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黄婉玲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作者:

黄婉玲  

页数:

204  

字数:

1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花了九年三千多个日子,我一头栽入寻访存在已久却总隐于一角的古早味,所花费的体力、金钱和遇到的困难,真不是外人所能体会的。原以为寻访工作一路走来是孤独的,但当全书整理完成、心情沉淀后,才发现,文章留给大家共赏,但幕后的花絮、感人有趣的故事,却是唯我独享,这也是本书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吧。 我尝试用吃来谈文化,并深信用“吃”来谈,一切将变得不沉重,但是一路走来,我的身躯被这些因为吃所认识友人、长辈的情感压得很沉重,我一直不解他们的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比例,却仍坚持执着、不向现实妥协的想法。于是我让自己投入他们的生活中,以体验、了解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生活牵引着我的情感,但每当跳脱出来时,我却不得不承认,连我都无法如他们般的投入,又如何要求他们死守着这个岗位。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引起大家的兴趣,一起去寻访这片土地的故事。为了充实自我,和老师傅们更好地沟通。我上过烹饪课、到庙口闲坐、狂逛菜市场,开始学习与吃有关的知识。在寻访阿菊姨时。因为心痛于她一生的经历。我的寻访工作曾经中断过一年。每天望着阿菊姨送给我搅拌粉糅的棍子,心里好揪痛,为了这群从来没有正名、只有偏名的老师傅,看他们对名利的淡薄,与目前社会上充斥的争名夺利形成鲜明对比。阿菊姨虽因中风退隐江湖,但如她所说,人生若能重来,她仍愿意为了做一摊子的豆类、粉圆、粉糅累倒中风而无悔,毕竟,客人吃完东西那高兴满足的表情,才是她这辈子生命中最大的原动力。 而敲开黄师傅的门,原只是为了要寻访故事,但没想到后来和他全家都成为好友。黄师傅一再叮咛“能找到多少数据就写多少,千万别自作聪明不懂装懂而误导人”,因此,虽然有时候找到一些古早味,却找不到真实的来龙去脉,只好忍痛放弃手上的资料。美凤从卖一大脸盆的碗稞起家,再以油饭展开人生事业,却从没听她诅咒过经历的苦难,即使一天要辛苦制作八百斤的油饭也不觉得累。“因为有人欣赏我的油饭。”这是她不会累的动力。 豆花伯不在乎故事的传承与否,只会叮咛我做个贤惠的太太,一定要学会煮一锅好豆浆给家人喝。叶天龙先生嘱咐我写书如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寻访出来,千万不可为了累而害怕,中断自己的脚步,如他制冰的材料涨了,亏钱也得卖,“诚信胜于财富”。 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曾担心体力不能负荷,情感难以承受,与时间竞跑的压力也太沉重与孤独,书出版了却必须和读者说一声“我来晚了”,因为一路走来,我一直在参与老师傅或老店的“熄灯号”。失去的感觉很是痛苦,盼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共同寻找,不要让祖先的故事遗漏。

内容概要

  古早味,就是遵循历史流传至今的饮食制作方法和味道。古早味是台湾人用来形容古旧味道的一个词。在台湾,因为时髦饮食的冲击,许多古早味店铺正日渐式微,而遵循传统的老师傅、老店铺,则仍在付出与收成完全不成比例的情况下,默默地艰难支撑,为的是给日渐稀少的怀旧食客们留一份“正宗”的老味道。本书即在讲述这样一群人,以及他们所守护的味道。然而在本书出版之时,因为烹调之人的逝去或老店铺的关张,又有几样古早味道已消失不见了。
  作者花费9年时间,一一寻访台湾本地的古早味道,力求全面与真实。写到自己著作的过程,她曾喟叹:“唯一遗憾的是,如果我早几年写这本书,就不会让掺有地瓜的双润糕失传……我与时间竞跑的压力是多么沉重与孤独。”

作者简介

  黄婉玲
  台湾古早味寻访者。多年来矢志寻遍台湾本地即将消逝的古早美味,日复一日,从隐匿在民巷小街和老集市上的店铺摊位中觅得老师傅们的祖传手艺,以及与手艺同样久远的味觉故事。曾著有《浅谈古早味》一书。

书籍目录

面茶
冬夜浓纯香气,伴着汽笛声的温暖回忆。
面粉饼&面粉粿
面粉香气四溢,令人怀念的单纯时光。
油饭
台南古早原味,幸福满溢的香Q美味。
绿豆蒜
遵循古法手工制作,香甜浓郁的南国甜品。
菜丸
香味扑鼻,口感纯粹的丸子香。
猪油拌饭
集体的美味回忆,让人意犹未尽的好气味。
蚵嗲
鲜嫩香酥,让人垂涎的幸福滋味。
鲁面
料多实在,充满喜气的怀旧情。
九层粿
奶奶时代的甜粿,让人回味再回味的迷人风味。
肉油渣
打开记忆中香脆酥的童年美味。
阿舍菜
奢华人家的顶级菜,量身订做的古早美味私房菜。
酐仔菜
古早传统农家菜,最单纯的美味记忆。
咸红龟
咸中带甜,外皮Q软内馅味香。
双膏润
清爽不甜腻,浓郁香醇好滋味。
双环糖
喜孜孜的好味道,最让人怀念的台式喜糖。
荖花、米香丸
米香酥脆好甜蜜,一口一口好回味。
古早月饼
外皮酥脆不油腻,内馅饱满又香醇。
合婚糖
南台湾的古早味喜糖。
焿仔粽、焿仔粿
芳香橙黄,软Q带劲的清爽口感。
竖臊(徛臊)
越沉越香的穷人招牌菜。
剉冰
香甜好口感,清爽透心凉。
芋冰
芋香四溢,柔绵紧实的极品。
状元粿
香Q有嚼劲,带来满满好运气的古早味甜点。
八寿龟桃
祝大寿用的传统面龟。
三色粿
传统古礼的祭祀点心。
煎嗲
香Q滑嫩又饱足,咸甜尽是好滋味。
糖塔
浓郁香甜,满载神明的祝福。
老师傅后序

