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7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 漓江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漓江  

作者:

中国作协小说选刊  

页数:

42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19岁考中秀才,29岁考中举人,李十三被主考官拟录入候补县官的名录。李十三不去做拿银子买空缺的勾当,而是依着渭南北部高原民间流行的碗碗腔的板路,写起戏本来。正当他的大戏小戏风靡渭北的大小村庄之时,嘉庆皇帝发话,差专使“提李十三进京”,演李十三“淫词秽调”的皮影社班也没放过……(陈忠实《李十三推磨》)吃斋念佛的葛宝珍在上山敬佛前吃了荤。这种亵渎佛祖的行为激怒了寺里的智修和尚,他恼怒之下说了一句咒语。没想到这句随便说出来的话,搅乱了这个小家庭以及小村落的生活秩序……(叶弥《消失在布达拉宫的一头鹰》) 德高望重的老校长要大操大办地过寿了。原来自己的学生承诺了,过寿可以落实学校建设的经费。不料过寿竞戏剧般地导致了一场政治风波,原来美好的乡情,朋友情,师生情……一切似乎都走了样(王宏昌《过寿》)…… 陈忠实、郭文斌、韩少功、陈应松、范小青、刘庆邦、迟子建、邵丽、叶弥等37位作家,迟子建、范小青、郭文斌、邵丽荣获刚揭晓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陈忠实、刘庆邦等作家分别荣获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叶弥的《天鹅绒》被姜文改编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39篇佳作,或切入现实,关注人生,或回眸过往,聆听史册上的慷慨悲歌,追求洗尽铅华,务实求真的朴素,极尽故事的张力,追求生活的力量,以少胜多,尺幅之间见千里之势,在体现短篇小说凝练与丰富的特有品质方面,各有特色,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观。  由中国小说界权威选家选编的2007年度短篇小说,是从全国上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数千万字的中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短篇小说。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飞鱼过寿消失在布达拉宫的一头鹰马拐子当值狗村长去杭州进仓的往事棉花团假币吃烟金鸡岩巧玲珑夜鬼张横大漠人家故乡的雨彼此害口黄旗绿旗湘绣旗袍蜜蜂圆舞曲黄花绣民风警队有块倒计时牌老房间我的亲密战友于小兰百雀林李十三推磨点灯时分最后的细致伞兵与卖油郎得莫利炖鱼馆一头叫谷三钟的骡子人民政府爱人民额尔齐斯河波浪加油站末日追逃让你打我一回旅途声铺地附录

章节摘录

  飞鱼出现股怪味,有点臭!  一股怪味,有点臭!  臭?  我不由地吸起了鼻子。一些浓烈的气味正源源不断地渗过舷窗,潜入幽暗的舱室。可这不过是海的气味而已,并不是什么臭味,相反我觉得它们是香的,辛辣芬芳的海香味。看来马沥与我这种常年在海上漂泊的人不同,他还没有学会让自己的嗅觉接受大海。  你慢慢会习惯的。我安慰马沥,海就是这味。  不是,我说的不是这个。你再仔细闻闻,真的有股臭味。  马沥说着,抬起手臂使劲嗅了嗅,又将他床上的被子、枕头、床褥仔细地检查了一遍,甚至把头弯到床下望了好一会儿。他没有找到他想象中的臭源,最终,他只好坐回床沿。  你们管那新兵叫什么?小广西?这孩子是广西的吗?  他回到了我们先前一直谈论的话题。  这广西孩子!他不屑地说,我认识的广西人都挺有韧劲儿的啊,这孩子,还是年轻,年轻啊,年轻人还是脆弱,承受力不行。  我望了马沥一眼。我很想对这个初次出海的中年男人说,有些事情跟籍贯、年龄、阅历、智商这些劳什子东西没有任何瓜葛。但我没跟他说这些,我想这没有必要。他自己会明白的。我们的军舰还要航行很久,在漫长的航行之后,他一定会弄明白那广西孩子为什么会生病。  你去过不少地方吧,马主任?  我有意岔开话题。