?

常怀念民国以来的知识分子能以公正之心论及政治、历史、人物,我们虽然看到一些人的个性之私,但我们更看到一个公正的学术精神与人格精神,现在似乎我们看到那种景象已经不复存在,难怪民国是当然社会人文里非常热的词也时代。有人拿民国的故事当佐料,有人拿着民国来卖药,真是时代需要什么而提倡什么,可究竟有几人真的去做?

本书是赵越胜先生为纪念恩师周辅成先生而写的散文传记,文笔优美,中间文白相间,读来口有余香。里面讲到赵先生与周先生的来往故事,展显了周先生身体力行,自己作为民国学人以来的学术品格与学术精神,让我们读来真是唏嘘不已,他人这一个时代的人都已经老去,所剩无几了,我们年轻一代却再也没有接上接力棒,我们却掉了队,文化啊,真的就这样失掉了吗?

先生在三八年的时候,周围日本人烧杀抢掠还能提起笔来,做出《中国文化对目前国难之难之适应》这是怀着多大的勇气与对民族的精诚才会在那个痛苦的年代沉下心来细心的思考文化问题。先生经历国家成立后的运动仍坚持着自己的学术事业,以自己的学术良心与社会责任感为人处事,真是令人敬仰。晚年时看到现在学人的状况又不免要气愤与痛心一番。

书的中文字精美,周先生风格高古更是令人一绝,在谈到其总结其好友许思园的一生的话非常具有玩味,文章里写道“他在特有的孤恃外,更有他特有的天零点,歙人觉得这个世界究竟还有一些在天空下独来独往的人,令孤独的人不觉得孤独。他好似月夜里一颗孤星,并不被睡着的人看见,但却为那些整夜不能入睡的人,忽然从床上透过明窗发现——它的光是何等清明。它的面目是何等安详而令人遐想!人为什么非在烈日阳光下,鸟语花香中生存,否则,便不算生活呢?为什么在夜里、天空中、静静地蹒跚而行,就不算是一种良好的生活呢?”我想这不仅是周先生为好友总结的一生,也是他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像。


薪火相传忆大师
评《燃灯者》

十一节放假回家,在火车上拿出这本《燃灯者》,一看一看竟然爱不释手,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把一本书看完了。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赵越胜先生对周辅成老先生的感恩,更是对周辅成老先生一生追求哲学研究,并对于年轻人如沐春风的提携和帮助,和现时代中国学术界的格格不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相信读者会对中国学术界有更大的信心和希望。
  
  薪火相传忆大师,《燃灯者》为赵越胜先生感恩周辅成老先生在学术上的教诲与传承,为纪念辅成老先生所做。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周辅成先生对他的帮助和教导,以及赵越胜先生学成以后与周辅成先生的交往,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学术人,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是同为学术研究者的忘年之交。我们一边在赞叹赵越胜先生年轻时有幸得以周辅成先生的提点并走上哲学研究之路,并取得了成绩;也在感慨周辅成先生一生都扑在哲学的研究上,谦虚谨慎的治学精神,待人和蔼的处世态度,以及对学术的执着追求。第二部分是赵越胜对周辅成先生的学术总结,从他理解的角度,对恩师的学术研究方向、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一定的总结和评价;让不熟悉周辅成先生的对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让熟悉周辅成先生的对先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辅成先生有两个身份,一是老师,二是学者。作为老师,他有教无类,先爱人,然后爱学问,绝对是一位称职的“燃灯者”,我们不难想象,在阶级意识形态鲜明、斗争精神亢奋的时代中,这种精神多么难得,辅成先生照亮的不仅仅是一个半盲半工的有志青年,更是一个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哲学中坚。作为学者,他具有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而不是依附于权势,更不去奉承小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多少文人学者卷入政治的漩涡中?而又有多少人在这个漩涡中结束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甚至是生命!辅成先生是学术研究的追求者,也是人性的守护和卫道者,他一直在燃烧着自己为后人指路,与学生亦师亦友,分享知识的乐趣;他警醒着自己为理想奋斗,怀着空杯心态,他谦虚求学、严谨治学,他的学术研究也是他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吟者留其名。


燃灯者--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和情怀,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诗 东西不错,快递相当给力


燃灯者--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和情怀,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诗