章节摘录

竖臊(徛臊)越沉越香的穷人招牌菜。 竖臊之名何来,那是因为要把一瓮一瓮的肉臊搁在阴凉处,就好像肉臊被罚站在墙角般,又必须隔三到六个月才能食用,所以被称为竖臊。 做肉臊并不是单纯的将绞肉加酱油炒、卤后就可以,在寻访古早味时我发现,肉臊分很多种做法,不同用途的肉臊,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换个说法就是不同配方所制作的肉臊往往是为了配合不同的点心,所以不同的菜色或糕、粿,若搞错了肉臊的配方,制作出的点心保证走味。 在《浅谈古早味》一书中所提的盐软物仔,很多朋友看了都问我制作方法,我不藏私的教导,却就是做不出老师傅的口味,结果原来是肉臊的做法不对,所以即使再努力也做不出好粿啊! 台南小吃需要各种不同的肉臊,从肉的切法到制作方式皆有区别,如要做台式米粉、油面汤,做出的肉臊和卖台南米糕的肉臊很像,做法也和台南肉臊饭的肉臊做法差不多,但是两者不同点在爆炒带皮肉丁时做法不一样。如是制作台式米粉、面汤,要用中火爆炒含皮猪肉丁,可以炒出够多的猪油,但不可炒得过度,必须让猪肉丁还含有一半的油;但如果是要做米糕、肉臊饭,则必须将带皮猪肉丁爆炒至几乎不含油,如此吃起来才不会有油腻的感觉。而碗粿要好吃,其秘诀也是在炒好的肉臊要与米浆拌匀,这肉臊又有两、三种做法。至于肉粽米粒要吃起来更香,根本无需借重酱油膏提味,那锅肉臊汁就扮演灵魂角色。 而制作虾仁肉圆和芋粿的肉臊制作方式一样,只是芋粿上头所铺的肉臊,肥肉的比例必须多些,否则芋粿炊熟后吃起来会有点涩涩的感觉。我有次为不喜吃肥肉的丈夫采取七分瘦肉、三分肥肉方式炒肉臊,再将肉臊铺在拌好的芋头签上,事先还特地尝了一些肉臊,觉得口味还可以,哪知蒸好放凉了以后,将芋粿切块请大家品尝,才发现上层的肉臊又涩又干,成为败笔。因此往后我蒸芋粿一定警告丈夫别再出馊主意,他只要不吃上层的肉臊便可,不能害我再失败。 台南的古早米粉汤或油面汤,有人称为“切仔面”,但在台南的习惯就叫米粉汤或油面汤。有人以为台南的担仔面就是台南的米粉汤,其实这两样完全不同,在台南米粉汤里除加点豆芽菜,也会加上蒜泥、肉臊,上面再摆两片肉、两片鱼板、两只剥壳的小虾,淋上大骨汤后上桌,和担仔面较大的差别在两者的肉臊做法完全不同。担仔面的肉臊在汤头的提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汤头也大多用虾壳熬煮,米粉汤则是用猪骨熬汤,肉臊也比担仔面的肉臊肥多了,而且肉臊的肉切得较大块,不像担仔面的肉切得非常细碎,好的肉臊会在碗里散发出一些油和香味。不过随着时代的转变,现在在台南要吃担仔面较容易,传统的米粉汤的摊子已所剩无几了。 “大姐”已八十岁了,身体非常硬朗,举手投足间依稀能窥出昔日名门闺秀的影子。我已年近半百,却称她为大姐,不是我不懂礼数,而是她坚持我必须和她认识的人一样都叫她大姐,每次一声大姐就让她很快乐,也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与她的相处很特殊,她会如同长辈般的照顾我,却又像个大姐般的疼我、宠我,她有着谜样的故事,让我心中满是好奇。 巧遇大姐,是我在市集寻访古早味最大的收获。她不仅教我很多有关传统美食的故事、做法,也和黄师傅一样不断叮咛我诚恳的为人处世。我在大姐和黄师傅身上学了不少,不仅在书中用得上,手艺也进步很多,连做人处世上也有增长,甚至能了解风俗背景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所以在写书时,我学会了设身处地去想当时的风俗,以求能更深入了解这道菜的来源及时代背景,与二老在一起真是受益无穷。我和大姐相互联络都靠她那阳春手机,两人的情谊是她快乐的小秘密。 大姐的厨艺很好,有次我自告奋勇要大姐别太辛苦,待我先做完肉臊再请她帮忙制粿。只见大姐一再尝试我带来的肉臊,嘀咕着:“奇怪!这味道好熟悉。”嘿!想不到自己做的肉臊竟能让大姐有“熟悉”之感,我心里沾沾自喜。哪知她竟抛出一句:“我就说嘛!这味道好像XXX牌的肉酱。”看吧!与老师傅在一起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自卑感,辛苦半天学来的肉臊竟被误认为罐头肉酱,真是让人挫败! 她忍不住数落我,荒腔走板的肉臊在她眼中完全不合格。我无奈地告诉她,这肉臊可还是我拜师学来的,自己平常做给家人吃的肉臊可不是这样做的。她问我自己熬肉臊是做什么用,我说我觉得家里平常准备一锅肉臊,肉臊里面加些卤蛋、卤丸,若是懒得煮饭时,白饭加个肉臊再来盘青菜,随便再加个汤就能打发一餐。 大姐却认为,想写古早味却完全不懂烹调,写出来的东西能看吗?我怀疑我写出来的文章大姐会看吗?没想到她有点生气的回答:“我都八十多岁了,对看书没什么兴趣,即使你书上把我的照片摆在里面,我也没兴趣看。只是女人啊,不能连肉臊都不会做,听你一说,我就知道你是一点专业素养都没有的家庭主妇,肉臊里哪能还加卤蛋、卤丸、油豆腐呢?加了这些东西,这锅肉臊就一定走味了!” 