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雕镂天工

谢奕锋,何耀辉 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

谢奕锋,何耀辉 著  

页数:

186  

前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林雄文化遗产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民族情感和审美理想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持中华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绵延至今从未间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功不可没。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凝结着民族的智慧,连结着民族的情感。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共同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我国正处于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在价值观念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全体社会成员加强沟通和增进情感的桥梁,是广大群众共同的精神纽带。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粤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在中国和世界都是少有的,目前有7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82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独特的方式抚慰着人们的心灵,一首粤剧曲调,能勾起无数广东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一段生龙活虎的“醒狮舞”,可令世界各地的广东人对故乡魂牵梦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书写出南粤文明的壮丽史诗。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因后继无人濒临灭绝,加上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够,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的民族就可能面临文化的失忆,造成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损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要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抓紧对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并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在保护中利用,深入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同发展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要鼓励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要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挖掘、抢救、保护和宣传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全体社会成员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增强广大群众的保护意识,使那些处于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在对我省珍贵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考证和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读者从中能够了解到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概貌、地方风格、制作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奇思妙想的灵感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精美绝伦的艺术世界,看到它们,我们仿佛听到南粤人民的低吟浅唱,仿佛看见那令人心驰神往的精神故乡。该系列图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知识性。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二是呈现立体性。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三是体现通俗性。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整套丛书堪称我省优秀的文化品牌,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该系列图书的编写出版,对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对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和编辑人员表示感谢!同时,希望读者和我们一起为保护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共同努力!2008年9月(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源远流长的潮汕木雕、潮汕木雕的构图与技艺、鬼斧神工话风流等。

作者简介

谢奕锋,男,生长在粤东揭阳,是著名的剪纸艺术家,对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有所研究。剪纸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和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奖,并被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等机构收藏。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潮汕民间工艺研究院委员、揭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耀辉,男,1949年生于佛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佛山木雕第四代传人,工艺美术师。1965年师承著名木雕家徐浩学艺,并随留法画家杨炎学画,从事木雕研究创作四十余年。作品《豆蔻年华》、《仙鹤神女》、《喜相逢》、《山鬼》、《双龙瓶》等作品分别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广东省工艺美术一等奖、二等奖,佛山市工艺美术一等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源远流长的潮汕木雕
独特的风土,独特的文化
走进潮汕历史看木雕
木雕深藏在平常人家中
古村落的木雕精品
雕梁画栋说木雕
潮汕木雕的题材
用料与工具多讲究
园潮汕木雕的构图与技艺
妙不可言的构图
四大雕刻技艺
三大装饰工艺
鬼斧神工话风流
揭阳的能工巧匠
潮州是藏龙卧虎地
汕头汕尾高手如云
广派木雕的奇葩
广派木雕曾经辉煌
“广州作”天下闻名
江山代有才人出
佛山木雕的三盛三衰
广派木雕的红黄蓝
风物长宜放眼量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浮滨文化是粤东与闽西南地区的一种区域性文化,其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在商代,下限或可能至西周前期。璋形物最早见于中原的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夏商之际已演变成一种礼器或宗教法器。在揭阳市仙桥镇的浮滨文化遗迹,出土的两件石质牙璋,加上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藏的一件原出土于潮汕的牙璋,这三件牙璋与陕西神木石峁、四川广汉三星堆、山东五莲上万家沟村及广东增城红花林等处出土的同类牙璋有相似之处,其差别则是揭阳璋为石质,而不是玉制。这可以说明中原文化向潮汕渗透或传播,最迟也应在西周时期。历来人们几乎都用“蛮”字来统称春秋战国以前的我国南方的远古先民,潮汕地区也在其中。春秋后期,勾践灭吴,越人称雄,南人开始被称为“越”。百余年后,楚威王大败越国,“越以此散”。越人大量流散于南方各地,从战国开始,将南方各部族称为“百越”或“百粤”。在很多古代典籍中也称古潮汕“亦古闽越地”。在潮汕各地出土的有本地特色的青铜器,经鉴别也具有吴越文化特征。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史籍考证,还是考古发现,潮汕的远古居民,应是越族,其文化也同属南蛮文化。现在的潮汕人基本是中原迁入的汉人(本地土著也早已汉化)。中原士民人潮,有史可考的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派兵平定百越,在今粤东的潮汕、兴梅,闽南的龙溪、漳浦一带建守戍区,置揭阳县(隶属于南海郡),将其纳入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制辖区。除秦时屯戍士兵外,见于史籍记载的较大规模的中原人人潮,是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命史定为“护驾将军”,随王恢援助南越,后史定为南越揭阳(县)令二十余年。另外,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余善从闽南以八千兵士随楼船将军击吕嘉,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由而屯住揭阳。随着东越、闽越的灭亡,中原人的人住,百越人不断地被汉化,百越各个部族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而现在的潮汕人,主要以汉以后由福建辗转人潮的中原汉人为主。中原人的迁入,不单为古潮带来人口增加,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和改变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潮汕文化是海内外潮人的根。生活在潮汕地区的潮汕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潮汕文化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有中原古文化“活化石”之称。所以可确切地说,潮汕文化的主体是中原文化。潮汕文化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宗教意识,乃至于一般的民俗、造物、用器等方面,与中原文化都存在着联系。潮汕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秦、汉以后,汉文化向粤东扩展,东晋、南宋政治中心南移,对粤东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宋、元时期,大量的中原移民入潮,闽文化也从北而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中原文化是作为外来的移民文化而进入潮汕的,它在长途跋涉和乱世的颠沛中,观念、习惯都受到挑战、考验,以至被修改和变通,大大不同于中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但其精华主体部分仍存。大量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可证明,在中原文化进入粤东之前,潮汕便有百越文化的存在。即是从史前到战国再至汉初,潮汕地区先民的文化特征与闽南基本一致。潮人敬事鬼神特别虔诚隆盛,一年到头祭祀时节的日子数不胜数,这就是古越人“信鬼而好祀”的泛灵倾向遗风。后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原、长江流域文化的渗人,土著文化被逐步地吸纳、转化,而外来的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入乡随俗”,至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所以潮汕文化是以变异的形态融入于中华文化主体中的。


编辑推荐

《雕镂天工:广东木雕》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艺的介绍,对于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技艺、形态、历史演变、艺术价值等给予全面介绍;全方位、多视角地介绍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深刻而直观地记录时代的变迁,记录民间丰富的生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艺术表现力,给读者以文化审美的感受。《雕镂天工:广东木雕》为其中之一的《雕镂天工:广东木雕》分册,由何耀辉编著,具体介绍了:源远流长的潮汕木雕、潮汕木雕的构图与技艺、鬼斧神工话风流、广派木雕的奇葩、广派木雕的红黄蓝等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雕镂天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