像他这种年纪的男人,总有过那么一段两段的风光往事。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风光史,他们一定会滔滔不绝起来,这样他们会变成一个有趣的人。在这海域,让自己或者让别人变成一个有趣的人,这很重要。  马沥果然被我调动起强大的说话欲。不过他拒谈感情,他似乎只喜欢说他事业上的那些起落,他还喜欢说他的那些收藏品,他书房里收藏了很多宝贝。一个藏品丰富的男人——这象征着他的成功。他的确是我见过的还算成功的男人。  那天我们就这样愉快地聊着,后来,在傍晚时分,我们听到了舱室外传来阵阵欢叫声。  飞鱼!好多飞鱼!  怎么回事?马沥走向舷窗。  他大叫起来。他从来没有这么大声过。  啧啧!他大声惊叹,鱼会飞!天下奇观。  我站到马沥身后。越过舷窗,我看到了一架架白色歼击机模型。它们与军舰呈垂直角度,在海面上飞翔。它们的飞翔速度快得离奇,就算一只向下俯冲的鹰,也不见得有这么快的速度。没有人在第一次见到这种奇妙的鱼时不瞠目结舌,马沥当然也不会例外。  天下奇观!经常有飞鱼吗?  不常见。我说。  马沥拉着我往外走,到甲板上去,可以更清楚地观看飞鱼在海面飞腾的壮观场景。  我确实不知道飞鱼出现的规律。也许要海面波平如镜的时候,也许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比方说,晚霞特别绚烂;也许要舰艇开到比较合适的速度。我没对这些鱼做过研究,我不懂它们。事实上,这么多年了,我跟着军舰在海上漂来荡去,也没见过它们几次。    飞鱼出现数日后的一个夜里,马沥说他又闻到了那股怪味。怎么回事?怎么老有股味?他打开壁灯,烦躁地爬起身,站到地上喃喃自语。真臭!到底哪来的臭味?  他开始检查他的床,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角落。他弄出的响声吵得我根本没办法睡,我只好爬起来帮他一起找。我仍然没有闻到任何异味。我认为那气味是不存在的。我帮着他一起找一找,仅仅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向他证实:根本没有他所说的臭味。  马沥在他的床上折腾了很长一阵过后,目光蓦地逼向我的床铺。  是不是你的被子?他说,你闻闻你的被子。  他的语气令我反感。我不喜欢别人命令我,尽管我知道他这个语气只是他陆地习惯的一种下意识流露,但我还是依从了他。我们的军舰还要航行很久,也许是一辈子。在适当的时候做些妥协,以换取平静的海上生活,这很重要。  我飞速抱起被子走出住舱,把被子搭到船廊里的救生圈上。进来后,马沥还在不停地用手向鼻子里扇空气。还是臭!马沥说,你再看看你的枕头。  我的枕头能有什么问题呢?我每天晚上都枕着它做些美梦。我简直要生气了。但我还是忍住愤懑,把枕头拿出去,挂到船廊里的另一个救生圈上。再进来我看到马沥的手还在充当着扇子,不是你被子,也不是你枕头。是别的,别的什么东西。  我不由分说扯起我的被单,又将床垫卷起来,飞快地把它们抱出去,扔到船廊的地上。现在,这舱室里与我有关的一切几乎都不见了,你要再说臭就真是不可理喻了。可当我走进来,马沥还在自言自语。  我怎么还是觉得臭呢?  真见鬼!这个与鼻子较上了劲的男人。我站在我空荡荡的床架前借着昏黄的壁灯光打量马沥。这个男人细皮嫩肉,一脸与他年龄、性别不相称的皮肤,但他并不女性化,他只是看起来有点养尊处优。一个优雅、斯文、有城府的中年男人,也许他肚子里还装了不少墨水。他在陆地上一定风度翩翩,言谈举止有礼有节,做任何事情都能准确把握火候和分寸,但他在这个夜晚显得这么吹毛求疵,真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他这才在海上呆了几天呀。我听到军舰航行时不停切割海水发出的碎乱的噪声,我觉得我应该安慰一下他。  你有很多年没跟别人合住了吧,马主任?  除了新兵的时候。那也是二十多年前了。马沥绞着手,阴沉着脸对我说,我一直在机关的,我几乎都是住单间,我真不习惯和别人住一个屋。  谁喜欢和别人住一个屋呢?谁不喜欢独霸一个房间,我还不爱跟你住一个屋呢?一个中年男人,身上有脂肪,有什么东西比脂肪更讨厌呢?还有那些迟疑不决在你身上游走的衰老感,在距离过分紧凑的情况下,我们都是惹别人讨厌的人。这个蹬鼻子上脸的男人,真令我窒息。  马沥却滔滔不绝起来。