大姐所学的竖臊是大师傅传授的,在当年这名大师傅的肉臊饭可是非常有名,只是孩子无意继承,在不愿意技术失传下才传给大姐,今日大姐竟然将它传授给我,让我担当不起,当时我把配方收下来,打算如她所言将配方当传家宝就好。哪知过了一段时间,她问我学得怎么样,我掰了一堆话证明我已学会,也做得很好。只见她气得跳脚:“你不好好学,现在用不到,怎么知道子孙用不到呢?从你刚刚说的每道做法就知道,肉臊放不了几天就会坏掉。我的配方上明白的告诉你徛臊做起来要放在冰箱三个月,如果没坏才算成功,而从我告诉你到现在才一个半月,你就已经做好了还吃得很香,根本是没有学会呀。”谎话当场被戮穿,让我格外尴尬。 她又说我,为什么你豆花没学成,却可以做出人人着迷的豆浆呢?只因为你什么都不会,在制作过程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所以豆花伯教你什么你就只跟着他教的方法做,才把豆花伯的豆浆功夫学得地道。她觉得豆花伯一句话很有道理:“再笨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下不断地操作同一道菜,就一定学得起来。”她要我隔天接她上菜市场买材料,再到我家监督我学会竖臊。 制作竖臊的步骤不难,只是必须中规中矩,偷懒马虎不得,一个步骤错了,就无法完成竖臊。首先把切好的肉仁(猪肉部位的称呼,很多喜饼店做卤肉饼时也会取该部位做食材)下锅用中火爆出油,期间必须不断用铲子翻搅,逼出每块肉仁的油,并不断将逼出的油倒入旁边备用的锅子盛装。五斤的肉仁要炒到完全逼不出油为止,又要顾到不可炒焦了,更难的是每一块肉仁都不可以含油。在炉火旁我左手、右手不断替换着炒肉仁,汗水滴得眼睛都睁不开。大姐会拿条毛巾帮我擦汗,却不肯帮我拿铲子炒肉仁。 肉仁要炒到完全不含油,花了我一个半小时,之后将肉仁倒出来,再另起锅爆蒜头。蒜头呈金黄色香味四溢时,再将肉仁放入,加点酱油和冰糖,继续再炒匀,感觉到每块肉仁都吸足了酱油和冰糖时才起锅。你可别以为这样就完成,得等肉仁全凉之后,盛放在瓮里,因我家没有瓮只好用锅子代替,盖上锅盖后放入冰箱,三个月没长霉才算成功。 这锅竖臊在我家冰箱三个多月来,占了冰箱很大的空间,又不敢把它丢掉,对我而言它无形中好像是种负担,因为大姐一定会来验收成果。三个半月后大姐来看竖臊,证明我操作的步骤成功了。第二步骤进入熬肉臊时间,我挖出一些竖臊放在另一个锅里,加些水开始炖熬两个小时。真不是盖的,味道太香了,丈夫和儿子不断地探头来问可以吃了吗?大姐建议我多煮一些白饭,晚餐只要烫个青菜、煮个清淡的汤就够了。 送大姐回去之后,家门一打开,肉臊香味扑鼻而来,顿时觉得肚子饿了起来,非马上吃饭不可。不过吃竖臊有个“缺点”,就是没办法控制食欲,平常一碗七分满的饭我都吃不完,但加了竖臊我竟然可吃到两碗饭。那几天一家人总是受不了竖臊的诱惑,吃完就去散步,和丈夫商量这不是办法,决定邀请一群朋友来享用,把它吃光光。 结果全家人和朋友一共七个人,那顿饭竟然吃了两锅十人份大同电饭锅煮的白饭。朋友临走前都要求带一些竖臊回家,我抱着终结它的心情将它分光,只留下一小碗放在冰箱,没想到隔天清晨六点,就接到朋友的电话,连问候都没,直接问我冰箱的竖臊还在吗?我说当然在啊,这位朋友竟然马上过来拿。原来前一天晚上她先生受不了诱惑,半夜起来吃了一大碗肉臊饭,她原先是气先生吃太多会伤身体,后来才惊觉自己的份被吃掉了! 原来竖臊的魅力真的让人无法招架,接下来我的日子不怎么平静,每个朋友都知道有竖臊这号“美女”,希望来一睹丰采。我记得大姐的交代,“不要以贩卖竖臊维生就不会为自己添麻烦”,所以为图个耳根清静,我宣布再下厨做一次竖臊,三个月后再品尝一次吧。 第二次做竖臊竟是我这辈子忘不了的恶梦。三个月后来了近二十个朋友,品尝之后又宣传出去,结果旧遇新知全都要吃竖臊。这个麻烦可大了,我发现根本不必开店就能为自己添这么多的麻烦,三思之后决定封炉,不再做竖臊,让自己生活恢复平静。即使现在有人在旁提起,我也绝不再理睬,竖臊永远放在记忆中就好了。 我曾经问大姐为什么要叫竖臊,是它犯了什么错所以要被“罚站”吗?大姐说,竖臊可是穷人的“招牌菜”,当丰收有钱时买块肉仁回家,把肉仁的油都逼出时,就得到一锅猪油,有了这些猪油,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家人都不怕吃不到油了!早期人家住的是土块厝,菜橱也都是用竹子编的,通风良好,肉仁加了酱油炒过后,放在瓮里不与空气接触,可放置三至六个月都不会长霉,还会越来越香。等三到六个月后拿来熬煮,全家人又有一锅香喷喷的肉臊饭可吃了。就因为一瓮一瓮的肉臊搁在阴凉处,就好像肉臊被罚站墙角般,又必须隔三到六个月才能食用,所以被称为竖臊。 大姐说,早期人们面临困厄的环境,总是会思索如何“打算”才能让生活更富足。一大块肉仁带回家后,有六个月可让家里煮菜有油用,又有一锅香喷喷的肉臊等着辛勤的工作结束后享用,你看,生活上变一下,不是也过得很幸福吗?何况生活不富裕,也就没有保养品可用,可是竖臊油脂炒光后剩下的只有胶质,就像现代人所说的胶原蛋白一样。