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雁儿飞 马儿飞

赵燕翼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赵燕翼  

页数:

178  

前言

  欢迎你,打开了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是著名儿童文学家--赵燕翼先生的第三部童话集。书名,就很别致。那么,为什么叫《雁儿飞马儿飞》呢?这是从收入本书的两篇作品--《半个匈奴人》和《天马之歌》的故事情节中概括出来的。这两篇童话,是作者最新创作的、具有突破性的重要作品。我们读惯了小猫小狗小老鼠的童话故事,有机会再来读《天马之歌》、《半个匈奴人》这样气势恢宏、慷慨悲歌的英雄故事,就感到耳目为之一新!《天马之歌》是以西汉青年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个“娃娃兵”--张疏勒的英雄形象。当小主人公一登场,就给人留下一个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远征汉军刚出祁连山,突然,从路旁蹦出个十三岁小娃娃,拦住将军马头,要求从军。将军将自用的丈八长矛倒插入地,犹如平地竖起一根铁柱,笑对小孩说,如能拔起铁矛,就准他参军。小孩使尽平身之力,摇啊,拔啊,那矛却像生根一般,纹丝不动。小孩羞愧难当,突然一头向铁矛撞去,想一死了之。只听喀嚓一声,铁矛一折两段,那小孩的头颅却奇迹般的完好无损。这就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下子就把一个意志坚定、性格倔强的少年传奇人物的形象,活生生显现在读者眼前  张疏勒随将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一次汉军被匈奴包围,疏勒自告奋勇,单骑突围求救,身负重伤。但他借助坐骑--天马的神力,完成了搬取救兵的任务后壮烈牺牲。故事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读后令人热血沸腾,感奋不已  《半个匈奴人》,也是写汉代的一位十五岁少年--苏通国的传奇故事。苏通国是西汉著名英雄人物苏武的儿子,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在《汉书·苏武传》中,只提到他的名字,没有任何具体事迹。赵燕翼先生就将这个历史真人,与“鸿雁传书”的民间传说结合起来,生动地刻画出与张疏勒不同的另一种典型性格。苏通国出生胡地,却在其父的影响下,接受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出脱成一位机敏睿智、才华横溢、孝敬尊长、蔑视豪强的可爱少年  《半个匈奴人》的故事开头常有趣。一个赶毛驴驮着自种葫芦的边民,误入匈奴公主养鹿场。毛驴啃光了一坨青草,赶驴人怀着歉意,留下一只葫芦,作为对公主的赔偿。不料游牧民族匈奴人不认识葫芦,把它当成一个会吃青草的“妖精”而惊动了公主,公主悬赏降服“妖精”。一个“勇敢”的小伙子一棒将葫芦打烂,瓜籽瓜水流了一地,并宣称“妖精”已被打死,它还是个母的。要是让这些妖精娃娃(瓜籽)都生下来,还不把草原上的青草吃个净光!此时少年苏通国恰巧骑骆驼从北海游历至此,见状仰天大笑。他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指出这被“打死”的“妖精”不过是一只葫芦。因此赢得了公主及所有在场观众的折服和敬佩。之后,他为父亲苏武的归国出谋划策,代父草拟上汉朝皇帝的书信,充分展示了这位自称为“半个匈奴人”的汉匈混血少年的聪明才智以及汉文化的精深博大  这两个童话人物及其故事情节,虽然都是出自作家的艺术虚构,但赵燕翼先生精心地将史实与幻想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逻辑演绎圆通,读起来能给人以很强的历史真实感,就像久远年代确曾发生过的事情一样  收入本卷的《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莺歌蛇舞》、《穿绿衣的蛇郎》、《小虎归山》、《不该打开的黑匣子》、《鸟语学家》、《巫婆母鸡》等等,都是当代童话中的名篇佳作,毋需多说。这里,对文言童话《蛤蟆教书》一篇,不妨略加评议。按作者的说法,他写文言童话,是一种尝试。本篇于1994年第3期上海《少年文艺》发表后,立即引起童话界很大兴趣。这是-篇《聊斋》式的精怪故事,情节奇特,人物生动,叙述诙谐,再加作者古典文学的素养,写得波诡云谲,引人入胜,实为一篇出色的当代志怪新作。可惜,赵燕翼先生浅尝辄止,以后再也没有续作。问其原因,他幽默地说:“小读者没有积极的反应。逆历史潮流而动,那是不明智的!”话虽如此,在《半个匈奴人》及《天马之歌》中,我们又看到了赵燕翼先生深厚的文言文功力的展示。例如,《天马之歌》的开头:匈奴崛起漠北,西侵河西。逐乌孙月氏,断丝路交通。遂使汉关烽火连天,边民鸡犬不宁  汉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兵万骑,西征匈奴。横穿祁连山,出大斗拔谷,向居延海挺进。沿途百姓,壶浆盘果,以迎天兵  将军过来了,骑赤兔马。帅旗猎猎,在高原三月大风中飘扬。一武士腰悬宝刀,马前护卫。二军汉抬丈八长矛,马后紧随黄沙百战穿金甲,誓扫胡尘不顾身!上引文字,简洁洗练,声调响亮,节奏明快,文采斐然,是纯粹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漾溢着传统文学的古典美。这与“金瓜银豆”式的大众语汇,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乐于将包含在本卷中的童话精品,推荐给广大小读者,希望能给你们以莫大的阅读快感。