先说质量,那是没得说的啦,硬皮的封面,不会很厚,但是纸张质量很好很好,摸起来触感很不错,就像教科书的质量一样。用来收藏是很不错的。在说内容,说实话,不太了解大师以及作者生平的经历,也不曾拜读过大师的作品,对大师的为人也不太了解,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份很热忱,很感同身受的感觉,毕竟是上个年代的学者,是本人能力不够,有些思想不是很明白。作者文笔挺好,感觉很真诚,没有华丽的语言,用很朴实的文笔娓娓道来,平淡中透着许多人生哲理,作者给了读者一个自己眼中的恩师,一个朴素,热爱生命,热爱知识,为知识贡献自己的一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一个倔强,为国家,因知识而倔强的老人。从作者与恩师的种种过往,种种交谈中,能感知到周辅成先生的那种睿智,那种对哲学,对文学的热忱,对下一代的无限冀望,那种想为国家精神文化尽力的炽热之心,而作者,也因了恩师的教导,精神世界一步步升华,不断成长,渐渐成就自我,恩师在他的人生旅崖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心目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可以说,周辅成造就了赵越胜先生,他继承的周辅成先生的思想,精神,就如作者此书的书名-燃灯者。。


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和情怀,两代学人精神相续的心灵史诗


已经很久没有读到好书了。
最近通过南方周末阅读版南方都市报编辑介绍一下买了三本书:维一的《我在故宫看大门》(三联书店,2011年4月),赵越胜回忆北大学者周辅成的《燃灯者》(湖南文艺,2011年9月),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增订版)(北京十月,2011年6月)。
借用编辑的说法,《寻找家园》属于我的“重读之书”,加之其增订篇目均已读过,所以没有急着去读。
首先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我在故宫看大门》。因为编辑推荐说“维一和阿城一样,胜在语言,其文字的干净、准确是很少见的。”其中“和阿城一样,胜在语言”一句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爱好不多,最爱读书,特别享受语言带来的阅读快感。其实好的作品其丰富深刻的内容与风格独特的表达尤其是文字往往是高度统一的,阿城的作品就是如此。但《我在故宫看大门》看了四、五篇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实在是,与阿城相比可谓“霄壤之别”特别是编辑强调的语言。老虎还有打盹时,我敢肯定并负责任地说编辑“走眼”了。
不过我这里还是要谢谢编辑,而且十分感谢,因为他还推荐了《燃灯者》。
我几乎一口气看完了全书。你如果不信,你可以试试,你停不下来。
周辅成先生不幸也是幸运的,试想北大教师众多,又有几个有赵越胜这样的得意门生?我预言《燃灯者》必定进入《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行列,周辅成先生必定进入中国的“先贤祠”。
作者赵越胜因“不能贡献学术而愧对”先生,其实不然。作者从先生处学得了“正大的思想、纯正的品味”,更为先生主要是我们奉献了这样一部杰作。他何尝不是一位“燃灯者”。
作品寻常而深刻的思想会震撼你,节制而深沉的感情会打动你,但让我印象深刻是文中不时浮现的诗意盎然、含蓄隽永的画面,表明作者深得汉语言文学真传。
总之,其丰富深刻的内容与风格独特的表达尤其是文字高度统一,一部十分难得的佳作。


赵越胜,人文学者,现居法国。知道这个,对阅读这书是一个定位,你懂的。“是知灯者,破愚暗以明斯道。”作者追忆和周辅成先生的师生情缘,七十年代授业门下,三十余年提携有加,去国返乡,思想的交流依旧鲜活。在追忆中,亦完成对周先生的哲学思想的梳理,所谓斯道,人性也。寓意之下,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书只有两篇回忆周辅成的文章,和繁体字本不同,但找不到全本,聊甚于无。


赵越胜文章写的精彩,而周辅成先生的大师的风骨与情怀不是吾辈所能比肩的,师生情、朋友情、父子情都跃然纸上,特别是写序言中的几位,更是语言经典,受益良多!希望大家都能够多读些这样的好书!


大学时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今读《燃灯者》。通篇写满“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陈寅恪,周辅成,古来圣贤皆寂寞。感谢陆键东先生,感谢赵越胜先生,片语可开悟。《马太福音》说,“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人。”


周辅成先生太真了,赵越胜写得太好了。学习哲学的人当看,师生情谊让人感动、精神、学问的交流撞击让人思索,的确人之为人的尊严所在就是自由而独立的精神生活;金石之音。鼎力推荐!


早就从周国平、陈嘉映等人的有关篇什中,得知赵越胜是一高士。一睹佳构之念,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无奈赵越胜的作品一向只在朋友圈内流传,吝于公之于众,我辈圈外之人,自然难于一睹“芳容”,一亲“香泽”。今日得遇《燃灯者》,才有幸一识庐山真面。虽未来得及细细品读,但浏览一下,便知其非浪得虚名之辈。此书给我的感觉是:情理兼具的佳作。
得此书,人生少一憾矣!快哉快哉!