大姐可是很跟得上时代,告诉我三个月后可以每天无负担的吃这锅竖臊,又可以保养皮肤,不是一举数得吗,只是我不知道她这话是不是在哄着我玩呢。老师傅后序豆花伯 帮助人不必问结果,尽心就好。我曾经免费传授功夫给一位失业的男子,还自掏腰包张罗担子送他开业,甚至包了三千元红包,虽然是笔亏钱生意,但看他认真的到北部发展,还是很开心。 传承得看机缘,不是每个人都可接受,真的还必须遇到有心肯学的人,这些老功夫才传得下去,毕竟学起来很辛苦,聪明一点的也要二十几天才学会,但就是学会了,也没几个能撑下去。很多徒弟没过多久就哭诉太辛苦,熬不下去,问我有没有较简单的赚钱方式,这种感觉常让我很难过,还不如教一个天天会去卖豆花的人比较有成就感。现在如果有人想学功夫我也不想教,因为实在是太麻烦了。阿云 我提供这些做粿的数据不是想出名或多招来一些客人成为“排队的店”,而只是图个耳边清静,因为实在是看不下这名采访者五个多月来独自在摊位旁逗留。 对我而言生活平淡就是福,每天工作排得满满的,根本没办法再炊更多粿出来卖,每天生产的粿仅够供给固定的贩仔和老主顾,一旦宣传出去,来了一群尝鲜客,老主顾上门会买不到粿,等那群尝鲜客散了,老主顾也得罪光了。别忘了老主顾才是知音,我的粿因他们的支持才能一路走来,何况这些老主顾也都是几代习惯吃我家制的粿。 古早味是一群生活在朴实乡镇者熟悉的味道,年轻人求新求变追求外来食品,对这些外表纯朴的粿看不在眼里,如果为了迎合年轻人口味而改良传统的粿,我实在想不出每天辛苦制粿的理由。美凤 我深信老一辈的说法“要材料够,不是媳妇巧”。 做料理,材料一定要足够,否则拥有再好的手艺,做出来的料理也不会最美味。现代人重视成本,又贪图方便怕吃苦,学最精的恐怕就是投机取巧,加上很多消费者较喜欢新奇的产品,口味也变得不同,要学做这种手工繁杂的传统古早味可得有相当的耐心。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只要有人欣赏、爱吃我的油饭,再累也不算一回事,只有在油饭世界获得肯定,才是我生命的重点。我不懂宣传,只懂得按部就班做好我的油饭,刚好老客人也喜欢我这款人,所以生意还算可以,只是这年头有时想找临时工帮忙并不容易,大多嫌工作太辛苦。 在冬天的市场摊位上,一天有时要用到一百二十台斤以上的油饭,我通常会把配料另外摆在锅子里,而不是铺在油饭上面,因为客人口味不同,有些客人只买油饭,根本不要上面的配料,也有客人要求在油饭上面铺上香菇或瘦肉,一切依客人的要求贩卖,毕竟这时上门的客人大多只是想解馋而已,只要客人满意我就开心。叶天龙 俗话说“第一医生、第二卖冰”,意思是卖冰的收入仅次于医生,但我自认不属于“第二卖冰”的幸运儿。在从事制作棒冰、芋冰的岁月 ,只觉得必须要有过人的体力、能吃苦,否则很难胜任,我没有超人的体力,幸好还有过人的毅力来撑出体力,否则还真赚不起这点钱。 现在我交棒给儿子叶晋荣、媳妇钰涵夫妇接手,感受到制冰的辛苦,我不要求他们一定非得继续这份工作不可,也鼓励他们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孩子却愿意延续我对芋冰的感情,只是这份热情与传承的心意能延续到什么时候,“社会的变迁”是最大的变量。至于制程辛苦的芋冰,夹杂着对贩仔的感情,未来会撑到最后一个顾客不上门才会停止,但如果因此式微、凋零或是失传,或许也算是一种解脱,因此不会刻意花心思推广。眼镜姨 五十年前的台湾结婚风俗还真是太多又琐碎,少了哪一项都会有争执,尽管过了这么多年,仍有些长辈会数落五十年前结婚时的不是,根本一点意思都没,所以有些礼俗还是废掉的好。 这些年来我终于也成为“长辈”,常有人来请教嫁娶的风俗,我总会回答:“家中父母还在吗?那就回家问父母想要那些礼俗,父母说了算,不必自找麻烦用传统的礼俗来折腾自己。”婚姻大事多尊重父母,父母没意见就安全过关了,何必没事找事的到处去问礼俗,非得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不可呢?黄师傅(他不想出名,也不愿意别人采访,我也是五度拜访才访问到) 有故事才有生命,只要愿意把古早味写出来,或许能帮古早味拉出一线生机,不过有个原则,就是知道多少写多少,千万不要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起,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画蛇添足增加一些无中生有的故事,就像市面上的“鸡只饼”,明明我找出的古书册就这么简单的记载,却有商家为了促销或美化它而编出一套故事和名称,就失去原始的美意。写古早味的工作只是让下一代知道老祖先曾有的生活方式,千万不要因为一个人写错而让后代以讹传讹的流传下去,反而失去意义了。我发现作者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比别人还多一点辛苦,要追出真实才可以写,这也是我会破例帮忙最关键的原因。