他坐进被窝,慢条斯理地说起了他的陆地,他的办公室,每天他上班时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公务员就会敲门进来看看他水杯里还有没有水,而后退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掩门而去。每天晚上回到家时,早已摆好在桌上的饭菜。还有他的卧室,他说像他这种年纪的人多数时候更喜欢独居一室,和老婆也用不着天天睡在一起。  我强忍着厌烦听他唠叨了一会儿后,走出舱室,在黑而潮热的海风中独自来到后甲板。  我在船舷与缆索之间,摸出了一副哑铃。舰体里传来的柴油机发出的噪声,四周黑魆魆一片,风像一把钝刀,在我身上蹭来蹭去。我一气做了几十个扩胸动作,而后我坐在黏湿的甲板上喘气。在漫长的海上生活里,我总在拿哑铃或别的什么硬东西出气,一旦我心里有气的时候。在适当的时候,找适当的东西出出气,这很重要。  我发泄了一顿过后,从船廊里抱起被褥,回舱室睡觉。马沥没睡着,我听到他不时发出奇怪的呼吸,仿佛有只铅球堵在他咽部,他每呼吸几次就得费劲地把这只球推开一次。在后来我与马沥的同居生活里,很多夜里他都在用这种古怪的方式呼吸。    我们的军舰总在航行。我总是这样,一出海就渐渐忘记了时间。我算不清这是多久之后了,总之有一天,马沥又开始没完没了地搜寻起他所说的那种臭味。而且他说那臭味是越来越强烈了,一天臭过一天。这次他似乎铁了心要把那臭源找出来,他翻查我们这间不足四平方米的舱室里的每一件物什,显得很失态。  WT!到底哪儿臭?他动作凌乱,头变成了一只失去控制的陀螺,目光滚动在舱室里。今天必须找出来,必须。WT!  我不清楚他的“WT”是什么意思,这只是两个音节而已,也许它是“瘟胎”、“问题”、“我捅”、“我透”。我想肯定是句方言,而且我确信这是一句难听的话:他的语气和瞬间变形的五官告诉我,这是一句他多年未使用过的话。这让我感到奇怪,不,是震惊:马沥都说脏话了,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  你别在那儿坐着了,一起找!  我狐疑地望着他,实在不明白他到底闻到了什么。我只是觉得他再这么瞎闹,再这么折腾下去的话,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别找啦,马主任。我等于是在求他了。你找不到什么的,你又不是没找过,别找了,没什么的。  怎么会没什么?没什么我怎么老是闻到?你一起想想,它可能是什么东西,可能藏在哪儿。  他这么说着,目光忽然直勾勾地戳向我。我看到他脸上恍然大悟的表情。  飞鱼!可能是飞鱼!我想起来了,我们第一次闻到臭味那天,很多飞鱼在外面飞,你想起来没有?我说得没错吧。会不会有条飞鱼飞进来了呢?我们没注意到。那天舷窗开着的吧?WT!你怎么老是把舷窗开着呢?你这小子,你别老开窗好不好?对!飞鱼。它就是股鱼臭味,死鱼味。死鱼就是这味。我在家的时候,有一回老婆买了虾,有只虾蹦到了水池下面,被自来水管挡住了,当时我们没发现,过后家里一直臭,臭得要命,一直臭了好几个月,后来家里大扫除,在水管夹缝里找到一只烂空的虾壳才明白为什么臭。对!那虾就是这臭味。一定是飞鱼,它在哪个角落里,它在烂,快把它找出来。  马沥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起先我在心里笑话他异想天开,但后来我有些被他说服了。难道没这种可能吗?有什么事不可能的?何况那天从海面射出的飞鱼那么密集,它们飞得又如此之快,完全可能有条鱼在我们眨眼之际飞进舱室,最后蹦进某个夹缝里,窒息而死。白色的鳞片、纤维紧凑的鱼肉、坚硬的骨刺、肮脏的鱼内脏,它们不外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诸如此类的玩意儿,所有组织、细胞,在从有机物变成无机物的过程中,都会不停散发臭味。也许马沥是对的。  我在马沥的指挥下,和马沥奋力将舱室里的一切东西都扫地出门,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一个船舱。事实证明我们的劳动是徒劳的。WT!我们白白流了几个小时的蠢汗。风从舷窗外灌进来,这空而逼仄的舱室让我感到发虚。我和马沥只能再一件件地往里搬东西,将它们物归原位。最后我们疲惫地躺在各自的床上。马沥瞪大眼,他还在苦思冥想。我则昏昏欲睡。不知过了多久,我被拍醒。