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打开康巴之门

王怀林 四川民族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四川民族  

作者:

王怀林  

页数:

177  

前言

当香格里拉世纪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当康巴文化热在海内外逐渐升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越来越牵扯世人的眼球。甘孜州幅员15.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香格里拉的核心区,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的黄金路段,其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文化资源别具特色,汇集了众多的知名品牌和景区景点。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甘孜州成为获奖数量最多、可进人性最强、可开发度最高的地区。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全省旅游精品规划项目,《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建设方案》已经正式批准实施。为紧紧抓住全省旅游发展重点西移的历史机遇,加强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甘孜州正在加大开发力度,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将香格里拉甘孜景区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康巴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甘孜州是康巴藏区的主体和腹心地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康巴地区各族人民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就是康巴文化。康巴文化以藏文化为主体,兼容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复合性特色。康巴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同文化和谐兼容、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香格里拉”人文意境。康巴文化的精髓是纵横驰骋、一往无前、生生不息的岭,格萨尔人文精神。康巴文化有着历史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形态多姿多彩、地方特色浓郁的特点,以及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持久的人文魅力。当我们迎来新世纪的朝阳,时代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从某种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化的大开发。四川省在西部地区举足轻重,并作出了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甘孜州山川秀丽、物华天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大自然博物馆和文化人类学宝库。本着''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深入挖掘、整合康巴文化优势资源,大力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同时,以充满神奇魅力的康巴文化与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将使康巴地区在国内外旅游业中凸现巨大的爆发力和坚实的底气。毫无疑问,民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甘孜州振兴民族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共甘孜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为了紧密配合省、州推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联合出版发行“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丛书,可谓意义深远、功莫大焉。这套品牌丛书一共10本,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是对康巴文化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又可作为旅游指南。该丛书全由工作和生活在甘孜州内的本土作家精心创作,我们期望通过他们最直接、最真切的体验,从深层次的角度去发掘这块神奇土地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展现旅游文化品牌的人文意境和斑斓色彩,从而传播康巴文化,推广旅游精品,激发读者对康巴文化的兴趣和前往香格里拉旅游的愿望。是为序。

内容概要

  《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对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扣人心弦的人文景观、妙不可言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引人入胜的生动描述。作者在书中如数家珍、十分动情地向人们这样娓娓道来:横空出世的二郎山、冰清玉洁的贡嘎山、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宛若玉带的雅砻江、别具一格的康巴民居、宁静优美的香格里拉故乡稻城县亚丁、可歌可泣的红军长征、价值连城的文化宝库德格、蔚为大观的石渠巴格玛尼墙、英俊潇洒的康巴汉子、美丽动人的丹巴姑娘、所向披靡的英雄格萨尔……

作者简介

王怀林,藏名王·扎西尼玛,生于1965年。两次进藏工作而乐此不疲。曾主编或参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四川教育卷》、《可爱的四川》、《天府英姿》、《巴蜀民间节日》等书:有专著《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西部冲击——一个援藏干部的手记》和《寻找东女国——从丹巴剑泸沽湖的女国文化带》出版;发表论文、文章40余篇并有获奖。现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某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康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现任中共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书籍目录

序前言文化的盛筵——沿成都平原向西天府西望西南丝绸之路遗珠川藏茶马古道苍茫横断山一座山脉,两条“走廊”昆仑儿女走四方横断山八大重合融合与隔绝——“走廊”文化及其特征走过历史的隧道——天南地北说康巴二郎山——康巴之门康巴人的来历康巴藏族康区的建政康巴腹心甘孜州中国西部旅游新亮点宝石珠串西环线香格里拉旅游核心区红色火炬燃甘孜大渡河——一条屡屡被人误读的洞正源之争泸水之名汉藏分界与西南丝绸之路自然文化博物馆——贡嘎山对旅游审美的颠覆英雄之山灵魂之山多彩康定《康定情歌》背后的故事多元文化汇康定商业重镇与锅庄之乡木雅——牦牛古国论古今牦牛古国出贡嘎木雅与明正土司小邦时代在“走廊”的延续女国文化——一个另类读本丹巴的魅力神秘的女国文化带女性巧手装点的美丽家园深藏不露雅砻江藏之名山稀世之美秘境九龙大道风景川藏大道民居风景“康巴王宫”格萨尔文化“走廊”无处不在的格萨尔冷兵器英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花朵德格——康巴文化发祥地四德十格土司兴衰文化宝库佛音阵阵多源汇流康巴敦煌大香格里拉——舞动的缤纷彩蝶沿川藏线向南香格里拉之魂纷飞之翼后记