人之幸,遇一良师,得一知己。想当年误闯北大朗润园,竟与一代哲学大师擦肩而过,不知是否沐淋些许燃灯者之惠泽。辅成先生用老一辈读书人的铮铮傲骨坚守治学之道,谦和、开放、严谨,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思考不歇,有先生在,暗夜退去,燃起无数心灯。读此书,眼眶湿润。


读过周国平的自传 知道了赵越胜这个人 知道了赵越胜这个人 就了解了辅成先生 周辅成先生是中国伦理学第一人 人品无双 这本书行文流畅 可以看出越胜的笔力很深厚 强烈推荐


周福成的意义在于使专制者明白自己在行专制。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也是专制史,是典型的“家天下”的代表。泱泱大国,上国天朝,华夏神州,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殉道者,轻者封口,重者丢命。周辅成被封过口,却最终没有被封住,浩然之气不可欺,所以生前身后备受冷落。幸运的是他的学生出版《燃灯者》记述他的事迹,使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燃灯者》获得2011年好书第一名,也印证了这个世界开始清明了。辅成先生若泉下有知,也当欣慰。
这个世界多么需要象周辅成先生这样的燃灯者,使得黑夜行路的人们,看清脚下的路;更重要的是它照亮了跋涉者的心灵,能够审视自己的灵魂,洗刷掉污垢,清醒上路。


作者将自己和一代学人辅成先生的相识相交的过程娓娓道来,令人沉醉。尤其文革一段,在彻骨严寒中师徒二人以智慧思想之火取暖过冬。只要有先生这样的燃灯者,思想和良知的火种就不会熄灭。
感谢在寒夜中为大众守护温暖的燃灯者。


看名字就心动,两代人的精神对话啊。在黑暗中独行,看到一盏孤灯亮起,那种找到希望的感觉油然心生啊。周辅成是一代大师,坚定的哲人。


燃灯者--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和情怀,走入就是个教益!


赵先生的文字很有古风,字斟句酌而又清新淡雅,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却给读者生动再现了一代伦理学大师周先生的风骨。从文字中能感受到赵先生的怀念、感恩,以及对周先生逝世的悲恸。也能见识到周先生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对真理的坚持,实为大师情怀。


昨晚刚看完,很不错,执着追求知识的一代读书人!很是感动!赵越胜能有如周辅成先生这样的老师、长辈、知已,真是太幸运了!


非常喜欢这种写法,也深为周辅成先生的精神所感动,谢谢赵越胜先生,只是听说这是一个删节本,希望能早一点看到全本。


全书读了近一半了,语言很朴实,读后回味起来内心很安静。首先能感受到辅成先生是位严谨的学者,是位爱护学生的好导师,认真诚恳,很令人感动。然后,书中有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比如圆明园一半是英法联军烧的,一半是汉奸烧的,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最后,书中提供了很多与哲学有关的参考文献和书籍,也说了很多与当时社会有关的实话。
《燃灯者》,我一定会不止读一遍。


赵越胜当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不管天光大开,还是烛光掩映,清醒的灵魂总守候着,只要有人守候,就总有破晓的可能。怕就怕我们都沉睡了。守候于幽夜是一种幸福,正如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一样。”后来他将文章寄给辅成先生,先生读后回信说,“愿与你和朋友们共同守候。”--“燃灯者”在坚守与启明之余,需要的不也正是守候吗?摘


深厚的情感,隽永的文字,两代读书人精神的薪火相传。“文化如潮水,每个人都沐浴其中”。读这本书,你会感受到真正的书生本色。在这个物质化泛滥的时代,这本书犹如一缕清风,令人神清气爽。


赵越胜先生的文笔很好,从文字间流露出两人浓厚的师生情,当今像周辅城先生这样一心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是书中涉及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对我这种门外汉有点生涩。


看了这本书真的很为周辅成先生的气度所感染。他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博学,善良,谦虚,不卑不亢。对于赵越胜先生的文笔我也很是喜欢,与朴素中打动人的内心。


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和情-----不说大师这个头衔吧,只说他的为人与学问,就很难得了。从前读书人是知行合一,现在见不到了。我前后买了五本,送给好朋友读读。


燃灯者是我在过年的时候读的一本书,一口气读完。周辅成先生很了不起,作者与周辅成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很打动人。


