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旅行成长新策略
2006-7
广东教育出版社
班马
226
无
现在家庭的“共享假期”越来越多,并有很多的长假。家庭度假旅行,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和现代家庭的重要方式之一。 有一个问题要提出:“我们准备好了没有?”事实上,对于家庭的长假及旅行的安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十分欢迎,如鱼得水。一种是可称悲喜交加,不知每次该怎么安排。 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问:“我们有家庭亲子旅行的整体方案吗?” 这个问题更值得所有家庭来面对的原因是在于:我们该怎样来把“旅行”与“孩子”更好地联结起来? 实际上这正是所有的家庭和父母都在考虑的:在全家一起出去的旅行和投入之中,对孩子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 事实上它还带来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家庭亲子旅行中“大人”有什么收获?如何与“孩子”互动?
班马,这是他特为参与儿童文学而起的一个笑名。本名班会文。
1951年7月出生,从小在上海长大。文革中曾下乡8年。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曾在《少年报》工作7年,1989年前往广州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出版有各类作品和学术专著十余种,主要有
1 玩出来的亲子互动与亲情交融——儿童旅行中的玩法和操作方案参考 1.1 为什么特别主张:旅行中的亲子共玩 1.2 带上玩具去旅行的野外玩法 1.3 在海滩上可以设计出很多的集体活动项目 1.4 比游戏机更真实的野外遥控游戏 现场DV记录:恐龙导演记 父母必玩 一个不开心的孩子终将成为一个家庭的噩梦! 而我们大人还能够“重返童年”和“理解童年”吗? 这里有一把旅行的钥匙:走进儿童“玩”的大门2 习惯地去访问每一个地方博物馆——旅行的一半是游学 2.1 如何借用博物馆的精神空间和智性光芒 2.2 儿童与博物馆的四个联结谜点 2.3 中国儿童与各地历史巨谜相遇的“考古知识含量”和“破译趣味” 2.4 考古之谜是怎样联结儿童的知识系统和学科网络的 现场DV记录 住在安徙生小城的纪念馆旁边 知子的感动 你是那么近地目睹了自己孩子那副求知若渴的神情。 孩子是那么真的流露了他们的兴趣、思考和追问。 你在学校之外亲眼看到了孩子的“学习状态” 让我们坚信:天下哪有不爱学习的小孩子?3 泛舟:真正的山水这旅——一个解决“匆忙”和“疲劳”问题的亲子旅行方案 3.1 租一条船的古典宁静漫游之旅 现场DV记录 漓江下水记 3.2 租船和乘船的亲历经验 现场DV记录 暑假南航记 3.3 威尼斯乘船记 关于“船”的享受 现代家庭很匆忙!如果在旅行中更匆忙呢? 这个家一定需要宁静、恬静和悠闲的情境。 两个“快快快”的父母?一个“快快快”的孩子? 用旅行来做点调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 试试乘船之泛舟——来点有山有水的行舟4 用旅行和奇遇来改变当代儿童的平庸童年经历——旅行,与素质教育“相遇” 4.1 让一个城市小孩结识多样性的小伙伴 现场DV记录 巫峡接船记 4.2 为什么在旅行中真的会有“奇遇” 现场DV记录 儿童旅行奇遇记 4.3 让男孩目睹和亲历“三峡之变” 4.4 运用“寻找”和“探访”的儿童发现之旅 4.5 怎样设计儿童旅行中“寻找记”、“探访记”和“考察记”线路 现场DV记录 巴黎花神咖啡馆寻找记 素质的“补”药 有人批评当代儿童:孤独。偏科。动手能力差 有人因味过去童年:有趣。野性十足。团结有爱。 其实:“旅行”就能让儿童补回这一些东西! 值得深思:旅行,做到了哪些现代学校和家庭做不到的事情?5 家庭亲子旅行住地参考录6 旅行照片的利用和后期制作7 数码摄像机DV拍摄与制作的实用参考 8 旅行中孩子的各类表现和疑问9 儿童旅行与儿童作文结语:对假期旅行作为对孩子“成长投资”的全盘设想本书索引
书摘博物馆,是一个同外国儿童和外国教育“对接”的好地方 中外教育,有不少的差别。其中的“博物馆教育方式”正是一个突显之处。 国外的博物馆之多,完全可以用星罗棋布和五花八门来形容。在此,值得提出并略加把握的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他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博物馆?第二,我们在旅行中带着孩子多去博物馆到底有何种“教育”的效用? ——博物馆和动物园,都是最早出现在欧洲的。它们可能跟十七八世纪的博物学有关系。所以,当我们把“博物馆”去掉那个“馆”的地点说明词之后,只留下“博物”这两个字的时候,也许倒是直接到达了它的本意。它们最早都是私人的。以致在今天,欧美国家仍有相当数量的博物馆(包括某些动物园)都是私人性质的。有的可以很小很小,有的可以非常专业或冷门,但是,它们却一样体现如同大英博物馆那样的共同精神:那就是一种有关“物种”、“收集”和“实物”的精神。其实,这正是来自一种科学精神。博物馆,以及它的陈列方式,的确也是西方文明之中一个很好的社会公器之一。这种“博物”,也正与儿童有着很好的关系。事实上,中国的古人也是非常推崇“博物”的,孔子就讲究“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儿童旅行之中相遇一个最有直接“教育”涵义的地点:就是博物馆。 从国外的博物馆之中,能看到“儿童”和“教育”的一个明显的社会观念体现。事实上,这已经不能说是“品味”,而实际上却是一种“习惯”。以至于可以说:“博物馆”竟差不多成为最能体现外国家庭“亲子关系”的社会场所,他们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出现在博物馆,几乎成为公共场所的一道最为“家庭化”的风景线。以至于还可以说:好像不怎么管孩子学习的老外,却带着孩子在博物馆里频频现身并且循循善诱。这里,最大的事实就是:国外完全是把博物馆当作一个学习的地方。寻找博物馆,也就成为一种学习的方式。 P37-38插图
无
带着孩子旅行,总是面临很多挑战,担心孩子觉得乏味,显然又是最常见的,这本书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我好希望孩子快点长大,我好带着他去游学!班马老师具有深厚的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功底,追随他的脚步,孩子们会在快乐中逐渐成长。
很不错的亲子游的书,朋友推荐的,很不错的
值得一读,已经在计划着带孩子出行了。
很不错的书,但有些育儿观点值得商榷
作者的讲述很有针对性,也有操作性,有参考意义
不错,之前有看过,不错,这次介绍给朋友。
非常这本书,一口气看完,想马上出去走走。
简直是太棒了!
正好暑假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借鉴了~
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很直观的展示给读者,易懂。
作者用自身的经历写的书,可以有参考价值。
书的质量不好裂了,内容还不错,有点用
亲近大自然,自由
就是贵了点,其他都挺好的
封面磨损比较厉害,很多地方都把颜色磨掉了。收货的时候没细看
版式很用心,每页都不一样,真花功夫,欣赏。内容也不错。
可以算得上亲子旅游的工具书
看看内文几页就明白了。
有些带孩子的建议,但是阅读起来不时那么顺利。
学习中,还行吧
一般,超过预期
这类的书只是借鉴,他的理念是好的
内容还可以,对自己有帮助。
内容不错,值得借鉴,对于喜爱带孩子旅游的人有很多的启发*
我感觉内容比较乱,装订也不太好,里面充斥着作者自己家孩子的照片,像本粗糙的写真集,要是在书店里看到我不会买的
这本书相当实用,值得借鉴.尤其家里有男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