章节摘录

1935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进入甘孜州16个县,停留时间长达17个月,第一次在中国藏区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甘孜藏区人民为了支援红军,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历史性的贡献。1950年邓小平曾作出“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十大元帅中除陈毅元帅外,所有大将中除粟裕和徐海东大将外,在长征时都到过甘孜藏区。1935年5月29日,红一方面军在泸定飞夺泸定桥,昼夜兼程240里的红四团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打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通道。泸定桥因此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国际友人赞誉为“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毛泽东同志也为此写下了“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动人诗篇。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成功以后,又在飞越岭突破敌防线和翻越夹金山,在两河口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蒋介石对红军“南追北堵”、“截击其为数段”图谋的彻底破产。受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影响,红四方面军在南下雅州、逼近成都、于百丈关遭受重大损失后,西进康北(甘孜州的甘孜、丹巴、炉霍、道孚、新龙一带),建立川康根据地。张国焘另立中央(即所谓的“第二中央”),分裂党、分裂红军,遭到党中央和朱德、刘伯承等同志的反对。为了保存红军主力的实力,实现红军北上抗日的大计,红军总司令部命令正在云、贵地区建立根据地的红军二、六军团北上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红二、六军团经过艰苦跋涉,途经巴塘、乡城、理塘、得荣、稻城、白玉等县,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甘孜整编红二、六军团为红二方面军,决定北上。甘孜会师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的基础。红军长征在藏区播下了第一批革命火种,建立了藏区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及藏区第一个地方少数民族苏维埃政权(甘孜博巴政府)、创建了第一个藏族革命武装丹巴藏民独立师等。红军与德格土司、灵雀寺、甘孜寺、白利寺等寺庙签定了各种和平友好条约,朱德总司令还多次专程前往甘孜白利寺看望该寺主持格达活佛,互赠礼品,秉烛长谈。格达活佛也多次到甘孜拜会朱德总司令,在朱总司令的感召下,格达活佛成为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最忠诚的朋友,在解放西藏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最后在前往昌都争取西藏和平解放时,被英国特务暗杀。红军还举办各种培训班大力培养藏族干部,不少藏族干部后来成为红军中的骨干。甘孜州为红军在康北修整,为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的大会师以及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及保护红军留下的伤病员的安置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甘孜州是祖国内地连接西藏的桥梁,其地理位置显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甘孜州和平解放后,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发布了进军西藏的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军西藏。18军在接到命令后,立即开赴康定,再由新都桥分两路(一路经雅江、理塘、巴塘过金沙江,另一路经泰宁、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过金沙江)进人西藏。为支援18军进藏,甘孜州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支持解放军的工作:德格土司派出万头牦牛帮助解放军驮运物资过江;当时的专区级康定自治区政府抽出数百名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热血青年组成“第18军民族工作团”,随军进藏担任翻译及处理民族、宗教等工作;干部、群众为18军战士送衣、送水、送食物;帮助解放军修筑川藏公路……至今,甘孜县老机场旁18军驻扎过的上万人的窑洞群,仍默默地见证着那段艰辛的岁月。目前,泸定的泸定桥、红军纪念碑园正在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红军长征纪念馆已经重建,已形成以泸定铁索桥为中心,集长征纪念馆、碑以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指挥泸定桥战役的磨西天主教堂为主的红色文化精品旅游区,还有甘孜县“朱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胜地,与海螺沟、茶马古道等众多甘孜州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一道,笑迎四方宾客的光临。

后记

2004年初,在我7年内第二次进入康巴藏区工作后,面对神奇的山水和热情豪爽的康巴人,我有重新回家的感觉。如果说上一次的援藏还有过客心理的话,那么,这次就必须真正进入角色了。由于甘孜州经济发展还较为落后,财力的匮乏、地域的辽阔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许多工作的难度大大超过内地。好在我们有丰厚的资源,好在旅游文化等各项事业在飞速发展,作为从事宣传工作的一员,不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面临新的挑战,更有发展环境和美好明天的激励。感谢这方土地和人们给我以滋养,该书的观点和写作,离不开优秀同道的启发、家人和同事的鼓励、省出版集团领导和四川民族出版社编辑的支持。即使两月来每天凌晨4、5点钟即起床,即使让青春消散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和史籍中,令人无限欣慰的是,我是为热爱的事业付出,我作了应有的努力。感谢知名作家马丽华老师、甘孜州委刘道平书记、藏学家任新建老师、作家贺先枣先生以及本书责任编辑何志华先生等对本书的审订和教正,特别是我一向敬重的马丽华老师在百忙中不仅逐字修改,还就文章结构提出了重要修改意见。感谢郭昌平、钟健、周小林、刘有志先生提供的精彩图片,感谢丁增先生提供的图片和重要资料以及业内同行的研究成果,还要感谢省出版集团莫世行、罗勇等先生的支持,使得该书得以顺利出版。由于本书涉及历史文化内容众多,也从网络等方面搜寻了一些图片、资料,难以与作者一一联系,希望知道情况的同志能告知于我,以表谢忱。


编辑推荐

《打开康巴之门:横断山腹地人文地理》为香格里拉康巴文化品牌丛书之一。当香格里拉世纪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当康巴文化热在海内外逐渐升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越来越牵扯世人的眼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打开康巴之门 PDF格式下载



语言不是很吸引人,但是作为科普读物来说还行


估计书中出现内容,在地震之后已经都不复存在了


很经常梦想着带本书去旅行。过去出行,兴高采烈的去了,充满好奇的看了,但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记忆联结。仅仅停留在“我到过这个地方”,而非“我曾在这里感受过”。带一本书,一位无声博学的伴旅,让旅行更添滋味。打开康巴之门,就是酱的一本书,希望有天我能带它上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