我睁眼,看到马沥站在我床上,他的视线在我身上大扫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没别的可能了。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会臭。  他最终停止对我的扫视,和我对视着。  我腾地从床上坐起来。他在说我?我臭?我是他所说的那个臭源?不要太过分好不好?我望着马沥,我在怀疑他目前思维的正常指数。  马沥冲我摇摇头,叹了口气,坐回他床上后,他脸上露出一个意义不明的笑。  他的笑多么可恶,笑里隐藏的意思显而易见:是你臭,比如狐臭,或者别的什么体臭,多数人都闻不到自己身上的异味,所以在这屋里,他总是闻到臭味,而我永远闻不到。真相大白。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我身上有臭鱼味?  你要勤洗澡,勤换内衣。马沥坐在床上微笑着对我说。  看得出来,他在尽量保持心境平和。  我简直忍无可忍了。  我去甲板,在海风里冲哑铃撒气。这对小铁疙瘩不能排除我心里的怨怒,于是我打沙袋。沙袋在上一层甲板与这层甲板间晃荡。我认为它就是那个脾气一天比一天古怪的马沥,我要揍他。我腿脚并用,拳打脚踢,直到大汗淋漓。然后我坐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甲板上,望着一群追着军舰狂游的鱼发呆。太阳直射下来,那天我看到了自己落在甲板上的影子——这是个被哑铃和沙袋填壮的身子。我相信只要我愿意,我就可以把那个细皮嫩肉的中年男人抱起来,搁在船舷上,将他的脊柱一折两半。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不会理会军衔、级别、主任这些玩意儿,我知道马沥在陆地上是个官,一个还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我看到马沥出现在舰舷边,胳膊撑在栏杆上,眺望着远处的海面。他的眉头似乎已经无法打开。他看起来烦闷不堪,没有精神气。  我从他身后走过去,没理他。    马沥不再提臭味的事,但他显然坚信了那种臭味的来源。他开始经常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我,在我与他对视时他突然摇头,再把头低下去,微笑。他这些神情动作,仿佛在跟我说,是的,我知道你某个秘密,我是对你很宽容的,而你自己要好自为之。我真受不了这个固执的男人。我们的军舰总不停,也许它会在我被马沥搞疯之后才停下来。这可怎么办?  马沥的谈吐越来越古怪。关于臭味的话题从他口中消失了,但关于听觉、味觉、视觉的话题此后却一个接一个地被他吐出来。他皱着眉头说夜里我的床上总是发出异样的声音,搅得他睡不安生。我不知道他在暗示什么,谁夜里睡觉时会像个僵尸一样一动不动呢?有一天他又坚称我的眼睛有点问题,我的眼睛会有什么问题呢?我确信他是无中生有。更有一天夜里,我醒来时几乎要惊叫起来:他手里举着一把剪刀,说他被子里有什么东西在爬来爬去,令他痒得不行,他得剪开看看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种事情不是没发生过。在永不停息航行着的军舰上,过分逼仄的空间会使一个人对别人的身体排斥,这种排斥感会扩大。扩大到极限,就是强迫自己相信别人身上的臭味,或者别的什么劳什子根本不存在的玩意儿。那个叫小广西的兵不是这样吗?他坚信他的脑袋里钻进了一群蟑螂,于是他不停地拔自己的头发。我得找他谈谈。  我得找他谈谈,就从那个不存在的臭味开始。我在寻找时机,跟马沥这样的人说话得讲分寸,不能冒冒失失地谈。但是,时机还用得着寻找吗?马沥一直不停地在制造着这种时机,我只要在他吹毛求疵的时候,不再沉默,接上他的话茬就可以了。  你要勤洗澡,勤换衣裤。  马沥满脸不耐烦,但仍保持着一定的笑意,对我这样说。  我强迫自己笑。  马主任,我一直想跟你说,你以前老说闻到臭味,其实哪有……  我还没说到正题上,马沥就抢着说了起来。不碍事,不碍事,我已经习惯了,唉!谁叫我跟你住一起呢?  我说,马主任,我想说的是……  马沥挥手制止了我,叹着气,摇着头。  你要勤洗澡,勤换衣裤,年轻人自制力差一点,没关系,有我在,我以后会监督你的。你不要跟我解释了,没事的,我不会往心里去的,你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我猛然大叫起来。  别扯了!停!