编辑推荐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36种令人怀念的台湾古早味》是作者花费9年时间寻访台湾本地古早味道,力求全面与真实。在台湾,因为时髦饮食的冲击,许多古早味店铺正日渐式微,而遵循传统的老师傅、老店铺,则仍在付出与收成不成比例的情况下默默地艰难支撑,为的是给日渐稀少的怀旧食客留一份“正宗”的老味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PDF格式下载



饮食,同时也是文化的面貌。  留住古老味道,回溯久远时光。  油饭 绿豆蒜 阿舍菜 双润膏 九层粿……  作者历经九年时间,从台湾一个个祖传老店中寻访民间古早美食,  书中记录的古早美食,一些现已失传,一些正在消亡,一些仍在坚守。


古早味,就是遵循历史流传至今的饮食制作方法和味道。因为时髦饮食的冲击,许多古早味店铺正日渐式微。也许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没有尝过这些古旧的美味,些许她们会吃不惯这些味道。现在日渐兴起了很多创意菜餐厅,她们更加注重食材的创新搭配,烹调方法的创新,以及中西美味的融汇,也许这些美味都有他的生命轮回,有些美食的消亡我们无力阻止,毕竟需求才是市场存在的唯一的依靠……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讲祖传老店里的民间古早美食。吃货们估计会伤感,因为当你翻阅的时候,其中一些食物真的已经随制作者老大爷老大娘的去世而彻底失传。时髦饮食的冲击使这种老店式微;制作麻烦,售价低廉让其后继无人。只是本着让几十年来的老食客不断档而坚持,可敬。


台湾和大陆的美食是共通的,在书中的那些台湾古早味有些我们这边也有,面茶、面粉饼(这个家里每年还会做两次),菜丸,鲁面……蚵嗲经常会在台湾小吃中提到,还有芋冰,芋圆之类的……比较吸引我的是那些遵循传统的老师傅、老店铺……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舌尖上的中国的感觉,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触去寻访了一下,那些老师傅,36个故事组成36种令人怀念的古早味,值得一看!


虽说是台湾古早味,但好多我小时候都吃过,像面茶、面粉饼、鲁面……都有着我小时候的回忆。尤其是面茶,我在奶奶家住的时候,奶奶经常会做一点,给我当零食吃,带着芝麻的香气的甜甜的面茶,有点芝麻糊的感觉。 想想都有很多年没有吃过奶奶做的面茶了,小时候家里一般还会在屋顶上晒酱,晒萝卜干……离家多年见得也很少了,脆脆的萝卜干伴着辣椒油和香油再加上少许香菜提味,配着糯糯的白米粥,绝对的美味!


