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只求今世

高明光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

高明光  

页数:

340  

前言

  大概应了一句俗话:“人不择路,虎不择山”。世上的许多事情,是很难预料的。谁能想到吾这样一个学哲学的人,满头脑硬邦邦的逻辑,一嘴冷冰冰的概念,会去写小说、做散文呢!  有哲人说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此言得之。一件事情,无论看上去多么莫名其妙,其实总有它的因由。前几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滴水岩》,作家出版社出版),三十多万字,几乎耗用了三年多全部的业余时间,且不时通宵达旦。写了毁掉,毁掉又写。吾古董,不会使用电脑,只能在纸上爬格子。稿子堆了半尺高,近视眼镜几次加深。之所以能历尽艰辛咬牙坚持下来,乃为一种无法解脱的责任感所驱使:纪念吾之父母。他们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平民百姓,却有着很少听闻过的苦难、传奇经历。作为他们用心血和生命抚育成人的儿子,有责任“把那些年月在茫茫大山中发生的事,告诉今天的人们;让生我育我的故乡,将她的乳汁化作血液流进儿孙的躯体。”(《滴水岩》后记)

内容概要

  学艺习技,无论多么高深的技艺,十年八载总有出徒的日子;一部书,不管有多厚,只要锲而不舍,总有读完的时候。做人则不然。几十年寒来暑往 ,风风雨雨,尽管已经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不遗余力,但到撒手西归之时,往往仍然留有许多遗憾,感叹“很多事本业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为了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有意义,不少人希望从他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迪。这是一种明智的态度。俗语说得好: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感悟之间的碰撞可产生耀眼的火花,智慧需要一代代地积累。

作者简介

  高明光,1942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纳溪县一贫苦手艺人家。纳溪,古名云溪县。故笔名云溪子,云溪子者,云溪一小子矣。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做过学兵、工人、中学教员、机关干部。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编审。自1981年起,一直在机关工作,后成为一名领导干部。著有长篇小说《滴水岩》(作家出版社,2001年12月),散文集《座右无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工事01 强兵之上无弱将/1302 一桌菜与一菜之味/1703 做婆勿忘做媳时/2104 换换位想想/2505 上下三境界/2906 上司是人/3307 领导也需要调动积极性/3708 都爱乖孩子/4109 财杀人/4510 手段总有玩漏时/4911 勿求人人皆似你/5312 良药不必非得苦口/5713 假言难蔽真心/6114 干的、看的、算的/6515 主人客人/6916 勿知深而言浅/7317 尽力而为/7718 不是真糊涂/8119 心中无敌/8520 我之五九观/89第二章 家事01 家业相连/9402 心中的那片蓝天/9703 谁有不如自己有/10204 性格决定命运/10605 属相与姻缘/10906 难解“对象”/11207 莫待老时方识愁/11408 敬老就是敬白己/11709 其实不知/12110 牛犊还是怕虎好/12611 强拧是盆景/12912 孩子真可怜/13213 夸出天才/13614 另一种无为而治/14015 不摔跟斗长不大/14416 求乎中而得乎上/14817 无心之柳/15218 儿孙自有儿孙福/15719 如今更难为父母/16120 夫妻烦恼多自寻/16621 万千琐事是人生/170第三章 心事01 求“真”/17502 自信与自满/17903 远近是智慧/18404 事到临头又如何/18805 解愁须知愁无用/19206 在意又如何/9607 伸曲之间/20008 忍与不忍/20409 用心一矣/20810 语少话多非功过/21211 站起来才能走/21612 焉知贫富是祸福/22013 心中多些光亮/22414 “希望”是命根/22815 宁可累死不能憋死/23216 好事宁可信其无/23617 不能让“没门”憋死/24018 有点小秘密/24419 乐在哪里/24820 只求今世/253第四章 闲事01 半事如意足矣12S902 馒头与拳头126303 话到也是德126704 只有几滴水/27105 莫刨根问底/27S06 朋友之间127907 亲情、乡情与爱民、爱国/28308 老不正经/28709 莫到少时方知惜/29110 管闲事/29511 从胃到脸/29912 无为与有为130313 改衣服与做新衣130714 位高低与才长短/31115 竹影扫阶尘不动/31516 命何须算/31917 也说报应/32418 拜佛莫如别作恶/32819 佛在自心中/33220 枯荣自有时1336

章节摘录

  兵与将,是一支军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兵无将,则蛇无头不行,一盘散沙无以为战;有将无兵,则一光杆司令,军队不复存在,更无以言战。人们称赞一支军队优秀,常日“精兵良将”。  至于兵与将之间的优劣关系,人常云:“强将手下无弱兵”。事情也确是如此。昔日岳家军、戚家军……皆因将领个个英雄了得,兵也人人善战、攻无不克。强将手下无弱兵,看上去既赞了将,也赞了兵。而吾以为,此语实则借赞兵而颂将耳,立足点在“将”。  今天,一个单位,不论规模大小,人数多寡,颇情同于一支军队;单位主要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则情同于军队之将与兵。吾工作近四十年,也可谓走南闯北,多为“兵”,也曾为“将”。一番番春秋冬夏,一阵阵酸甜苦辣,颇知兵心,也略解将意。所闻、所见、所历之事,所思、所想、所悟之理,使吾认为,作为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干部,若欲真正做好工作,则不仅要知“强将手下无弱兵”,更要懂得“强兵之上无弱将”。  记得一段时间,各部门、各单位均层层考核,并要评出优秀、先进。有的部门,“头头”几乎年年先进,而部门工作却是平平,群众中先进者寡。天长日久,众人便议论纷纷,说长道短。那时,评先进常常是有名额限制的。每到评选之时,吾便对班子的几位领导同志道:我们几位当然干得不错,否则怎么会成为领导呢;先进还是评下边的同志吧,我们就别当先进了。有同志担心:若别的部门的头头评了先进,而我们都不是先进,会不会被认为我们几个都不行呢?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只求今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