春节前到货,带着《燃灯者》去普吉岛旅行,本该轻松的旅程读这本沉重的心灵之作,在旅程的第三天便读完,只能算是囫囵读完。这样的书是需要细细品味的,但实在爱不释手,所以读得很快,日后当再细读。作者及传主有很多话值得掌握权力者和所谓知识分子扪心自问!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为生民立命者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读后的感触就是,我们如果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也尽力独善其身吧。
另,看到有香港版本,比内地版本内容多,很多敏感的内容被删除了。我们这样阉割文化人实在不该!能买到香港版还是尽量看香港版本吧,实在不行,这个版本也还是有很多思想的。


很感人,看的时候几次眼眶一热。这种师生情谊太难遇到了。看的时候不断感慨。或许自己不曾遇到也不会遇到这样的老师,但希望将来自己能像周辅成先生那样对待学生。


老师和朋友们推荐的。
重现一代大师周辅成先生的人生。
感慨至深,受益匪浅。


这本书展现了一代大师周辅成先生的风采,值得一看!


知识分子精神风骨的真实再现,值得一读!


它虽然充满哲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是晦涩难懂的,字里行间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一代大师的风骨。对于学习哲学的人来说,也可以当当学习指导。


满含声情的写出了一代大师的风骨和师生之间的情义


破愚明以除暗,两代学人灯下情结,在当下已成为奇观


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骨和情


胜越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代大师的崇高人格,也让我们见证了他与辅成先生的深厚友谊。


余生也晚,余知也少,没听说过周辅成。倒是国平是他的弟子,名气不小。燃灯者?不知道他的灯照亮了多少人。


从赵越胜的书中,感受到一个朴素的大师;从大师的每句话中,感受到他对于学术的严谨,对时政的关心,对学生的关爱。读着不知不觉就被那种宁静和纯粹所吸引,觉得自己在学习中太过浮躁了些吧。同时深深的敬意化作努力的动力,将好的东西传承下去虽任重道远却义不容辞!


本不了解周辅成先生,通过此书,了解大师,也了解一下历史。


现今快餐时代碌碌生活,已难现当时大师的治学态度,及对后辈循循善诱,以有教无类的胸怀燃灯指引,使之受益终生。这样的时代多了很多,少了更多。


周辅成大师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哲学大师,也是良心学者,甘于道出当今社会的弊病和当代中国人的丑恶,收益非浅。


大师的风骨和情怀令人动容,大师犀利的言辞令我们汗颜。值得一读。


大师风骨在这个时代太缺了,怀念大师,是为前方的路点燃希望的灯火


周辅成高足用美妙的文笔将对师傅的思念、感悟化作一本厚实的《燃灯者》,非常值得一读!


大师风骨情怀,令人向往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和情怀让现代的我们自叹不如却又心向往之


一代大师,燃灯者


两代学人在压抑的环境中传递着文化,思想的薪火。我们还能传递下去吗?


作者文笔优美,其师周辅成先生乃大家也,更写出了师生间的真情。


“我很幸运,在这个年代,居然还有这样一本书,一本夹在不通俗读物中应该通俗的读物,我遇见了。作为一个普普通通做茶的农妇,我平静而快乐地读完了。

我知道,这本书不会让我把茶做得更好,也不会让我的孩子们买得起房生得起病,它只是让我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燃灯者”已经走了,他的弟子们正端着那盏灯向我们走来。我相信千百年来,一直有这样一些燃灯者游荡在空气中,在蒙昧中引领芸芸众生顽强地生存,慰藉我们焦虑不安的灵魂。”
以上的标题和评论,都是来自我的一位网友的博客,也是借此,我购买并阅读了这本书》博客链接:****://blog.sina*******/orientaltea


作者文笔儒雅,真正还原了一代大师的灵魂,书读了一半,受益匪浅。书中的每个细节都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在物质充斥的浮华年代,我们的灵魂是否拥有依托?请深思。


虽然里面的一些涉及到哲学内容的谈话看不大懂 但是还是有认真揣摩
也感受到了作者与周辅成之间深厚得师徒之情 文字精炼但厚度仍在


赵越胜的文章有一种中国古典的凝练与深度,可惜他的作品太少!!


良心学者的大师,燃灯者,为何现在就培养不出大师了?