台湾的“古早味”其实也都是从大陆传过去的 不过很讽刺的是在大陆没了 人家那还保存的很好!哎~~~~


这本书带有浓浓的怀旧味道,和老手艺人的那一份坚持,从内容上非常棒,满分。但是对于这本书的价格来说,彩图是不是可以再多一点,比如能不能有一些制作的过程,像那个挫冰,你形容的那么牛,你好歹也让我看一眼那个锉刀长啥样吧。要吊胃口让我们去台湾也不是这儿样的啊。。。难到这样简单的排版,装帧是为了配合书的气质?可是你在朴实,介绍三十种食物食物,至少要有三十张图吧。。。


历经九年,谢谢作者给我们带来这本书,真的很喜欢,每一种古味都有它独特的背后故事?买来收藏的?


油饭 绿豆蒜 阿舍菜 双润膏 九层粿……听起来就很喜欢!


很喜欢台湾的美食,那是一种有历史沧桑融入其中的味道


台湾,融合了太多民族的精髓,连味道也是本帮和外来的相结合,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味道因为人们味觉的改变和工序的繁杂逐渐淡出了现代社会,但是总会勾起吃货的回忆;所以说味道也需要传承。


喜欢这些古味,好些在大陆还是存在的。


台湾老味道记忆 我等只能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有些东西不能说它有多么的好吃,但那就是你始终也无法忘记的味道,这就是我们关于味道的记忆。记得家乡有一种特色小吃叫瓦儿糕,白色的糯米粉和红糖粉,一层一层交替放在一个木制的碗装容器里,在火上蒸一下,就看到成型的碗装蒸糕,甜香软糯,很受大家的喜欢,每次回家我基本上都会吃上几次。还有小时候吃的白色的麦芽糖块,叫卖的人骑着三轮,后面的平板上放着超大快的白色的麦芽糖,买的时候,他会用小锤子敲下一块,糖很甜,特别粘牙,吃到嘴里有香香的感觉,这是我小时候最钟情的糖,连大白兔都比不上哦~~近几年我基本上都没有见过买这种糖的了,但是糖的味道依然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古旧的美味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味道,第一个介绍的面茶,我小时候就经常吃,奶奶炒的面茶配上花生碎,芝麻,还有糖,用开水冲着吃,有时候还会用勺干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奶奶就不做这些了,看到这一段就想起了童年的味道……


闲逛是看到的书,想到《太太好吃经》不播了,很是心痛啊,台湾美食还是很吸引人的


这本不错,没去过台湾,不知道是怎么消失的


想去台湾,好好寻觅街头巷尾的美食,希望我们这种二线城市能早日开放自由行,到时能按图索骥,边走边吃。。。


希望我的孩子能有几回吃到如此美味,希望孩子有一个甜美甜蜜的童年,像妈妈一样爱吃。做一个可爱的小猪猪,呵呵。


传统美食中的深厚情感与坚持,值得细细品读!


那么多好吃的 都要消失了 好心疼·


送回家了,没看到。不过就凭内容而言,爱好美食的朋友不能错过


作者很认真每一份认真都能在字句里读到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光是这样一份态度就很珍贵了里面很多介绍的食物虽然没吃过也不是很想尝试呢不过那个食物短缺的年代里人们认真惜福的生活态度都在眼前


书的封面还不错,装帧也还行,内容也不错,总之很喜欢!


传统的是最好的。


过程比较少 但是还是特别喜欢


尚未看此书


好,好,好,非常喜欢,非常满意。


喜欢极了,东西不错~


帮助回忆好食物


没我想的好看 不过还可以 做法不详细


这是一本关于追寻台湾古早味的文集。古早味,就是遵循历史流传至今的饮食制作方法和味道。是台湾人用来形容古旧味道的一个词。 古早味也就类同于我们大陆所说的传统小吃味吧。许多古早味店铺,因种种原因而日渐式微,或勉励支撑,或被迫倒闭,能留存下来的也是凤毛麟角,只在重大节日才被作为“文化遗产”拿出来秀一下。

作者古早味情有独钟,花了九年三千多个日子,矢志寻遍台湾本地即将消失的古早味,所花费的体力、金钱和遇到的困难(甚至因品尝古早味而生病入院)并非常人所能够体会。书中详细介绍了36种台湾古早味,每种都有一些图片刊列在书的前部。而在正文针对每种古早味都有一篇长长的专题文。作者日复一日,从隐匿在民巷小街和老集市上的店铺摊位中觅得老师傅们的祖传手艺,以及与手艺同样久远的味觉故事。这本书早已经不仅仅是对美味的追寻,更侧重的是那份对传统文化的一份敬慕和执着。书中有很多老师傅奉献出独门绝技和独家秘方,教给你怎样做才最好吃。个人不太爱甜品,所以独爱里边的油饭和猪油拌饭,自己一定会实际操作一下,希望能成为我家的保留菜。

作者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古早味日渐失传的无奈和感叹,写出这本书可以说是和“时间赛跑”。正如老师傅所说“社会的变迁”是最大变量。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手工比例大、成本相对高、技艺不容易传承、规模小等等原因,使古早味面对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因此式微、凋零或是失传。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比如,我家附近开业的一味传统小吃,选料好、味道不错、营养也丰富,刚开始营业时是门庭若市,但是渐渐的大家尝鲜的劲头过了,最后落得门可罗雀乃至关门大吉。