内容概要

  《赵燕翼儿童文学集:雁儿飞马儿飞》收入了《半个匈奴人》和《天马之歌》两篇童话作品。《赵燕翼儿童文学集:雁儿飞马儿飞》中《天马之歌》是以西汉青年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的历史事实为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个“娃娃兵”——张疏勒的英雄形象,童话生动的故事把一个意志坚定、性格倔强的少年传奇人物的形象,活生生显现在读者眼前,故事充满了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读后令人热血沸腾,感奋不已。《半个匈奴人》,则是写汉代的一位十五岁少年——苏通国的传奇故事。

作者简介

  赵燕翼 当代小说家,著名儿童文学家。前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27年出生于甘肃省古浪县。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地震》,发表于1947年上海开明书店征文集《忘不了的事》一书。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以流传在西北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学为素材,写出了多篇出色的童话故事。其作品语言优美、音节铿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曾得到老作家茅盾赞扬;之后,他不断开拓童话创作新领域,硕果累累。他的小说与童话多次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及全国童话名作家邀请赛金童奖。另有多篇作品在台湾地区出版,并被译为英文、法文、日文、俄文、越南文……其儿童文学著作详细目录,被收入台湾“世界华文儿童文学资料馆”作家基本资料档案中。

书籍目录

半个匈奴人穿绿衣的蛇郎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小虎归山天马之歌金鱼缸里的小蝌蚪巫婆母鸡秃尾巴厂长找朋友快乐的小铁匠鸟语学家老蝈蝈婚礼插曲金丝猴的洗礼小熊丑丑莺歌蛇舞不该打开的黑匣子神秘失踪的金戒指鸭姑娘佳佳红楼山雀路路爱抽香烟的猫蛤蟆教书

