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石鸥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石鸥  

页数:

275  

内容概要

  新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新文化传播运动。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深入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作者以问答这一简单明了的形式,从目标、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等多个层面逐一分析和释疑。《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的内容无论是对一线课改教师还是即将进入课改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理论与实践平台。当然,关注此次课程改革的其他读者也会从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简介

  石鸥,湖南新宁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主编《教学别论》、《教学病理学》、《差距与超越》、《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等学术著作与教材十多本,发表论文六十多篇,比较早地提出教育教学中的病理现象、效果衰减现象、内容异变与失真现象、教育学边界等概念。目前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主任。

书籍目录

课程改革,并不神秘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正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大改革?我国为什么要开展本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在功能上,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什么是课程结构?本次课程改革在结构上主要改什么?在内容上,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在实施上,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在评价上,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在课程管理方面,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如何理解、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如何理解、管理与开发校本课程?在课程资源方面,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三维目标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什么观念?转换什么角色?什么足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什么样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与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与实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选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考试成绩?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质性的评价方法?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价值是什么?如何实施?高中课程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指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关系?如何运作?什么是学分制管理?为什么要实行学分管理?高小新课程方案关于各学科学分的分配是怎样的?关于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几点认识课程标准是怎么同事?它与教学大纲是什么关系?课程改革实验两年来已经取得哪些主要进展?还存在什么问题?什么是课程?课程有哪些主要类型?当前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哪些主要动态?附录附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附录2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附录3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后记本书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5.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特别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思想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语文、历史这种“思想性”、“政治倾向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仍然是其主旨,但是不同学科所强调的重点有所区别,或者其内涵发生了变化。如语文,一向都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人们习惯于把语文的价值定位为工具性。当然语文作为一门专门学习汉语语言的工具,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但语文在作为一门工具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课程提出语文教育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升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成为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标准。例如传统的阅读教学主要局限于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再对文章进行分段,如果有思想的提升也只限于简单地归纳中心,学生并没有真正内化,更谈不上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新课程中的阅读,不仅要学生文通字顺,而且“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有感情地读,在读中去品味、揣摩、感悟、积累、欣赏和沉醉,在读中让学生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感受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史实的机械记忆并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历史的意义在于事实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所谓读史能明智,“智”不是历史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来获得智慧。而“智慧”既包括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包括历史体验之后的思想升华。的确,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在我国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是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应该尽力去挖掘蕴藏于知识和史实中的巨大精神财富。为此,新课程在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提出要“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不仅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中都特别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即使在数学、物理等一些少有“人情味”的学科中也渗透了情感的因素。比如《物理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能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有动手探究简单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科学原理的兴趣与勇气,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及“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在实施上,本次课程改革主要改什么?  (一)课程实施的涵义   有关课程实施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才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它是随着对“学科结构运动”失败原因的反思而不断提上研究日程的。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尽管它是一个应用比较广泛的概念,但人们对其定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目前,人们对于课程实施的涵义,至少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第一,课程实施即课程采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经常把“课程实施”等同于“课程采用”,在他们看来,课程一旦被采用,便意味着课程实施了,大功告成了。而事实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采用是个人之间或组织之间相互传播的终点,是决定使用新课程的时刻。但课程采用可以用多种方式,有的可能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执行,有的可能表面采用,实际上自行其是,有的甚至完全不予以理会。比如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编制了大量课程,以解决文盲、缺乏知识和被忽略的人群(包括有身体缺陷的、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和不准备升高等院校的人)的教育问题。而最终各种研究表明,大多数课程并没有被采用,或者是在采用时完全背离了课程改革者的初衷。为探究其原因,人们把研究的视线更多地放在了学校和学区这类组织内课程采用的变化过程,并逐渐达成了一种共识,一致认为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一般都经过三个主要的、交错的阶段:①开始、编制或采用;②实施或使用;③制度化和其他结果(伯曼Bermall,1981)。。可见,课程采用并不等于课程实施,它们是课程改革过程中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课程采用是指作出使用某项课程改革计划的决定的过程,它所关注的焦点为是否决定采用某项课程改革计划;而课程实施关注的焦点是课程计划在实际应用中所发生的情况以及影响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  简单地将课程采用等同于课程实施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改革实践:既然课程采用就是课程实施,那么对于任何一项改革,人们通常的做法是改革的设计者集中于对方案本身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或说明(再以是否达到方案的目标来考察实施的情况)。在人们看来,只要方案设计合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遵照方案实施,自然而然地就能达到改革目标。这造成对方案和结果之间的具体实施过程缺少深入研究,对人们究竟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一无所知。而事实上,“人们在实际中做了什么和没有做什么是一个关键性的变量”(Fullan,1982),它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第二,课程实施即教学。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而进行的师生活动过程,它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为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教学建立在已有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之上,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并直接指导其教学行为,课程计划或课程改革或课程方案才能实施。在此意义上,许多人提出课程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过程。  课程实施即教学,实质上是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反映。持此观点的人认为:课程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开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课程根本上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课程实质上就是实践形态的教育”,课程是“一段教育进程”,而不是静止地孤立于教学之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