个人的看法是:如果可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选取一两样古早味将之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保留原工艺也好,加入创新也罢。至于说要一定要将古早味好好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我看倒是不必,有时也是不能。作者对古早味所做的已是极致,的确功不可没。依此书令古早味“走入寻常百姓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台湾古早美味。越陈越香的穷人招牌菜。


从一个侧面了解台湾民间饮食。


翻了翻么看还不错吧看着


就是图片少之又少


这本书文字偏多,图片偏少,纯属个人意见。不过因为台湾的文化和我们福建泉州的文化很相似,所以里面说的那些古早味美食基本也都清楚,只是做法不一。


台湾版的《无尽的盛宴》,用吃为引线,实际上还是讲文化的。虽然书中有很多老师傅奉献出独门绝技和独家秘方,告知了怎样做才最好吃。可是加多一点和加少一点就差很大啊,又不是菜谱,注明了几勺几克的,所以你指望能把这本书当菜谱用,那是休想;最多给你个思路,开阔你对传统美食的视野。大概是受作者的文笔所限,令本来可以令人读来齿颊生香的美食文失色不少,但是作者的努力和用心,都能够通过这本来不怎么地的文字传递给我们,令本来平凡无奇的文字熠熠生辉!


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內部文化


还不错,没有详细做法。


怀旧是主题,仅此而已


曾经读过很多本介绍地方美食的书,唯独没看过有关台湾的。这本黄婉玲所著的《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正好给我补足了这一课。    话说之前我对台湾的印象大约集中在几个方面,那就是琼瑶小说、邓丽君、林青霞、台湾夜市、还有日月潭。对于台湾的饮食我也只知道蚵仔煎、刨冰、凤梨酥等几中。在这本《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中,黄婉玲为我们细致的介绍了台湾36种令人怀念的古早味,以及这些古早味背后的感人故事。    感觉台湾的很多美食同大陆的并没有多大区别,比如面茶(和我小时候奶奶做的一样,只是奶奶会多加些果仁、果脯)、比如猪油拌饭(看完了TVB的《我的如意郎君》之后我差点没被这口儿迷死,经常炸出些猪油来自己拌着吃。只是不知道吃多了会不会变胖)、比如肉油渣(我小时候家里经常会用肥肉逼出猪油来,然后把油渣做菜吃。好像挺香的。现在吃烤肉时五花肉烤得比较焦时好像就是那个味道)。    不过,也有一些美食是台湾独具特色的。比如油饭,这是台湾比较传统的古早味,在成人、婚嫁、生子、满月时都要用到;比如酐仔菜,是把高丽菜晒干之后腌得像咸菜一样,这种吃食我还真没听说过;比如双环糖,在订婚时由男方送到女方家去的礼品,象征两人永不分离。感觉挺有意义的。北京好像订婚时流行送点心,一般都是稻香村的,具体什么名字不记得了,反正也是取个好彩头;比如八寿龟桃,是用面粉...加红色素做成几种不同的形状,有上弦月形,有S形,有小乌龟形。可不要小看了这几个小面龟,它们中间的讲究可多了。不同形状的面龟是不同的人送给长辈的贺寿之礼,可是乱来不得。那种有头有尾有脚的小乌龟叫“五全龟”,只有高寿且辈分很高的长者才能享用。    读过这本书感觉心中的感慨还是挺多的。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传统美食。而这些美食不止是可以饱人口腹,赏心悦目,更是这个地方传统文化的积淀。很多做传统美食的师傅都老了,而这些传统美食也渐渐不为新新人类们所接受,或者已经不能给制作者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这些古老的味道正在慢慢消失。但是,也有一些人正在坚守着这些民间美食的阵地,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让后世子孙知道有过一些美食,它们在这个世界上辉煌过,被人们所需要过、认可过。这种坚守,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坚守,其中的辛劳和心酸让我感慨、感动。 阅读更多 ›