章节摘录

  误入公主养鹿场这个赶毛驴的汉子,是两千年前的一个古人。  他从西汉王朝的中原地区,移民到遥远的西北边疆。他的行囊中,有一把从故乡带来的葫芦种子,就随手撒播到新开垦的土地上,也没怎么操心,居然结出了满地好大的葫芦!他挑最大个儿的装了两驮筐--也不过就那么四五个,让自家那头小毛驴驮着,想送到长城烽火台哨所,给当兵的尝尝新鲜。他有个儿子,就在边防军营服役  不料,刚走到半道,天变了。黑风暴刮得他晕头转向,在荒漠上乱跑一气。毛驴磕磕绊绊,跌倒爬起,筐里的瓜也打烂滚丢了。最后,停留在一个背风的山窝里,一直等到风停日出天晴朗。这时候,他才看清楚这是处绿草鲜花、景色迷人的好地方。他的小驴儿,正美滋滋啃吃那鲜嫩的青草呢?  它饿了。吃吧,吃吧,吃饱了咱们再走!驴主人这样想着,就踏着那芳草如茵的草地,信步满处转悠忽然,他发现草丛里插着一块木牌,上面有两幅用炭块画的图画。第一幅图画画两只鹿,脖项里都戴个小铃铛。大鹿低头吃草,小鹿羔抬头观望;第二幅画画一匹马、一只羊。站着吃草的马身上中了一箭,躺在地上的羊脖子上插一把刀。赶毛驴的汉子一看,心里猛地打了个激灵,禁不住冒出一身冷汗来--哎哟!不好!怎么糊里糊涂,跑到长城外边来啦?他听儿子讲过,游牧于边防线北面的匈奴左贤王,有个娇贵的公主叫呼延曼儿,爱好架鹰走狗养宠物。她有一群美丽的梅花鹿,脖项上都挂着金铃铛、银铃铛。王爷在水草最美的地方,特别给公主划出几块专用养鹿场,在这个禁区里,任何人的牲畜,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赶驴汉子,慌忙去牵自己的毛驴--糟糕!就在这一时三刻,饿慌了的毛驴儿,竟然把一铺席子那么大一片青草啃光了。要知道,当时的边境线上,匈奴势力极其强悍。守边汉军,只能修长城、筑烽障,消极防御。甚至朝廷还把昭君那样的美女,一个一个下嫁单于为阏氏,以换取边疆百姓的安宁。现在,一头越过长城的汉人的毛驴,竟敢偷吃匈奴公主养鹿场上的青草,那还了得!“哦!我这里还剩一个葫芦,不妨留在这儿,就算是给公主的一点赔偿吧!”他无可奈何地自言自语说,就把那只仅有的葫芦,放在了毛驴啃光青草的地上。自己立刻跨上驴背,一溜烟跑了。  会吃青草的“妖精”第三天,巡逻草原的匈奴哨兵,发现了赶驴汉子留下的那只葫芦。那时的匈奴,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不搞农业,不吃蔬菜,当然也就认不得葫芦。他看见“卧”在地上的一个怪东西,肚皮鼓得圆碌碌的;而周围一片青草,却被它全“吃”光了!他大惊失色,慌忙纵马飞报呼延曼儿公主,说草原上来了个“妖精”,毁坏了公主的养鹿场--它吃饱了,还在那里睡觉呢!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不仅震惊了呼延曼儿公主,也使无数匈奴牧人纳罕不已。于是,由公主带头,后面跟了许多好奇的闲人,一窝蜂都赶到出事地点,将“妖精”团团围在垓心。可是,众人大眼瞪小眼,瞅着那没头没脑、光不溜秋的怪家伙,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公主犹豫了一会儿,随即叫身边一个女奴传下命令,谁能除掉“妖精”,奖赏十头肥羊!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立刻,就有一个愣头青小伙子,高举一根木棒,大喊一声:“妖精休走,看棒!”跑上去瞅准葫芦,就是一棒。只听“啪嚓”一声,葫芦一裂几瓣,瓜水瓜子流了一地。  “报告公主,妖精已经杀死!”愣头青小伙子喜滋滋站立公主马前,为自己夸功,“您瞧,它还是个母的。如果不及早除掉它,等那一肚皮小妖精生下来,就像前年闹过的蝗虫一样,还不把咱们全部草原的牧草啃光!”哦!谢天谢地!围观的群众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确实看到满地都是小“妖精”仔儿。  “哈哈哈哈!”忽然,高高骑在一匹骆驼上的一个少年,仰天放声大笑。  “喂!小家伙!你笑什么?”公主问道,“难道你认为这个降伏妖精的勇士,不值得你钦佩吗?”“您说对了,公主!”少年不卑不亢,回答说,“如果要我钦佩嘛,那必须是真正的勇士!”“那么,他呢?”“一个少见多怪、愚昧可笑的蠢汉罢了!”那愣头青小伙子一听,立刻火冒三丈,扑上去伸手一把,就把少年从骆驼背上拉下来  “好小子!你见我得到了公主的奖赏,就眼红了,是不是?”他质问说,“刚才,你小子干吗不从骆驼背上滚下来,把这个妖精打死?”“得了吧!”少年轻轻推了一把,就把那小伙子推出几尺开外,打了个趔趄,差一点摔个跟头,“你逞英雄打烂的那玩艺儿,根本就不是什么妖精!”大家一听,都愣住了。  ……


编辑推荐

  《赵燕翼儿童文学集:雁儿飞马儿飞》是著名儿童文学家——赵燕翼先生的第三部童话集。书中收录的童话,是作者最新创作的、具有突破性的重要作品。我们读惯了小猫小狗小老鼠的童话故事,有机会再来读《天马之歌》、《半个匈奴人》这样气势恢宏、慷慨悲歌的英雄故事,就感到耳目为之一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雁儿飞 马儿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