编辑推荐

  《中国年度中篇小说》和《中国年度短篇小说》,作为优秀作品的年选本迄今已有十一年的历史。这套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选本之市场成功,证实了它的文化传播力,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本年度优秀中短篇小学创作的成果,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客观的文本参照。 本书从全国上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数千万字的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短篇小说。  “娘……的……儿——”  一句戏词儿写到特别顺畅也特别得意处,李十三就唱出声来。实际上,每一句戏词乃至每一句白口,都是自己在心里敲着鼓点和着弦索默唱着吟诵着,几经反复敲打斟酌,最终再经过手中那支换了又半秃了的毛笔落到麻纸上的。他已经买不起稍好的宣纸,改用便宜得多的麻纸了。虽说麻纸粗而且硬,却韧得类似牛皮,倒是耐得十遍百遍的揉搓啊翻揭啊。一本大戏写成,交给皮影班社那伙人手里,要反复背唱词对白口,不知要翻过来揭过去几十几百遍,麻纸比又软又薄的宣纸耐得揉搓。  “儿……的……娘——”  李十三唱着写着,心里的那个舒悦那分受活是无与伦比的……  ——陈忠实《李十三推磨》  李十三,本名李芳桂,渭南县蔺店乡人。他出生的那个村子叫李十三村。据说唐代把渭北地区凡李姓氏族聚居的村子,以数字编序排列命名,类似北京的××八条、××十条或十二条。李芳桂念书苦读一门心思为着科举高中,一路苦苦赶考直到五十二岁,才弄到个没有实质内容的“候补”空额,突然于失望之后反倒灵醒了,便不想再跑那条路了。这当儿皮影戏在渭北兴起正演得红火,却苦于找不到好戏本,皮影班社的头儿便把眼睛瞅住这个文墨深不知底的人。架不住几个皮影班头的怂恿哄抬,李十三答应“试火一下”,即文人们常说的试笔。这样,李十三的第一部戏剧处女作《春秋配》就“试火”出来了。且不说这本戏当年如何以皮影演出走红渭北,近二百年来已被改编为秦腔、京剧、川剧、豫剧、晋剧、汉剧、湘剧、滇剧和河北梆子等。  ——陈忠实《关于李十在三》  智修好像没听清楚,瞪大了眼睛凶狠地直视葛宝珍,问:“你吃了什么?”葛宝珍在大庭广众被这和尚逼问,不由得又是羞愧又是后悔。事到如今,无可奈何地回答:“我尝了一口葱油饼。”智修想了一想又问:“是不是猪油煎的?”这次葛宝珍闭紧嘴巴了。智修看了一眼葛宝珍,低下头,嘴里开始嘀嘀咕咕的,像是在祈祷,又像在咒骂。马淑琴挤上来劝解道:“大师傅,你饶了她吧。她平时做了很多好事呢。她的当家人,你也许听说过,叫蒋百年……蒋老鹰的,‘文革’时候护过这座庙的……”智修嘴巴里停止嘀咕,手一摆打断女人的唠叨,朝葛宝珍脸上一指:“你冒犯菩萨,马上就有大祸降到你头上了!”  ——叶弥《消失在布达拉宫的一头鹰》  这本以遴选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为鲁迅文学奖做基础工作的权威文学选刊,2006年改版以来,高举现实主义旗帜,高倡“底层写作”,鼓励贴近现实、贴近读者、曲高和众的作品,所选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受到读者青睐。  ——《文学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07中国年度短篇小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