隔海相忆的故知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细雨微澜/文隔海相望的那一汪海水,阻断了亲人的愁思,阻断了那种无以言说的苦楚。世间大概没有哪一种感情莫过于隔着长长的阻碍,却无法融汇尽那千言万语。我的愁思在那里,虽然血缘相隔了几代却有着一种情感上的传承,又或者是耳濡目染下的细腻,因此,于情于物,于人于景,都是一种亲切的感觉。对于那种遗于文化没落的美食,心中满满的皆是惆怅的遗憾。充满着古早味道的台湾美食,最熟悉的莫过于台湾的蚵仔煎,一部《转角遇到爱》就让人们爱上了这种典型的台湾食品。可惜,我始终对那种面食里面包裹着海鲜的口味不过敏,在宽窄巷子品尝过一次之后,便再也不敢尝试了,或许于海峡这边而言,做的并不怎么正宗,而对于很多南北差异很大的食物便已经挑战了人们的味觉极限,更何况是那种古早味的美食呢。书中有一种食物叫做蚵嗲,我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其中的一种食物我却可以十分肯定的认为这是每家做菜时炼油用的肉渣,这可并没有失传哦,而是每家每户都有做,只是关乎做菜手法之类的,调料使用方面,鉴于地域的不同,口感口味自然是会有所不同的。而炸萝卜丸子,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吧,就是这么一些大众化的食物,融汇在古老文明的传承下,显得益发神秘了起来。当然,以青稞面做的食物我没有尝试过,书中多道食物提到,虽然有些没有菜谱,但是一...点都不阻碍吃货们对于它们的好奇。而我的好奇是什么呢,不仅仅是那些食物的口感如何,而是那些传承中渐渐遗失的文明。我们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一种文明的出现必然代表着一种文明的消失,但是如果因为机器的便利而使得这些古味融于岁月的暮光中,未免可惜。虽然我对于台湾有着莫名的好感,但是更多的是对那种文化以及链接的纽带的吸引。那不是一个人的文化,也不是隔海流失的文明,而是一种断层的存在。如同有一天当这些曾经出现在书籍中的食物已然不存在时并不代表我们的记忆也会消失。在美食节目铺天盖地的涌入人们视线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以一种不期然的姿态通过美食的介绍为人们讲述了传承几千年的文明,而《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与其又是何其的相似,不仅仅是那些台词般的撰写,也不仅仅是那些让人心痛的遗失,而是因为那些经历,那些曾经家喻户晓的文化。看到现在到处都是某处特产某处绝味,可是这些却不再是真正正宗的,有些正宗的东西,经不起富裕,而有些文明本就是在贫穷下诞生。人们总是喜欢以吃野菜为荣,认为这是忆苦思甜,可是当人人都吃不起饭时,这种高档的食物是否是那般的定义呢。社会在变,时代在变,那些古香古色流产下来的美味能否还能够保持住它原先的质朴呢,在这些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与已经消失的百年美味中,人们在创新的同时对于它们又是保留的什么心态呢?我不知,亦无法深思。备注:坐在火车上写完这篇评,一个小姑娘很郁闷的说山东的菜很难吃还是喜欢四川的麻辣,我无奈苦笑,各地皆有各地的美食,差的只是我们的习惯而已。 2012.8.5 17:53 于火车上 阅读更多 ›


本书共记录了27种即将消失的台湾古味,食谱部分很简单,而且像面茶、油饭、鲁面等,原料也比较简单,制作工艺也不复杂,没有很多华丽的言辞来修饰。文字部分却很细腻,能看出作者对这些古老的吃食的一种情怀。每一种食物都代表了过去的一段时光,味蕾留给人的回忆更持久也更深刻。就单单面茶,作者就追忆了自己许多童年与面茶有关的记忆。时光迅速向前,现在的人,真的很难停下来回过头去看一看,作者是一个怀旧的人。虽说写美食的都看起来像食谱,但是在我看来,这更像是记录一段历史。很多东西过去就不再回来了,连食物也是一样的。今天的我们,习惯速食,那些和古老岁月一起存在的美食,渐渐的消隐在人们的餐桌上。很多人嫌麻烦或者是根本不习惯这样的味道,就拿我本人来说,这些即将消失的美味中有几个是我真的想要去尝试的?对于没有共同共鸣的岁月,我们很难能形成某种感同身受,可是还是要感谢黄小姐,她能如此坚持的去做这件事,而且,这样的记录,本身就有着其自身的意义。今天的我们,忘记了很多事情。在对于味蕾的追忆中,我相信,一个人的情怀在其中。希望那些百年老字号,不要真正的消失。黄小姐的文字,是真性情的。如果多一些这样的记录者追索者,或许我们能留住更多,时光的印记。


本书的图例大少了,不过了解一下台湾地方特色小吃。


坚持传统很难, 不知道这些小吃,将来去台湾还能吃到多少


文字温暖亲切,都是些很老很传统的美食,重要的不是做法,而是那些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很多东西都没有看过跟吃过,可惜在我出生时已经没有了.......


没有文笔,没有美食,只是一些饱肚的酸性食品。


质量很好,和图片上的一样。只是颜色觉得太嫩,是自己选择的问题,因为上海的水质不好,怕洗了几次后就会变色。下次还会买同样品牌系列的床品。


这本书写的不错 要是图片再多点就好了


前一阵有个纪录片很火啊,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啊,后来陆续出现N多“舌尖”系列,当然都有东施效颦之感。前一日看到一个微博,大致意思是犹太人如果有一个开了加油站,别人看到赚钱,就会在它的旁边开餐厅、洗车房、超市等等,大家一起赚;而如果一个中国人开加油站赚钱的话,别人也会在它的旁边开上一个又一个的加油站,最后大家都没钱赚。我觉得,和这个“舌尖”现象很有一拼,就因为我... 阅读更多


通过这本即将消失的美食领略了台湾的本土饮食文化,书中描述的饮食背后的文化气息感觉很出彩。


虽说是台湾古早味,但好多我小时候都吃过,像面茶、面粉饼、鲁面……都有着我小时候的回忆。尤其是面茶,我在奶奶家住的时候,奶奶经常会做一点,给我当零食吃,带着芝麻的香气的甜甜的面茶,有点芝麻糊的感觉。 想想都有很多年没有吃过奶奶做的面茶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