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庸集说

(宋)卫湜 撰 杨少涵校理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作者:

(宋)卫湜 撰 杨少涵校理  

页数:

376  

Tag标签:

无  

前言

整理说明卫湜,字正叔,吴郡人,南宋经学家和藏书家。明代王鏊说他“好古博学,除太府寺丞、将作少监,皆不赴,终朝散大夫直宝谟阁,知袁州”。(《姑苏志》卷五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3册,页957)卫湜之兄卫泾是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甲辰科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副丞相),与南宋理学泰斗朱熹有交承之好,卫湜本人则与永嘉事功学派之领袖人物叶适私交甚笃。卫湜好古博学,酷嗜典籍,建藏书室曰“栎斋”,学者称他为“栎斋先生”。叶适曾作《栎斋藏书记》曰:“余友卫君湜,清整而裕,淡泊而详。酷嗜书,山聚林列,起栎斋以藏之,与弟兄群子习业于中。夫其地有江湖旷逸之思,囿有花石奇诡之观,居有台馆温凉之适,皆略不道,而独以藏书言者,志在于学而不求安也。又其自以为栎者,真无用于世矣,非退托而云也。”又曰:“读虽广,不眩也;记虽博,不杂也。日融月释,心形俱化,声色玩好,如委灰焉,然后退于栎而进于道矣。固宜漏众美而以书言也。”(《水心文集》卷之十一,《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页199、200)卫湜于南宋宁宗开禧、嘉定二十年间(1205-1224),征引诸说一百四十余家,日编月削而成《礼记集说》一百六十卷。《中庸集说》即把卫湜《礼记集说》之《中庸》部分单独抽出整理而成。现将整理体例略作说明如下:一、《礼记集说》现存较早的版本是南宋嘉熙四年(1240)新定郡斋刻本(相关介绍,可参见陈杏珍《宋严州刻本〈礼记集说〉》,《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4期),现已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一期)丛书。但《中庸集说》整理之初即用《四库全书》本,这次出版仍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二、《中庸集说》凡十四卷,原为《礼记集说》之卷一百二十三至一百三十六,为单独成书,现将卷次整理为卷一至十四。三、为醒目起见,《中庸》本文以四号字加粗排印,诸家名氏以黑体排印。四、所引诸说,原书皆空格后以“又曰”二字(蓝田吕氏以“一本曰”三字)示别,现将“又曰”(“一本曰”)删除,改以另起一段。五、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五家之说,现在一般直接引自其通行本书,因此,这次整理注出五家之说的通行本书之对应页码,以便读者引用查对。卫氏引用诸说,时有增字减句,这次整理,除了个别于文不通之处依通行本改正外,一概不注不改。另外,整理者就平时读书所得二程、张载及朱熹三家之说45条(二程32条,张载12条,朱子1条),以仿宋体排出,直接置于相关内容之下。六、古人引书,多不注明出处,这次整理,除了一些有必须注明引文出处外,诸说所引常用经籍诸如《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一般不予注明,只用引号标出。七、异体字、避讳字、明显错字径改不出校。八、夹注双行小字改为单行小字。九、《礼记集说》之魏了翁序、卫湜自序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礼记集说》提要对于了解《中庸集说》的相关情况不无裨益,现附录于后。本书整理工作,始于几年前我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当时为博士论文《中庸哲学研究》准备相关材料,我最先接触的就是卫氏《中庸集说》,并决定予以点出,可以说,本书是我准备博士论文的一个副产品。业师杨泽波先生对本书的出版多有勉励并多方引荐,师弟苟东峰、同窗宋道贵于资料复印和查对上给予不少方便,今又蒙漓江出版社提携及杨志友先生抬爱,使此稿得以付印出版,在此对他们的关爱和努力致以衷心的谢忱。由于本人学殖浅陋,其中舛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系南宋著名经学家卫湜历时二十余载,博采诸家权威传注而成。全书以郑注和孔疏为主,于治《中庸》群书及有关《中庸》之零篇散简皆有采撷,计有郑玄、孔颖达、陆德明、王安石、张载、陆九渊、朱熹、杨简、吕大临等凡一百余家。全书网罗采集无所不周,搜集面之广无与伦比。每引一说,必标明姓名,以方便读者。系研究《中庸》和《中庸》学史之极佳资料。
  尤为可贵者在于,本书能较客观看待各家之短长,其收录不仅有宋代濂洛关闽几大派之论述,亦有门第不显、但确有学术价值之不知名人物之论述。成书时所据之典籍,后世亡佚颇多,至清初几乎全部失传。故本书所搜辑之诸多资料,极有可能系现存最早之资料,乃至为唯一之资料。一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采披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
本书具有不可忽视之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卫湜,宋学者。字正叔,昆山人。卫泾弟。好古博学,除太府寺丞,将作少监,皆不赴。开禧、嘉定间(1205—1224)集《礼记》诸家传注,为一百六十卷,名日《礼记集说》。凡二十余载而后成。宝庆二年(1226)官武进令时,表上于朝,得擢直秘阁。后终于朝散大夫,直宝谟阁,知袁州。学者称栎斋先生。
  杨少涵,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家哲学,宋明理学。