不朽大家的人间关怀,对学术的薪火相传,体现出的是学者风骨与情怀


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幸运的,好老师不仅仅教会我们知识,还有很多做人做事道理。老师的职业是伟大而有意义的。燃灯者讲述了作者和老师间深厚师生情,让人感到羡慕。


老一辈学人的风骨,思想者孤单,永不孤独


我看燃灯者,作者好像更多在写自己。
当然,作者都是通过自己的交往来回忆老师,可能造成以上错觉。

我在想:
在某些时候,燃灯者表面还是在黑暗中前行;
碍于种种我辈未知原因,它没拿出明灯给别人带来光亮;
等到油尽灯枯之时,才敢/能/愿/?/拿出来;
这是燃灯者的悲哀。

可是我又想:
不敢亦不能苛求任何人;
黑暗中内心能有一盏明灯不易;
内心一盏明灯而能引导可造之材更为不易;
内心一盏明灯而终敢拿出引导众生更是大大不易;
这是燃灯者的勇气。

燃灯者虽不在,但光亮终在,幕布永远挡不住。
这是燃灯者的幸事。

被燃灯者照亮的人,尤其作者,该做些什么呢?


现今的社会已经很难有这种燃灯者,让我们默默地怀念这位大师吧!


书还没有看,看到微博上周国平晒出来就买了回来,两代学者的精神传承,感觉应该会不错


知识的传承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智慧的传承,周辅成老先生对于作者不仅是知识的点拨,更是人生的指引。周老先生也许并未刻意做什么,但那影响是深入人心的。


去雨枫书馆参加过这套书发行的发布会,见到了作者本人,至情至性,学识丰富,让人敬佩,书的内容催人泪下,充分感受到大师的情怀。


知识分子的风骨当是如此。但似乎知识分子总是容易对社会太过失望,如作者本人。


朴实的情感、大师的情怀


所涉哲学于我们没读过书的来说有点难,但赵先生与周先生的师生情谊却让人肃然起敬,也令人羡慕


整体印刷质量不错 尤其纸张的厚实已颇为少见 但是封面的用料不是很有诚意 还是多了些随意消减成本的嫌疑 给五星是因为本书的风骨 那个逝去的年代 有太多我们所不及的坚持


读了一点,明白了什么是燃灯者。向大师致敬。


读《燃灯者》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亦师亦友,在我生命中点燃一盏明灯,却又匆匆离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许,这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吧。


买这本书之前,其实已经从别人那里看过了。是导师给推荐的,实验室每个人都有看。篇幅不长,语言也很朴实,不过字里行间蕴含的对老师的那份感情,却很强烈。我相信度过这本书的人,都能获得心灵上的洗涤。人人都值得读一读。


这本书是在周国平的《生命的品质》里看到的一嫩书,周国平为之作序,看到里面一些简介便想买来读读,书的封面Kiev排版都很好,内容平实而又意味深长。淡淡的岁月中总沉淀着久远而弥久不衰的韵味。


赵越胜写得一手好文章却极少发表,对师生情谊的感怀让人生出共鸣。适合每一个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人


一代师者。。。

历经“浩劫”。。。

风骨依旧。。。


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我们只有在古旧的纸卷中翻寻大师愈去愈远的影子。静夜里,静静地读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


几年前在网上读过此文。想说的是追念已成绝版的那个斯文时代,仅存的周先生等有限地影响着有限的后人,影响一个算一个。作者有幸了。


大师风骨让人敬仰,收获很大!


感动于如此师生恩情,犹如父子情深;感激师之于生的引导与陪护,也感激生者对逝者的追思而带给我们的慰藉。为人,为师,为生,皆读,有益。是近来读到的最感人的一本书。因为恩师如父!


大师的风骨令人心折。


大师风骨跃然纸上,受益匪浅


大师风骨!

人格光芒!


大师已仙逝,学生改从贾;
一生燃尽己,照亮几多人;
世风每日下;人心渐不古;
今日说伦理,知道曾几人?


一代大师,难得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很动人!!!


当天拿到,当晚读完。笔下的先生真大师也。


老一代学者周辅成淡然而不平凡的人生 他用一生的诲人不倦诠释了自己的生之意义 非常棒的书


真正展现了一代大师的风范


货到了,品相完好。会看书的朋友特别推荐我这本书。曾经看过赵越胜的文章,文字华丽,细腻,表达精准很喜欢。估计这本被挑出来推荐的一定也错不了,期待阅读。


有这样的大师精神才是教育的希望。


首先喜欢这本书文字的简洁优美,另外就是一代大师的睿智通达、真情善良


正如书的推介所说,浓浓情谊和凛凛风骨,让我多次抚卷落泪。定了几十本送那些还没有完全失掉真心、良知的所谓知识分子朋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