书籍目录

整理说明
集说名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附录
 一、礼记集说魏序
 二、礼记集说自序
 三、礼记集说提要

章节摘录

版权页:则不可,然自有知觉处。”曰:“既有知觉,却是动也,怎生言静?人说《复》‘其见天地之心’皆以为至静能见天地之心,非也。《复》之卦下面一画,便是动也,安得谓之静?自古儒者皆言静见天地之心,惟颐言动见天地之心。”或曰:“莫是于动上求静否?”曰:“固是,然最难。释氏多言定一,圣人便言止。且如物之好,须道是好;物之恶,须道是恶。物自好恶,关我这里甚事?若说道我只是定,便无所为,然物之好恶,亦自在里。故圣人只言止。所谓止,如‘人君止于仁’、‘人臣止于敬’之类是也。《易》之《艮》言止之义曰:‘艮其止,止其所也。’言随其所止而止之。人多不能止。盖人,万物皆备,遇事时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才见得这是重,便有这事出。若能物各付物,便自不出来也。”或曰:“先生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下动字,下静字?”曰:“谓之静则可,然静中须有物始得,这里便是难处。学者莫若且先理会得敬。能敬则知此矣。”或曰:“敬何以用功?”曰:“莫若主一。”季明曰:“某尝患思虑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诚之本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应事,皆要求一。”或曰:“当静坐时,物之过乎前者,还见不见?“曰:“看事如何?若是大事,如祭祀,前旒蔽明,靛纩充耳,凡物之过者,不见不闻也。若无事时,目须见,耳须闻。”或曰:“当敬时,虽见闻,莫过焉,而不留否?”曰:“不说道非礼勿视听言动,勿者,禁止之辞。才说勿字,便不得也。”或问:“《杂说》中以赤子之心为已发,是否?”曰:“已发而去道未远也。”曰:“大人不失赤子之心,如何?”曰:“取其纯一近道也。”曰:“赤子之心与圣人之心,如何?”曰:“圣人之心如镜,如止水。”


编辑推荐

《中庸集说》是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庸集说 PDF格式下载



本书系南宋著名经学家卫湜历时二十余载,博采诸家权威传注而成。全书以郑注和孔疏为主,于治《中庸》群书及有关《中庸》之零篇散简皆有采撷,计有郑玄、孔颖达、陆德明、王安石、张载、陆九渊、朱熹、杨简、吕大临等凡一百余家。全书网罗采集无所不周,搜集面之广无与伦比。每引一说,必标明姓名,以方便读者。系研究《中庸》和《中庸》学史之极佳资料。
  尤为可贵者在于,本书能较客观看待各家之短长,其收录不仅有宋代濂洛关闽几大派之论述,亦有门第不显、但确有学术价值之不知名人物之论述。成书时所据之典籍,后世亡佚颇多,至清初几乎全部失传。故本书所搜辑之诸多资料,极有可能系现存最早之资料,乃至为唯一之资料。一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说:“今自郑注孔疏而外。原书无一存者。朱彝尊《经义考》采披最为繁富,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凡四十九家,皆赖此书以传。” 本书具有不可忽视之文献价值。


书不错。从礼记集说中抽出,单独列《中庸》,是宋以前诸家有关中庸说道煌集大成者。值得收藏,阅读、研究。


本书是对南宋以前所有注解中庸一文资料的汇编,很有价值。


这本书是研究《中庸》的人不能错过的注解集合,也是先人对《中庸》的理解研究的积淀,现在人可以拿来直接利用,真是中华祖先留给今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子孙后代万不可弃之,若能领会古圣先贤的思想之万一,对个人、对民族、对国家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至道无难,中庸即可


这个商品很好,字大内容翔实,是研读中庸的好材料


最近在研習《中庸》,相信多看前人的注解會有很大的幫助。


光看原文不行,还要看众家之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想看懂中国的儒家文化,这本书是很好的参考。


本来对漓江出版社出古籍这件事不抱多大的期望 不过目前还没 发现什么错误 看来复旦的博士还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还没细看,理学居多


内容尚未阅读,但是书很干净,没有褶皱,感谢当当用心的服务:)


书很新,装帧也不错,一下子购了五本。


开本很好,纸张也很好,打折后价格也不错。


一气购了十本,送给朋友们.


在书店翻看过。内容相当不错的。


关于中庸的集说好书不多,这本书保留了很多前贤的解说。


这是关于《中庸》最全的集注,端赖前人披沙检金集成此书,能不珍惜乎?更应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方不白读此类书籍。


虽然书是横排简体,但是整体还是不错的


继续在当当,支持当当


纸张印刷排版都很一般了


拿到心情不好,估计不会看,收藏先。。。。


内容太多,并且大多是理学一排的意见,不推荐读这本书。
卫湜主要是留存了典籍,把先人注释集在了一起。功不可没。


终于有了关于中庸的集注性书。


书是好书,但亚马逊给我发来的书是破的,第二次了


这本书集合了很多名家的注释,感觉不错,适合作为查阅使用。值得一看,就是如果是繁体版就更好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